【點讚】我國又一次成功發射一箭雙星

2020-12-11 騰訊網

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遙九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GECAM)由中科院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部署,2顆小衛星採用共軛軌道的星座布局,將對引力波伽馬暴、快速射電暴高能輻射,特殊伽馬暴和磁星爆發等高能天體爆發現象進行全天監測,推動破解黑洞、中子星等緻密天體的形成和演化,以及雙緻密星併合之謎。此外,GECAM還將探測太陽耀斑、地球伽馬閃和地球電子束等日地空間高能輻射現象,為進一步研究其物理機制提供科學觀測數據。

作為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空間科學實驗室掛牌後發射的首顆科學衛星,中國科學院與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將GECAM衛星命名為「懷柔一號」。為了利於科學傳播,GECAM暱稱為「極目」,兩顆衛星「小極」和「小目」分布於地球兩側,形成兩「極」之勢,猶如二「目」,將對黑洞、中子星等極端天體的劇烈爆發現象進行觀測,快速下傳並發布觀測警報, 引導國內外科學家利用各類望遠鏡進行後隨觀測。

GECAM工程任務由中國科學院負責組織實施,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負責工程大總體和地面支撐系統的研製建設,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負責衛星系統研製,高能物理研究所為任務科學目標提出單位,並負責衛星有效載荷、科學應用系統研製建設,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負責科學數據的地面接收。測控系統由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負責。

用於這次發射任務的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生產,此次任務是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的第11次飛行任務。

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是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專項一期部署發射了「悟空」、「墨子」、「慧眼」、「實踐十號」等科學衛星,作為建設科技強國的標誌性成果,先後多次入選習近平主席新年賀詞。2019年8月31日,專項二期首顆技術驗證衛星——微重力技術實驗衛星「太極一號」成功發射,邁出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奠基性的第一步。除「太極一號」和GECAM衛星外,專項二期還部署了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SO-S)、愛因斯坦探針(EP)和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SMILE)等空間科學衛星計劃,將在未來3至4年內陸續發射,有望在太陽爆發活動、時域天文學、日地關係等方面取得重大原創性成果。

來源丨人民日報、中新視頻

相關焦點

  • 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 2020絕對是中國航天年
    IT商業新聞網12月10日訊 當你還在睡夢中時,中國又默默發射了一枚火箭。今日4時14分,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對於我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不少網友紛紛表示,為中國航天點讚。
  • 又是「一箭雙星」!我國成功發射第三十、三十一顆北鬥導航衛星
    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第三十、三十一顆北鬥導航衛星。梁珂巖攝中青在線北京3月3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獲悉,今天凌晨1時5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三十、三十一顆北鬥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鬥三號第七、八顆組網衛星。
  • 中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一箭雙星"方式再次發射成功
    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
  • 「一箭雙星」,我國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成功!
    打開APP 「一箭雙星」,我國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成功! 騎士 發表於 2020-12-10 09:53:00 據新華視點報導,12 月 10 日 4 時 14 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 「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一箭雙星!長四乙火箭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A、B星
    微信公眾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9月27日消息,9月27日11點23分,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A、B星。
  • 我國成功發射「一箭六星」
    新華社太原12月7日電(李國利、趙金龍)12月7日16時5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採用「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將和德二號A/B衛星、天儀16/17衛星、天啟四號A/B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我國一箭雙星發射兩顆北鬥衛星,在軌數量突破50顆
    11月23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搭配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兩顆北鬥三號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此次發射是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07次發射,也是該系列運載火箭今年的第11次發射。12年間,長三甲系列火箭用37次發射成功的表現,將51顆北鬥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詹維克:「一箭雙星」的新聞報導,是否也應「一箭雙星」?
    我國成功用「一箭雙星」方式發射了行雲二號衛星後,海內外的媒體都進行了大量報導。瀏覽這些報導,振奮之餘也不無遺憾地發現,其中國內的大部分,特別是一些擔負重要傳播職能的主流媒體,遺漏了這條新聞中的不該遺漏的兩項內容。
  • 獨家視頻丨又一次一箭雙星!我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
    獨家視頻丨又一次一箭雙星!我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 時間:2020-12-10 15:08:42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一箭雙星 中國成功發射「極目」空間科學衛星
    一箭雙星 中國成功發射「極目」空間科學衛星 2020-12-10 06:03:25 中國成功發射「極目」空間科學衛星。郭文彬 攝  作為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空間科學實驗室掛牌後首次發射的科學衛星,中科院與北京市政府共同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空間科學衛星命名為「懷柔一號」。
  • 昨晚西昌又發射衛星了 一箭雙星!西昌發射場2020年發射任務收官!
    昨晚西昌又發射衛星了 一箭雙星!西昌發射場2020年發射任務收官!,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一箭雙星!西昌發射場2020年發射任務收官!
    2020年12月10日0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中心西昌發射場接連取得下半年高密度航天發射任務5戰5捷。
  • 一聲巨響傳來壞消息,點火8分鐘偏離軌道,「一箭雙星」宣告失敗
    先前,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兩顆衛星成功送上預定軌道,使得不少人感到欣喜,但與此同時,也有人疑惑不已:一箭雙星真的有那麼難?完成一箭雙星是否有什麼特殊意義?要知道,當前世界上擁有此種能力的國家少之又少,而我國則是順利完成一箭雙星任務最多的國家,雖說美俄兩國也能做到,但在成功次數上卻要稍顯遜色。
  • 一箭雙星發射成功!「海陽出廠」長徵十一號遙九火箭一飛沖天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李順高 通訊員 侯俊南12月10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海陽市委宣傳部獲悉,10日4時14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簡稱GECAM)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長徵十一號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GECAM衛星
    12月10日4時14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簡稱GECAM)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長十一火箭點火升空此次發射的GECAM衛星由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抓總研製,由2顆微小衛星組成,是「多波段、多信使」天文學時代重要的高能望遠鏡。長十一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研製,截至目前共計完成9次陸地發射任務和2次海上發射任務,創造了十一連勝的佳績。
  • 一箭雙星+1!網友:字全認識系列……
    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一箭雙星」發射失敗!點火8分鐘後偏離軌道,24.5億全打水漂
    隨著科技的進步,各國逐漸將目光放在了太空領域,另外,我國北鬥系統成功完成組網,美國瞬間感到了危機感,開始加大在衛星方面的投資,但拋開這一導航系統而言,美國在太空領域的探索走在了世界各國前面,因而在美國時不時就高舉制裁大棒的「鞭策」下,各國開始奮力追趕美軍,俄羅斯、中國等大國相繼獲得重大突破。
  • ...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
    2020-12-10 07:49:02來源:FX168 【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12月10日4時14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一箭雙星 中國成功送雙星入軌監測高能天體爆發
    12月10日4時14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簡稱GECAM)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一箭雙星發射失敗,點火8分鐘發生偏離
    而在近段期間,歐洲就有一個大膽的嘗試,但最後隨著一聲巨響意味著,一箭雙星發射失敗,僅僅點火了8分鐘就發生了偏離。  正是因為他們這樣的態度,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自主研發,經過長期的努力之下,我國在科技領域取得了巨大進展,其中在航天方面所取得的成績也是讓西方刮目相看的。如今,我國研發的國產空間站也很快面世,除此之外,嫦娥五號、天問一號、北鬥等都是一個舉世矚目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