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高風險,二次「二尖瓣置換」該如何應對?

2021-01-19 健康界

年逾80,診斷為心臟瓣膜病......   

只能外科手術解決   

做:   體質差、年齡大、手術風險高   

不做:   可能最終心衰不治......   

當「高齡」和「高風險」並存時,   是否有「兩全其美」的辦法?      

今天這個故事,見證了TMVI手術的神奇......           

耄耋之年 身患重疾         

楊奶奶是陝西某高校的一名退休教授,她的愛好廣泛,樂觀開朗,退休生活多姿多彩,喜歡慢走、旅遊、跳舞、打太極......  

2020年6月2日,81歲的楊奶奶被推進了手術室,這是她人生面臨的第二次心臟手術,要說這個故事,還要從12年前講起......

2008年4月,69歲的楊奶奶因二尖瓣返流合併心衰住進了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診斷為二尖瓣大量返流,由許鎖春主任為其進行了「二尖瓣生物瓣膜置換術」。手術很成功,對楊奶奶來說,置換後的心臟瓣膜,為她的心臟值入了新的系統,給生命重新投入了活力!

置換生物瓣膜,一方面避免了長期服用藥物,生活質量提高;另一方面,對於當年69歲的楊奶奶來說,生物瓣平均使用壽命為10-25年,已經能基本覆蓋老人壽命,特別是老人同時患有多種基礎疾病。

轉眼12年過去了,這12年裡,楊奶奶和其他老人一樣正常的生活,且由於心功能得到改善,這12年來她盡情綻放著自己的夕陽紅,然而近日楊奶奶突然又出現了胸悶氣短等症狀,緊急就診後複查心臟超聲發現之前置換的生物二尖瓣已出現衰敗,返流顯著,同時老人合併了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通過常規藥物治療已經很難緩解症狀,唯一的出路就是再次手術,可是對於接受了瓣膜置換的楊奶奶進行二次手術,於醫生雖易,但對於患者則需要冒更大的風險!

楊奶奶育有獨女小莉(化名),孝順的小莉此次特地請假由浙江返回西安照顧生病的母親,看著母親承受病痛折磨,她曾經考慮過「搏一把」,請醫生為其進行二次外科開胸手術治療,但是由於楊奶奶已年逾八旬、體質弱、心功能差,屬傳統外科開胸手術高危人群,而且是二次手術,又害怕老人難以承受手術打擊而病情加重......因此陷入兩難,儘管如此,看著楊奶奶日漸衰弱的身體,手術卻是一步不得不走的險棋。

領先技術帶來新的希望       

綜合考慮到楊奶奶的身體現狀及多方因素,在與其家人充分溝通後,心外科閆煬主任提出可以考慮行「經心尖二尖瓣置換手術(TMVI)」。

說起TAVI手術(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近幾年正式走進了大眾的視野。對於與心臟有關的臨床各領域,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使得TAVI手術在「江湖」一經露面,全國各大醫院便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紛紛開展這項新技術。自2018年交大一附院心外科亦成常規實施TAVI手術,使多名患者康復出院。

而在心臟外科領域,「經心尖二尖瓣置換術(TMVI)」無需開胸、無需心臟停跳、無需體外循環,大大降低了手術創傷,成為繼TAVI手術之後的又一個熱點。

「經過該手術路徑進行二尖瓣置換手術,適合外科手術風險過高、病情危重、無法行常規瓣膜置換手術的患者,是目前心血管專科的一種新技術。」聽了閆主任的介紹後,楊奶奶看到了生的希望。

優勢和風險並存,心臟團隊保駕護航     

最終經由心外科閆煬主任、李勇新副主任、姜益主治醫師、陳強主管醫師聯合麻醉科關正主治醫師、心內科導管室、結構性心臟病科、放射科多學科組成的團隊專家反覆研究討論,決定為楊奶奶實施一站式「經心尖二尖瓣置換手術+冠脈支架植入術」。

經過積極的術前準備,楊奶奶很快接受了手術治療,手術在雜交手術室內完成,全部耗時約3個小時,醫生們首先為楊奶奶植入冠脈支架一枚,順利打通閉塞冠脈血管。 

通過術前的充分準備,瓣膜定位精準,治療團隊在心臟不停跳的狀態下順利完成原瓣膜內的二尖瓣置換,釋放位置非常理想,不需要體外循環、不需要鋸開胸骨,術中幾乎無出血、無傳導阻滯、無流出道梗阻,血壓心率均平穩。

直到手術順利結束,每一位在場醫護人員懸著的心才徹底平復下來。小莉一直等候在手術室外,當手術結束,得知母親手術成功的好消息時,她再也繃不住,一時泣不成聲,口中只是反覆說著謝謝。

據悉,像楊奶奶這種「二尖瓣生物瓣置換」術後12年,再成功實施生物瓣的瓣中瓣一站式「TMVI+PCI手術」,在西北地區尚屬首例。

術後楊奶奶恢復順利,很快從心外重症監護室轉回病房,術後僅一周就出院回家調養了。在不久的將來,楊奶奶就可以重返自己陽光、幸福、健康、多彩的退休生活了。

這項高難度的技術創新打破常規,突破多個手術禁區,為高齡危重心臟瓣膜病患者提供了手術機會,給許許多多的「楊奶奶」們帶來了希望。   

生命不易,生命不息。

希望我們都可以如小莉般膝下承歡,

讓父母晚年健康、幸福、順遂。

相關焦點

  • 病例報告丨股靜脈-房間隔途徑經導管二尖瓣置換術一例|二尖瓣置換...
    生物瓣膜衰敗後二次開胸換瓣是導致心外科手術高風險的重要因素。2020 年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協會(AHA)指南推薦經導管二尖瓣植入瓣中瓣作為高風險患者的替代方案。本文報導了 1 例 77 歲二尖瓣生物瓣衰敗男性患者,經評估為外科高風險,行股靜脈-房間隔途徑的經導管二尖瓣置換。
  • 心臟瓣膜二次置換危險重重,帶你來了解下詳情
    4月上旬,我國的哈醫大完成了一臺剖宮產後的心臟瓣膜二次置換的手術的消息登上了新聞。這是我們國內首例剖宮產後心臟瓣膜二次置換手術,具體帶大家了解下當中的驚險以及疾病科普。此次手術的驚險之處:首先,該名孕婦是一位高齡的二胎寶媽,在10年前已經接受過人工機械二尖瓣的置換,需要終生服用華法林。在得知懷孕後,停用藥物進行低分子的肝素進行抗凝治療,但這種方法抗凝效果不佳,導致機械瓣功能出現障礙。
  • 人工瓣膜置換術後沒好好抗凝?二尖瓣機械瓣大血栓兩例
    近日,《歐洲心臟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刊登了這樣一則案例,一位患者在心臟人工瓣膜置換術後抗凝不規範,致二尖瓣機械瓣膜上形成大血栓,最終不得不急診外科手術的情況。國內雜誌上也報告過類似的案例,我們總結了這些病例的診療過程,一起來看看。
  • 潘湘斌:單純超聲引導MitralFix經導管二尖瓣置換術,患者的福音
    該例患者為69歲女性,超聲顯示其有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和二尖瓣環擴大(LVEDD 70 mm;LVEF 39%) 。CT顯示二尖瓣交界間距收縮期20 mm,舒張期22 mm,前後徑收縮期31 mm,左右徑35 mm。潘湘斌教授選擇29型號MitraFix瓣膜為患者實施經導管二尖瓣置換。
  • 心臟彩超提示二尖瓣,三尖瓣輕度返流是什麼意思?該怎麼辦?
    不少人在做完心臟彩超後,就會有有這樣的提示:二尖瓣,三尖瓣輕度返流,這是什麼意思呢?應該如何治療?二尖瓣結構包括瓣葉、瓣環、腱索、乳頭肌四部分,正常的二尖瓣功能有賴於此四部分以及左心室的結構和功能完整性,其中任何一個或多個部分發生結構異常或功能失調,均可導致二尖瓣關閉不全。簡單說就是二尖瓣這個門,在關閉的時候,關閉不嚴實了,會有一部分血液反流回左心房,久而久之,可能會造成心臟變形,進而心衰。
  • ...同期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術和二次開胸心臟二尖瓣置換、三尖瓣...
    齊魯網·閃電新聞訊(通訊員:王文斐 劉豔)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外科主任張希全,副主任醫師曹廣慶成功完成醫院首例同期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術和二次開胸心臟二尖瓣置換術、三尖瓣成形術,患者術後恢復順利,已康復出院。患者,男性,46歲,因「心慌、發力,喘憋5年。加重半年」入院。
  • ...是否被敲開——「二尖瓣脫垂」和「二尖瓣關閉不全」是什麼?
    二尖瓣脫垂是指二尖瓣的瓣膜不能正常閉合。二尖瓣脫垂者這兩片瓣膜中的一個或兩個翻入或凸入左心房。二尖瓣關閉不全指當二尖瓣瓣膜不能正常閉合時,血液可沿錯誤方向漏回左心房。部分二尖瓣脫垂患者存在二尖瓣關閉不全。二尖瓣脫垂及二尖瓣關閉不全的症狀是什麼?許多二尖瓣脫垂患者並沒有症狀,更多的是通過體檢發現患有此病。醫生在聽診患者心臟時,會聽見「咔噠音」,還可能聽見心臟雜音。心臟雜音是心跳中的一種異常聲音,聽起來往往像多餘的「嘶嘶聲」或「嗖嗖聲」。
  • 雅培助力中國國內首臺心臟二尖瓣返流微創修補手術-中新社上海
    MitraClip的助力下,胡盛壽院士率領的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結構性心臟病中心潘湘斌教授團隊成功完成首輪3臺二尖瓣返流修補手術。  二尖瓣返流(Mitral Regurgitation, MR)是心臟瓣膜疾病中常見的一種病變,指患者心臟二尖瓣關閉不全,使得血液從左心室反向流入左心房。中重度二尖瓣返流(MR≥3+)可導致咳嗽、呼吸困難、心跳過快等症狀,會增加患者心衰、心律不齊、中風、甚至死亡的風險。據估測,中國中重度二尖瓣返流的患者數量在1,000萬以上,其中75歲以上老人中的患病率高達10%。
  • 阜外醫院完成國內首臺心臟二尖瓣返流微創修補手術
    患有重度二尖瓣返流合併持續性房顫及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合併症,近日阜外醫院為一位79歲的患者完成了國內首臺心臟二尖瓣返流微創修補手術。與此同時,胡盛壽院士率領的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結構性心臟病中心潘湘斌教授團隊,藉助雅培的經導管二尖瓣夾及可操控導引導管MitraClip ,已經成功完成3臺二尖瓣返流修補手術。二尖瓣返流是心臟瓣膜疾病中常見的一種病變,主要是患者心臟的二尖瓣關閉不全,使得血液從左心室反向流入左心房。
  • 浙江省人民醫院胸腔鏡二尖瓣成形手術治療二尖瓣關閉不全
    二尖瓣關閉不全有風溼性二尖瓣狹窄並有關閉不全和單純二尖瓣關閉不全。二尖瓣成形術是通過手術方法修復二尖瓣,恢復其功能,並且最大程度保留患者自身的二尖瓣解剖結構。一般而言,二尖瓣成形術優於二尖瓣置換術。二尖瓣成形術的優勢包括患者生存率高、左心室功能保存更完善、血栓栓塞抗凝相關出血和心內膜炎發生率較低。心臟瓣膜成形的可行性取決於二尖瓣病變的病因和病理所見以及手術專家的技能。
  • 3D列印可降低心臟二尖瓣置換術風險
    打開APP 3D列印可降低心臟二尖瓣置換術風險 發表於 2017-12-27 11:04:08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術在全球各地的一些高階醫院已是常見手術
  • 浙大一院完成全國首例經心尖二尖瓣「緣對...
    左圖:二尖瓣瓣膜就像兩把降落傘一樣 右圖:二尖瓣脫垂相當於降落傘上的傘架斷了 心臟閥門壞了,該怎麼治療醫生告訴他們,像他這樣的二尖瓣脫垂引起中重度關閉不全的患者,常規手術需要先打開胸腔建立體外循環,再打開心臟暴露病變的瓣膜,直視進行瓣膜修補或置換。 儘管知道自己病情的嚴重性,但袁大伯聽到這個方案後,還是直搖頭。「不行不行,開胸就是個大手術了,還要開心,我不治了,我要回去!」不論家人怎麼勸,他都不同意,這個執拗的老爺子心裡想了無數種可能性,就是怕挨這一刀。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十三):先天性二尖瓣畸形
    5.1.2.1   二尖瓣瓣環環縮術瓣環成形是二尖瓣成形術的基礎之一,對於恢復瓣膜結構及功能、保護心臟功能、改善遠期預後具有重要價值[11]。缺乏瓣環成形有導致二次手術的可能[12-13]。單純的二尖瓣瓣環成形術主要適用於 Carpentier Ⅰ 型,即瓣葉形態、活動正常,僅存在瓣環擴大者。
  • 七旬婆婆面臨二次換瓣 醫生為她不開胸完成心臟手術
    中新網湖北新聞6月16日電 (李晗)七旬的黃婆婆14年前因心臟瓣膜病進行了心臟換瓣手術,今年再次出現胸悶心慌,到醫院檢查,需要進行二次換瓣手術。醫生通過「不開胸的心臟手術」,從她大腿入手「長途奔襲」成功換瓣。
  • 浙二團隊用國產經股靜脈二尖瓣瓣膜夾系統成功完成全球首例人體...
    在全球領域,二尖瓣的介入治療仍是一大挑戰,目前國內採用微創不開刀方式治療二尖瓣疾病的醫學中心數量極少,手段有限。7月23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王建安教授團隊(以下簡稱「浙二團隊」)應用經導管二尖瓣瓣膜夾系統(DragonFly),成功完成全球首例人體臨床應用。
  • 高齡老人可以做髖關節置換手術嗎?
    高齡老人可以做髖關節置換手術嗎? 什麼是人工髖關節置換?通俗講就是在髖關節部位做手術,用人工髖關節假體替代原來有病變(或損傷)的髖關節,恢復病人髖關節功能。這類手術稱之為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 二尖瓣狹窄,常出現6種症狀,需要格外注意,看懂報告也很重要
    導語:對於很多人來說,二尖瓣狹窄並不是一個非常熟悉的疾病,但是二尖瓣狹窄也是一種很嚴重的心臟病,很多患二尖瓣狹窄的患者都需要進行相關的治療才能維持良好的生活。6、心音改變聲音改變主要是指的二尖瓣狹窄出現的一種特殊的心臟聲音。首先,如何進行對於心臟聲音的聽診,正常人在乳房旁邊可以觸及心臟跳動最為明顯的位置,在此地進行聽診可以更有效地聽到心臟的聲音。
  • 百歲高齡老人成功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
    原來,12月3日,江陰市中醫院骨科成功為一名102歲的老人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後三天,老人已能下床走路。老人的兒子給科室陳昌紅等三位醫生送來了錦旗。老人的兒子不善言辭,但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家住江陰市夏港的潘奶奶已經102歲高齡了,平時身體健康,生活都還能自理。
  •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二尖瓣反流患者的新選擇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院長胡盛壽院士表示:「隨著醫療與科技創新的進步,微創方式治療二尖瓣疾病將會是二尖瓣領域發展的主要方向。」MitralStitch二尖瓣瓣膜修復系統設計理念來源於外科手術,不改變患者心臟二尖瓣的自然解剖結構,用最接近自然生理的修複方式治療二尖瓣反流,並為後續經導管治療保留了可能性。
  • 17次血漿置換給患罕見病女子生的希望
    大眾報業·魯中晨報淄博5月26日訊 血漿是人體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日,淄博一名身患罕見血液疾病的中年女子命懸一線,經全身規律血漿置換17次,用量達44000ml後重新獲得生的希望。本病往往病因不明、起病急、進展迅速,是一種高致死、高風險的臨床急症,早期診斷及包括血漿置換在內的足夠強度的治療對挽救患者的生命至關重要。」淄博市中心醫院東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助理趙美玲說。由於方女士的血小板過低、穿刺出血風險高,重症醫學科醫護人員立即為她實施了超聲引導下的血漿置換治療,第一次即置換新鮮冰凍血漿20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