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去世快六年了,我不跟人談她,不看她照片,也不願別人跟我談她,每次夢裡終於看見她的時候,心裡都松一下:看,她沒死,我就知道。有時在夢裡我小聲喊她:「奶奶」 ,她靠在門邊上,看著我,不認識了,說:「誰呢?」 我心裡悽涼,又覺得,是我沒照顧好你,不值得你認得。」 ——柴靜 《看見》
相信很多人了解柴靜都是因為《看見》這本書,這是次柴靜撰寫的一本長篇自傳集,是在央視十年的職業生涯經歷,記錄了如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奧運等重大事件的採訪和感悟。
她將個人成長的經歷和這十年中國發生歷史變遷聯繫在一起,有深度也有可讀性,一度成為各大書店的暢銷書,因此柴靜也被喜愛她的讀者譽為了「公知女神」。
但是頂著這個頭銜的同時,也必然會遭到非議,因為社會和歷史是一本大書,可以從多個角度去解讀,質疑柴靜的聲音不會比支持她的少。
2015 年 2 月 28 日,柴靜推出了她自費拍攝的霧霾深度調查《穹頂之下》,她嘗試在這部紀錄片裡以公眾健康的角度去喚醒大家對保護環境的意識。
這部紀錄片在人民網視頻手首發後受到了極大的熱議,不久之後有著「打架鬥士」之稱的方舟子,便公開的質疑《蒼穹之下》數據的準確性,一石激起千層浪,越來越多的人在網上提出質疑。
在《蒼穹之下》中說空氣汙染和霧霾導致肺癌的發病率持續增高,但是柴靜本人就有抽菸的習慣,而且菸癮還不小。另外她呼籲保護環境,減少碳排量。但是卻有人拍到,她自己駕駛的就是大排量的汽車。
正因如此,柴靜成為了「群嘲」的對象,甚至有人質疑她學術上的問題有造假的嫌疑。從前那些對柴靜的溢美之辭,都隨之而去。柴靜背負著巨大的壓力,最終移居到了美國,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柴靜究竟為什麼去了美國,在網上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她是因為造謠被「封殺」了,所以不得不去美國的。
但是知情人士透露,柴靜是因為孩子生了一種怪病,在醫療方面美國要更加發達一些,因此柴靜才背井離鄉去了美國,並且背負了許多的罵名,說她背叛了自己的國家。
但另外柴靜認為,美國的教育環境相對於中國而言要更加輕鬆一些,她不希望孩子從小背負太多學習的壓力,因此移居到了美國。不過柴靜本人國籍依舊是中國,沒有改變。
如果僅僅是因為她移居到了海外,認為是背叛自己的國家,那麼海外的留學生們還敢回來嗎?
其實我們跳脫那麼輿論來看,柴靜本身在工作上是一個非常上進的人,也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勇敢的人。在家庭上她又是一個對孩子負責的好母親,從小生長在國內的柴靜,如果不是因為特殊的原因,又怎麼會願意背井離鄉呢?有的時候我們不妨把距離拉的更近一點去看待柴靜,或許更能理解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