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墓發掘到一瓶老酒,考古專家大膽喝了口,黯然地說了2個字

2020-12-18 琅琊講武堂

對於酒,人們通常是認為貯藏越久越香醇,比如很受大家歡迎的茅臺酒,窖藏的時間越長香味越濃,口感越醇厚,價格也會隨之增長。那麼古代的酒如果能埋藏到今天才喝,歷經千年後會不會又是不一樣的味道?

其實早在1974年,就有人曾品嘗過古墓中的千年美酒,這位專家名叫馮永謙,是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員。1974年的夏天,在法庫縣葉茂臺村西北和北山的山坡,出土了一個古墓群,經調查發現,此古墓是遼丞相蕭義及其家族的墓群。

蕭義是遼太祖時首任宰相蕭敵魯的後人,於1105年獲封北府丞相,佐理軍國之大政。任職3個月就促成了遼和西夏的聯姻,使兩國友好邦交。法庫縣就是蕭義的故鄉,他在辭歸後於1111年病逝於家中,葬在遼川之右,聖跡山陽,也就是現如今的葉茂臺西山南坡。

考古學家們立即對這座古墓進行了一系列保護性挖掘和研究,經發掘發現遼墓群中包含23個墓葬,墓中隨葬品豐富,壁畫保存完好,對研究遼代歷史和契丹民族習俗有著重要的意義。

而在琳琅滿目的隨葬品中,有兩個瓷瓶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這兩個瓷瓶是由白瓷燒制,外觀上並不算特別,但瓶子的開口處被瓶塞和蠟堵住,將瓷瓶拿在手上搖一搖,還能聽到裡面傳來液體晃蕩的聲音。

專家們立即圍攏了上來,當時組織發掘活動的馮永謙猜測裡面裝的是酒,但不敢輕易下結論。由於木質的瓶塞已經腐朽,70年代時我國的保存技術也不是很發達,在運回的路上馮永謙憂慮瓷瓶會遭到破壞,經過一番討論後,他決心冒險嘗一嘗瓶中的液體。

得到考古組織的批准後,馮永謙小心翼翼打開了瓶塞,在眾人的注視下用手指蘸取了一點嘗了嘗味道。接著在大家期盼的目光中,他緩緩搖了搖頭,吐出兩個字:「無味。」

眾人都有些失望,千載窖藏的美酒怎麼會沒什麼味道呢?但後來幾個大膽的專家也跟著嘗試了一下,皆表示入口寡淡,還有人甚至嘗到了土腥味。

墓葬發掘完成後,瓷瓶和酒都拿去做了檢測,檢測的結果顯示瓶中液體確實含有乙醇的成分,也就是說這的的確確是千年前的酒。至於為什麼沒有味道,可能是因為這種的酒度數本來就不高,也可能是千百年來酒精已經揮發得所剩無幾了。

遼墓群的發掘,讓我國對於遼代歷史的了解又上了一個臺階,對墓主人蕭義丞相的生平也有了一個完整的認知。這兩瓶千年前釀造、而被千年後的人品嘗的「美酒」,雖然已經無味,但也算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跨越時空的交流了。

相關焦點

  • 湖南古墓挖出千年老酒,打開後專家親自嘗了一口,喝完只說了2字
    酒存放的時間越長,就越醇香,那麼一壇存放上千年的老酒呢?自從中國發展考古工作以來,古墓當中就挖出了不少的酒,2003年,西安的一座漢代古墓就出土了2000年前的西漢古酒,因為是青銅壺,腐化的相當嚴重,酒已經揮發了,很難確定這裡面是不是存在過酒。
  • 千年古墓裡一口神秘棺材,上面刻著4個字,專家至今不敢開棺
    比起這些我們都知道的手段,接下來還要給您介紹一種十分特別的防盜墓方式,這種奇怪的方法是在近年來被發掘的隋朝古墓中出現的,它是靠思想上的影響來防止被盜墓。 1957年,考古學家在西安城西的梁家莊發現了一座隋代古墓。
  • 湖北發現2000年古墓,意外發現一「活烏龜」,不料卻嚇到考古專家
    這不,在湖北地區就出土了一個兩千年的古墓,這個古墓被盜墓者光顧,而且還被大水淹沒,本來也沒什麼值得說道的。但這個古墓卻曾經嚇到了考古隊,原來在墓中居然爬出了一隻很大的烏龜。一座兩千年的古墓內居然還有活物,這可實在是太讓人驚訝了。那麼這種烏龜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難道真有千年烏龜嗎?一、湖北古墓湖北地區在古代隸屬於楚國,在三國時代屬於荊州地界。
  • 專家發掘古墓,碰到一件瞬間消失的文物,還好手快拍到了一張照片
    蓮藕雖然已是司空見慣,但我們的考古人員卻沒想到,在一個上千年的古墓中,居然也能發現一鍋色澤清亮的藕片湯。古墓向來充滿了神秘的色彩,不過對於考古工作者來說,卻並非如此。考古工作者出入發掘古墓,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護珍貴的文物,為歷史研究提供佐證。考古工作也十分辛苦,跋山涉水、餐風露宿都是常事。
  • 專家苦苦尋找千年古墓10年,老漢隨口一言,破解古墓鎖鑰
    千年古墓有奇技,老農一語破傳奇。 1984年12月,在江蘇徐州的一座名為獅子山的石頭山上,當地村民在開山炸石頭時發現了一處兵馬俑坑。村民將情況及時上報後,徐州博物館專家趕赴現場進行了發掘。兵馬俑坑的發現,預示著這裡有一座大墓隱藏在山中,從兵馬俑的造型來看,這是一座漢代大型古墓。
  • 這地出土一古墓,盜墓賊卻留下了八個字,專家非常氣憤!
    現在隨著城市的發展,各個地方蓋起了高樓大廈,我們經常聽說在某個工地,發現了古墓之類的消息。隨著考古技術的突飛猛進,以往的各朝各代的古墓齊刷刷地飛入人們的眼睛,大到皇室貴族小到官吏百姓,各大文物也是滿天飛呀。我想最忙的應該就是博物館館長了吧,弱弱的問句,你那還有地方放嗎,不行的話放我家,我家院子大。
  • 考古專家:長豐古墓群宜原址保護建遺址公園或博物館!
    考古專家:長豐古墓群宜原址保護建遺址公園或博物館!考古工作人員通過進一步勘探,在已暴露墓葬(編號M1)旁邊又發現12座古墓,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墓葬墓室平面呈圓形,直徑約11米,面積約120平方米,證實該地為一處規模較大的家族墓葬。
  • 專家搜尋千年古墓10年不獲,一老漢隨口一句道出古墓鎖鑰!
    村民將情況及時上報後,徐州博物館專家趕赴現場進行了發掘。兵馬俑坑的發現,預示著這裡有一座大墓隱藏在山中,從兵馬俑的造型來看,這是一座漢代大型古墓。 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徐州博物館的專家在得知這個情況後,立刻組織精幹人員尋找古墓入口,一探這千年傳奇的漢代古墓葬。
  • 千年大墓發掘前,為何要先做一場法事?考古專家:很有必要
    據了解,在1990年代,考古專家經過長途跋涉,到達了山東省的某一個小鄉村裡,因為在這個鄉村裡發現了一座千年古墓,所以專家們便紛紛趕到這裡進行古墓的挖掘。但是在挖掘古墓前,令人不解的一幕卻發生了!看到這裡就不禁很好奇,因為這一系列的形式裡面頗有迷信的感覺,鄉裡民間的迷信還可以理解,但是這是現代的考古小隊,都是用現代科學的思維來辦事做事的,為什麼也會做出如此迷信的做法呢?基於此種迷惑,專家給出了合理的解釋,說這種做法是很有必要的,為的是尊重當地的風俗民俗。
  • 古墓發掘詭異「酒杯」,鸚鵡杯為何喝不空?X光下專家才恍然大悟
    根據李白在《襄陽歌》中記載到:鸕鷀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而他在《襄陽歌》中用來飲酒的鸚鵡杯同樣也引起了人們的興趣。傳說中可以「一日豪飲三百杯」的鸚鵡杯,到底是否真實存在?這種永遠喝不完的酒杯,究竟是有什麼神奇的魔力,導致千杯有餘,萬杯有飲呢?
  • 遼寧挖出契丹「蕭氏」墓,專家發現黃色液體,嘗了一口後說了5字
    直到1974年,考古專家發現了一座遼代古墓才揭開其中的一些謎底。 隨後,考古專家對古墓進行勘探,經過墓中文字記載,專家確定這是一座遼代家族古墓群,其規模極其宏大豪華,而且中出土的數量之多,保存之完整更是令人嘆服震驚。
  • 西安發現千年古墓,裡面竟是一個小孩,棺材上的4個字讓人後怕
    西安發現千年古墓,裡面竟是一個小孩,棺材上的4個字讓人後怕萬千世界無奇不有,我們國家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從古至今流傳下來很多的名勝古蹟和文物。前段時間就有消息稱,西安發現了一座千年古墓,裡面竟然是一個小孩,棺材上的4個字讓專家後怕。
  • 湖北工地挖到古墓,墓中爬出一「千年神龜」,專家如何解釋的?
    不久前,考古專家在湖北益陽地區,看到了一隻從古墓中爬出的「千年神龜」。這隻體型巨大的烏龜讓眾多專家欣喜不已,專家如何解釋的? 一、湖北工地挖到古墓,墓中爬出一「千年神龜」 2016年,湖北省鹹寧市通城縣一個施工隊現場作業時無形中挖到了一個年久失修的墓室,他們立即上報了文物部門
  • 葉茂臺發現遼代陵墓,出土裝有千年葡萄酒的瓷瓶,專家還嘗了一口
    在考古發現過程中,專家們一般很少能在墓室中出土液體,不過一旦出土液體也無疑是一次重大發現。比如,在遼寧的葉茂臺古墓,專家們出土了一件瓷瓶,而且其中還有半瓶神秘液體,有人說是「仙藥」,還大膽地嘗了一口……究竟這半瓶神秘液體是什麼呢?如果您也想知道答案,下面就讓小編來給您從頭揭秘吧。
  • 兩千年西漢美酒現身,專家嘗了嘗,咂咂嘴說了五個字
    2003年3月,西安,一家房地產公司正在施工,突然發現一座古墓,如果在其他地方發現古墓一定會引起當地政府的高度關注,而在西安、洛陽這樣的古都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因為太常見了,小編曾聽洛陽的一個朋友說,在早些年,到山上轉轉,就很有可能發現古物,西安也差不多,光是西安市北郊就已經發現漢墓幾百座,因為在這些墓葬群裡很少發現稀奇文物,所以考古人員對這座古墓也沒有抱太大希望
  • 南昌突現1700年古墓群,其內含「鎮國之寶」!驚動考古界泰鬥
    現場考古專家告訴記者,前期清理1號墓外輪廓時,發現墓頂有一些破損,當時以為是盜洞,隨著文物發掘的數量不斷增多,可以判斷古墓未被盜。古墓群經過9天發掘,1700多年前的珍貴文物陸續出土。其中,出土的兩面「仙人神獸」銘文鏡堪稱「國寶」。南昌博物館考古專家介紹,兩面銅鏡是「仙人神獸」銅鏡,上面都刻有銘文,也叫做銘文鏡,經省級部門鑑定屬國寶級珍貴文物。
  • 木葬千年不朽,發現黃色液體專家嘗了一口
    1974年,遼寧法庫縣葉茂臺的村民們在勞作之時意外發現一座古墓,在之後的考古當中,有20餘座遼墓陸續被發現。根據墓中的墓誌記載,這一片古墓確認是遼代蕭氏的家族墓地。特別是1976年發掘的遼代宰相蕭義墓,出土的墓誌足有1777個字,對研究遼代的文化歷史有很大的貢獻。而出土文物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古墓當屬與七號墓,裡面的隨葬品令人驚嘆!
  • 千年古墓:九個盜洞,盜賊啥也沒撈著,考古專家感嘆「高招」
    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陝西郊區有一個施工隊正在修建工業園區,不料卻在施工過程中,挖出了一個古墓。當時施工隊們正加班加點地進行修建工作,為了能及時完成任務、早日交工,施工隊的人每天都在加緊腳步。就在挖地基的時候,一名工人發現了一塊長長的青色石板。
  • 千年古墓擋道 九頌山河修水項目「騎虎難下」
    周秋平告訴記者,在取得國家文物局下發的考古發掘證照後,古墓已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進行發掘,目前尚未形成完整報告,等組織專家評估、論證形成專業意見後再確定工作方案。夏氏後人打響古墓保護戰「未經允許,任何人不得進入墓地警界(戒)線之內;準許進入墓地警界(戒)線內者,必須登記個人信息。」
  • 考古專家:古墓可能在這一座大山中
    成吉思汗之墓,成了考古史上的一個謎團。半個世紀以來,人們尋遍了蒙古高原各地,循著成吉思汗當年徵戰的路徑尋找,但至今一無所獲。成吉思汗的墓地最有可能在何處呢?一位專家給出了他的答案。對於成吉思汗下葬之地,普遍流傳著多種說法,一說是在「起輦谷」,一說是在「不兒罕山」,一說在內蒙古草原,一說在甘肅某座山中。今天在內蒙古伊金霍洛旗修建的成吉思汗陵,並非真正的鐵木真陵墓,這是1954年修建的,用於紀念和祭祀鐵木真的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