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度納:天使臨世,魔鬼獨行

2020-12-01 饅頭說

關於馬拉度納的紀念文章


已經是鋪天蓋地了


這篇文章,肯定是晚了


所以就只是靜靜記錄


這個球王的一生




1


1960年10月30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貧民區費奧裡託,老迭戈在自家破敗的棚屋裡迎來了第五個孩子。


老迭戈是印歐混血,他的妻子達爾瑪是義大利裔,家裡只靠他一個人工作餬口——開渡船運牲畜,做苦力搬運,後來又去化工廠打工。


老迭戈決定把這個孩子起名叫:迭戈·阿曼多·馬拉度納(Diego Armando Maradona)


在馬拉度納3歲的時候,父親給家裡的孩子們帶回來一個珍貴的禮物:


一個皮革製作的足球。


孩子們一片歡呼。貧民窟的孩子們雖然酷愛足球,但大多買不起真正的足球,在他們腳下滾動的,往往是一些破布紮成的所謂「足球」。


3歲的馬拉度納似懂非懂,看著哥哥們迫不及待地爭搶起這個足球。


那時他們誰都不知道,這個足球將改變這個棚屋裡所有人的命運。


因為這個叫馬拉度納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將改變「足球」這項運動。


2


1968年的那一天,阿根廷青年人隊的梯隊教練弗朗西斯·科內霍看著眼前這個個發育不良的孩子,搖了搖頭:


「不可能,他不可能已經8歲了。」


弗朗西斯是在試訓時,被這個孩子驚人的足球天賦給震撼了,但無論如何,他不相信這個瘦弱的孩子已經8歲了——儘管他從來沒有看到過一個8歲的孩子就能有如此的球感。


無奈之下,孩子的母親達爾瑪拿來了出生證明,弗朗西斯看了出生證明後就知道:自己的球隊找到了一塊瑰寶。


1969年3月,還不滿9歲的馬拉度納開始代表這支叫「小洋蔥頭」隊的梯隊上場比賽了,這支球隊隨後創造了一個驚人的紀錄:連續136場不敗。


馬拉度納在「小洋蔥頭」隊時的照片


11歲那年,馬拉度納第一次登上了報紙,他在接受採訪時說:


「我的夢想是參加國家隊,然後奪取世界盃。」


但參加國家隊,先要從加入職業隊開始。在這一點上,馬拉度納又創造了一個紀錄:


1975年8月14日,還不滿15周歲的馬拉度納升入了阿根廷青年人隊,成為阿根廷足球聯賽歷史上最年輕的甲級隊球員;1975年10月20日,馬拉度納在阿根廷青年人與科多巴隊的比賽中替補出場,又打破了「最年輕登場紀錄」;幾天後,他打進了2個球,再次創造了「最年輕進球球員紀錄」。


而他的破紀錄之旅還遠未終結:


1978年,17歲的馬拉度納以26個進球的成績,成為阿根廷甲級聯賽歷史上最年輕的「最佳射手」,而他為阿根廷青年人隊效力的五年中,留下了166場比賽打入116球的驚天紀錄,他個人五年內三奪聯賽「最佳射手」,並且將原本在聯賽中排名20位的球隊帶到了聯賽亞軍的位置。


馬拉度納在阿根廷青年人隊時期


不僅如此,馬拉度納年紀輕輕,就展現出了球隊的領袖氣質,不僅是在球場上,也在球場下。


有一次,青年人俱樂部拖欠了比賽獎金,包括老隊員在內的很多人都不敢去提,當時才18歲的馬拉度納站出來,找到了俱樂部主席:


「如果你不給大家發獎金,那我就不踢了。」


此時的馬拉度納,早已不是費奧裡託貧民窟的那個懵懂少年,不僅成為了球隊的領袖,也成為了家裡的頂梁柱。在15歲的時候,馬拉度納就告訴爸爸——這位後來又和妻子生育了3個孩子的爸爸:


「你可以休息了。」


1982年,22歲的馬拉度納已經從青年人隊轉會到了博卡青年隊,在40場比賽中打入28球,率全隊獲得了阿根廷甲級聯賽冠軍。


此時的他,正處在黃金一般的年齡,擁有大好的前程。幾乎誰都知道,南美大陸再也留不住馬拉度納了。


確實,馬拉度納也已經把目光投向了歐洲。


那是世界職業足球的中心,擁有所有人夢寐以求的高水平比賽,金錢,鮮花,掌聲,以及那些所有想得到和想不到的誘惑。


1982年7月,馬拉度納以創紀錄的900萬美元的天文數字,從博卡青年隊轉會西甲勁旅巴塞隆納。


馬拉度納在博卡青年隊時的照片。考慮到通貨膨脹以及足球轉會市場各種影響因素,當初馬拉度納的這筆轉會費換算到今天,很難有一個大家信服的答案,義大利媒體在2020年綜合各種因素給出的答案是:當年馬拉度納的這筆轉會費,放到現在至少應該超過3億美元。


馬拉度納終於離開了故鄉南美大陸。


那個從費奧裡託貧民窟出來的孩子,他現在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3


一般來說,南美球員前往歐洲的第一站,多半都是西甲聯賽。


但馬拉度納在巴塞隆納隊的日子,卻不算太順利。他只在巴塞隆納隊效力了兩年,雖然留下了出場58次打進38球的高效記錄,並且幫助球隊拿下了西班牙國王杯、聯賽杯和超級盃三大杯,卻也留下了不愉快的回憶:


1982年底,他患上肝炎,休養了3個月。但比這更糟糕的事情發生在1983年9月24日,在巴塞隆納隊對陣畢爾巴鄂競技隊的比賽中,畢爾巴鄂的球員戈耶戈切亞在比賽進行到第59分鐘時,從身後對馬拉度納進行了一記兇狠的飛鏟——


馬拉度納當場左腳踝骨折,外側韌帶徹底撕裂,腳踝完全脫位。



在1990年國際足聯正式規定比賽必須要使用護腿板之前,各種野蠻和暴力的犯規鏟搶在足球場上屢見不鮮,甚至被認為是足球對抗的魅力所在——但這對像馬拉度納這樣的天才球員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


馬拉度納被鏟斷腿的一幕,引起了全世界對足球場上野蠻犯規的深刻反思。那個鏟斷他腿的戈耶戈切亞,在幾年後去英國,入關時剛要遞上護照,海關官員冷冷地對他說:


「不用給我看你的護照了,我認得你,你就是那個鏟斷馬拉度納腿的人。」


1984年7月5日,馬拉度納以750萬美元的價格被巴塞隆納隊賣給了意甲的那不勒斯隊。


當時24歲的馬拉度納是帶著一些失意離開的,但他不知道,亞平寧半島為他鋪就的,是走向神壇的道路。


在馬拉度納到來的前一個賽季,那不勒斯隊作為意甲一支並不富裕的南方小球隊,剛剛幸運地以1分的優勢獲得了保級。球隊的很多球迷都不敢相信,並不寬裕的俱樂部會花如此大的一筆錢去買來這個前不久還斷了腿的、身高只有1米68的阿根廷人。


儘管如此,7月5日,馬拉度納在那不勒斯隊主場亮相的那一天,還是有超過5萬球迷湧入現場為他舉行了歡迎儀式。


馬拉度納隨後用自己的表現,讓那些對他抱有期待的那不勒斯隊球迷欣喜若狂,直到熱淚盈眶。


第一個賽季,馬拉度納一人打進了14球,把球隊從保級位置拉到了聯賽第八。


第二個賽季,馬拉度納打進11個球,但明顯已成了全隊的絕對核心和「發動機」,把球隊帶進了聯賽三甲。


這個成績已經讓那不勒斯隊的董事會和球迷們驚喜萬分了,但馬拉度納創造的奇蹟還在後面:


第三個賽季,在馬拉度納的帶領下,那不勒斯隊獲得了當年意甲聯賽的冠軍。


那個年代,意甲是屬於AC米蘭、國際米蘭、尤文圖斯和羅馬這些北方豪門球隊的。在意甲的歷史上,從來沒有一支來自南方的小球隊能夠奪得聯賽冠軍。


更何況,是一支三年前才勉強保級的弱旅。


這支弱旅雖然沒有豪華的陣容,沒有如雲的明星,但他們卻引進對了一個人,這個人幾乎憑藉一己之力,成了這支球隊,乃至這座城市的救世主。


他的名字,叫馬拉度納。


馬拉度納的球感驚人,他甚至在一場比賽中下用屁股停球


在三年的聯賽裡,馬拉度納不僅展現出了令世人目瞪口呆的各種足球天賦:連過四人破門,零角度破門,角球直接破門,低空魚躍衝頂破門……也展現出了一位球隊領袖應有的風範:對那不勒斯這樣的小球隊來說,即便能引進明星,也多半是把這支球隊當做通往豪門的跳板,馬拉度納完全可以去更強的俱樂部,拿更高的薪水,但他選擇一直留在那不勒斯,帶領自己的球隊去奪取一個個俱樂部歷史上從沒獲得過,甚至連想都不敢想的冠軍獎盃:


兩個聯賽冠軍,一個聯賽亞軍,一個聯賽季軍;一個義大利杯冠軍,一個義大利超級盃冠軍,一個歐洲聯盟杯冠軍。


當時擁有普拉蒂尼(右)的尤文圖斯隊是意甲的豪強,但風頭一直被那不勒斯隊搶過。1990年的義大利超級盃決賽上,馬拉度納率領的那不勒斯隊更是以5比1「血洗」尤文圖斯(不過那時普拉蒂尼已退役)。


馬拉度納把職業球員最好的七年時間(24歲到30歲),都留在了那不勒斯隊。在義大利,率領小球隊打破豪門壟斷的馬拉度納甚至已經成了一種政治象徵,成為那些被歧視和被壓制的弱勢群體的代言人。


一位那不勒斯的史學家當時說過這樣一句話:


「當馬拉度納開口說話時,不需要太大聲,但整個義大利都會洗耳恭聽。」


這位史學家還是有點低估當時的馬拉度納了。


因為在馬拉度納的鼎盛時期,只要他開口說話,整個世界足壇都會洗耳恭聽。


4


1977年,還不滿17歲的馬拉度納就入選了阿根廷國家隊——沒有意外,又打破了了一個「阿根廷最年輕國腳」紀錄。


1979年,19歲的馬拉度納收穫了自己首個國家隊進球,同年,他率領阿根廷青年隊獲得世界青年足球世界錦標賽冠軍,自己也榮獲「金球獎」。


但這絕不可能讓馬拉度納滿足,他自己在11歲的時候就說過,「要奪得世界盃」。


馬拉度納的世界盃之旅開始於1982年。那一屆的西班牙世界盃本該成為他的一次震驚世人之旅:在小組賽第二場對陣匈牙利隊的比賽中,還不滿22歲就已經身披10號球衣的馬拉度納梅開二度,引起轟動。然而,諸多對手球隊也開始掌握了訣竅:


盯死馬拉度納,就等於盯死了阿根廷隊


這是一張著名的照片,拍攝於1982年世界盃阿根廷隊對比利時隊。這張看上去「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照片真實背景是:當時阿根廷隊發了一個任意球,傳到了站在比利時隊人牆側面的馬拉度納腳下,比利時的隊員頓時就全轉向了馬拉度納,這一瞬間恰巧被攝影師拍了下來。


在之後的比賽中,馬拉度納遭受了對方後衛一次次粗暴又隱蔽的犯規:拉褲子,踢膝蓋,甚至趁裁判不注意直接肘擊面部,而那時的主裁判顯然沒有保護天才球員的習慣,幾乎都沒有吹罰犯規。


在對陣巴西隊的關鍵比賽中,馬拉度納再次遭受對手的不斷侵犯,甚至被漏判一次明顯的點球。


畫面中,馬拉度納帶球突入禁區,對手明顯是一次鏟球犯規


年輕氣盛的馬拉度納火氣越來越大,離爆發的邊緣也越來越近,終於,在球隊0比3落後的局面下,在比賽還有5分鐘就要結束的時候,馬拉度納憤怒地一腳踹在了巴西隊隊員巴蒂斯塔的小腹上。


裁判這一次果斷鳴哨:紅牌!


馬拉度納當時飛踹對方的場面


這一張紅牌,讓馬拉度納之後兩年多沒有被招入國家隊。


但是,沒有人能拒絕這樣一位天才。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馬拉度納再度披上了國家隊戰袍,「世界球王」終於粉墨登場。


那一年,馬拉度納26歲,無論是競技狀態還是心理狀態都處在一個絕佳的巔峰狀態。在小組賽上,他一上來先送出助攻「帽子戲法」,幫助球隊3比1戰勝韓國隊,在對陣義大利隊的比賽中打入關鍵1球,1比1戰平對手,隨後戰勝保加利亞隊和烏拉圭隊,一路挺進四分之一決賽。


四分之一決賽中,他們遭遇的是英格蘭隊,一場在整個足球史上也可以留下一筆的史詩級比賽,就此誕生。


那時候的阿根廷和英格蘭,因為1982年的一場「馬島戰爭」(參見【4.2】一場跨越半個地球的戰爭而成為宿敵,國力衰落又吃了敗仗的阿根廷在國際舞臺上無處發洩,綠茵場成了最好的「復仇」舞臺。


在這場比賽開始前的阿根廷更衣室裡,馬拉度納說:


「我知道足球不應該牽涉到政治,但我現在腦海裡無法忘記,那些在馬島中失去生命的阿根廷年輕人。」


這場比賽進行到下半場第51分鐘的時候,場上比分依然是0比0,在阿根廷隊的一次前場進攻中,英格蘭隊後衛一腳解圍失誤,將球高高踢向了本方門將希爾頓,馬拉度納在電光火石間如幽靈一般拍馬殺到,面對身高馬大的門將希爾頓,才1米68的他奮力躍起,奇蹟般地趕在門將觸到球之前,將球「頂」進大門。



進球後,英格蘭隊員們滿場追著主裁判跑,不斷示意馬拉度納是用手將球打進去的,但主裁卻判定進球有效。


從此以後,足球界就多了一個新的名詞:「上帝之手」。


在賽後的新聞發布會上,馬拉度納宣稱這個進球「一半是上帝之手,一半是馬拉度納的腦袋」(A little of the hand of God, and a little of the head of Maradona),但在2005年8月22日,馬拉度納在參加一次電視訪談節目中承認,他是故意用手把球打進,而且非常害怕入球被判無效。據他回憶,當他入球後立即想到:「我在等候我的隊友來擁抱我,但沒有人來……我對他們說:『來抱我,不然裁判就會判入球無效。』」


如果說這時候全體英格蘭隊員是出離憤怒的話,那麼僅僅在4分鐘之後,馬拉度納就用另一個進球讓他們啞口無言:


這個天才在中圈弧開始帶球,用鬼魅一般的步伐和兔子一般的速度,開始接連晃過英格蘭隊的隊員:一個,兩個,三個,四個,面對門將,再晃,當英格蘭隊後衛最終惱羞成怒決定放倒他之前的一剎那,他已經將球送進了大門。


當時BBC的解說員是這麼說的:


「他就好像一顆彗星,直接砸向了地面。」


而在這場比賽中為英格蘭隊打入唯一進球,榮膺那屆世界盃「最佳射手」的英格蘭著名球員加裡·萊因克爾後來回憶:


「當時我在場上,真心想為馬拉度納鼓掌喝彩,但考慮到我回國後的人身安全,我最終忍住了。」



這個進球被稱為足球史上的最佳進球


在完成這場史詩般的戰役之後,已經沒有人能阻止馬拉度納率領的阿根廷隊了。在決賽中,馬拉度納在終場前6分鐘送出一記銷魂直塞,幫助隊友破門得分,最終阿根廷隊以3比2戰勝當時強大的西德隊,捧得世界盃。


馬拉度納以5粒進球和5次助攻,當之無愧地獲得那屆世界盃的「金球獎」。


那屆世界盃,又被稱為「一個人的世界盃」——馬拉度納的世界盃。



1990年,30歲的馬拉度納再次率隊出徵義大利世界盃。在那屆以「沉悶的防守」著稱的世界盃上,實力下降的阿根廷隊並不是奪冠熱門,而且作為衛冕冠軍在揭幕戰上就大爆冷門,0比1輸給了喀麥隆隊。


但還是馬拉度納站了出來,他幾乎憑藉一己之力,率隊跌跌撞撞地帶著一支二流阿根廷隊再一次衝進了決賽——真正的英雄,就是能激發起全隊的戰鬥狀態。


在進軍決賽的徵程中,馬拉度納依舊是全世界矚目的焦點:


他在小組賽中,再次用「上帝之手」擋出了蘇聯隊一個必進之球,在1/8決賽中,送出了一記被後人稱為「世紀一傳」的絕佳傳球——連過三人,再用一記傳球再穿三人——助攻「風之子」卡尼吉亞破門得分,淘汰了當時實力其實在自己之上的老冤家巴西隊。


這場比賽後,巴西《體育報》的標題是《馬拉度納 1: 0 巴西》


馬拉度納在那屆世界盃賽上確實拼盡了自己的全力,在半決賽對陣義大利隊的比賽中,他甚至號召那不勒斯隊的球迷拋棄自己祖國的球隊,為阿根廷隊加油——他堅信自己有那樣的號召力。


但在決賽對陣德國隊的比賽中,幸運之神沒有再一次眷顧馬拉度納。實力明顯勝過一籌的西德隊牢牢控制住了比賽,並且最終以1比0戰勝了阿根廷隊。


頒獎典禮上,當時才26歲的西德隊「金色轟炸機」克林斯曼抱著世界盃熱淚盈眶,但全世界的目光卻投向了另一個泣不成聲的人:馬拉度納。


在鏡頭前,馬拉度納哭得像個孩子一樣。


馬拉度納是哭著離場的


30歲了,他知道自己已不是孩子了。


但接下來,他將為自己種種孩子一般的行為,付出代價。


5


在球場上,馬拉度納是世人公認的「球王」,但在球場外,他是當之無愧的「渣男」。


馬拉度納從來不掩飾自己的放縱,古柯鹼曾經是他最親密的伴侶。


在上世紀的80年代到90年代,古柯鹼作為一種「娛樂用粉劑」一直在娛樂圈和體育圈盛行,馬拉度納在1996年時公開承認自己吸食古柯鹼,稱「這能讓我覺得自己更有活力」。而他吸食古柯鹼最早的歷史,可能可以追溯到1982年他在巴塞隆納隊時期——有說法稱,這也是他當年被交易出去的一個原因。


在來到義大利後,在當地黑手黨的庇護下,不斷帶領球隊取得勝利的馬拉度納更是像「老鼠跌進米缸」,沉醉於吸食毒品而不可自拔,他曾在比賽前的更衣室裡被體能教練親眼目睹吸食古柯鹼,教練一方面驚訝於他的大膽,一方面也震驚於他的身體素質。


菸酒不分家,馬拉度納在博卡青年隊時期就已經是一天一包香菸,成名後更是雪茄不離手。至於酒精,他一直沉迷其中,終其一生,也沒有提出過要戒酒。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馬拉度納在球場裡吸雪茄,但由於規定球場內不允許吸菸,馬拉度納後來公開道歉


馬拉度納的感情生活,也是他被稱為「渣男」的一個重要原因。


1977年,17歲的馬拉度納開始和鄰家女孩克勞迪亞交往,兩人走過了相濡以沫的12年。在克勞迪亞為他生了兩個女兒之後,馬拉度納於1989年向克勞迪亞求婚,兩人正式結為夫婦。


但這並不是一段令人羨慕的「白頭偕老」的故事,儘管馬拉度納宣稱「「克勞迪亞是我的唯一!她正是我要選的女人」,但他在外面卻女友不斷,甚至自己宣稱「交往過600個女人」。


1994年,曾有媒體問克勞迪亞為何能忍受馬拉度納一直在外面拈花惹草,克勞迪亞的回答很簡單:


「沒有他,我會死的。」


但到了2003年,克勞迪亞似乎更願意選擇「以命相搏」:向馬拉度納提出了離婚。儘管馬拉度納努力挽回,但克勞迪亞去意已決,並成功爭得了兩個女兒的撫養權,馬拉度納每月只是向他們支付大約3500美元的撫養費用。


克勞迪亞的父親,曾經為自己的這個女婿感到無比驕傲,但在女兒選擇離婚時,也站到了女兒的這一邊:


「我女兒絕不是一時興起,再好的天使,也無法一直忍受魔鬼。」


1996年,馬拉度納和克勞迪亞在布宜諾斯艾利斯


困擾馬拉度納的,還有他成群的私生子女。


即便外界都公認和他仿佛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小迭戈是他的私生子,但他卻始終不肯承認,甚至連兒子的婚禮也不肯參加。直到義大利法院作出判決,馬拉度納才最終低頭,承認了一個私生子和一個私生女,但很快,又有兩個私生女找上門來要求認親……


馬拉度納與前妻以及兩個女兒在一起。2017年馬拉度納要求律師對自己30歲的女兒達爾瑪和28歲的女兒吉安尼娜採取法律行動,馬拉度納認為她們偷了他145萬美元,然後把錢匯到一家烏拉圭銀行。2015年,馬拉度納曾指控克勞迪婭從他的銀行戶頭了偷了680萬英鎊。


馬拉度納去世後,他的五個正式承認的子女和至少六個私生子女,已經開始準備為他的遺產打官司了。


所有的放縱,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1990年世界盃後,馬拉度納發現,自己吸毒似乎不再有「保護傘」了。


坊間的傳聞是馬拉度納要離開那不勒斯隊,以及在1990年世界盃上率隊點球淘汰了義大利隊,惹惱了當地的黑社會——他們決定不再為這位癮君子提供庇護。


不管傳言如何,1991年,馬拉度納確實是出事了:他的古柯鹼檢驗為陽性,隨即被義大利足協禁賽15個月。


有人曾經問:之前馬拉度納難道尿檢都是通過的?有知情人回答:「那是因為有人會替他尿。」


也是在1991年的4月26日,馬拉度納因為吸毒又被阿根廷警方逮捕,這位被視為國家英雄的阿根廷人終於知道任何事都需要付出代價:阿根廷政府剝奪了他「國家體育巡迴大使」和「總統顧問」的頭銜。


球王的人生之路,開始轉彎。


1992年9月22日,馬拉度納以750萬美元的價格轉會西班牙的塞維亞隊,在一年的時間裡,他參賽29場,收穫8個進球。1993年,他回到了自己的故鄉阿根廷,加盟紐維爾俱樂部——誰都知道他的職業生涯已經進入了暮年。


但是他還想做最後一搏。


1994年的美國世界盃,34歲的馬拉度納經過艱苦的訓練後再次入選國家隊,在小組賽對陣希臘隊的比賽中不僅送出一記助攻,並打入一個精彩絕倫的世界波。


馬拉度納在打進那個進球後瘋狂地跑向攝像鏡頭,張大嘴似乎在怒吼什麼,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


正當全世界都在等待馬拉度納上演一個好萊塢式的完美大高潮時,現實卻給人們潑了一盆涼水:


馬拉度納被查出服用興奮劑,被國際足聯驅逐出世界盃賽場——馬拉度納和國際足聯的恩恩怨怨,也是很多人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


軍心大亂的阿根廷隊隨即在八分之一決賽就被淘汰了。


儘管馬拉度納是否誤服「麻黃鹼」一事引起不少球迷的爭議,但誰都必須承認一點:球王再也回不到巔峰了,他甚至連一個完美的謝幕也做不到了。


1995年9月30日,停賽期滿的馬拉度納回到了他年輕時曾效力過的博卡青年隊,他一共踢了24場阿根廷甲級聯賽,共打進5球。


1997年10月29日,37歲的馬拉度納正式宣布退役。


一代球王,離開了職業賽場。


6


退役後的馬拉度納,並沒有從人們關注的焦點中消失。


他和不少世界頂級球員一樣,走上了執教的道路。不過直到2008年以前,馬拉度納執教的大多數球隊都名不見經傳,他的執教戰績也幾乎沒一樣拿得出手。但這一切到2008年11月5日都戛然而止:


在這一天,馬拉度納從阿根廷足協那裡得到了聘書——他將出任阿根廷國家隊主教練。


如果按照正常的考核程序,馬拉度納之前糟糕的執教戰績是絕無可能得到這份工作的。


但他不是別人,他是馬拉度納。


應該說,馬拉度納率領的阿根廷隊並沒有讓那些幸災樂禍的人得逞:雖然一路磕磕碰碰,但他率領阿根廷隊從2009年的世界盃預選賽南美賽區中直接出線,殺入了2010年南非世界盃決賽圈。


馬拉度納又回到了自己魂牽夢繞的世界盃賽場,只是這一次穿了西裝。時間飛逝,有些年輕人甚至已經不認識阿根廷隊場邊這位身材發福的大叔了,在一次馬拉度納穿著西裝輕巧漂亮地停住場內飛來的高空球後,甚至有人上網發問:


「那個胖大叔是誰?那個停球動作挺漂亮啊!」


擔任阿根廷隊主教練的馬拉度納


馬拉度納應該還是沒有辜負這份主教練的工作。在南非世界盃上,阿根廷隊先是1比0戰勝奈及利亞隊,然後4比1戰勝韓國隊,2比0戰勝希臘隊,以三戰全勝的小組頭名成績晉級,之後又以3比1淘汰了墨西哥隊殺入1/4決賽。


但是,在1/4決賽中,雄心勃勃的阿根廷隊被德國隊打了一個4比0。


在那場比賽之後的更衣室裡,馬拉度納就表達了辭職的打算,沒多久,阿根廷足協實現了他的願望。


離開國家隊主教練崗位的馬拉度納,還去阿聯、墨西哥以及阿根廷聯賽的一些球隊擔任過主教練,但大家都知道,那只是他離不開足球的一種生活方式。


事實上,他的健康狀況也不允許他如此操勞了。


由於無節制的飲食,1米68的馬拉度納的體重最高飆升到了127公斤,為此不得不切除一部分的胃。肥胖給馬拉度納帶來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腦血管,心血管,肝臟,胃……但他卻完全沒有戒除酒精和菸草的意思。


迅速發胖的馬拉度納


至於古柯鹼,馬拉度納在上世紀90年代末就宣布已完全戒除,儘管還是有一些媒體時不時曝出從馬拉度納身邊看到「可疑的白色粉末袋子」,但大多數公眾還是選擇相信他。


在經歷了幾次住院乃至手術之後,馬拉度納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也有一個清醒的認識,2014年,他曾這樣說:


「我的生活方式讓球場上的對手們有了太大的優勢。如果不嗑藥,我的足球生涯成就將會難以想像。


我是一個實際壽命78歲的53歲的人,以我的生活方式,在60年裡就體驗了常人80歲才能經歷全的苦痛。」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期間,在現場觀戰的馬拉度納就因為突發身體不適引起輿論關注


一語成讖,馬拉度納的生命之路,真的就只走到了60歲。


7


2020年11月25日上午,吃完早飯的馬拉度納正在散步,忽然覺得有點不舒服。


就在三周前,他剛剛因為腦部血凝塊接受手術治療,醫生表示「手術非常成功」。


中午12點50分,馬拉度納的助手試圖叫醒躺床睡覺的馬拉度納起來吃藥,卻發現球王已經昏迷不醒。


9輛救護車隨即趕到了馬拉度納的住宅。然而,12分鐘後,馬拉度納被宣布死亡。


一天後的屍檢報告顯示,馬拉度納的死因是:急性肺水腫引發急性心力衰竭。


阿根廷政府隨即宣布,全國將哀悼馬拉度納三天。


全世界無數球迷——不管有沒有親眼目睹過馬拉度納在場上踢球——都陷入了無限的哀思。


在馬拉度納去世的這一周,所有的歐冠、歐聯杯和意甲賽事,都在賽前進行一分鐘的哀悼儀式。


在訓練前,和隊友一起低頭默哀的梅西


而在馬拉度納去世的那一夜,儘管是在疫情期間,大批的那不勒斯市的球迷還是走上了街頭,放上了鮮花,點起了蠟燭。


那不勒斯隊的主場聖保羅球場,那一晚雖然空無一人,但還是點亮了所有燈光。


有人說,因為他們想照亮馬拉度納回家的路。



(本文完)



饅頭說


嚴格意義上,我不算是馬拉度納的球迷。


這是由我的年齡決定的。馬拉度納在那不勒斯,在墨西哥世界盃乃至在義大利世界盃風光十足的時候,我還小,並沒有機會目睹球王的風採。


我真正完整地看世界盃比賽,是1994年的美國世界盃。我足夠幸運,看到了馬拉度納的世界盃謝幕之戰。那一年,馬拉度納已經剃掉了一頭長髮,有著一副還算精幹但明顯發福的身材,我看到他在禁區前沿重炮轟進希臘隊大門的那記世界波,感嘆:「球王畢竟是球王啊!」


但隨即就傳來了消息:他因服用興奮劑被驅逐出世界盃賽場。


其實那時對我而言,也沒有太大的感觸,因為他不是和我一個時代的人。真正開始了解馬拉度納的球技,是從網上搜了很多他原來踢球的視頻之後,看完之後才真正感嘆:這哥們簡直就是為足球而生,在場上,只有他能做到「人球合一」。


當然,還有就是從其他人的評價中得知球王的地位。


我這一代人,沒有趕上馬拉度納、普拉蒂尼、範巴斯滕的時代,在梅西和c羅崛起的時候,也已經不再是熱血澎湃的學生,我們真正崇拜的球星應該是齊達內,羅納爾多,羅納爾迪尼奧這批人,而他們是怎麼評價馬拉度納的呢?


齊達內說:「我不希望人們拿我與馬拉度納比較,因為他不是這個星球上的球員。」


羅納爾多說:「這個世界上我唯一崇拜的球員就是馬拉度納!」


羅納爾迪尼奧說:「我是巴西人,但崇拜馬拉度納,把他看作最偉大的球星。」


一群偉大的人說這人比自己更偉大,那應該是假不了了。


一群球王說他們在這世界上只認一個球王,那這個人肯定是真正的球王了。


對於我們這代球迷來說,馬拉度納的名字是一個神一般的存在,我們並沒有見過真神,我們只是不斷聽到真神在江湖上的傳說。


現在,他去世了,儘管我們並不是最有資格唏噓感嘆的人,但我能夠感同身受:


一個時代的印記又遠去了——這種感覺,大家都懂。


我的朋友六神磊磊在他那篇紀念馬拉度納的文章裡,也表達了這個意思,他寫的有一段話我特別有感觸:


「那感覺就像我有一個最愛的抽屜,放滿了心愛的玩具,兒時經常打開,並且以為可以隨時打開一輩子。可是忽然有一天,你發現那個抽屜上了鎖,你所有的兒時歡笑、記憶、青春、懵懂都鎖在裡面,而你卻永遠遺失了鑰匙。」


2020年的年初,是科比,2020年的年末,是馬拉度納。


下一個,又會是誰?


(全文完)

相關焦點

  • 馬拉度納心臟驟停去世,貝利、梅西等發文悼念,一生是天使也是魔鬼
    巴西球星貝利在其社交媒體帳號發文對馬拉度納去世表示哀悼,他說,希望有一天能在天堂和馬拉度納一起踢球。阿根廷球星梅西也在個人社交帳戶上發文,「今天對於所有阿根廷人和足球界來說都是非常難過的一天。馬拉度納離開了我們,不過他也將永遠和我們在一起,馬拉度納是永恆的。
  • 天使與魔鬼的結合體
    天使與魔鬼,而在愛與恨的糾纏裡,一念之間我們其實也找不到原因。【馬特拉齊】馬特拉齊有句被廣為流傳的話「你可以不喜歡我,但是我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防守動作兇悍,脾氣火爆是他的個人特色。我們熟悉的是他愛世界盃決賽上激怒齊達內,其實在歐冠賽場上他就曾經用肘撞破過索林的眉骨,在球員通道將錫耶納球員嘴唇打開過。
  • 天使?魔鬼?3分鐘回顧「球王」馬拉度納這一生!
    3歲時,馬拉度納從父親那裡得到了一個皮革製作的足球,足球開始成為最愛。1970年12月5日,10歲的馬拉度納來到阿根廷青年人俱樂部的少年隊參加試訓。順利地入選小洋蔥頭隊,教練甚至讓其參加高年齡段的比賽。1971年9月28日,11歲的馬拉度納第一次登上報紙。後來馬拉度納率領小洋蔥頭隊在同級別聯賽中創造了連續136場比賽不敗的紀錄。
  • 一代球王、天使與魔鬼的統一體,馬拉度納逝世前新居所曝光!
    ,但是命運卻給了自己一個天大的玩笑,死神帶走了馬拉度納,有網友們評價說年初的時候上帝帶走科比,是因為上帝想組織一個籃球隊,他那裡缺少一個最強的得分手,於是上帝便將科比帶走,而如今的馬拉度納又可以引用這個故事來形容,那就是上帝也可能想組一支足球隊,而那個最適合當這支球隊的領袖的人選莫過於馬拉度納。
  • 科比之後,上帝又帶走了馬拉度納:「天使」以「魔鬼」方式謝幕
    可天使背後的他也有著惡魔的另一面,如果說他在球場上是令人驕傲的存在,那麼下了球場後的他就如同魔鬼一般的存在。 回望馬拉度納的一生: 是天使、也是魔鬼 前半生輝煌,
  • 「天使或惡魔?」鮮為人知的馬拉度納
    他留給全世界無數的知名進球場面,對於世界足壇來說,阿根廷名將馬拉度納,是憑藉足球脫貧的典範,然而他鮮為人知的「場外人生」,也超級富有戲劇性。未料,馬拉度納卻被被 FIFA 組委查出禁藥,不僅即刻禁止出賽,還使得阿根廷國家隊喪失代表隊資格,全隊士氣受到重挫,16 強賽事慘敗。黯然回國後,馬拉度納在國內飽受批評,瞬間從「天使」變成「惡魔」。在那之後,馬拉度納或許已進入職業生涯末期,他開始沈溺於酒精中,甚至藉著毒品抒發,生活荒腔走板,因此加快縮短了他的選手生涯。
  • 迭戈·馬拉度納:天使與魔鬼的合體
    迭戈·馬拉度納迭戈·阿曼多·馬拉度納,1960年10月30日出生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他三歲時得到一個足球,於是一個球王開始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1986>他連續過掉多名英格蘭球員,將球打入空門的精彩進球被認為是世界盃歷上的最佳進球1986年世界盃,他用「上帝之手」敲開英格蘭隊的大門1997年10月29日,迭戈·馬拉度納正式宣布退役2008年11月5日,馬拉度納出任阿根廷國家隊主教練
  • 結合天使和魔鬼於一身,馬拉度納的經典傳奇一生,願安息
    馬拉度納可以勝任前場任何一個位置,左腳為主力腳的他盤帶功夫和技術可說是舉世無雙,許多經典畫面都是他憑著個人之力半場盤帶殺入對手禁區再破門,而且他的射門技術也是頂級的。1982年世界盃,馬拉度納上演了自己在世界盃的首秀,雖然沒能帶領阿根廷奪冠,但馬拉度納的表現十分出色,並打滿了5場世界盃比賽。
  • 天使落凡塵,魔鬼禍人間,一代球王馬拉度納七日祭
    這樣的生活環境造就了馬拉度納,平民窟裡的孩子,必然是天才才有機會如此出人頭地,貧困的生活,長期辛勞,無暇顧及家庭的父母,也容易讓他的性格走向極端,所有的這一切造就了日後那個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球王馬拉度納。
  • 紀念不朽的馬拉度納:英雄、天才與魔鬼 一代人心中永遠的神
    在你的心中,迭戈-馬拉度納是怎樣的形象? 對60後、70後甚至80後的男人來說,馬拉度納幾乎完美承載了他們對個人英雄主義的想像——這個英雄,未必完美,未必拿下所有榮譽,甚至可以有著魔鬼的一面,但他一定快意恩仇,愛恨分明
  • 迭戈與馬拉度納:雙面人生——天使中的魔鬼
    天使迭戈 「當你走上球場,生活便隨之消失,各種問題隨風消散,一切歸於虛無。」 馬拉度納經常帶著女兒達爾瑪在糖果盒球場的專屬包廂內看球 馬拉度納職業生涯的每個裡程碑,都無一例外地銘刻在了這項運動的歷史上。他身上融合了超凡的能力和強烈的個性,這種罕見的結合是帶領球隊走向最高領獎臺的必備素質。這兩種品質在馬拉度納身上可謂取之不盡,也使他精力充沛。
  • 紀念不朽的馬拉度納:英雄、天才與魔鬼 一代人心中永遠的神
    足球是讓阿根廷人忘掉一切痛苦和磨難的最好的精神家園,而馬拉度納則是上帝賜予他們的最好的禮物。——這個英雄,未必完美,未必拿下所有榮譽,甚至可以有著魔鬼的一面,但他一定快意恩仇,愛恨分明,有著足夠的性格。
  • 「天使和魔鬼」,榮耀與醜聞:一代球王馬拉度納的傳奇人生
    在這一年,我們見證了太多傳奇的逝去:從年初的科比,到現在的阿根廷足球巨星——馬拉度納。(圖源:goal.com)就在昨天,當地時間11月25日上午11:30左右,馬拉度納在阿根廷蒂格雷鎮阿根廷馬拉度納育場外
  • 上帝與魔鬼——馬拉度納
    今天想通過兩個名詞去講述這個人物 上帝與魔鬼 有將近八萬人來到現場歡迎馬拉度納到來, 為了買入馬拉度納,那不勒斯人付出了很大代價。 但馬拉度納沒有辜負人們的期望。
  • 馬拉度納魔鬼的那一面不應被遺忘,毒品與酗酒阻止他實現更高的成就
    1986年世界盃四分之一決賽中「上帝之手」和「世紀進球」堪稱馬拉度納一生的縮影。球場內外,他都是一名極具爭議的人物,但正如《紐約時報》的評價,「越混亂越美麗,越黑暗越光明。」一直被視為馬拉度納接班人的梅西稱其為「不朽的傳奇」,C羅將馬拉度納比作「無與倫比的魔術師」,而與馬拉度納一起被並稱為「球王」的貝利,則表示:「我失去了一位摯友,世界失去了一位傳奇。」
  • 魔鬼迭戈,天使馬拉度納
    但我們覺得還不夠直接,於是,我們很抱歉地加入了兩個定語,便有了現如今的題目《魔鬼迭戈,天使馬拉度納》。「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以往的春天已不復存在。01「天使阿根廷的主帥還是梅諾蒂,不過,這次隊裡多了一個球員,叫迭戈-馬拉度納。儘管如此,馬拉度納的首次世界盃之旅可謂一塌糊塗。對陣義大利,馬拉度納被對方盯得拿不到球;對陣巴西,22歲的「小馬」一腳踹到對方屁股上,被紅牌罰下,衛冕冠軍最終在第二輪小組賽被淘汰出局。
  • 球王馬拉度納,天使與惡魔的綠茵故事你知道嗎?
    馬拉度納去世1960年10月30日,迭戈-馬拉度納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出生,一段阿根廷球王的傳奇經歷,幾多天使與惡魔共生的綠茵故事在這個阿根廷人身上上演著。1992年9月,馬拉度納轉會塞維亞,1993年馬拉度納回歸阿根廷加盟紐維爾老男孩。
  • 魔鬼中的天使,對你來說什麼是天使,什麼又是魔鬼呢
    大家好歡迎來到修爾說音樂我是修爾,天使和魔鬼在提及的時候大家腦海之中會出現兩副情景,一副便是生活在美麗天堂之中的可愛天使,而另一副便是居住在陰暗地獄裡的魔鬼,那你是否見過魔鬼中的天使呢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一首歌,歌曲的名字就叫做《魔鬼中的天使》。
  • 既是「天使」也是「魔鬼」的星座:時冷時暖,讓你又愛又恨!
    他們既是天使也是魔鬼,兩副面孔隨時切換,總是令人看不透他們的內心,想不通他們的想法。下面就和大家聊一聊那些既是天使也是魔鬼的星座們。01金牛座重情重義的金牛座無論在友情中,還是在愛情中都屬於付出型,他們會心甘情願為了別人犧牲自我。
  • 田馥甄「魔鬼中的天使」唱的是她《卡門》真實演繹天使魔鬼結合
    你也許聽過田馥甄演唱的《你是魔鬼中的天使》,一句「你是魔鬼中的天使」道出了一種五味雜陳的滋味。這種魔鬼中的天使你真的在現實中見過嗎?有人回答:見過啊,就是前男友那個渣男啊。那我只能同情你的不幸了。現實裡魔鬼中的天使還有這樣一種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