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迭戈,天使馬拉度納

2020-11-27 體育產業生態圈

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

迭戈-馬拉度納走了。2020年10月30日,他剛剛度過了自己的60歲生日。

經歷了一天的新聞轟炸,太多的傷感,太多的感慨,幾乎快讓我們的神經趨於麻木。於是,我們決定用一個全新的角度來探究一下,馬拉度納當年究竟如何用一屆世界盃,幾乎一度改變了世界。

不過在這一部分,你也許不會看到太多馬拉度納,相反,我們會在第二部分不少的篇幅,來說說「老馬」的壞話。這些在他內心中粗糙的、苦澀的、昏暗的角落和邊緣,最終耗盡了他的職業生涯,並過早地吞噬了他的生命。可人性的弔詭之處便在於,正是這些缺陷,讓他跨越了從超級球星到文化偶像的界限,讓這位似乎永遠叛逆的南美老男孩,幾乎成為了「神」。

在馬拉度納去世12小時後,著名體育媒體The Athletic在首頁發布了一篇文章,題目很精妙,叫做《Diego and Maradona》。但我們覺得還不夠直接,於是,我們很抱歉地加入了兩個定語,便有了現如今的題目《魔鬼迭戈,天使馬拉度納》。


「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以往的春天已不復存在。即使最狂熱最堅貞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瞬間即逝的現實,唯有孤獨永恆。」

—— 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圖文整理 / 殷豪男

01

「天使」馬拉度納

在主帥卡洛斯-比拉爾多的帶領之下,阿根廷國家隊跌跌撞撞地,來到了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盃賽場。

在墨西哥世界盃之前,阿根廷足球的十年旅程猶如過山車。1978年,阿根廷軍政府正是高歌猛進的時候,本土的世界盃上,主帥梅諾蒂帶領球隊在家門口拿了世界盃的冠軍。肯佩斯梅開二度,加時賽勝荷蘭的經典決賽戲碼,也就此載入史冊。

1982年,衛冕冠軍遠徵西班牙出戰世界盃。阿根廷的主帥還是梅諾蒂,不過,這次隊裡多了一個球員,叫迭戈-馬拉度納。

儘管如此,馬拉度納的首次世界盃之旅可謂一塌糊塗。對陣義大利,馬拉度納被對方盯得拿不到球;對陣巴西,22歲的「小馬」一腳踹到對方屁股上,被紅牌罰下,衛冕冠軍最終在第二輪小組賽被淘汰出局。西班牙世界盃之後,一代名帥也是軍政府的鐵桿盟友梅諾蒂教練正式下課,而接替他的人,是一個牙醫出身的足壇鐵腕人物,卡洛斯-比拉爾多。

儘管換帥的主因是戰績不佳,但比拉爾多的上任,仍在阿根廷國內引發了不小的震動與爭議。一方面,是因為梅諾蒂率隊在本土奪得世界盃所建立的超高威望;另一方面,也來自於兩名主帥天壤地別的戰術風格。

路易斯-梅諾蒂,長發飄飄,鬢角灰白,風流倜儻,手裡捏著一根香菸,常常雲霧繚繞,眼神銳利並若有所思。他不止是一位教練,還是一位詩人,一位哲學家,他符合人們對阿根廷人一切的想像。在70年代的時候,梅諾蒂帶領颶風隊拿到了阿根廷甲級聯賽的冠軍,讓傳統、瀟灑且華麗的探戈足球,重新在南美興起。

憑藉這樣的聲望與功勳,梅諾蒂當上了阿根廷國家隊的主教練。

塞薩爾·路易斯·梅諾蒂

關於梅諾蒂更有趣的一點是,一個放蕩不羈的左翼人物,卻與阿根廷當時掌權的右翼軍政府有著非常好的關係,原因是什麼呢?因為梅諾蒂希望藉助軍政府的力量,來幫助他把更多的國家資源投入足球,最終實現他帶領阿根廷拿到世界盃冠軍的夢想。

另一邊,對於深陷風波的軍政府而言,當時也特別需要梅諾蒂的國家隊有所表現,需要他這樣一種華麗的比賽風格,在國內獲取民眾支持,也能夠在國際上樹立比較好的形象,雙方一拍即合,阿根廷足球在本土如願奪冠。儘管決賽對手荷蘭隊陣中缺少了大將克魯伊夫,但足球不會記住敗者,而這次冠軍也讓阿根廷足球走上了新的歷史高峰。

但是,阿根廷足球,從來不只有美好、瀟灑一面,它還有非常直接、功利乃至粗暴的一面。

例如,60年代風頭正勁的主帥蘇韋爾迪亞,崇尚的便是破壞、壓迫及高位逼搶的戰術風格。這同樣讓他在足壇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以及聲望。由此,阿根廷足球也分流出了重視實用主義精神的一派人馬,他們跟阿根廷傳統的浪漫派探戈足球,形成了鮮明對比。

實際上,足球風格的流行,永遠都是一個「此消彼長」的循環態勢。三後衛盛行的時候,人們覺得四後衛沒有市場;而當四後衛興起時,大家又覺得三後衛已死。同樣,當古典探戈派的阿根廷足球在1978年達到巔峰時,似乎務實派也已經無路可走。但是,四年後的1982年,恰是阿根廷的命運轉折之年。那一年,他們不僅打輸了與英國的馬島戰爭,造成軍政府的下臺,同時阿根廷在西班牙世界盃的折戟沉沙,也造成了梅諾蒂的下課。

「變革」,成為了阿根廷國內的主旋律。而走馬上任的比拉爾多,便是當時南美務實派足球的代表人物。

注釋:馬島戰爭,是指1982年4月到6月間,英國和阿根廷為爭奪英國海外領土馬爾維納斯群島(略早由法國探險家命名,現西班牙語仍在使用)的主權,而爆發的一場局部戰爭。長達七十四天的戰爭造成255名英軍陣亡(當中有8名香港華裔人員),775人受傷;649名阿軍陣亡,1,657人受傷。另有三名馬島居民死於英軍反攻時的炮火。圖為阿根廷為陣亡士兵在聖馬丁廣場豎立的紀念碑。

卡洛斯-比拉爾多,同樣是一位非常有傳奇色彩的主帥。他在球員身份之外,還持有行醫資格,是一個婦科醫生。退役之後除了行醫之外,他還幫父親做著家具的生意,而執教球隊,一直是他追求的職業理想。

卡洛斯-比拉爾多(左一西裝者)

一個醫生,一個家具代理商,一個足球主教練,可以是同樣一個人——這樣的人物,放在現在幾乎是不可想像的。而比拉爾多的接任,也代表著務實派足球在阿根廷重新抬頭。

在踢球的時候,比拉爾多的風格就相當粗野,他會不惜一切代價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阻撓對手的進攻,這種功利、務實的極端戰術風格也被他帶入執教生涯。

比拉爾多曾說過一句話,「如果你得了第二名,你就什麼都不是了。」這句話,可以說貫穿了他自己的、甚至是他最得意的弟子——迭戈-馬拉度納的一生。

接任阿根廷主帥之前,比拉爾多與梅諾蒂還維持著不錯的朋友關係。1978年,在阿根廷奪得世界盃冠軍之後,比拉爾多也不吝讚美,對梅諾蒂的國家隊大加讚賞。儘管如此,讓許多人沒想到的是,在比拉爾多第一場執教阿根廷國家隊的比賽中,就把梅諾蒂喜歡的球員剔除出了首發陣容。於是,梅諾蒂拿起筆桿,親筆在阿根廷《號角報》上寫下了一篇批判比拉爾多的文章,兩位名帥的關係也就此鬧掰。

不過,強硬歸強硬,比拉爾多始終是阿根廷足球歷史上非常特殊的一位人物。他最特殊的一點,便是只要不是重要比賽,他的球隊就無法取得勝利。各類熱身賽,無論對手是誰,失敗的一方總是比拉爾多的阿根廷。

而對於中國球迷來說,最「著名」的失敗戰例,無疑是1984年第三屆印度尼赫魯金杯足球賽上,幾乎主力盡出的阿根廷0:1輸給了中國男足。這可能也是中國足球歷史上所取得的最偉大的勝利之一。儘管當年的中國男足與現在也不可同日而語,但放到現在,如果一個阿根廷主教練連熱身賽都踢得這麼沒面子,興許早就下課了——比拉爾多就是這樣一個人,只要不是重要的比賽,他就會毫無下限地輸球。

從這個角度說,他跟1966年帶領英格蘭隊拿到世界盃冠軍的拉姆齊非常相似:他們喜歡在友誼賽當中「示弱」於敵人,掩蓋自己真實的戰術意圖。直到正式比賽當中,才露出真正的兇殘面目。

貝拉爾多還說過一句話:「足球是7個人防守,3個人進攻的遊戲。」幸運的是,在他那支阿根廷的「三個人」當中,有一個人,就是生涯壯年的迭戈-馬拉度納。

1986年,墨西哥阿茲臺克體育場,四分之一決賽,阿根廷遇到了英格蘭。

賽前,比賽氣氛空前緊張。足球、政治與社會的結緣,從來不是一件新鮮的事。但是在1986年之前,似乎從來沒有任何一場體育比賽,能像當年世界盃這場比賽一般,引起全世界這麼多的關注。畢竟,英阿的馬島戰爭剛剛過去4年,當時阿根廷人的想法,就是一定要借他們最熱愛的足球,雪馬島之恥。阿根廷人最擅長足球,而在足球的起源地英格蘭,同樣重視足球。

那場比賽的過程,已經不用做太多詳細的敘述。而馬拉度納則在五分鐘之內,充分展現了「魔鬼」與「天使」兩張不同的面孔。

一記「上帝之手」,馬拉度納高高躍起,用手把球「砸」入門中。儘管英格蘭隊不斷抗議,但是保加利亞的邊裁併未改判。這位保加利亞裁判於數年前去世,這次吹罰也被永遠被釘在了「昏哨」的恥辱柱上,造成了一樁世界足球史上最沒有懸念、又極富戲劇性的冤案。確實,英格蘭人冤到了家,但是好像全世界,都站在了阿根廷人這一邊。

「上帝之手」的瞬間

而在這個進球僅僅過去4分鐘後,馬拉度納便連過五人,打進了那一粒「世紀進球」。

一般來說,偉大的進球大概有三種類型:團隊協作、致命一擊和華麗運球。而每一種進球,都有一個「官方」的偉大代表:比如,1970年世界盃,卡洛斯-阿爾貝託對陣義大利的進球;1988年歐洲杯,馬爾科-範巴斯滕對陣蘇聯的進球;以及,1986年世界盃,迭戈-馬拉度納對陣英格蘭的進球。

一個細節是,對陣英格蘭的這粒偉大進球,最終馬拉度納過掉了英格蘭門將希爾頓,然後打空門得手。但馬拉度納後來透露,在那一刻,他其實回想起了六年前在溫布利對陣英格蘭友誼賽中的類似瞬間——那一次,他試圖側身直接將球踢過門將克萊門斯,但卻把球踢出了遠門柱。在賽後當晚,馬拉度納的弟弟雨果曾打電話給他,告誡他英格蘭門將已經做好了準備,他應該過掉門將再完成射門。

當時,馬拉度納一度對自己10歲弟弟的指手畫腳非常憤怒。但在1986年的世界盃舞臺上,當他再次單刀直入,面對英格蘭的門將時,他沒有再次浪費機會,而是「依照」弟弟雨果的建議,過掉了門將,將球穩穩送入了球網。

這粒進球的歷史意義,也無需我們再多說。很多人對於足球的理解,都是由這個球而開始的。回到比賽現場,連丟兩球後,雖然鮑比-羅伯森給英格蘭進行了變陣,並通過萊因克爾扳回一球,但最終無力回天,遺憾失利。

這場比賽結束之後,阿根廷隊進入到半決賽。即便如此,阿根廷人已經覺得自己贏得了世界,在馬島失敗之後,他們所期盼的就是這樣的一場爆發。

所以,或許馬拉度納才是復仇者聯盟真正的「盟主」。在阿根廷球迷的心目當中,為什麼他能有這麼高的歷史地位,不僅僅是因為他偉大的戰績,偉大的球技,更因為在如此特殊的歷史政治背景下,所有激烈的民族情緒,都融匯到了阿茲臺克這樣一個著名的體育場,然後被馬拉度納用最極端也最過癮的方式,徹底宣洩了出來。

最終,越戰越勇的阿根廷隊在半決賽2:0擊敗了比利時隊,在決賽3:2戰勝了聯邦德國,再次捧起了大力神杯。而馬拉度納也奉獻了5個進球和5次助攻的完美表現,並在那屆比賽中完成了53次運球過人,比第二名整整多出37次,是單屆世界盃歷史上運球過人次數最多的球員。

必須提到的是,雖然在這頂足球王冠上,馬拉度納是那顆最璀璨的明珠,但賦予這頂桂冠王者氣質的,仍是主帥比拉爾多。

一個小故事,在對陣聯邦德國的決賽之前,比拉爾多為了考驗球員是否注意力集中,在凌晨四點衝進了阿根廷後防大將魯傑裡的房間,在將其從床上搖醒之後,比拉爾多問他,「決賽德國踢角球的時候,你該防誰?」

不過,縱然是最懵逼的時候,魯傑裡還是說出了正確答案「魯梅尼格!」。這下,比拉爾多才放了心。「務實派」的足球代表,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

四年之後的1990年,還是比拉爾多和馬拉度納的師徒組合,阿根廷再一次以衛冕冠軍的身份出現在了義大利世界盃的賽場。殘陣出擊的阿根廷最終以0:1不敵聯邦德國,被對手成功復仇,無緣連冠。但大家可能忽略的是,1990年世界盃有兩件事情,幾乎決定了阿根廷人的命運。

第一件事,1990年的小組賽時,馬拉度納再次上演「上帝之手」。這一次,他是在自己的禁區,在門前用手球將對方的一記射門擋出,而裁判也再一次鬼使神差地,沒有吹罰馬拉度納犯規。

然後,馬拉度納拍著自己的門將戈耶切亞說,「放心,上帝是阿根廷人。」

而這個球,也幫助阿根廷逃過一劫,得以跌跌撞撞地小組出線。

第二件事情發生在半決賽。阿根廷在那不勒斯的聖保羅球場,遇到了宿命中的對手:義大利。

事實上,許多義大利球員都來自阿根廷,而馬拉度納跟那不勒斯這支球隊有著很深的淵源,因為他職業生涯最成功的一段旅程,就是在那不勒斯度過的,聖保羅體育場也是他最熟悉的體育場之一。然而,這樣一場充滿戲劇張力的比賽,上帝似乎還嫌棄不夠激烈。於是,比賽被拖到了點球大戰,而阿根廷隊最後一個上來主罰點球的,就是馬拉度納。

在聖保羅體育場數萬名義大利球迷的注視之下,馬拉度納把點球穩穩罰進,把義大利人徹底的送回了「家」。

但此刻的馬拉度納還並不知道,當他罰進這個球的時候,他在義大利的命運,就發生了歷史性的轉折。他在阿根廷的命運,也發生了歷史性的轉折。

1990年,成為了阿根廷足球非常重要的分水嶺。從那一年開始,阿根廷足球盛極而衰,馬拉度納也盛極而衰,阿根廷的務實派領軍人物比拉爾多,也終於是走到了自己國家隊執教生涯的盡頭。

馬拉度納(左)與比拉爾多

是的,阿根廷的足球就是這樣,像一個才華橫溢卻又時常難以自控的精分患者,球風永遠是「此消彼長」。當人們仍在為比拉爾多和梅諾蒂到底誰高誰低爭論不休的時候,以貝爾薩、迭戈-西蒙尼等人為代表的走「中間道路」的一派人,開始成長為阿根廷足球新的主流。而後又在數十年的足壇時光裡,書寫了重要的歷史篇章。

02

「魔鬼」迭戈

2017年10月6日,國際足球歷史與統計協會(IFFHS)在德國舉辦了一屆「世界足球盛典」,這無疑是足球史上一個意義非凡的時刻。

在群星薈萃的慶典上,IFFHS公布了諸多獎項。其中在最受關注的「世紀最佳球員」的評選中,由來自世界各大洲的資深記者和前球員們,將大多數的票都投給了貝利——於是,這位巴西傳奇球星以1705票力壓約翰-克魯伊夫(1303票)和弗朗茨-貝肯鮑爾(1228票),贏得了「世紀最佳球員」的稱號,沒有之一。

而馬拉度納僅僅以1214票位於了第五名,甚至還不是得票最多的阿根廷球員——他以一票之差,「輸」給了自己的阿根廷老鄉迪斯蒂法諾。

由IFFHS評選的「世紀最佳球員」Top 10 三列分別為球員名/國籍/票數

當然,僅僅通過一次頒獎,就對歷史球星的實力與地位進行定檔,無疑是一件荒謬的事情。但我們也必須承認,縱然是在球技上,馬拉度納也並不是那個「完美」的人。例如他的右腳,如果勤加訓練,也許屬於他的世界盃桂冠就不止一座,而「連馬拉度納也不會右腳」的調侃,也不會在今天成為形容諸多左撇子球員的最佳黑話之一。

「馬拉度納的球技是否真的登峰造極?這個問題似乎難以回答。把他與歷史上其他偉大球星一項一項數據進行對比,更是吃力不討好的關公戰秦瓊。但若馬拉度納真是古往今來第一人,他的球技應該是完美的,讓後人無法企及或者超越。遺憾的是,馬拉度納並不完美,至少他的右腳相當平庸。」國內著名足球專家駱明,曾在《迭戈還可以做得更好》一文中表示。

「在資訊匱乏的年代,更容易產生個人崇拜。對於只看過馬拉度納踢球的人來說,迭戈在他們眼中當然是最好的。比如,在國際足聯世界最佳球員的網上評選中,網友們便把更多的票投向了馬拉度納,因為他們是年齡相對較小的球迷群體。」

11月26日,一名在阿根廷街頭悼念馬拉度納的少年

當然,最全面不等於最好。不過,真正有資格評判貝利與馬拉度納的,總歸是那些親眼看過他倆踢球的專業人士。比如IFFHS的世紀最佳評選,投票者就是資深記者與前球員們,最終的結果,應該說也是一個公正的評價。」駱明寫道。

也許關於貝利與馬拉度納的爭論,還將在今後的日子裡無休止地進行下去。但關於馬拉度納唯一沒有爭論的事實,就是從沒有哪位球員,能夠讓熱愛他的球迷們,激發出如此熾烈的熱愛。

「越混亂越美麗,越黑暗越光明」——在馬拉度納去世後,紐約時報在關於他的報導中寫下了如此評價。

「他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足球偶像。他在毒癮中掙扎了幾十年。因為興奮劑檢測呈陽性,他恥辱地被逐出了世界盃賽場。健康問題困擾著他,證明他一直過著毫無節制的放蕩生活。這些放縱與掙扎,阻止了他去成就所有那些他可能成就的事,並最終縮短了他的球員生涯。」紐約時報寫到。

對比之下,現代的足球巨星們,過著近乎修行的生活。比如C羅,比如梅西,比如萊萬,他們在工作人員與俱樂部的幫助下,注意飲食,保持身材,將所有不利於他們競技狀態的幹擾因素,控制在最低限度。

但馬拉度納則恰恰相反。尤其是在那不勒斯的歲月,你可以想像嗎?他可以在一場比賽之後,伴隨著古柯鹼狂歡數日,然後回到家閉門不出,直到下一場比賽的開始。

那不勒斯的「寵兒」馬拉度納 圖:Etsuo Hara/Getty Images

甚至,馬拉度納與本地的卡莫拉犯罪集團關係密切。他在黑幫地盤的酒吧裡喝酒,興高採烈地接受他們的禮物饋贈,接受他們的免費香檳,接受他們的毒品,接受他們的性服務。無論是在巴塞隆納、那不勒斯、塞維亞還是家鄉布宜諾斯艾利斯,他所貫徹的生活方式,便是無休止的放縱。

而除去那些被陽光掩蓋的罪惡之外,他已經被公開的犯罪記錄,同樣罄竹難書。

1991年1月,在與一名性工作者的電話交談被警方監聽後,馬拉度納被指控「持有和分銷古柯鹼」的罪名;3個月後,他在禁藥檢測中呈陽性,被禁止在全球範圍內踢球15個月;1994年,在美國世界盃上興奮劑檢測呈陽性後,他再一次被禁賽;數年後,他又被判處過兩年零十個月的緩刑,因為四年前的一次事件中,他用氣槍向記者射擊,造成其中四人受傷,而女友家暴的指控,也把他多次推向了風口浪尖......無論你是多麼忠實的馬拉度納粉絲,你也不能對這些關於偶像的負面視而不見。

1994年美國世界盃上馬拉度納握著醫療官員的手前往興奮劑檢測 圖:Michael Kunkel/Bongarts/Getty Images

1997年,他輝煌的職業生涯宣告結束,在阿根廷迎來了一個苦澀的結局。

「毒品讓我成為一個更糟糕的球員,而不是一個更好的球員。如果不是因為毒品,你能想像,我會成為什麼樣的球員嗎?」多年以後,馬拉度納在採訪中說。

這是他的懺悔嗎?也許是,也許不是。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在2005年的一場電視綜藝中,有人問他,去世後會在自己的墓志銘上寫什麼。

「感謝足球(Thanks to soccer)。」他說。

「這項運動給了我最大的快樂,最大的自由。就像用手觸摸到了天空。多虧了足球。」

「當你在球場上踢球的時候,那些在生命中困擾你的問題,那些關於生命本身的意義,一切的一切,都已經不再重要。」他還說。

如果讓這句話換一種煽情的說法,那就是,「當迭戈-馬拉度納在球場上的時候,那些在生命中困擾你的問題,那些關於生命本身的意義,一切的一切,都已經不再重要。」

2008年在坎城電影節上的馬拉度納 圖:ERIC GAILLARD/REUTERS

而當我們關掉朋友圈,放下手機,才發覺過來,那樣的日子,似乎已經距離我們很久遠,很久遠了。

甚至,我們都未必經歷過。

(全文完)

本文資料主要整理自:

1.蕭深主講 ECO氪體出品音頻專輯《戰爭與體育-英阿情仇》EP4

點擊本連結可跳轉至蜻蜓FM小程序,搜索《戰爭與體育》即可收聽

2.The Athletic《Diego and Maradona》

https://theathletic.com/2222291/2020/11/25/diego-and-maradona/

3.nytimes《The Most Human of Immortals》

https://cn.nytimes.com/culture/20201126/diego-maradona/dual/

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原創稿件,歡迎轉發,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尋求轉載請添加圈妹微信(ID:quanmei20)

相關焦點

  • 「天使或惡魔?」鮮為人知的馬拉度納
    他留給全世界無數的知名進球場面,對於世界足壇來說,阿根廷名將馬拉度納,是憑藉足球脫貧的典範,然而他鮮為人知的「場外人生」,也超級富有戲劇性。未料,馬拉度納卻被被 FIFA 組委查出禁藥,不僅即刻禁止出賽,還使得阿根廷國家隊喪失代表隊資格,全隊士氣受到重挫,16 強賽事慘敗。黯然回國後,馬拉度納在國內飽受批評,瞬間從「天使」變成「惡魔」。在那之後,馬拉度納或許已進入職業生涯末期,他開始沈溺於酒精中,甚至藉著毒品抒發,生活荒腔走板,因此加快縮短了他的選手生涯。
  • 馬拉度納心臟驟停去世,貝利、梅西等發文悼念,一生是天使也是魔鬼
    巴西球星貝利在其社交媒體帳號發文對馬拉度納去世表示哀悼,他說,希望有一天能在天堂和馬拉度納一起踢球。阿根廷球星梅西也在個人社交帳戶上發文,「今天對於所有阿根廷人和足球界來說都是非常難過的一天。馬拉度納離開了我們,不過他也將永遠和我們在一起,馬拉度納是永恆的。
  • 球王馬拉度納,天使與惡魔的綠茵故事你知道嗎?
    馬拉度納去世1960年10月30日,迭戈-馬拉度納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出生,一段阿根廷球王的傳奇經歷,幾多天使與惡魔共生的綠茵故事在這個阿根廷人身上上演著。1992年9月,馬拉度納轉會塞維亞,1993年馬拉度納回歸阿根廷加盟紐維爾老男孩。
  • 天使?魔鬼?3分鐘回顧「球王」馬拉度納這一生!
    3歲時,馬拉度納從父親那裡得到了一個皮革製作的足球,足球開始成為最愛。1970年12月5日,10歲的馬拉度納來到阿根廷青年人俱樂部的少年隊參加試訓。順利地入選小洋蔥頭隊,教練甚至讓其參加高年齡段的比賽。1971年9月28日,11歲的馬拉度納第一次登上報紙。後來馬拉度納率領小洋蔥頭隊在同級別聯賽中創造了連續136場比賽不敗的紀錄。
  • 一代球王、天使與魔鬼的統一體,馬拉度納逝世前新居所曝光!
    ,但是命運卻給了自己一個天大的玩笑,死神帶走了馬拉度納,有網友們評價說年初的時候上帝帶走科比,是因為上帝想組織一個籃球隊,他那裡缺少一個最強的得分手,於是上帝便將科比帶走,而如今的馬拉度納又可以引用這個故事來形容,那就是上帝也可能想組一支足球隊,而那個最適合當這支球隊的領袖的人選莫過於馬拉度納。
  • 科比之後,上帝又帶走了馬拉度納:「天使」以「魔鬼」方式謝幕
    可天使背後的他也有著惡魔的另一面,如果說他在球場上是令人驕傲的存在,那麼下了球場後的他就如同魔鬼一般的存在。 回望馬拉度納的一生: 是天使、也是魔鬼 前半生輝煌,
  • 馬拉度納:天使臨世,魔鬼獨行
    考慮到通貨膨脹以及足球轉會市場各種影響因素,當初馬拉度納的這筆轉會費換算到今天,很難有一個大家信服的答案,義大利媒體在2020年綜合各種因素給出的答案是:當年馬拉度納的這筆轉會費,放到現在至少應該超過3億美元。
  • 結合天使和魔鬼於一身,馬拉度納的經典傳奇一生,願安息
    馬拉度納可以勝任前場任何一個位置,左腳為主力腳的他盤帶功夫和技術可說是舉世無雙,許多經典畫面都是他憑著個人之力半場盤帶殺入對手禁區再破門,而且他的射門技術也是頂級的。1982年世界盃,馬拉度納上演了自己在世界盃的首秀,雖然沒能帶領阿根廷奪冠,但馬拉度納的表現十分出色,並打滿了5場世界盃比賽。
  • 天使落凡塵,魔鬼禍人間,一代球王馬拉度納七日祭
    這樣的生活環境造就了馬拉度納,平民窟裡的孩子,必然是天才才有機會如此出人頭地,貧困的生活,長期辛勞,無暇顧及家庭的父母,也容易讓他的性格走向極端,所有的這一切造就了日後那個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球王馬拉度納。
  • 迭戈與馬拉度納:雙面人生——天使中的魔鬼
    天使迭戈 「當你走上球場,生活便隨之消失,各種問題隨風消散,一切歸於虛無。」 馬拉度納經常帶著女兒達爾瑪在糖果盒球場的專屬包廂內看球 馬拉度納職業生涯的每個裡程碑,都無一例外地銘刻在了這項運動的歷史上。他身上融合了超凡的能力和強烈的個性,這種罕見的結合是帶領球隊走向最高領獎臺的必備素質。這兩種品質在馬拉度納身上可謂取之不盡,也使他精力充沛。
  • 意甲那不勒斯足球隊天使般的藍色球衣,因球王馬拉度納而聞名於世
    簡單明了是這個問題的關鍵,這件來自那不勒斯的球衣寧靜、天使般的淺藍色,領口很漂亮,胸前兩側對稱地鑲嵌著兩個徽章,一個是俱樂部徽章,另一個是球衣的製造商NR公司的徽章。那不勒斯的這套天藍色球衣是足球史上最經典的象徵之一,當然,它的經典還因為一個人,那就是球王馬拉度納
  • 「天使和魔鬼」,榮耀與醜聞:一代球王馬拉度納的傳奇人生
    在這一年,我們見證了太多傳奇的逝去:從年初的科比,到現在的阿根廷足球巨星——馬拉度納。(圖源:goal.com)就在昨天,當地時間11月25日上午11:30左右,馬拉度納在阿根廷蒂格雷鎮阿根廷馬拉度納育場外
  • 傳奇球星馬拉度納去世
    國際足聯哀悼阿根廷球星馬拉度納去世國際足聯當天在其官網首頁發表文章,哀悼阿根廷球星馬拉度納去世。國際足聯的文章稱馬拉度納是足球運動「最傑出的天才之一」。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在文章中說,馬拉度納為足球所做的一切,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讓我們所有人愛上了這一美麗的運動。
  • 阿根廷球王馬拉度納突發心臟驟停去世,或與吸毒有關
    巴西球星貝利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帳戶上為馬拉度納的去世致哀,他說他希望有一天能和馬拉度納一起在天堂比賽。 阿根廷球星梅西也在其個人社交帳戶上發帖稱,「今天對所有阿根廷人和足球來說都是一個非常悲傷的日子。馬拉度納離開了我們,但他將永遠與我們同在,馬拉度納是永恆的。
  • 阿根廷傳奇球星馬拉度納於家中突發心臟驟停去世
    巴西球星貝利在其社交媒體帳號發文對馬拉度納去世表示哀悼,他說,希望有一天能在天堂和馬拉度納一起踢球。阿根廷球星梅西也在個人社交帳戶上發文,「今天對於所有阿根廷人和足球界來說都是非常難過的一天。馬拉度納離開的我們,不過他也將永遠和我們在一起,馬拉度納是永恆的。
  • 2分鐘視頻回憶馬拉度納生平
    另據路透社報導,得知馬拉度納去世的消息後,當地時間25日,悲痛的馬拉度納球迷聚集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街頭,哀悼馬拉度納。此外,巴西「球王」貝利、阿根廷球星梅西及葡萄牙球星C羅等人也都在第一時間對馬拉度納的去世表示哀悼。
  • 馬拉度納:星辰之上
    我大聲說我支持阿根廷,因為有馬拉度納,那時的我沒看過馬拉度納的比賽,也沒看過他的資料,就記得曾經聽到評論員說他是最厲害的球員,我想有他在的球隊一定會是世界盃冠軍。足以可見,他的影響力讓一個不懂足球的小屁孩信奉為足球世界的最強者。
  • 球王馬拉度納去世,再見傳奇!
    在球迷心中,他是球王、是天使,也是魔鬼。 1986年世界盃四分之一決賽,馬拉度納用一記「上帝之手」完成進球,那一刻,他是英格蘭球迷眼中的魔鬼。
  • 天使抑或魔鬼?在塞維亞的一年馬拉度納到底經歷了什麼?
    這就是一場「馬拉度納秀」,但如果大家對馬拉度納抱有信心,那麼這場夢幻之旅就會將我們帶到意想不到的地方。很多年輕球員都感覺被他保護起來了,他幫助我們成長,我很感恩這段和馬拉度納做隊友的時光。」蒙奇承認馬拉度納在塞維亞也就達到了其巔峰狀態的30%,因為經過長期禁賽後,球王的體重一直超標。但僅僅靠這30%,馬拉度納就足夠讓對手頭疼了。
  • 球場上的天使,球場下的魔鬼,雙面「球王」馬拉度納
    馬拉度納馬拉度納全名迭戈·阿曼多·馬拉度納年馬拉度納以創紀錄的身價從巴塞隆納隊轉會至那不勒斯隊。僅用三年時間,馬拉度納就帶領球隊完成了從保級隊到聯賽冠軍的轉變,1987年那不勒斯隊拿到了隊史上第一座聯賽冠軍,1990年那不勒斯隊在馬拉度納的帶領下再次拿到的聯賽冠軍,這也是那不勒斯隊上僅有的兩座聯賽冠軍獎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