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再到廣州車展,威馬汽車頻頻放出大招

2020-12-17 純電俠說車

#2020廣州車展#

車展對整個汽車行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能讓消費者更好地了解汽車或汽車相關的產品,同時也提供給車企展示自己的品牌,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因此,每次車展都會看見各大車企的身影,就連沃爾沃,凱迪拉克,林肯等豪華汽車品牌也不會放過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而作為新勢力頭部企業的威馬汽車,均有參加北京車展、廣州車展,並為車展增添了不一樣的色彩。9月26日,威馬汽車就攜手首款可量產概念轎車Maven亮相北京車展。該車採用了全新的設計語言,前大燈的設計十分扁平,並一直延伸至車身兩側。動力艙蓋上由一個「Y」字形的黑色裝飾將車頭一分為二,極具視覺衝擊力。

動力部分,威馬Maven將搭載威馬第三代Living Motion三電動能系統,可將百公裡電耗控制在14kWh/100km以內,NEDC綜合續航裡程能達到800km。800K的續航裡程足夠讓人眼前一亮,要知道小鵬P7最高續航裡程也才為706KM。

北京車展,威馬汽車首款概念車就已經夠吸引眼球了。而這次威馬汽車將在廣州車展發布的特別款車型,也是看點十足。威馬EX5-Z特別款是基於威馬EX5-Z車型打造而成,在設計、塗裝、以及性能等方面均有不一樣的呈現,為用戶帶來全新的智能出行體驗。至於究竟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2020廣州車展 從「壓軸」到「灌水」 2020廣州車展經歷了什麼?
    11月29日,今年的最後一場大型車展——廣州車展落下了帷幕,但在正式開篇之前還是要聊聊本次廣州車展的「特殊情況」。相比較於海外的車展在年初就紛紛宣布取消不同,國內的各大車展在經歷了數次延期之後,還是有幸能為消費帶來一場盛宴。只是,原本北京、成都和廣州的三大車展恰好將一年平分的情況,在如今卻成了每兩個月就有一次車展。
  • 威馬兩大車型聯袂出擊,稱霸廣州車展無壓力
    #廣州車展#隨著利好政策的不斷釋放,新能源汽車又開始大火起來,不少傳統車企都已經開始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就連寶馬汽車都不例外。如此,大火的新能源汽車自然也成為車展的焦點。2020年11月20日,廣州車展正式拉開帷幕。參加本次車展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就有特斯拉、蔚來、理想以及威馬等車企。其中,威馬汽車就攜手威馬EX5-Z曜石精英版與威馬EX6 PLUS星輝版驚豔亮相。
  • 威馬汽車在廣州車展上發布的EX6特別版 是個什麼來頭?
    2020廣州車展上,威馬除了帶來一款特別版EX5-Z,還帶來了另一款改款新車---EX6的高端定製版。這輛車其實是EX6客制化版本的其中一個,和量產版EX6不同的是,這輛車採用了酷似紅旗HS9的雙色車身和前機蓋金屬條,內飾也被換成了更豪華的高級皮質。
  • EX5-Z曜石精英特別版領銜,威馬攜旗下多款車型登陸廣州車展
    11月20日,2020廣州國際車展隆重開幕。智能汽車頭號實力派威馬汽車攜匯聚智能科技的重磅車型威馬EX5-Z和威馬EX6 Plus重裝出擊廣州車展。同時,威馬EX5-Z曜石精英特別版車型與威馬EX6 Plus星輝版車型也正式迎來首秀,詮釋威馬汽車在個性化、性能及豪華方面的最新探索,全方位呈現智能化的品牌內核與硬核創新實力。
  • 2020廣州車展:威馬EX5-Z曜石精英特別款亮相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在2020廣州車展上,威馬汽車正式發布了旗下EX5-Z曜石精英特別款車型。相比於威馬EX5(詢底價|查參配)-Z,新車在設計、塗裝等方面均有全新呈現,並加入了大量的運動化設計。
  • 威馬EX5-Z曜石精英特別款於2020廣州車展震撼亮相
    在日前開幕的2020廣州車展上,威馬汽車正式發布了旗下EX5-Z曜石精英特別款車型。新車在外觀設計和塗裝方面大有改觀,並注入大量運動元素。外觀方面,威馬EX5-Z曜石精英特別款車型採用了整車的黑色塗裝設計,空氣動力學套件的加持成了全車最大的亮點,車身設計還加入了寬體的設計。新車相對於現款,採用全新的保險槓樣式,兩側狹長的大燈豐富了前臉線條,使車頭設計大氣穩重。
  • 誰在包場霸館、誰在針鋒相對,透過展位圖看廣州車展
    因疫情跳票了數月的北京車展所帶來的餘韻還未消散,一年一度的廣州車展便即將到來。作為年內中國最後的大型車展,廣州車展一直是各大車企展露「年終成績」的舞臺之一,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出明年的規劃與產品的潮流。 也正因此,廣州車展對於國內汽車市場來說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在本屆廣州車展開幕之前,我們不妨先來看看這些耐人尋味的展位圖。
  • 廣州車展結束了,2021年還遠嗎?
    這不禁令買車君回憶起剛剛在12月初落幕的廣州車展。由於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國內的幾大車展相比往年都有些不同。而廣州車展作為全年的車展收官之戰,其成功舉辦的意義尤為深重,不僅為今年的汽車行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而且對明年乃至未來幾年的車市走向起到較強的預示作用。且聽買車君娓娓道來。
  • 多家車企"霸館" 廣州車展勁吹電動/科技風
    作為今年年終的壓軸汽車盛會,國內外汽車品牌都非常重視,保持全品牌、高規格的陣容。本屆車展更不乏首次亮相登臺的重磅車型,共有38款全球首發車型,會展出20輛概念車,也有多達142輛新能源車亮相。記者留意到,廣州車展的舉辦,也將為全球車市帶來提振的信心。
  • 新能源車集體搶鏡,北京車展成新舊汽車分水嶺|車展特稿
    【導語:在疫情全球爆發之後,北京車展應該是第一個也是今年唯一的國際A類車展,對於各大主機廠的意義不言而喻。雖然今年各大主機廠也不夠寬裕,但通過車展,可以看到各大主機廠的新車動向以及未來的戰略發展方向。
  • 威馬汽車取消全員年終獎,十三薪延後至今年6月發放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威馬汽車的年終獎約為3.5-3.7個月的工資,會上下浮動,佔員工全年收入的30%;再加上勞動合同中明確規定的13薪,年底原本可以拿到4.5倍月薪的獎金。但這次不但年終獎取消,13薪也被延後到今年6月發放。記者向另一位威馬員工求證,對方確認此事屬實。另一位離職員工表示,他的年終獎未受影響。
  • 廣州車展觀察:「被榨乾」的內場,「被撩撥」的外場
    「廣州車展啊,今日系第一天。」 「車展啊,平時展會車到呢度都要塞好耐(平時展會,車到這裡都要塞好久)。」 坐在計程車內,當司機師傅閒聊般的說出這句話時,我似乎對今年的廣州車展有了一個頗為「冷清」的初步觀感。
  • 威馬汽車衝刺IPO:IdeaL4全新科技戰略的新意與焦慮
    雷暉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14.21%,SHEN HUI為第四大股東,持股比例8.85%,此外該公司股東還包括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Tencent Mobility Limited等。另據報導在9月1日,原新浪微博市場部副總經理陳金國正式加盟威馬並擔任公關總經理一職,直接向創始人兼CEO沈暉匯報。智駕君通過威馬內部人士證實了這一消息。
  • 2020廣州車展收官後,未來車市發展將如何走向?
    11 月 29 日,第十八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下稱「廣州汽車展」)落下帷幕。作為中國車市的年底收官之作,並且在新冠疫情影響的背景下舉辦,這次車展吸引了眾多業內外人士的目光。雖然廣州車展落下帷幕,但汽車「廠」「商」們沒有放緩奔跑的速度。
  • 廣州車展走馬觀花
    廣州車展是正兒八經的中國三大車展之一,任由一些地方車展為了「第x大車展」的名號打破頭也巋然不動。今次來廣州其實主要是來和朋友們喝酒面基,順便逛逛車展。我每年秋冬都有跑到廣州廝混的習慣,今年自然不例外。廣州是我想定居的國內城市第一名。廣州市井氣息特別濃厚,美食雲集,街上各種店面小但精美,便利店隨處可見,無糖飲料選擇非常多。
  • 廣州車展前瞻: 多家車企「霸館」,吹起電動、科技「龍捲風」
    本屆車展更不乏首次亮相登臺的重磅車型,共有38款全球首發車型,會展出20臺概念車,也有多達142臺新能源車亮相。記者留意到,廣州車展的順利舉辦,也將為全球車市帶來提振的信心。11月20日,廣州日報車天下的採編隊伍也會帶大家親臨車展現場,通過直播、新媒體圖文等方式,帶大家提前「逛展」。
  • 到店實探新款威馬EX5-Z,居家實用的智能科技實力派威馬汽車
    時間一晃而過,不知不覺中威馬汽車已經量產交付了一年半載有餘了,據數據統計,從2018年9月28日的溫州威馬汽車交付大會到至今,威馬汽車旗下的第一款產品威馬EX5已經累計交付了兩萬餘輛,成為了造車新勢力中寥寥無幾的頭部玩家。
  • 2020廣州車展特別報導|多品牌爽約 廣州車展上演車企淘汰賽
    事實上,兩個月前,華晨旗下中華品牌曾因為「產品開發進度因疫情遭到拖延,明年才能投產新產品」,放棄參加北京車展,如今債務問題積重難返的華晨集團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也未能參加廣州車展。不僅華晨集團,在退市邊緣徘徊的漢騰、眾泰、海馬等企業,在缺席今年北京車展後,也沒能現身廣州。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海馬汽車銷量僅為3601輛,同比下滑41.99%。
  • 打仗親兄弟 上陣父子兵 看北京現代與現代汽車廣州車展的超強陣容
    三千公裡之外,羊城廣州卻依舊綠樹蔥蔥,第十八屆廣州國際汽車博覽會的如期召開,讓這個原本就繁華的城市,人氣鼎盛。 從冰雪覆蓋的長春,到綠草花叢的廣州,同一天可以領略到不同風景,同時,也被現代汽車展臺上的熱情深深感染。 本屆廣州車展,北京現代與現代汽車聯袂出擊,展示了品牌的強陣容。
  • 博郡、奇點、艾康尼克、前途等車企缺席北京車展
    延期5個月的北京車展終於在今日正式開幕。據媒體統計,2020北京車展參展的造車新勢力不足10家,而2019年上海車展參展的造車企業高達17家。在「中國市場需不需要新品牌」的爭論下,造車新勢力給出了兩種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