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問:禪宗的有無指的是什麼?

2020-12-17 嘉言嘉話

網友提問:禪宗的有無指的是什麼?

法嘉宗智回答

我們的念頭起落,意識的翻覆生滅,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相對的!

比如說這是紅色,那麼一定已經先設置了兩個概念,紅色,紅色以外其他的顏色。然後,「這個東西」是「紅色」。也就是說,沒有一個概念是孤立於另一個概念而存在的。他是這個,同時,他就不可能是別的。這就是二元論。一搞對立了,一搞兩邊了,禪宗就把他叫做「空」和「有」。說空有可能比較費解,我們可以說Yes和No。

而佛法是一元論。佛法認為,「紅色」和「非紅色」是統一,而不是對立。是我們的分別,把一個完整的東西,拆成了兩半。

不管是Yes 還是No,都是我們去搞對立,搞二元,搞分辨的產物,而佛說,這個恰恰就是最大的無明。

所以地藏經會說,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這裡不是說我們貪嗔痴是罪業,而是說起心動念本身就是罪業。因為我們的起心動念本身就在搞二元,搞分別,搞無明,那果報就是輪迴和煩惱。

這麼一分別,就有了Yes和No。就有了空有。就有了無明。所以禪宗說,離四句絕百非。

空——不要!有——亦不要!即空即有——也不要!非空非有——還不要!

不思善,不思惡,於么子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離心意識!參!

相關焦點

  • 答問:清淨的法脈傳承指什麼?
    網友提問:清淨的法脈傳承指什麼?經常看到有人強調法脈傳承的事,尤其是密宗和禪宗兩個領域的人。除非明眼人有證量的大德可以印證,情況分兩類:一個他確實成就甚偉,屬於臨濟四賓主裡主看主這一類,那我們最多印證他開悟了,見性了,破本參了,見得本心了。也沒法把他和六祖掛起來。另一種情況,這人壓根就是個混子,四賓主裡的主看賓。那就早點回家,親娘喊吃飯。而所謂的法脈,就是佛法的實修實證的真正智慧的傳遞和延續。
  • 淨土宗和禪宗有什麼不同呢?
    ,那麼,禪宗與淨土宗究竟有何異同?而中國禪宗,就是印度禪宗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傳入的。南北朝時期,菩提達摩受其師父囑咐到中國傳法,言:「震旦(即中國)之人有大成氣象,上上根器。」但因面談不契,達摩並無留下,而是一葦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陽,後卓錫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在此期間,廣集僧徒,宣傳禪宗,傳衣缽于慧可,後出禹門遊化終身。自此以後,達摩便成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初祖。
  • 禪宗的直指與參話頭到底都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分別
    無一滴灰泥,無一點彩色。人畫畫不成,賊偷偷不得。體相本自然,清淨非拂拭。雖然是一軀,分身千百億。」此諺說得如此爽快明白,使人一見瞭然無疑,還用參什麼話頭呢?祖師禪就這麼直截了當,使人於言下大悟去,不用迂迴曲折地繞路做功夫。但這直下開示人見性,無修無證亦無得的法門,不僅禪宗如此,即密宗的高深密法——阿底約嘎,也不例外。
  • 禪與禪宗略說
    此後更有:五門禪·念佛禪·實相禪等禪修方法。五門禪,是指佛陀密譯的五門禪法要略,近於五停心。五停心是:對治多貪的不淨觀,多嗔的慈悲觀,多痴的因緣觀,散亂的數息觀,多慢的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分析無我觀。五門禪法序說:「三業之興,禪智為重,禪無智無以深其寂,智無禪無以寂其照」。此為當時修禪的要旨。這與後來宗門的「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有著密切的關係。
  • 唐朝詩人王維被尊稱為詩佛,他的哪一首詩最有禪宗的味道?
    第一,禪宗繼承了佛教的無、虛空的概念。禪宗以無念為宗,以虛空為最高境界,人生得意與失意交織的王維認識到,心空則無欲,無欲則無執,無執則無痛,無痛則無生,如此方能達到彼岸實現涅槃。第二,禪宗尋求內心的超越。禪宗強調佛就在心中,涅盤就是生命過程之中,理想就是現實生活之中。
  • 禪宗臨濟宗
    據《江西通志》載:「黃檗山在新昌(今宜豐)西,山使絕頂有寺曰鷲峰。」《新昌縣誌》雲:「黃檗寺,唐名靈鷲,斷際禪師道場也。臨濟宗風遍於海內外,實於茲得法。」斷際禪師即希運,福建福清人,出家後,雲遊到靈鷲寺,在此宣揚直指單傳的心要,創立了新的禪宗之旨。其弟子義玄,在黃檗習禪多年後,去河北正定的臨濟院,闡揚希運旨義,創立了臨濟宗。
  • 如何理解禪宗的明心見性?
    眾所周知,禪宗深受大眾歡迎,是因為它能幫助我們開悟求得智慧,這也是佛法的最終目的,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做到能明心見性。禪宗的明心見性,是指發現自己的真心,見到自己本來的真性,禪宗悟道之境界,全在這四個字裡。
  • 陽明心學和禪宗到底有什麼不同?
    禪宗與儒家修行最大的區別是,一個是遁世,一個是積極入世; 一個逐漸陷入空寂,一個逐漸自我強大,齊家治國平天下,而有人說佛家也不是說都鼓勵遁世,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還是有區別, 就像隱居 ,有小隱隱於野, 中隱隱於市, 大隱隱於朝。
  • 禪語「菩提本無樹」是什麼意思?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出家以前在禪宗五祖弘忍大師的寺廟打工。當時,五祖為了選拔繼承禪宗衣缽的人,讓門人弟子各做一首偈子來表達自己對於「禪宗根本見地」的悟境(請注意這裡!五祖的目的是讓弟子表達對禪宗區別於其他宗派的思想方法的根本認識,而不是表達一般的佛教知識、經驗)。
  • 佛教中「般若波羅蜜多」是什麼意思?禪宗為什麼敢呵佛斥祖?
    禪宗有六位祖師分別是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和六祖惠能。禪素以輕慢甚至蔑視語言著稱。禪師們常說,「不可說,不可說」,「一說便錯」。然而禪宗的文獻卻遠遠多於其他任何佛教宗派。禪的要義在於將修行與生活融會貫通。
  • 西遊記中摩訶迦葉傳授無字經書有何深意?唐僧師徒與禪宗無緣
    據《五燈會元》記載,有一次佛祖在靈山開法會說法,突然拿起一朵金婆羅花,意態安詳,卻一句話也不說。所有人都不明白他是什麼意思,面面相覷,唯有大弟子摩訶迦葉輕輕一笑。於是佛祖就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什麼意思呢?
  • 禪宗的心印
    這樣的禪境,用《大般涅槃經》的話來說,就是「不生不滅、不習不修、無量無邊、無有足跡、無知無形、畢竟清淨,無有動搖、無受無行、不住不作、無味無雜,非是有為,非業非果,非行非滅,非心非數,不可思議、常不可思議」的如來法身。為了教化弟子,方便依言說示,禪宗的心印則如六祖大悟時所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 【安祥禪】禪宗的特色、作略和風格
    從這個小故事,我們可以知道,禪宗的特色,並不執著有形的修持,諸如延年強身的大小周天、冀求打開中脈……,禪宗不屑一顧。禪宗的究竟處在「歸無所得」。為什麼「無所得」?因為整個宇宙都是你,你以外無二無三,你就是絕對的、不二的,還能得個什麼呢?從這個小故事,我們就知道禪宗不拘泥修行的形式。所謂「十字街頭好修行」,反映禪是重內明、重心態的,這是表現在方式上。
  • 佛教十宗之 禪宗全部
    他們可以被視為中國禪宗的先驅,但是真正的禪宗建立者,則是菩提達摩。禪宗宗義概述禪宗的這個「禪」字由於梵文「禪那」音譯而來,意為「靜慮」「思維修」「定慧均等」。它是指經由精神的集中(奢摩他,samādhi,又譯為止、定、禪定、心一境性),以進入有層次冥想(即毗婆舍那)過程。
  • [暫時替代]佛教通史·禪宗下部<2/8>
    悟心,「悟」的是什麼呢?上一課說了,悟的是「無」,對吧,所以,所謂「有沒有悟到心?」,它的標誌就是「是不是無心」。希運說:當下無心便是本法。就是,他的修持方法是什麼呢?——「當下無心便是本法」。但是,他說的「本法」並不是說「這個法」的意思,就是說,「當下無心」就是「我的這個法」——他這個「本法」不是這個意思。他的「本法」——「當下無心便是本法」的「本法」是指抽象的「心體」。
  • 一口氣貫穿中國禪宗史
    同樣的,禪宗自宋明以後走向衰敗的原因,也是因為中國人簡易的思維模式所致。真可謂是成也「簡易」,敗也「簡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從那年「佛祖拈花,迦葉一笑」說起。據說當年釋迦牟尼在靈山法會上,用蘭花指拈起一朵鮮花示眾。座下弟子皆一臉蒙圈,唯大迦葉破顏而笑。釋迦牟尼遂說到:「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 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  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以下簡稱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相關臨床症狀,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陽性者。  無症狀感染者可分為兩種情形:  一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經過14天潛伏期的觀察,均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始終為無症狀感染狀態;  二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採樣時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隨後出現某種臨床表現,即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狀態。
  • 禪宗猛士:臨濟義玄
    而且這個核心,臨濟提煉的比先前的各位禪宗祖師還要徹底,已經上升到了「原人覺醒」的高度。柳田聖山是這樣理解臨濟的,「臨濟義玄禪的特色,大體上是在野的自由人的佛教,因而是徹底裸的宗教,是極其普通人的人生理想問題。乍一看,這種說法似乎很離奇,其實臨濟說的無依道人也好、無位真人也好,歸根到底是自由人。」
  • 日本的花道其實是來源於中國的禪宗
    秦漢時期,插花藝術有了明顯的進步,插花的雛形有了初步形成。至西漢,插花更得到顯著發展。據記載,西漢孝惠皇后將四時植花移於室內,並放於寢榻和几案之上。這種「四時植花」便是插花。而在河北望都東漢古墓墓道當中發現,壁畫繪有陶質圓盆,盆內有六支紅花,並放於方形幾架上,這是最早將花材、容器、幾架三位一體的插花佐證材料。
  • 龔鵬程:禪宗史新研
    這是一個大的背景,接下來我們就要在這個大背景下討論並解決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呢?就是說明為何敦煌會有那麼多的《六祖壇經》。平常我們講禪宗史,大家都知道禪宗六祖是在廣東弘法的,圓寂於廣東韶關;故後來禪宗的傳播是由南向北,唐宋間,禪宗的主要傳播地區仍只在江西,湖南一帶。但是,我們現在卻從敦煌石窟裡發現了很多《六祖壇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