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茲別克人與烏茲別克諸汗國1

2021-02-13 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一、烏茲別克人

烏茲別克人(Uzbek),中亞地區的民族。大部分分布在烏茲別克斯坦,其餘分布在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阿富汗和中國新疆(稱烏孜別克族)。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帕米爾類型與蒙古人種的混合。使用烏茲別克語,分多種方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

1、民族歷史

烏茲別克一名一般認為源於金帳汗國穆斯林領袖的名字月即別汗(OzBeg 〔Uzbek〕)。烏茲別克人是較早定居此地的伊朗語民族與11~15世紀之間遷居此地的突厥各遊牧部落混合而成。前者在種族上接近塔吉克人,後者包括欽察人、卡爾魯克人(Karluk)、撒馬爾罕的突厥人(較蒙古化的部族)。16世紀初昔班尼·汗(Muhammad Shaybani Khan)領導的欽察突厥遊牧部落入侵,增加了第三個混合成分。

大多數烏茲別克人為哈乃斐(Hanafi)教法學派的遜尼派穆斯林,這一派的特點是,在沒有先例可援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個人意見斷案。烏茲別克人(尤其是城市居民)被認為是中亞最虔誠的穆斯林。文化紐帶鞏固,至今仍保持割禮、女子早婚、聘禮、宗教婚禮和宗教葬禮等習俗。烏茲別克人是前蘇聯的突厥人中俄羅斯化程度最低的民族,98%左右的人一直主張烏茲別克語是他們的第一語言。

烏茲別克人的記載最早出自《元史》(1369年),當時名月祖伯。在阿布海爾汗時代,建立烏茲別克汗國。後來朮赤系的克烈汗和賈尼別克與阿布海爾汗鬧翻而逃亡蒙兀兒斯坦,另建哈薩克汗國,而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屬於帖木兒王朝時代、烏茲別克汗國解體後一部分人隨穆罕默德·昔班尼南下,前往河中農業區定居下來,徵服了當地的撒爾塔人並與他們融合,最終形成了今天的「烏茲別克人」這個名稱。16世紀至17世紀,他們(被稱為布哈拉人、浩罕人或安集延人)來到南疆塔裡木盆地,主要從事商業活動。

烏茲別克族源是塔吉克人和突厥人。烏茲別克人有七十二部落,在錫爾河以北的哈薩克南部城市,他們佔人口的多數,在塔吉克佔人口中的1/4,在吉爾吉斯有13.8%人口,是中亞最大的民族,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突厥語民族。白帳汗國未分裂時,欽察草原有92個部落,後來有70個部落到了哈薩克汗國,有些部落如克烈、乃蠻、弘吉剌,兩國都有。希瓦汗國的烏茲別克人分四部:卡伊亞特-弘吉拉,畏兀兒-康裡,昆格勒-欽察,努庫茲-曼吉特。

河中公元時代已有說突厥語的人(匈人),烏茲別克人其實是由塔吉克人與公元前後進入中亞的突厥語民族構成,喀拉汗王朝與葛邏祿人特別重要,9—12世紀,烏茲別克人主體實際上已經形成,隨昔班尼南下的欽察草原烏茲別克人只不過是最後構成階段。16世紀中葉的烏茲別克人還沒有完全定居(曾在撒馬爾罕圈地為牧場),與哈薩克人一樣吃肉喝奶(不種田地也不吃麵包),16世紀末定居化加快,17世紀河中只有他們與塔吉克人。1867年,中亞人阿古柏建立的「哲德沙爾汗國」改稱「洪福汗國」,攻佔庫車、庫爾勒,佔領天山以南的南疆。隨著阿古柏的擴張,大批烏茲別克人進入新疆,成為今天新疆一個重要的少數民族之一。有些烏茲別克人是在明代前住費爾幹納盆地與河中的維吾爾人後人,有些是受阿古柏裹挾至浩罕汗國。不同地方的烏茲別克人來源不同,一些烏茲別克人是二十世紀被同化的塔吉克人,阿富汗斯坦的烏茲別克人來自葛邏祿人和欽察人。

 

二、烏茲別克汗國

烏茲別克汗國[1428---1468],故又稱阿布海爾汗國,昔班家族王子阿布海爾為烏茲別克汗國創建人。

昔班是拔都的弟弟,1350年左右改名「月即別」;昔班家族王子阿布海爾為烏茲別克汗國創建人,故又稱阿布海爾汗國;1468年阿布海爾在與哈薩克人的決戰中被殺,三年後[1471年],烏茲別克人被東察合臺汗國驅散;留在阿布海爾汗國的遊牧人稱為烏茲別克人,從阿布海爾汗國分離出去的人稱為哈薩克人。

博剌克 1423—1428,白帳人,金帳汗,被逐後建。

阿布海爾汗 1428—1468,被殺,國亡

 

三、布哈拉汗國

布哈拉汗國(英語:Khanate of Bukhara;烏茲別克語:Buxoro Xonligi;塔吉克語:Χоноти Бухоро)是1500年至1920年間位於中亞河中地區的一個由烏茲別克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國名因16世紀中葉遷都至布哈拉(今塔吉克斯坦布哈拉)而得名,一度為強盛的中亞軍事封建王朝。1920年爆發革命,被布哈拉蘇維埃人民共和國推翻。

布哈拉汗國為中央集權封建王朝,設有比較完善的官僚機構,布哈拉的中央宮廷為王朝權力的中心,但仍保留著不少遊牧部落社會、奴隸制以及分封制殘餘。

19世紀初,其疆域除澤拉夫尚河和卡什卡河流域外,還包括今土克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斯坦的部分地區,以及錫爾河北岸、突厥斯坦城及其附近一帶,鼎盛時期還囊括了波斯的霍拉桑。布哈拉汗國原定都於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16世紀中葉遷至布哈拉。主要居民為烏茲別克人,其次為塔吉克人。居民多從事農業、牧業,其中灌溉工程較為發達。

布哈拉汗國共分為三個王朝:昔班尼王朝(1500年—1599年)、阿斯特拉罕王朝(又稱「札尼王朝」,1599年—1785年)和曼吉特王朝(又稱「海達爾王朝」、「布哈拉埃米爾國」,1785年—1920年)。

1500年,烏茲別克人首領昔班尼率兵自北進入河中地區,佔領撒馬爾罕,推翻帖木兒後裔在中亞的統治,建立昔班尼王朝。該王朝原定都於撒馬爾罕,1561年遷都布哈拉,遂稱布哈拉汗國。1505年,昔班尼奪取花剌子模,1507年,攻取赫拉特,滅帖木兒帝國。1510年,昔班尼為費爾幹納統治者莫臥兒王朝的巴布爾和波斯人的薩法維王朝聯軍所敗,陣亡於梅爾夫城。昔班尼死後,國家瀕於崩潰。1512年,昔班尼之侄速雲赤執政時,率軍在尼爾杜萬戰役中打敗薩法維王朝和巴布爾的軍隊,恢復和鞏固了烏茲別克人在河中地區的統治。在阿布德·阿拉赫二世統治時期,布哈拉汗國國勢強盛,重新徵服霍拉桑、花拉子模,奪取費爾幹納和塔什幹,並侵入哈薩克草原腹地。1598年,阿布德·阿拉赫二世死後,國內動亂,霍拉桑等地復失。

1599年,阿斯特拉罕王朝開始統治布哈拉汗國。該朝伊瑪目·庫裡在位時,加強中央集權,以伊斯蘭教法治國,政治經濟相對穩定,商業繁榮,紡織品、陶器、紙張遠銷國外。其後烏茲別克人各氏族割據勢力日漸強大,王族內訌加劇,波斯薩法維王朝、阿夫沙爾王朝、印度莫臥兒王朝和希瓦汗國也乘機頻繁入侵。蘇布汗·庫裡在抵禦外部入侵和平定內亂中取得一定成就,但汗國日趨衰落和陷於分裂。18世紀前期,浩罕(中心在費爾幹納)從布哈拉汗國分裂出去,建立了獨立的浩罕汗國。1740年,波斯納迪爾沙入侵,阿布都拉·哈茲投降,於1747年遇害。烏茲別克封建王朝逐漸重新成為波斯各個封建王朝的附屬國。

阿斯特拉罕王朝末代可汗阿布·加茲統治期間,曼吉特首領馬桑·沙·穆拉德迎娶其女,建立曼吉特王朝。在他統治期間,採用「埃米爾」稱號,實行行政和財政方面的改革,興修水利,發展農業,加強了布哈拉汗國的中央政權。納斯爾·阿拉赫·巴哈杜爾統治時期,加強軍隊建設,不斷擴張領土,力圖稱霸河中地區,並多次出兵對浩罕汗國進行軍事幹涉。1868年,在穆扎法爾丁·巴哈杜爾統治時期,布哈拉汗國淪為沙皇俄國的附庸。1920年9月,當地人民和蘇俄紅軍推翻曼吉特王朝,建立布哈拉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布哈拉汗國正式滅亡。

 

四、希瓦汗國

希瓦汗國(1512~1920) Khiva,Khanate of 英文名稱:Khanate of Khiva,俄文名稱:Хивинского ханства延續時間:1512年- 1920年中亞的封建國家。又稱花拉子模汗國。位於阿姆河下遊的花拉子模綠洲,主要居民為烏茲別克人,次為土庫曼人、卡拉卡爾帕克人和哈薩克人,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

希瓦汗國所在的地區古代為花剌子模的領土,後花剌子模先後被蒙古帝國、帖木爾帝國和波斯徵服。1512年花剌子模綠洲居民發動起義,伊斯蘭首領方教士首領鼓動下趕走波斯總督,擺脫波斯統治,擁立烏茲別克王族伊爾巴爾斯(1512~1525在位)為汗,建立獨立的國家。即希瓦汗國。首都最初在烏爾根奇,後因阿姆河改道(約1570),16世紀末遷至希瓦(今鹹海南)。

建國初期,政局動蕩。1537~1538年間,一度被布哈拉軍隊佔領。哈吉姆汗統治時(1558~1602),汗國局勢相對穩定,在1593年復被布哈拉汗徵服。

1598年,恢復獨立。阿拉布·穆罕默德(1602~1623在位)即位之初,俄國哥薩克人兩次竄至烏爾根奇搶劫,被希瓦人民殲滅。

1622年,王子伊爾巴爾斯等發動叛亂,汗被廢,並被挖掉雙目,從此開始長時期的王族內訌及烏茲別克人與土庫曼人之間的激烈鬥爭。阿布勒哈茲·巴哈杜爾汗即位後,混亂局面結束,國勢轉強,他和他的兒子阿努沙(1663~1687在位)曾多次侵入布哈拉汗國境。

1717年,俄皇彼得一世派軍遠徵希瓦,慘遭失敗。

1740年,希瓦被伊朗納迪爾沙徵服。納迪爾沙死後,希瓦擺脫伊朗的控制,但內亂日甚。從1763年起,烏茲別克孔格勒首領掌握實權,汗成為傀儡。1804年,伊爾土澤爾(1804~1806在位)廢除「傀儡汗」,建立孔格勒王朝。穆罕默德·拉希姆汗時期(1806~1825)汗國實現政治統一,國勢日益強盛。

19世紀上半期,希瓦與布哈拉為爭奪謀夫城進行長期戰爭。與此同時,它面臨來自俄國日益嚴重的威脅。1873年,汗國淪為俄國的保護國。

1920年2月,在當地人民和蘇俄紅軍的攻擊下,汗國覆亡,建立花拉子模蘇維埃人民共和國。

1924年併入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兩加盟共和國。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相關焦點

  • 烏茲別克人是什麼民族的後裔?
    烏茲比克人所在的地區 也是中亞突厥化的策源地在蒙古西徵後,烏茲比克人祖先所居住的地方,大體上被金帳汗國和察合臺汗國瓜分完畢今天烏茲別克人的直系祖先,就來自原本屬於金帳汗國的那部分地區。他們以金帳汗國歷史上的烏茲別克汗為民族始祖,將大汗的名字作為自己這個種群的名稱。
  • 〖史海鉤沉〗由朮赤後裔演變而來——烏茲別克人
    烏茲別克人(Uzbeki)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現有人口1600多萬。從種族學特徵來看,烏茲別克人兼具白種人與黃種人的人類學特徵,屬於中亞過渡型人種。    其族源可追溯到公元14世紀上半期,原屬於蒙古帝國金帳汗國的成吉思汗之子朮赤後裔烏茲別克汗(也稱「月即別汗」),信奉伊斯蘭教,統一了分散在中亞廣大地區的各個蒙古部落和操突厥語的部落,其汗國被稱為烏茲別克汗國
  • 每一次成長都不容易,烏茲別克人的祖先是誰?歷史上一再被同化
    雖然複雜了點,但很容易理解,畢竟一再被同化不是他們的錯,所謂適者生存,烏茲別克人也在生存之路上經歷了若干的改變、同化。首先,烏茲別克人最早的時候是屬東伊朗的一個分支,包含了大夏、伊朗東部、北印度部分成員、斯基泰人。斯基泰人大家都知道的,他們幾乎是遊牧民族的始祖,但到了烏茲別克這個地方後,他們就開始了農耕與遊牧的雙重生活標準。
  • 同樣源出蒙古,哈薩克人和烏茲別克人是什麼關係|文史宴
    是阿布勒海爾汗最為風光的時期,他只有四十多歲,麾下軍隊雄壯,各部首領俯首帖耳,帖木兒帝國成為臣屬,四周沒有強敵。對於一個渴望著榮耀和財富的汗王來說,夫復何求?可是,1455年,一支軍隊突然殺進了烏茲別克汗國的國境,而且勢不可擋。阿布勒海爾汗都弄不清這是哪裡來的煞星,只能從無邊的幸福中掙脫出來,率軍與之決戰。這支軍隊,是來自遙遠東方的蒙古大軍,領軍的將領名叫斡失帖木兒。
  • 蒙古帝國史:朮赤的後裔烏茲別克人
    1330年成書的《經世大典圖》中錄有欽察汗國地名10個。1336年,月即別遣使元朝,要求領取份地歲賜以賑給軍站。1337年,元政府專門設立總管府,執掌朮赤後王平陽等處份地歲賜,每年按額發給。伊斯蘭教廣泛傳播,欽察汗國的國勢亦達到極盛期。15世紀欽察汗國瓦解,部分居民出走,被稱為哈薩克人(出走者),剩下的則被稱為烏茲別克人,逐漸形成民族16世紀建立布哈拉汗國等。
  • 客場輸給阿聯 烏茲別克換新血
    客場輸給阿聯隊後,烏茲別克隊黯然回國。雖然首戰輸得很慘,但他們仍堅信自己的出線希望。該國足協官員們集體前往機場迎接,不過主教練薩利科夫卻拒絕接受採訪。  8月20日,薩利科夫終於同球迷和記者見面,他否認自己戰術指揮和換人不當,而認為客場天氣不適和一些隊員的缺陣才是主要原因。
  • 敘利亞隊熱身一球取勝烏茲別克
    ,結果憑藉著馬瓦斯下半時剛開始時攻入的一球,以1比0取勝。在昨天晚上,球隊首先與烏茲別克隊進行了一場熱身賽。 本場比賽中,馬魯爾安排敘利亞隊採用433陣型,中國球迷所熟悉的前鋒兼隊長索瑪(效力於沙特阿赫利隊)因為傷病未能趕赴阿聯與球會匯合,而另一位前鋒、曾獲得亞洲足球先生稱號的卡爾濱也未能出現在出場名單之中。
  • 金帳汗國滅亡後,俄羅斯的蒙古人去哪兒了?
    1312年,脫脫去世,其侄烏茲別克汗即金帳汗位。烏茲別克汗喜用莫斯科大公作為他的鷹犬,去收拾汗國內敢不聽話的俄羅斯小國。莫斯科公國遂取得較其他俄羅斯小國為高的地位。蒙古人的內亂,使得諸俄羅斯小國開始叛亂。正在這時,白帳汗國脫脫迷失在帖木爾帝國的支持下,奪得白帳汗位。脫脫迷失是拔都和別兒哥的弟弟禿海鐵木爾的後裔。1378年,脫脫迷失汗傾朝出動,出徵金帳汗國。馬麥汗陷於俄羅斯人和白帳汗的兩面夾擊之下。在黑海北岸,馬麥汗被脫脫迷失擊敗,死於克裡米亞。
  • 在花剌子模土地上建立的希瓦汗國
    波斯人信仰伊斯蘭教什葉派,而花剌子模綠洲居民信仰的是遜尼派,由於宗教信仰上的衝突,花剌子模地區的宗教界人士圖謀推翻波斯人的統治。1511或1512年,他們派人來到欽察草原,將成吉思汗的後裔伊勒巴爾斯和巴勒巴爾斯兩兄弟的部眾引到花剌子模。結果,維澤爾城的波斯駐軍被趕走,花剌子模人在此擁立伊勒巴爾斯為汗(1512~?年),伊勒巴爾斯的統治被看成是烏茲別克人在花剌子模立國的開始。
  • 烏茲別克重啟強制舉措 U19亞青賽或將延期
    亞足聯在7月9日召開的競賽委員會會議上進一步確認今年U19亞青賽決賽階段比賽將按原計劃於今年10月份在烏茲別克進行,但由於近期烏茲別克境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反彈,烏茲別克政府已經重啟強制隔離舉措,這使得U19亞青賽決賽階段比賽有可能不得不延期進行的說法流傳起來。
  • 烏茲別克政府重啟強制隔離措施 U19亞青賽或延期
    U19亞青賽決賽階段比賽將按原計劃於今年10月在烏茲別克進行,但由於近期烏茲別克境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反彈,烏茲別克政府已經重啟強制隔離舉措,這使得U19亞青賽決賽階段比賽有可能不得不延期進行的說法流傳起來。
  • 比賽集錦:中國U23 0-2 烏茲別克U23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比賽集錦:中國U23 0-2 烏茲別克U23 比賽集錦:中國U23 0-2 烏茲別克U23 CaptainThanos 01-13 04:02
  • 亞洲冷門足球科普:烏茲別克俱樂部篇
    烏茲別克聯賽目前位於西亞區第六位,擁有1個亞冠正賽資格,1個亞冠預選賽資格和1個亞協杯資格,排名較之前下降明顯。【納薩夫——青年軍+無冕之王】他們的青訓在烏茲別克甚至亞洲聞名。烏茲別克U23陣容的大多數球員都來自納薩夫青訓,眾所周知,烏茲別克的黃金一代帶給他們衝擊世界大賽正賽的希望,而納薩夫,就是打開希望之門的鑰匙。【塔什幹棉農——班霸】
  • 中國國奧對手烏茲別克狀態火熱,3比1擊敗卡達取熱身賽五連勝
    與中國國奧隊在奧運會預選賽小組賽中同組的烏茲別克國奧隊,昨天(3日)下午在泰國蒙通聯俱樂部主體育場進行的一場熱身賽中,以3比1擊敗了卡達隊,取得了最近五場熱身賽的五連勝,狀態異常火爆。
  • U23亞洲杯:國足拉力相當有限,戰平烏茲別克概率很大?
    中國U23VS烏茲別克U23U23亞洲杯繼續進行,中國VS烏茲別克,國奧在小組賽首輪面對韓國,最後階段被對手攻入絕殺球,相當遺憾,士氣難免受到影響。而衛冕冠軍烏茲別克也是開局不利,被實力一般的伊朗逼平,因此本次比賽雙方都不容有失,本場若再次輸球,國奧很有可能提前出局。
  • 神秘的駝隊--中國隊十強賽對手之烏茲別克
    從這兩場比賽來看,烏茲別克隊的狀態起伏較大。而事實上該隊首戰慘敗客觀原因很多,根本沒顯示出他們的真正實力,烏茲別克隊極可能是國腳潛在的另一個危險對手。  烏茲別克隊可稱為中亞第一強隊,該隊球員幾乎都在職業聯賽效力,他們曾獲得1994年廣島亞運會的冠軍。該隊力量和整體都比較出眾,風格類似於伊朗隊,這對一向懼怕強硬打法的中國隊來說威脅極大。
  • 周日027亞青賽 阿聯U23 VS 烏茲別克U23 雙選平局收場
    小組賽戰罷,有兩支球隊失球最少,其中一隊就是阿聯U23,他們小組賽僅失1球。有意思的是,3場小組賽中,阿聯U23每場都是射門次數最少的一方。進攻端,阿聯U23共打入3球,並非攻擊力不強,只是兩相比較,他們的防守能力較強,或者說,至少該隊還沒有表現出明顯的不足,稱得上攻守均衡。
  • 【蒙古帝國君王譜】希瓦汗國
    希瓦汗國 希瓦汗國(英語:Khanate ofKhiva)1512年-1920年位於中亞的封建汗國。位於阿姆河下遊的花拉子模綠洲,主要居民為烏茲別克人,次為土庫曼人、卡拉卡爾帕克人和哈薩克人,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
  • 全亞洲唯一一場國際A級賽 烏茲別克一球小勝中亞小弟
    不過,中亞兩個兄弟國家烏茲別克隊和塔吉克隊並未就此錯過這樣難得的機會,國家隊和U19國青隊互訪,在這一天各進行了一場熱身賽。結果,烏茲別克國家隊以2比1小勝塔吉克隊;而烏茲別克隊U19國青隊則在客場同樣以1比0小勝塔吉克U19國青隊。
  • 保加利亞外援效忠烏茲別克--第七小組預賽開打
    迪翁尼耶夫用俄語回答了烏茲別克記者提問,對他來說「轉會」烏茲別克斯坦國家隊並不純在語言問題。迪翁尼耶夫身著烏茲別克斯坦國家隊T恤衫,T恤衫印有55號。記者問迪翁尼耶夫為何選擇了天文數字,他說:「我在列夫斯基隊踢球,一直都是穿5號球衣,我到這以後發現,5號已經有了主人,所以我選擇了兩個5。」談到為什麼選擇為烏茲別克踢球,他說:「我不得不說,能為一支國家隊踢球,那是一種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