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紹增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的事業跟風流的私生活,一直是人們飯後談資,而無論怎麼去解讀他,有一點一定不能忽視,就是義氣。
他有著《水滸傳》裡梁山好漢的江湖俠義,不過比他們運氣好的是,範紹增被『招安』後能夠大展宏圖。
1894年範紹增出生在農村,也許是性格註定命運,他從小就喜歡聽江湖上劫富濟貧的故事,有時候還模仿綠林俠士做一些打抱不平的事情。
1911年,當地幾個縣在以張作霖為首的進步人士帶領下反對袁世凱,範紹增積極擁護。
也是從那個時候起,範紹增就在張作霖的手下做事。那次活動失敗後,範紹增還是跟在他後面,並且也學著帶兵打戰。
1915年他的軍隊收編後,他擔任團長,一生徵戰生涯就此展開,開始跟在蔣介石後面,但畢竟不是嫡系,所以在那受到了不少的排擠。
日寇正在國內肆意橫行,1938年武漢淪陷了,範紹增想領兵抗爭。
但蔣介石雖然支持他,給了他一個軍的番號,但給錢沒給兵,看著山河被敵人佔領,範紹增覺得無論如何都不能坐視不理,於是他自己招兵買馬,找到舊部跟好友,積極勸他們一起來參加抗日。
範紹增後來能成一方霸主,雖沒有很高的文化知識,但腦袋清楚,有俠義心腸,不會為了私人利益而做有損同胞的事情。
1941年皖南事變,因為當時他還是屬於蔣介石那邊的,所以不敢明目張胆反對他,但他不認可這件事,便急電屬下顧祝同說:「大敵當前,團結第一,內部大動幹戈,無疑對日有利」。
同時也交代手下的將士:如果見到新四軍失散的人,可以暗自收容。
範紹增處事有原則,做人很講義氣,這一點不僅體現在事業上,在感情上也是如此。
他生性風流,一生娶了多房太太,其中也有不少跟他年紀相差很大的女性。
加上範紹增平時日理萬機,所以哪怕是錦衣玉食的生活還是有姨太太出軌了。
姨太太紫菊在讀書的時候,與校長王世均戀愛了,這事被範紹增發現之後,是相當地生氣,還將王世均關起來了。
王世均的父母知道後,立馬過來哭著求情,甚至還跪下來,這時的範紹增也已經沒有了當時的衝動,冷靜下來一想,一日夫妻百日恩,倒也不用將事情做絕了。
最後還做了一個讓人震驚的決定,將紫菊收為乾女兒,將王世均認作乾兒子,還送了五千塊大洋給紫菊做嫁妝。
這事一出,外人紛紛樂道範紹增是個講情面的人。
人有多面,範紹增私生活不論,在處事上還真的一直都很講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