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正月初四的習俗

2021-02-13 小偉奶爸車生活
一、農曆正月初四是什麼日子

農曆正月初四,又稱為羊日。是中國民間迎神的日子。在老皇曆中佔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徵,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大年初四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羅,所謂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清掃室內,把垃圾收集堆到一處,這也是中國民俗中說的「扔窮」。

二、正月初四為什麼叫做「羊日」

正月初四是女媧創世神話的「羊日」。晉人董勳《問禮俗》載曰:「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正旦畫雞於門,七日貼人於帳。」在老皇曆中佔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徵,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

宋代著名的類書《太平御覽》也記載,女媧在摶土造人之前,先創造了其他生靈。她於正月初一創造出雞,初二創造狗,初三創造豬,初四創造羊,初五創造牛,初六創造馬,初七這一天,女媧用黃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樣子造出了一個個小泥人。

因此正月初四被稱為羊日,在這一天裡,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祈求祖先、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吉祥如意,歲歲平安。

三、正月初四有什麼習俗

1、正月初四,「迎灶神送火神」

正月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老闆若想將某人「炒魷魚」,此日就不請他來拜神。

2、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

後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舊時商家春節休假後,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

初四日下午三點,接五路儀式的準備工作就開始了,直到晚上九、十點鐘結束。先是擺案桌,一般用兩張八仙桌拼起來即可。頭桌是果品如廣橘、甘蔗,寓意財路廣闊,生活甜蜜;二桌是糕點,寓意高升、常青;三桌為正席,供全豬、全雞、全魚,並元寶湯等。半桌是飯、面、菜,一碗路頭飯中插一根大蔥,蔥管內插一株千年紅,寓意興衝衝、年年紅。第三桌上的酒菜須等接上五路財神後方可奉上。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3、全家一起吃折羅

正月初四全家在一起吃折羅,所謂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室內撣塵,屋內掃地,垃圾堆到院中準備「扔窮」。牛羊肉鋪在這一天要到馬神廟燒香,因為羊王、牛王、馬王均在馬神廟內供奉,以南郊馬神廟的羊王像最有名。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請大小夥計,分發紅包。過去北京有句老話:「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說官話。」宴會有酒有菜,酒後慣例是吃包子。掌柜這時舉杯祝賀,向大家道「辛苦」,這就叫「官話」。官話講完後包子端上來,掌柜的親自夾包子,包子放誰碗中,誰就被暗示已被解僱,被辭退之人飯後自動收拾行李告辭,所以這頓便宴俗名叫「吃滾蛋包子」。

4、正月初四報喜除黴運

其實這個是以前人們還沒有任何網絡通信等工具,習慣的見面就說新年好的。不過現代人對禮貌禮儀都比較忽視了。這也是被說「人情冷暖」的原因之一。現在不在大街大巷裡碰面就說新年好,至少接電話的時候,說上一句報喜話。這是一種禮貌,也是初四除黴運的習俗哦。

5、正月初四不宜出遠門

對於各位奶奶、媽媽的都應該知道這個習俗的比較多,需要準備什麼貢品來祭神。做生意的也比較清楚,因為大年初五為開市,一般初四就祭財神,好在初五開市圖個吉利,望今年生意興隆、財源廣進。而家裡的就祭灶神,祈求五穀登豐、家宅平安。相傳大年初四,灶神會降臨到每一戶家裡,所以人們忙著要恭迎灶神,不宜出遠門。

四、正月初四有哪些禁忌

1、正月初四忌剃頭

剃頭匠從三十早起就幹活,無論剃頭打辮子,還是洗、剪男頭,一直幹一夜,直到初一早晨。那時剃頭師傅多是寶坻人,天一亮就卷包兒回老家了,再剃頭,找不到師傅了。這是督促人們,在新年前做好一切清潔衛生工作。

2、正月初四忌摔壞東西

忌打碎器物平時打碎器物就犯忌,新年裡打碎器物就更是不好的兆頭。舊時民俗認為正月打碎器物,新的一年內會有不好的運勢。所以打碎器物時要趕緊說一聲「歲(碎)歲(碎)平安」或者「越打越發」,「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等等,以作禳解。

3、正月初四忌吵架、罵人

正月裡忌吵架、罵人。舊時民俗以為正月裡吵架會敗興一年,罵人會帶來兇禍。

4、正月初四忌出遠門

灶王爺要點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裡,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並施放鞭炮,以示恭迎,所以不宜遠出。

5、正月初四忌用針線

從初一到初四,商店閉門歇業,婦女不能用針線。

五、正月初四為什麼迎財神

財神是中國民間和中國唯一的自己的宗教道教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戶戶懸掛財神像,希冀財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吉,象徵平安;利,象徵財富。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財,自然十分完美,這種真切的祈望成為人們的普遍心理。求財納福的心理與追求,充分反映在春節敬祀財神的一系列民俗活動中。祭祀時,主人點燃香燭,眾人頂禮膜拜。人人滿懷發財的希望,祈願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在全國各地,都有祭祀財神的蹤跡,財神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便由此可見。

迎財神是春節期間的漢族傳統民俗活動,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老闆若想將某人「炒魷魚」,此日就不請他來拜神。從初一到初四,商店閉門歇業,婦女不用針線。

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餘」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民國時,各商店於年初四午夜至初五凌晨敞開店門,燈燭輝煌,盛設供壇,接「財神」,並蜂擁去財神廟「換元寶」。

六、正月初四如何迎財神

正月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老闆若想將某人「炒魷魚」,此日就不請他來拜神。從初一到初四,商店閉門歇業,婦女不用針線。

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餘」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民國時,各商店於年初四午夜至初五凌晨敞開店門,燈燭輝煌,盛設供壇,接「財神」,並蜂擁去財神廟「換元寶」。

在中國傳統民間觀念中,認為財神是掌管天下財富的神,倘若得到他的保佑,便可以財源廣進,生意興隆。中國人尤其做生意的,很多人都喜愛供奉財神,只要在財氣位內坐鎮,正確使用,財運事業等方面必會較以前大有改進。因此,很多人為求得好財運往往會擺放財神,希望求取好兆頭。

接五路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後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舊時商家春節休假後,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

初四日下午三點,接五路儀式的準備工作就開始了,直到晚上九、十點鐘結束。先是擺案桌,一般用兩張八仙桌拼起來即可。頭桌是果品如廣橘、甘蔗,寓意財路廣闊,生活甜蜜;二桌是糕點,寓意高升、常青;三桌為正席,供全豬、全雞、全魚,並元寶湯等。半桌是飯、面、菜,一碗路頭飯中插一根大蔥,蔥管內插一株千年紅,寓意興衝衝、年年紅。第三桌上的酒菜須等接上五路財神後方可奉上。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七、正月初四可以出門嗎

正月初四不宜出門。

初四佔羊,「三羊(陽)開泰」本應吉祥,可是在北方民間有「紅羊劫」的典故,禁忌初四出門;但還有一說灶王爺初四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離家,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裡,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並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但在北方,侄子可以去看姑姑,「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不分彼此一家人」。而在南方很多地方講究初四出門工作賺錢,意為出門有事幹。所以具體要看不用地方的風俗。忌出遠門,這一天是民間習俗接神日,迎接眾神明、灶王爺與家神回來守護家人,灶王爺會點名,所以不宜外出。老北京有初四忌門的習俗,但是侄子可以去看姑姑,「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不分彼此一家人。

正月初四不宜出門這些說法雖是已經過時,但符合人們連續過節中需要有一天在家調整一下的要求。

相關焦點

  • 春節習俗:正月初四 定年
    春節習俗農曆正月初四,又稱為「羊日」。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大年初四是迎神的日子,年前臘月二十四日是送神的日子,下界諸神都在送神時升天向玉帝拜年並報告人間行為的善惡,於正月初四再度下凡。
  • 閩南春節習俗:正月初四迎神
    ,農曆正月初四,又稱為羊日,是民間迎神的日子。農曆十二月廿三(不少地方認為是十二月廿四)這天,分布於四方的眾位神仙都會啟程上天庭朝拜玉皇大帝,匯報一年來的工作情況及人間善惡諸事,並在天庭過大年,直到正月初四才返回各自崗位。在眾神上天庭、下凡間這兩天,凡間民眾就會分別進行「送神」、「接神」儀式。在閩南有句俗語:「送神風,接神雨」。
  • 正月初四的接神習俗
    今天是新年的第四天即正月初四,大多數人只知道初一初二的習俗與禁忌,卻對初四了解少之又少。
  • 正月初四的習俗與禁忌,你知道多少?
    從月朔到初四,商店閉門歇業,婦女不用針線。  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餘」諧音,討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達致富。
  • 正月初四,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在北方,正月初四這天,有灶王爺要點查戶口的說法,因此很多地方也有初四忌出門的習俗。在福建莆田,有一個獨特的地方風俗,那就是在大年初四時要重新圍爐過大年又叫「做大歲」。在這個看似「奇怪」的傳統習俗背後,其實隱藏著一段屈辱的故事。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人人熟知春聯均是一色通紅,而唯獨莆田春聯的聯頭上多了一截約10釐米長的白額,紅白相間,格外醒目。這獨具特色的春聯俗稱「白頭春聯」,也有稱「白額春聯」。要說到這白頭春聯的由來,那不得不提到莆田初四(初五)過大年的風俗。
  • 正月初四民間都有什麼習俗?為何要恭迎灶神回民間?
    正月初四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習俗。事實上在很多不太發達的農村地區,人們依然會遵循一些古老的習俗,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年味濃厚一些。這樣不僅可以增加過年的趣味性,而且也是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住院。在北方農村地區正月初四,家家戶戶都會有迎神接神的習俗。
  • 正月初四這一天為何有「吃折籮」的習俗?迎神接神的寓意是什麼?
    只不過每一天都有不同或者特定的心情,比如,正月初四這一天就有很多比較獨特的習俗,「吃折籮」和接財神是必須要做的事情。正月初四「三羊(陽)開泰」吉祥日正月初四在老黃曆中被定為「佔羊日」,民間常說的「三羊(陽)開泰」, 這些說的就是正月初四這一天。或許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正月初四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習俗。
  • 正月初四迎神接神有講究,民間還有哪些習俗?
    年初四是農曆正月初四,又稱為「羊日」。是農曆新年的第四天,在年初四這天民間有很多習俗,那麼年初四的習俗有哪些呢?
  • 春節習俗 正月初四「接神日」!
    正月初四,又稱「羊日」。是漢族民間迎神的日子。羊,「祥」也,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徵。
  • 正月初四習俗多,民間習俗這樣「迎財神」,新的一年會大發大富
    隨著日子的一天天過去,鼠年已然到來,而大年初四也近在咫尺。在古人的眼中,大年初四是祭祀財神的日子,也被人們稱之為羊日。在中國人的眼中,羊不僅僅是一種溫順的動物,並且有著美好的象徵,因此有著「三陽開泰」的意思。而在大年初四這一天,人們一般還有迎財神的行為。
  • 初四習俗與禁忌,要記得
    大年初四恭迎灶神,在位理學中佔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是吉祥的象徵,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大年初四有哪些習俗與禁忌呢?
  • 【微資訊】初四習俗知多少?
    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扔窮」就是清掃室內,把垃圾收集堆到一處……初四還有哪些習俗和禁忌呢?一起學習吧!習俗一、迎灶神送火神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大年初四這一天全家人會聚在一起吃「折羅」。 (張壽臣《化蠟千兒》:「老太太晌午吃的散夥面,晚上吃的折羅。」可見,折羅意指宴會吃剩的飯菜。在尋常百姓家,正月初一到初三期間的剩飯菜便稱為「折羅」。
  • 正月初四:迎神接神
    春節習俗之正月初四  正月初四習俗有哪些?每個地方的正月初四習俗都一樣嗎?  「送年」  一般晚上舉行送年儀式,是送諸神和祖先回天。  民俗專家告訴記者,一般認為從除夕到正月初三都是過年,初三一過,年就過完了,所以正月初四就要「送年」。同時在小年時上天匯報工作的灶王爺這天也要回來上班了,「一般是在中午把灶王爺接回來,還要放鞭炮。 」牛耘告訴記者,在古代,這一天還要到城隍廟進香祈福。  迎神接神  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
  • 正月初四你不知道的那些習俗和禁忌!趕緊來看看…
    大年初四,農曆正月初四,又稱為羊日。
  • 【春節習俗】大年初四習俗與禁忌
    初四迎灶神 五路財臨門正月初四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裡,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晉人董勳《問禮俗》載曰:「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正旦畫雞於門,七日貼人於帳。」「三羊(陽)開泰」本應吉祥,但有一個「紅羊劫」的說法,讓大家不要出門。
  • 初四習俗原來是這樣,雲霄人「接神」了嗎?
    大年初四有哪些習俗與禁忌呢?大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老闆若想將某人「炒魷魚」,此日就不請他來拜神。從月朔到初四,商店閉門歇業,婦女不用針線。
  • 初四習俗知多少,迎神送神有講究!
    大年初四恭迎灶神,在位理學中佔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是吉祥的象徵,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大年初四有哪些習俗與禁忌呢?大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
  • 潮汕、閩南和臺灣習俗:大年初四「等神落天」!
    大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從月朔到初四,商店閉門歇業,婦女不用針線。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餘」諧音,討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達致富。
  • 初四的習俗和禁忌你知道嗎?
    網上商城: www.hxyxt.com大年初四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羅,所謂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室內撣塵,屋內掃地,垃圾堆到院中準備「扔窮」。在傳統習俗裡,大年初四這一天還不適合外出拜年。大年初四習俗及禁忌盤點: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
  • 初四習俗知多少,迎神送神有講究
    大年初四有哪些習俗與禁忌呢?       大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老闆若想將某人「炒魷魚」,此日就不請他來拜神。從月朔到初四,商店閉門歇業,婦女不用針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