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半決賽並沒有受到疫情太多影響,依舊十分火爆。因為現場球迷人數受限,線上討論人氣沸騰。球星的流量不減,裁判也毫不遜色,本來是幕後配角的他們常常來到前臺搶戲。
01秋風起,裁判忙回看。立秋過後,北方的晚上涼爽了很多。但CBA的裁判依然滿頭大汗。好在昨晚北京男籃對廣東男籃的半決賽生死大戰一場精彩激烈,否則這場被裁判回放割裂成若干段的比賽又該廣受球迷詬病了。此前各方錙銖必較讓裁判異常敏感,產生了強烈的回放依賴症,就像我一會兒不刷手機就受不了一樣。球迷們紛紛津津樂道的是,北京男籃主帥謝立彬居然放著準三分加阿聯犯規便宜不佔,非得要求回訪把廣東的兩分違規球取消不可。感覺就像傷敵800寧可自損1000。隨著裁判宣布挑戰成功,賽場發生了一段比賽被取消的奇觀,時空好像穿越倒流。在我30多年的看球生涯這還是第1次,活久見!
02十八般武藝,裁判目不暇接。早期籃球比賽只要一個裁判就行了。現在增加到了三個場上裁判外加一堆場外裁判,還是各種錯判漏判,比賽雙方和球迷都不滿意。為啥?比賽越來越激烈,那些能夠擺在明面上的招數已經沒有多少挖掘空間了,為了贏球,雙方都把目光焦點落在小動作上,這本身就是籃球比賽作為一種競技體育不可消除了一部分,畢竟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有古君子之風。京粵大戰典故頗多,雙方不用熱身不用試探不用動員,各種上腿揮肘,各種竇娥冤、惡人狀,讓裁判這個場上威嚴的法官成了過街的老鼠。
03機器人執法,勢在必行。是人就有情感,就不會是一塊冰冷不變的金屬,也不可能成為精準無誤的儀器。面對主教練的咆哮,面對球員激烈的辯解,面對場內場外激憤的球迷,再加上各種歷史情結、人緣地緣關係,以人為裁判很難做到不迷失。所以機器人執法早就有呼聲,但常常被一些所謂權威否決,說NBA歐洲籃球等高端聯賽都還沒用呢。最不喜歡聽這話,某付寶、某信當年外國也沒搞,現在的大爺大媽們不是同樣玩的很溜嘛。現在中國的人臉識別語音技術相當給力了,止於出界、回表、慢放等功能本來就是靠電腦(機器人的核心部件)。所以啟動機器人執法並非空穴來風空中樓閣。
04機器裁判,令人遐想。將來用機器人當裁判,想想就醉了。開發機器人裁判投資肯定不少,但籃球的市場很大,一旦量產怎麼也比高薪養廉裁判成本低,效果好。而且機器人執法沒有人性,絕對客觀,雖然也免不了有誤判,但教練們會去和機器人咆哮嗎?
而且沒有裁判背後的黑哨猜疑,球員教練和球迷們的情緒也不會被激化,畢竟錯判只是個機率的事兒,出來混總會還的。機器人一旦研發成功,一場比賽可以用無人機在球場正上方設立一個主裁判,4個角和兩個邊線各設一個機器人,球員們的每個動作每句話每個表情都能得到迅速捕捉一覽無餘,然後傳給主裁判進行處理。場外再設一個裁判委員會,由資深裁判、雙方代表、隨機抽取的球迷組成,對重大涉及違反體育道德的突發情況進行評判。
如此公開公平公正的球場環境可以期待了!讓世界各國籃球聯賽向CBA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