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後一次獻血迎接60歲!高密市民戰立華累計獻全血24次血小板12次

2020-12-15 湘湘帶你看社會

疫情期間冒雪獻血,只為幫助臨床用血患者;「愛管閒事」,卻深受鄰居喜歡;經常幫助孤寡老人,從不計回報……11月7日上午,高密市民戰立華再次來到濰坊市中心血站,完成了人生中最後一次獻血,向社會奉獻了愛心。不僅如此,他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個熱心腸,經常幫助別人。

60歲生日前一天獻血,畫上圓滿句號

11月7日上午9時許,高密市民戰立華和往常一樣來到濰坊市中心血站機採科,擼起袖子獻出了兩個單位的血小板。對於他來說,這裡再熟悉不過了,見到熟悉的工作人員,他總會寒暄幾句。之所以選擇在周六來獻血,他也有自己的打算。

原來,11月8日是戰立華60周歲生日,這也意味著將超過獻血的法定年齡。為了給我市無償獻血事業奉獻自己一點力量,為臨床用血患者奉獻最後一點愛心,他趕在了過生日前一天來獻血。

提及自己的獻血經歷,戰立華打開了話匣子。他告訴記者,作為一名普通人,之前對獻血常識知之甚少,直到2005年5月11日,他在一次偶然機會中得知無償獻血的意義。「原來獻血是為了救人。」戰立華說,從此之後,他每年都堅持獻血。剛開始是獻全血,後來獻血小板。截至目前,他累計奉獻全血24次、血小板12次。這次來血站獻血小板,為他的無償獻血畫上了圓滿句號。

在這麼多次的無償獻血中,戰立華印象最深的就是今年疫情期間的一次獻血經歷。2月15日,全市下起了大雪,戰立華和其他四名高密無償獻血者從高密出發,來到濰坊市中心血站獻血。

「當時,臨床用血緊張,我們就是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要去獻血。」戰立華說,他們一早5時多出發,本來兩個小時就能到達濰坊,可是受大雪的影響,行車非常緩慢,半路上還出現過轎車趴窩的情況。「當天上午11時30分才到達濰坊城區。獻完血後立即返程,回到家時已經天黑了。」戰立華說。

「愛管閒事」,熱心腸深受鄰居歡迎

年過六旬的戰立華已是滿頭白髮,生活中是個熱心腸,而且「愛管閒事」。他所在的高密市東關社區,很多角落都有他的足跡,很多人也都願意聽他說話。居民們有不孝敬老人的,他要管;家庭不和諧的,他也會管。

之前,有一位鄰居去世了,其兩個兒子因為遺產問題鬧得不可開交,戰立華耐心調解,還拿出自己總結了大半輩子的順口溜:「兄弟同胞一母生,祖宗遺業何須爭;一番相見一番老,能得幾時為弟兄……」幾番開導,最終使兄弟兩人重歸於好。

也正是「愛管閒事」,戰立華被社區居委會聘為衛生督察員,負責監督周圍10平方公裡區域內的保潔工作。戰立華覺得身負信任和重託,每天一早五時多就從家裡出發,騎著電動車走街串巷檢查衛生。

戰立華並不只是檢查衛生,每當他看到哪裡沒有打掃乾淨,或者誰家門口堆著垃圾,他就停下車子過去打掃,放在電動車上帶走。如果碰上垃圾多的地方,他就會把清潔三輪車騎過來,仔細清理乾淨,再把垃圾裝到車上。把社區裡的衛生檢查一遍,戰立華通常需要兩個多小時,有時候碰上社區裡的一些地方衛生條件太差,一時半會兒打掃不過來,他整個上午都不休息,中午隨便吃點東西填飽肚子,就繼續忙碌起來,直到收拾得乾乾淨淨為止。

「大家都多幹一點,我們的環境才更好。」戰立華說。

慷慨幫助孤寡老人,從來不計較回報

2012年4月,戰立華外出時遇到一個老太太順著盲道慢慢走著。他與老太太閒聊後,得知老人要去菜市場買菜,戰立華就開車把她送到菜市場,自己掏錢給她買了菜。問清楚地址之後,又開車把她送回了家。到了老人家中,他被眼前的一幕震驚了,老人的丈夫當時已經71歲了,也是盲人,行動不便,倆人膝下無兒女,一直以來都是靠低保金維持生活,日子過得十分艱難。

戰立華決定幫助他們。老兩口的牙口不好,戰立華就開車拉著他們去醫院看牙醫、裝假牙;老兩口的低保資格需要審核了,戰立華就大夏天替他們到審批服務大廳跑低保;冬天老人家裡沒有暖氣,戰立華又出錢給老人家中裝上了電熱板。家中有什麼好吃的,戰立華也隔三岔五給老兩口送去。更讓老兩口感動的是,2015年自來水一戶一表改造,每戶需要交2000元,這筆錢對於老兩口來說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

於是,戰立華找到相關部門,說明情況、請求照顧,最後老人的水改費用被免除了。戰立華一次次不計回報的行動,感動了老兩口。老人家慢慢對他信任起來,連銀行卡密碼都告訴了他,讓他幫忙取錢。

在生活中,戰立華還幫助過社區裡的很多老人,尤其是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他都提供幫助。「每個人都奉獻出一點愛心,我們的社會就會更溫暖。我幫助了老人,相信以後我老了,也會有人幫助我。」戰立華說。

戰立華是「濰坊好人」,也是一名黨員,從小受家庭薰陶,接受的教育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雖然逐漸進入了老年生活,但他還要繼續發揮餘熱,幫助更多的人。

【來源:濰坊齊魯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鄭州獻血第一人! 22年累計獻血近19萬毫升 相當於全身換血38次
    河南商報記者王蒙文/圖12月13日上午8點,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獻血大廳來了一位熟面孔,就在剛剛,他結束了當天的15公裡晨跑。這是年近59歲的他,第300次參與無償獻血,也是鄭州市單人獻血新紀錄誕生的「歷史」時刻。
  • 鄭州有位「牛人」:累計獻血300次、每年跑步約6000公裡
    河南商報記者 王蒙 文/圖12月13日早上8點,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獻血大廳來了一位熟面孔,就在剛剛,他結束了當天的15公裡晨跑。這是年近59歲的他,第300次參與無償獻血,也是鄭州市單人獻血新紀錄誕生的「歷史」時刻。
  • 堅持獻血17年 她捐出全血2300毫升血小板118次
    從 2003 年第一次獻血到 2020 年的 5 月,趙玉玲共捐獻全血 7 次 2300 毫升,這相當於一個成年人全身一半的血量。和趙玉玲一樣,王楠從上大學就開始獻血,到現在也有 18 年時間了,2017 年他還加入了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去年 11 月與一名白血病患兒配型成功,目前正在等待高配結果,如果成功他講捐獻自己的造血幹細胞去救助白血病患兒。
  • 60歲生日完成第34次獻血 「熱血女團」領頭人用最後一次獻血紀念...
    陳涵薇(左)和玉丹一起獻血。通訊員提供醫護人員為陳涵薇慶祝生日。9月11日,武漢血液中心成分獻血科主任陳涵薇坐上採血椅,完成了第34次獻血。當天是她60歲的生日,按照國家規定獻血年齡的上限,這是她最後一次參與無償獻血。
  • 「熱血女團」領路人陳涵薇:用最後一次獻血紀念60歲生日
    楚天都市報9月11日訊(記者晏雯 通訊員張智 張宇)今天,退休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武漢血液中心成分獻血科主任陳涵薇坐上採血椅,迎接她第34次獻血,也是最後一次。陳涵薇坐上採血椅,迎接她第34次獻血早上7點20分,陳涵薇就早早來到了成分獻血科,一個人踱步在空曠的機採間,順手整理著採血設備,她的思緒萬千。今天也是她60歲的生日,按照國家規定獻血年齡的上限,這將是她最後一次無償獻血。三十七年來,她全心全意投身在無償獻血這份熱血事業中,而今終於要畫上句號。
  • 十年獻血百次?是「開掛」了麼
    十年獻血百次?部分小夥伴不禁要問:「不是幾個月才能獻一次血,獻血百次騙人的吧?是不是『開掛』?」 由於不同的臨床疾病所需要輸注的血液成分不同,所以這就產生了不同的獻血方式:捐獻全血和捐獻成分血(主要是機採血小板)。 獻血小板與獻全血的區別 通常所說的獻血,多指一次採集 200ml、300ml 或 400ml 全血的過程,需要 3~5 分鐘。
  • 一家人的獻血堅持:22年,663次
    中新網鄭州12月17日電 (記者 闞力 李超慶)連日來,中國北方城市鄭州風乾且寒。16日下午,楊予軍裹著厚棉衣走進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進行第285次無償獻血。圖為楊予軍第285次無償獻血。 李超慶 攝年近六十歲的楊予軍,是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的老熟人,工作人員都親切地稱他「楊老師」。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正式頒布實施,獲悉此消息的楊予軍和妻子楊建霞商量參與無償獻血。「首次獻血還是我愛人提出來的。」楊予軍說,獻出人生第一管血後,他們又計劃著下一次,就這樣堅持下來。那時,夫妻二人經常把無人照看的孩子帶上。
  • 國慶長假第一天,寧波十幾個獻血屋接受市民獻血15.59萬毫升
    10月1日一大早,寧波市中心血站機採室裡已經有許多正在等候獻血的熱心市民。許多愛心人士特意將捐獻血小板的日子預約在了今日,機採室工作人員也早早到了工作崗位,來迎接為祖國捐獻熱血的愛心市民。「節日快樂!」早上5點多,家住慈谿的郭帥就出門了,7點不到就到了市中心血站,來這獻血是他節前就做好的安排。
  • 55歲生日他送自己一份特殊禮物——第180次獻血
    護士告訴他,一年只能獻兩次全血,而機採血小板的獻血間隔只需兩周,能夠幫助更多人。於是,他決定改獻血小板。機採血小板只能來長沙市,費必武每次都是騎摩託車到金洲大道搭公交車,坐到汽車西站再轉車到長沙血液中心,往返路途就要3個多小時。加上採集時間1個小時,一次捐獻就要耗掉半天時間。但這些並未阻礙費必武堅持獻血的決心,「家裡從小就貧困,父母身體不好,靠政府、社會的幫助才有今天。我能為社會做的貢獻卻不多。」
  • 20年堅持獻血88次 宿遷60歲「獻血王」光榮「退休」
    「11月20日是我最後一次義務獻血了,那天也是我從義務獻血隊伍中光榮『退休』的日子。」11月25日上午,記者見到王明然時,他感慨地說。王明然今年60歲,他從義務獻血隊伍中光榮「退休」,倒不是因為身體原因,而是他的年齡已達到國家規定的義務獻血年齡上限。自2001年起,他堅持20年無償獻血從未間斷。從早幾年的一季度一次到後來的每半年一次,累計獻血88次,捐獻的血液全血量達18400毫升,超過4個成年人全身血液的總量。
  • 「熱血女團」領頭人60歲生日當天最後一次獻血
    長江日報-長江網9月11日訊9月11日,武漢血液中心成分獻血科主任陳涵薇坐上採血椅,完成了第34次獻血。當天是她60歲的生日,按照國家規定獻血年齡的上限,這是她最後一次參與無償獻血。在眾多武漢及外地獻血者心中,陳涵薇及她帶領的「熱血女團」成為激勵他們長期獻血的原因之一。
  • 通訊:大學生李冀44次「助人律己」的無償獻血
    李冀向記者介紹,這44次無償獻血,包含了獻全血2次,共700毫升;獻單採血小板42次,共80個治療量。將1個治療量單採血小板按照200毫升計算,眼前這位男生目前總共累計獻血16700毫升。大學生李冀44次「助人律己」的無償獻血。 嚴易夢 攝  「獻血不但幫助了生命垂危的病人,還讓自己更加自律、健康了。」
  • 六安市首輛移動單採血小板獻血車正式啟用
    10月26日,六安市首輛移動單採血小板獻血車正式啟用,第一站霍邱縣採血點。經霍邱縣採血點前期招募,多名志願者積極踴躍報名,經過嚴格的體檢、初篩、採集,共有兩位獻血者成功捐獻機採血小板2個治療量。獻血者甘勇先,獻全血12次,4800ml。獻血者王愛國,獻全血18次,7200ml。這也是他們首次捐獻機採血小板,此次能成功捐獻血小板,他們感到很幸運,並表示以後還會加入我們捐獻血小板的隊伍中來。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挽救更多的生命。同時呼籲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獻機採血小板的隊伍中來。
  • 無償獻血12年,堅持到60歲!超齡後,他仍元氣滿滿當志願者!
    無償獻血12年,完成48次全血、血小板捐獻,超齡後「無縫對接」倡導者,向市民倡導無償獻血。▲陳供為前去義務獻血的市民提供志願服務67歲的陳供作為一名倡導者,從事無償獻血志願服務已7年,總時長近1400小時,今年時長已近300小時。
  • 60歲「熱血女團」領頭人獻血慶生 曾33次挽袖為生命加油
    曾33次挽袖為生命加油 帶領49名女同事傳遞城市溫暖60歲「熱血女團」領頭人獻血慶生□楚天都市報記者 晏雯 通訊員 張宇昨日,退休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武漢血液中心成分獻血科主任陳涵薇坐上採血椅,迎接她第34次獻血。
  • 費必武:無償獻血19年 帶動身邊人一起獻血
    護士告訴他,一年只能獻兩次全血,而機採血小板的獻血間隔只需兩周,能夠幫助更多人。於是,他決定改獻血小板。機採血小板只能來長沙市,費必武每次都是騎摩託車到金洲大道搭公交車,坐到汽車西站再轉車到長沙血液中心,往返路途就要3個多小時。加上採集時間1個小時,一次捐獻就要耗掉半天時間。但這些並未阻礙費必武堅持獻血的決心,「家裡從小就貧困,父母身體不好,靠政府、社會的幫助才有今天。我能為社會做的貢獻卻不多。」
  • 【愛心】冰城「獻血狀元」|相當於獻了「52個成人的血」,關於健康他是這麼說的
    哈爾濱市4207人榮獲2014年—2015年度無償獻血奉獻獎,其中金獎790人、銀獎935人、銅獎2482人。在金獎獲得者中,60歲的徐金源已經連續四次獲得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以25萬毫升的獻血量穩奪冰城「獻血狀元」。手裡捧著獲獎證書的徐金源說,這是已經是他第五次獲得這項殊榮了,他已累計獻血(全血和血小板)超百次,獻血量達25萬餘毫升。
  • 番禺A型血小板庫存告急!
    因捐獻血小板對獻血者要求高、 血小板保存周期短等特點, 加之近期醫療臨床用血量增多, 目前番禺區中心血站A型血小板庫存告急, 出現了短缺的情況!
  • 今59歲,皮膚體態都看著與年齡不符
    河南商報記者 王蒙 文/圖12月13日早上8點,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獻血大廳來了一位熟面孔,就在剛剛,他結束了當天的15公裡晨跑。這是年近59歲的他,第300次參與無償獻血,也是鄭州市單人獻血新紀錄誕生的「歷史」時刻。
  • 武大教授16年獻血200次:不要拔高個人,我不是什麼英雄
    11月15日,潘迎春完成了第200次獻血。截止到這天,她共獻血達84900毫升。實際上,在她看來,這僅是16年獻血生涯裡平凡的一天。潘迎春和無償獻血的緣分始於2004年。武漢的8月,在烈日下走幾分鐘就會汗流浹背,那天,潘迎春從武大蹬了半小時自行車,趕到中南商業大樓,在獻血車上獻出第一份200毫升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