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末新聞盤點:
髒錢捐贈
2019年即將過去,我們翻看過去一年的「新聞周報」,從中選取若部分關鍵詞以及核心事件報導,分成兩期摘錄重登,供讀者參考和回顧。第一期中,我們重點關注了那些圍繞「藝術洗錢」(artwashing)和「髒錢捐贈」(toxic philanthropy)的爭議與抗議事件。
南·戈丁在古根海姆的一次抗議中表演.攝影:Yana Paskova/The Guardian.
南·戈丁(Nan Goldin)與反對薩克勒家族的抗議事件背景:2018年初,藝術家南·戈丁(Nan Goldin)以及她創立的行動主義組織P.A.I.N.(Prescription Addiction Intervention Now)發起網上請願,問責薩克勒家族及其旗下的普渡藥業公司(Purdue Pharma)在美國阿片類藥物危機中扮演的角色。一年多以後,針對薩克勒家族的抗議已經成為更大範圍反對藝術機構接受髒錢捐贈運動的一部分。兩家英國博物館拒絕製藥商薩克勒家族贊助
2019.03.21
本周,倫敦的國家肖像博物館和泰特美術館先後拒絕接受製藥商薩克勒(Sackler)家族的贊助。國家肖像博物館拒絕了來自薩克勒家族創辦的慈善組織之一薩克勒基金會的130萬美元捐助。3月21日,泰特博物館也宣布不會接受未來任何來自薩克勒基金會的資助。這些機構在全球多家文化機構因為有爭議的資助方而受到巨大壓力的時刻做出了這些決定。
薩克勒家族是普渡製藥的擁有者,普渡開發了強大的止痛藥OxyContin,這是在美國導致阿片類藥物過量死亡的最常見的處方藥之一。該家族是全球各大美術館和文化機構的贊助商。
上個月,攝影師和行動主義者南·戈丁稱,如果國家肖像博物館接受薩克勒的資助的話,她會抵制該博物館,包括拒絕已經在籌備初期的個展。戈丁因為自己曾深受阿片類藥物上癮的折騰,近兩年發起了這個向薩克勒家族問責的行動項目。
希託·史特耶爾. 攝影:Dho Yee Chung.Hito Steyerl敦促倫敦蛇形薩克勒畫廊與薩克勒家族切斷關係
2019.04.12
藝術家希託·史特耶爾(Hito Steyerl)加入了數量越來越多的批評家、文化從業者以及機構的行列,共同譴責薩克勒家族的藝術贊助事業。她提到她周三在倫敦蛇形薩克勒畫廊的展覽預展。該空間於2013年開館,由莫蒂默爾和特蕾莎·薩克勒基金會(Mortimer and Theresa Sackler Foundation)支持。
「我想談談房間裡的大象,」史特耶爾在本周的一個演講上說,「這是一個非常棘手的情況,影響了藝術界的很多人……受影響的機構和藝術家需要開始一起尋找法律途徑來解決問題,現在大家通常只是通過機構內部現有制度對其進行監管……想像一下,你嫁給了一個連環殺手並希望離婚,離婚肯定不是問題。」
史特耶爾說,她就抗議的方法向攝影師和活動家南·戈丁(Nan Goldin)徵求過建議。戈丁建議史特耶爾強調兩個主要的訴求:第一,機構將薩克勒的名字從其建築物上移除;其次,他們需公開聲明他們對未來薩克勒家族資金的立場。
南·戈丁於羅浮宮領導歐洲第一場反對薩克勒抗議活動
2019.07.01
攝影師南·戈丁(Nan Goldin)和社會行動團體P.A.I.N.(Prescription Addiction Intervention Now)上周日抵達巴黎,為歐洲第一場反對薩克勒家族抗議活動做準備。大量示威者在周一下午兩點半湧向羅浮宮,要求該機構不再接受薩克勒家族的資金,並將其名字從博物館內移除。
本次活動的參加者包括藝術家和當地社區成員,以及P.A.I.N.法國分會。該組織在博物館標誌性的金字塔前拉開橫幅,上面寫著「移除薩克勒的名字」和「薩克勒無恥」。來自不同NGO的代表也出席了聚會並發表公開演講。
由南·戈丁領導的P.A.I.N.的發言人告訴《藝術論壇》,現在羅浮宮應該成為下一個移除薩克勒名字的機構。根據該組織的說法,羅浮宮完全有權這樣做,因為它的內部章程規定,房間名稱可以隨時撤銷。羅浮宮尚未對此作出回應。
史密森尼學會拒絕將薩克勒的名字從亞洲藝術博物館移除
2019.07.02
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宣布,亞瑟·M·薩克勒(Arthur M. Sackler)的名字不會從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史密森尼亞洲藝術博物館移除。這一消息是在針對薩克勒抗議此起彼伏之際宣布的,該家族旗下的普渡製藥公司是止痛藥OxyContin的生產商,目前該公司正面臨數百起有關阿片類藥物危機的訴訟。
6月19日,俄勒岡州參議院傑夫·莫克利(Jeff Merkley)致信史密森尼新任秘書長盧尼·G·邦奇(Lonnie G. Bunch III),要求將薩克勒的名字移除。「薩克勒家族通過誤導性的營銷策略誘騙成千上萬的美國人服用OxyContin,並從我們國家最致命的公共危機之一中獲利。薩克勒的名字不應當出現在由納稅人資助的公共機構中,例如弗利爾-薩克勒美術館。」
在回應莫克利的來信時,邦奇寫道:「史密森尼和亞瑟·M·薩克勒之間籤署的法律協議符合史密森尼當時的認可做法,且史密森尼被要求永久性地將該設施命名為亞瑟·M·薩克勒美術館。出於這個原因,史密森尼無法在不違反這一承諾的情況下刪除薩克勒的名字。」
巴黎羅浮宮將博物館銘牌上薩克勒的名字刪除或覆蓋. 圖片由P.A.I.N.提供巴黎抗議活動後,薩克勒遭羅浮宮除名
2019.07.17
南·戈爾丁和社會行動團體P.A.I.N.在歐洲進行的第一場反對薩克勒家族的抗議活動結束後,羅浮宮將薩克勒的名字從博物館牆上移除。雖然移除這一家族名字的決定對藝術界和廣大公眾具有重要意義,但P.A.I.N.聲稱羅浮宮試圖暗中刪除「薩克勒東方文物展廳」和官網上薩克勒的名字,以「改寫歷史」。
P.A.I.N.稱之所以對美術館此項決議產生懷疑,原因之一是羅浮宮館長讓-呂克·馬丁內斯(Jean-Luc Martinez)周二接受了法國廣播電臺RTL的採訪,聲稱薩克勒的名字早已被移除,是因為博物館政策規定,捐贈者的名字不能在展廳名稱中存在超過二十年。羅浮宮的一名代表證實了這一政策。
在提供給《藝術論壇》的聲明中,P.A.I.N.說道:「我們抗議這種改寫歷史的企圖,並呼籲讓-呂克·馬丁內斯儘快糾正他的陳述,正式將薩克勒從羅浮宮除名。」「博物館和文化機構必須保持誠信。它們不應該擁有和阿片類藥物危機同義的名字。我們的博物館屬於藝術家和公眾,而不是捐贈者。」
薩克勒家族將以30億美元和解美國阿片類藥物危機訴訟
2019.09.11
與奧施康定(OxyContin)生產商——總部位於康乃狄克州的普渡製藥公司(Purdue Pharma)——有關的薩克勒家族成員將在未來七年內向全國數千名正就該家族在美國阿片類危機中扮演的角色提出訴訟的原告交出30億美元。據《紐約時報》報導,這一暫定的協議將試圖和解針對普渡製藥的2300多起訴訟,但資金如何分配尚未確定。
根據有關消息來源,和解條款可能涉及100至120億美元,也將包括普渡製藥公司的解散。然而,一個取而代之的新組織將成立,繼續銷售奧施康定。阿片類藥物的收入將用來支付與普渡製藥陷入法律鬥爭的縣、市和州政府。新的組織還會繼續捐贈「救援」藥物,用於藥物成癮治療。雖然普渡預計會申請破產,但這家藥物巨頭公司不需要承認任何不當行為。
針對這一和解條件,攝影師南·戈丁和他的社會行動組織P.A.I.N.在他們給《藝術論壇》發來的聲明中表示:「這一和解方案是個騙局。自2007年以來,薩克勒家族以欺詐手段從普渡製藥公司轉移了40億美元,並將這些資金匯入離岸帳戶,以保護他們免受隨之會來的訴訟……這個家族從40萬美國人屍體中獲利並摧毀了無數家庭和社區,他們應得到公正處置。」
Decolonize This Place的「惠特尼危機」海報.事件2:
沃倫·B·坎德斯(Warren B. Kanders)與催淚彈雙年展
惠特尼在催淚彈贊助爭議中公布2019年雙年展名單
2019.02.25
紐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今天宣布,已有75位藝術家被選中參加第七十九屆惠特尼雙年展,由簡·帕內塔(Jane Panetta)和魯耶科·霍克尼(Rujeko Hockley)策劃,展覽將於5月17日至9月22日舉行。
距離這個備受期待的展覽還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雙年展已經被W.A.G.E推到了風口浪尖。這個紐約藝術從業者行動團體希望利用這次展覽向該機構施加壓力,迫使該機構與其董事會副主席沃倫·B·坎德斯(Warren B. Kanders)切斷聯繫,後者是Safariland公司的執行長,這是一家為美國政府執法部門提供防禦設備的製造商,生產的產品包括防彈衣和催淚瓦斯。
12月18日,芝加哥藝術家麥可·拉科維奇(Michael Rakowitz)在看到相關報導後宣布從雙年展退出。拉科維奇本來受到展覽委任創作新作品,關於重建在伊拉克戰爭中被摧毀的文物,他稱坎德斯對美術館的贊助為「有毒的慈善」。他在對《紐約時報》解釋自己的決定時說,如果他無視這個爭端,他將「背叛我在自己創作的作品中所在意的一切。」
行動團體針對惠特尼發動「九周藝術與行動」
2019.02.27
就在2019惠特尼雙年展公布了藝術家名單之後,行動團體Decolonize This Place透露,其正在組織「九周藝術與行動」,包括將一直持續到雙年展5月17日開幕前的一系列活動。Decolonize This Place這樣做是因為惠特尼一直未能清晰表達其對於董事會副主席沃倫·B·坎德斯(Warren B. Kanders)催淚彈供應商身份的看法,他公司的產品被用於驅逐美國-墨西哥邊境上的庇護尋求者。
活躍在曼哈頓下城的Decolonize This Place在本周三發表了一則「手冊」,其中列出了從3月22日開始每周五舉行的一系列活動,包括聚會、培訓,甚至進一步策略,如聯繫美術館工作人員,組織示威等。
4月26日周五在紐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舉行的抗議沃倫·B·坎德斯活動,圖片提供:Decolonize This Place.美國學術界聯署抗議惠特尼博物館副主席催淚彈生意
2019.04.05
超過120位理論家、評論家和學者籤署了一封公開信,呼籲紐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將沃倫·B·坎德斯(Warren B. Kanders)從該機構董事會副主席職位移除。「將坎德斯除名的呼聲很高,並且遠遠超出了藝術界,」公開信寫道,「除了大學之外,像惠特尼這樣的文化機構也是當今公共生活中為數不多的聲稱自己致力於一些理想的空間,這些理想包括超越市場支配的教育、創造力以及異議。然而,這些制度歷來與定居者殖民主義、白人至上主義、異性戀父權制和資本主義的權力結構糾纏在一起。」
這封信今天早上在Verso Books網頁上發表,籤署者聲稱與惠特尼的95名工作人員團結一致,後者於2018年11月向博物館管理部門寫了一封內部信件。自從這封信流出到公眾視野以來,各種抗議和其他行動就開始在博物館進行。
公開信還說,針對坎德斯的動員表明「潮汐正在轉變。」「對坎德斯說『不』是一個積極的機會來開啟藝術洗錢(artwashing)這個深刻和早就應該被討論的話題,以及私人資金在文化領域中的作用,還有機構對他們聲稱所服務的社區的責任。」
惠特尼雙年展藝術家加入撤除沃倫·B·坎德斯董事會職位的抗議
2019.05.01
即將開幕的惠特尼雙年展的參展藝術家要求惠特尼博物館董事會副主席沃倫·B·坎德斯(Warren B. Kanders)辭職。受邀參加2019雙年展的75位藝術家和團體中,有超過半數將他們的名字添加到Verso Books於4月5日發表的公開信中。目前共有340人在信上簽名。
博物館館長亞當·溫伯格(Adam Weinberg)發表了一份聲明,回應道:「我們尊重異議者的權利,只要我們能夠保護我們所照管的藝術和我們的人。」 坎德斯也對這一爭議作出了回應,在聲明中他為他的產品辯護,並聲稱不對如何使用這些產品負責。
行動團體Decolonize This Place於5月10日周五在惠特尼博物館的抗議活動. 攝影:Lauren Cavalli.組織者在第八周抗議沃倫·B·坎德斯期間被逮捕
2019.05.13
紐約警察局於5月10日周五晚逮捕了作家兼行動團體「Decolonize This Place」組織者耶茨·麥基(Yates Mckee),罪名是乘坐地鐵時「 塗鴉、毀壞財物、持有塗鴉工具」。麥基參與了DTP第八周針對惠特尼博物館副主席沃倫·B·坎德斯的抗議行動,這每周一次的抗議將持續到5月17日惠特尼雙年展開幕。
上周的行動一開始是針對士紳化的抗議,來自不同團體的示威者們從布魯克林的歐幾裡得大道站上了C線地鐵,一直坐到曼哈頓。不同街區的抗議者們也在地鐵沿站停靠時上車,他們在地鐵中張貼標語,分發傳單,攜帶氣球。警察很快出現,要求他們移除標語。
當行動者們最終從第十四街/第八大道站下車時,警方拘留了麥基。根據《紐約每日新聞》報導,警方聲稱他們看到了這位藝術史副教授在車廂上粘貼貼紙。麥基當晚被移送至曼哈頓中央拘留所。
惠特尼雙年展開幕期間,抗議者從博物館遊行到坎德斯住所
2019.05.18
5月17日周五,在2019年惠特尼雙年展正式開幕期間,超過150名藝術家、行動者和團體集體動員抗議沃倫·B·坎德斯。這一系列抗議行動旨在向館方施壓,迫使其把坎德斯從董事會中除名。為了傳達「通過國家暴力牟取暴利的人不應擁有安全空間」這一信息,示威遊行從博物館開始,穿過曼哈頓市中心,最後抵達坎德斯在西十二街的別墅。
此次遊行的眾多參與者此前都參加了「九周藝術與抗議」行動,這是由Decolonize This Place和其他草根組織發起的示威活動,自3月22日起,他們每周五都在惠特尼博物館門口舉行活動,以提請大眾關注坎德斯與各種社會問題之間的關係,如波多黎各和巴勒斯坦的困局,以及士紳化問題。
藝術家退出惠特尼雙年展以反對沃倫·坎德斯
2019.07.19
四位藝術家——寇拉克裡·阿讓諾度才(Korakrit Arunanondchai)、瑪利亞姆·本納尼(Meriem Bennani)、妮可·艾森曼(Nicole Eisenman)和尼古拉斯·加蘭寧(Nicholas Galanin)——已經退出2019年惠特尼雙年展。他們給出的理由是,博物館沒有解決員工、藝術家和社會行動者對於惠特尼副主席沃倫·坎德斯作為催淚瓦斯製造商Safariland集團CEO的擔憂。這四位雙年展參展藝術家聯署了一封致雙年展策展人魯耶科·霍克尼(Rujeko Hockley)和簡·帕內塔(Jane Panetta)的信,並在《藝術論壇》上公開,要求將他們的作品撤下。
信中寫道,「我們非常關心惠特尼。多年來,博物館的許多展覽激發了我們的創作靈感。當我們得知坎德斯是催淚彈和其他鎮壓武器製造商Safariland的CEO時,我們非常氣憤。然而,當時我們已經接受了參加惠特尼雙年展的要求,並正在為展覽創作作品。我們發現自己處於一個困難的境地:要麼退出以表抗議,要麼留下並忍受良知的衝突。我們最終決定參加。」
「但博物館始終未能以任何有意義的方式回應來自藝術家和社會行動者的訴求。這也使得我們的參與變得難以為繼。博物館的不作為讓局面變得更糟,我們拒絕進一步與坎德斯及其暴力科技共謀。」
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前針對沃倫·坎德斯的抗議活動現場. 攝影:Lauren Cavalli.
法證建築成為第八位退出惠特尼雙年展的參展方
2019.07.20
法證建築(Forensic Architecture)成為又一個因抗議沃倫·B·坎德斯擔任博物館董事會副主席而退出惠特尼雙年展的藝術家團體。在此之前,已有四位藝術家於上周五決定退出,他們是:寇拉克裡·阿讓諾度才(Korakrit Arunanondchai)、瑪利亞姆·本納尼(Meriem Bennani)、妮可·艾森曼(Nicole Eisenman)和尼古拉斯·加蘭寧(Nicholas Galanin),此後又有三位藝術家宣布退出,其中包括:艾迪·阿若優(Eddie Arroyo)、Christine Sun Kim和阿古斯蒂娜·伍德蓋特(Agustina Woodgate)。只有一位藝術家,麥可·拉克威茨(Michael Rakowitz)在最初收到邀請時就拒絕參加。
法證建築也是唯一使用雙年展平臺本身來公開對抗坎德斯的藝術團體。此次他們的參展作品《三重追蹤》(Triple-Chaser,2019)調查了Safariland導致的暴力行為。
惠特尼博物館副主席沃倫·坎德斯辭職
2019.07.25
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副主席沃倫·B·坎德斯(Warren B. Kanders)在爭議中辭職。自2018年11月以來,社會行動者們一直努力促使其離開博物館董事會,當時他擔任武器製造商Safariland的CEO一職被Hyperallergic曝光,該公司製造的催淚瓦斯被執法部門用於對抗美墨邊境移民,以及北達科他州立巖地區和密蘇裡州弗格森的示威者。在幾個月的抗議行動以及8名藝術家作出撤除雙年展的決定後,坎德斯發布辭職公告。
在《紐約時報》公布的辭職信中,坎德斯寫道:「過去幾個月,針對我和我的公司的抗議行動影響了惠特尼的重要工作。我加入博物館董事會以助其發展,然而,無論多麼無意,我不希望因為我的原因而導致博物館的失敗。」
為回應坎德斯的辭職,惠特尼博物館董事會向《藝術論壇》提供了如下聲明:「董事會對沃倫和艾莉森·坎德斯的慷慨,以及他們對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的奉獻表示誠摯感謝。」館長亞當·D·溫伯格(Adam D. Weinberg)補充道:「沃倫和艾莉森·坎德斯一直堅定不移的對博物館作出貢獻,包括對博物館建築項目的慷慨捐贈。惠特尼開創性的安迪·沃霍爾展覽等均得到了他們的支持。作為館長,我非常感激。」
2月16日,300多位社會行動者聚集於大英博物館,反對英國石油公司對伊拉克文物的贊助. 攝影:Safa Kadhim.
事件3:
英國美術館與石油贊助
藝術家促倫敦國家肖像美術館停止接受英國石油公司贊助
2019.06.12
當倫敦國家肖像美術館館長尼古拉斯·庫裡南(Nicolas Cullinan)正在為周一主持該機構年度頒獎典禮做準備時,他還需要準備回應美術館與英國石油公司(BP)——也是其最負盛名的肖像獎贊助商——之間持續合作的難題。評選小組的一名評委和八位與以BP命名的獎項相關的藝術家在典禮前夜致信庫裡南,再次要求美術館切斷與該石油巨頭的關聯。
據《衛報》報導,評委和藝術家加裡·休姆(Gary Hume)在信中寫道:「隨著氣候變化的影響越來越明顯,美術館頒發以石油品牌命名的藝術獎項已不合時宜。」另一封由保羅·本尼(Paul Benney)、亨利·克裡斯蒂安-斯萊恩(Henry Christian-Slane)、勞爾·馬丁內斯(Raoul Martinez)等人籤署的信中寫道:「我們正處於氣候緊急狀態。化石燃料對氣候,尤其是對貧困、邊緣和脆弱社區所造成的破環的證據是無可辯駁的。」
對此,美術館回應道:「BP對肖像獎的贊助已進入第三十個年頭,這種支持直接鼓勵了眾多天賦秉異的藝術家的工作,並幫助他們獲得更廣泛的認可。」BP發言人表示:「對於BP在能源轉型中的作用,我們的立場是明確的。我們支持巴黎協定,並且正在採取行動,推動世界向低碳未來過渡。」
大英博物館將繼續接受英國石油公司贊助
2019.07.14
據《藝術新聞》報導,在公眾持續對藝術機構的資金來源持批判態度的當下,倫敦大英博物館館長哈特維格·費舍爾(Hartwig Fischer)表示,博物館將繼續接受其長期贊助商英國石油公司(BP)的資助。
費舍爾在本周一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BP幫助博物館「創造學習機會」,「這種支持對(大英博物館)的使命來說至關重要。」
今年2月,超過300位社會行動者在行動團體「BP or not BP?」的組織下,在大英博物館舉辦了反對石油公司贊助的最大抗議活動之一。該組織的發言人海倫·格林(Helen Glynn)當時表示,贊助協議允許石油公司「成為優秀的企業公民,然而它是世界上最具破壞性的公司之一。」
上周,包括莎拉·盧卡斯(Sarah Lucas)、艾倫·瓊斯(Allen Jones)和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在內的七十八名藝術家籤署了公開信,譴責倫敦國家肖像美術館接受BP資助,用於美術館一年一度的肖像獎。
2月16日在大英博物館大廳中的示威者們. 攝影:Diana More. 圖片提供:BP or Not BP.大英博物館在公共辯論中與氣候行動者對話
2019.08.01
7月31日,大英博物館在Tortoise Media倫敦辦公室與氣候行動者的辯論中為博物館與英國石油公司(BP)之間的贊助協議進行了辯護。這是該機構首次同意與氣候運動團體就接受石油巨頭資助涉及的道德問題等問題上進行對話。
據《金融時報》報導,在辯論中,博物館董事會主席理察·蘭伯特(Richard Lambert)稱博物館目前面臨「嚴重的財務壓力」——尤其是2010年以來,公共資助減少了三分之一——因此,企業贊助是為彌補失去的公共資助而採取的措施之一。蘭伯特補充道,有近500萬人參觀過BP贊助的展覽。他明確表示,放棄BP會導致財務損失而影響博物館項目,但他並未就博物館與BP的關係是否是對石油工業的支持發表觀點。
BP美國和歐洲區總裁彼得·馬瑟(Peter Mather)也參與了辯論,他承認了氣候變化「是我們時代的決定性問題」,並強調BP正在投資可再生能源:「如果你今天坐在BP總部,你會花更多時間討論能源轉型……以及我們該如何改變我們的投資組合,而不是如何去鑽井。」
雖然大英博物館尚未透露從BP處拿到多少資金,但這一贊助協議是一項更大的計劃的一部分,共940萬美元資助將在五年之內分配給包括皇家歌劇院、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和倫敦國家肖像畫廊在內的四家機構。
蘇格蘭國家美術館與英國石油公司切斷關係
2019.11.11
蘇格蘭國家美術館於周一宣布,其計劃因「氣候緊急狀況」為由結束與石油巨頭英國石油公司(BP)的關係。上周,文章《全球科學家對氣候緊急狀況的警告》一文發表在《生物科學》(Bioscience)上,該項研究已得到來自153個國家的11258位科學家的認可,文中指出,「儘管進行了四十年的全球氣候談判,除少數例外,我們總體上還在照常處理事務,基本上未能處理這一困境。」
在藝術界,近年來氣候和環境社會行動者在與例如BP等公司有關聯的機構進行了多次抗議活動。抗議者們針對的機構包括泰特美術館、國家肖像美術館、大英博物館、皇家歌劇院等——這些機構均與這家跨國石油天然氣公司達成了贊助協議。泰特和愛丁堡藝術節(Edinburgh Festival)最終於2016年終止了與BP的合作關係,今年年初,皇家莎士比亞劇院(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也與其斷絕關聯。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氣象計劃》(The Weather Project),2003. 攝影:Marcus Leith / Andrew Dunkley.
泰特發表氣候變化緊急狀態公開信
2019.07.17
英國泰特美術館館長們發表了一份公開聲明,稱氣候變化應被視作國家緊急情況。他們的這一聲明加入了近期眾多社會行動者、政治家和政府的行動浪潮。
今年六月,紐約市通過一項決議,宣布氣候變化已成為緊急狀況。在此之前,倫敦、米蘭、雪梨和溫哥華等城市,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等地區,以及蘇格蘭等國家也宣布了這一情況(英國議會在五月時宣布了該緊急狀況)。
雖然美術館需要大量能源來調解倉庫溫度以及為建築物供暖和降溫。但泰特承諾在2023年將碳足跡減少10%,並將氣候變化議題置於中心位置。
泰特於7月17日星期三發布的聲明中寫道:「我們已經到了地球歷史的一個決定性時刻,文化部門在實行變革方面具有獨特作用。本周,泰特的館長們宣布氣候變化緊急狀態。我們的承諾將通過泰特的四間美術館以及商店的行動得以實施。」
© ARTFORUM.COM.CN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