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測定酸鹼滴定曲線-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2020-12-22 化學高中

3.2.4實驗測定酸鹼滴定曲線

一、實驗目的:

①練習使用pH計測量溶液pH值;

②學習以圖示處理科學實驗數據的方法;

③探究酸鹼反應中pH值變化特點;

④體會定量實驗在化學研究中的作用。

二、實驗原理:

酸鹼滴定曲線是以酸鹼中和滴定過程中滴加酸(或鹼)的量為橫坐標,以溶液pH為縱坐標繪出的一條溶液pH隨酸(或鹼)的滴加量而變化的曲線。它描繪了酸鹼中和滴定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情況,其中酸鹼滴定終點附近的pH突變情況,對於酸鹼滴定中如何選擇合適的酸鹼指示劑具有重要意義。

三、實驗用品:

pH計、酸式滴定管、鹼式滴定管、燒杯、錐形瓶、鐵架臺、滴定管夾。

0.1000mol/L氫氧化鈉、0.1000mol/L鹽酸溶液、酚酞溶液、蒸餾水。

四、實驗步聚:用已知濃度的0.1000mol/L鹽酸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氫氧化鈉為例。

(1)量取待測鹽酸溶液20.00mL於錐形瓶中,滴入2-3滴酚酞,振蕩。

(2)把錐形瓶放在鹼式滴定管的下面,並在瓶子底墊一塊白瓷磚,小心滴入鹼液,邊滴邊搖動錐形瓶,直到因加入一滴鹼液後,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並在半分鐘內不褪去為止,滴定結束。

(3)參考實驗記錄表,每隔一定體積,記錄並測pH:

向20.00mL 0.1000mol/L鹽酸中滴加0.1000mol/L氫氧化鈉過程中pH的變化如下:

V(NaOH)/mL

0.00

10.00

15.00

18.00

19.00

19.96

20.00

20.04

21.00

22.00

30.00

pH

1

1.48

1.85

2.28

2.59

4.00

7.00

10.30

11.39

11.68

12.30

(4)根據實驗數據,以氫氧化鈉體積為橫坐標,以所測的pH為縱坐標繪製中和反應曲線:

①0.100mol/LNaOH滴定20.00mL0.100mol/LHCl過程中的pH變化曲線:

②0.100mol/LHCl滴定20.00mL0.100mol/LNaOH過程中的pH變化曲線:

注意:強酸與強鹼完全中和時,溶液的pH就為7,但指示劑變色時,溶液的pH不等於7,為什麼可將滴定終點當成完全中和的點?

分析:根據滴定曲線圖進行分析(結合滴定曲線說明)強酸強鹼完全中和時溶液的pH就為7,而滴定的終點則是通過指示劑顏色的變化來觀察,此時溶液的pH往往不是7,但由滴定曲線可知:在滴定過程中開始一段時間溶液的pH變化不大,處於量變過程中,而在接近完全中和時,滴入0.02的鹼溶液時,溶液的pH變化很大,溶液由酸性變中性再變成鹼性發生了突變,往事後再滴入鹼溶液,溶液的pH變化又比較緩慢,說明滴定過程中,溶液的酸鹼性變化經過了由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有一段發生了pH突變的過程,完全中和和酚酞或甲基橙指示劑變色的pH雖不同,但只相差半滴,即只有0.02左右,這種誤差是在許可的範圍之內。

(練習)

1.下圖是用0.100 0 mol·L-1的鹽酸滴定某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的示意圖和某次滴定前、後盛放鹽酸的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___。

(2)鹽酸的體積讀數:滴定前讀數為________mL,滴定後讀數為________mL。

(3)某實驗小組同學的三次實驗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根據表中數據計算出的待測NaOH溶液的平均濃度是________mol·L-1(保留四位有效數字)。

實驗編號

待測NaOH溶液的體積/mL

滴定前鹽酸的體積讀數/mL

滴定後鹽酸的體積讀數/mL

1

20.00

1.20

23.22

2

20.00

1.21

29.21

3

20.00

1.50

23.48

(4)對下列幾種假定情況進行討論(填「無影響」「偏高」或「偏低」):

①取待測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氣泡,滴定後氣泡消失,對測定結果的影響是________;

②若滴定前錐形瓶未用待測液潤洗,對測定結果的影響是________;

③標準液讀數時,若滴定前俯視,滴定後仰視,對測定結果的影響是________。

答案:(1)酸式滴定管 (2)0.80 22.80 (3)0.110 0 (4)①偏低 ②無影響 ③偏高

分析:(1)儀器A為酸式滴定管。(2)滴定管的刻度由上到下逐漸增大,精確度為0.01 mL,因此滴定前的讀數為0.80 mL,滴定後為22.80 mL。(3)第2組讀數與其他兩組差別較大,屬異常值,應捨去,c(NaOH)=0.020 00 L(0.100 0 mol·L-1×0.022 00 L)=0.110 0 mol·L-1。(4)①會使V(HCl)偏小,c(NaOH)偏低;②對測定結果無影響;③會使V(HCl)偏大,c(NaOH)偏高。

2.(2019·欽州期末)乙二酸俗名草酸,下面是化學學習小組的同學對草酸晶體(H2C2O4·xH2O)進行的探究性學習過程,請你參與並協助他們完成相關學習任務。該組同學的研究課題是測定草酸晶體(H2C2O4·xH2O)中的x值。通過查閱資料和查尋網絡得,草酸易溶於水,其水溶液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進行滴定: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學習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測定x值:

①稱取1.260 g純草酸晶體,將其配成100.00 mL溶液作為待測液;

②取25.00 mL待測液放入錐形瓶中,再加入適量的稀H2SO4;

③用濃度為0.100 0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進行滴定,達到終點時消耗標準液10.00 mL。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滴定時,將酸性KMnO4標準液裝在圖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滴定管中。

(2)本實驗滴定達到終點的標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過上述數據,求得x=________。討論:

①若滴定至終點時俯視滴定管讀數,則由此測得的x值會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下同)。

②若滴定時所用的酸性KMnO4溶液因久置而導致濃度變小,則由此測得的x值會________。

答案:(1)甲 

(2)當滴入最後一滴酸性KMnO4標準溶液時,溶液由無色變為紫紅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

(3)2 ①偏大 ②偏小

分析:(1)因為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強氧化性,會腐蝕橡膠管,故應用酸式滴定管盛裝。(2)可利用MnO4(-)~Mn2+的顏色變化判斷滴定終點,當達到滴定終點時,溶液將由無色變為紫紅色。(3)由題給離子方程式及數據可知,1.260 g純草酸晶體中所含H2C2O4的物質的量為0.100 0 mol·L-1×10.00 mL×10-3 L·mL-1×2(5)×25.00 mL(100.00 mL)=0.010 0 mol,則1.260 g H2C2O4·xH2O中所含H2O的物質的量為18 g·mol-1(1.260 g-0.010 0 mol×90 g·mol-1)=0.020 0 mol,則x=2。①若滴定至終點時俯視滴定管讀數,則所得的消耗的酸性KMnO4標準溶液的體積偏小,測得的n(H2C2O4)偏小,則n(H2O)偏大,x值偏大。②若酸性KMnO4溶液濃度偏小,則消耗的體積偏大,測得x值偏小。

相關焦點

  • 酸鹼中和滴定-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3.2.3酸鹼中和滴定(閱讀)閱讀課本P48了解酸鹼中和滴定的概念。〖板書〗酸鹼中和滴定一、定義:用已知濃度的酸(或鹼)來測定未知濃度的鹼(或酸)的方法叫酸鹼中和滴定。二、原理(A:酸,B:鹼):用一種已知濃度的酸與一定體積的未知濃度的鹼反應,若能測得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酸的體積,就可求出鹼的濃度,這就是中和滴定的原理。
  • 酸鹼滴定曲線賞析
    不同強度的酸與鹼中和所呈現的滴定曲線各不相同我們通過手持技術記錄了一些酸鹼中和滴定曲線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些優美的曲線吧
  • 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人教版)
    1.1.4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導入)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可用實驗的方法測定反應熱,本節課我們就以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為例來探究化學反應反應熱的測定。〖板書〗三、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回顧)回顧必修2中中和熱的概念。(總結)中和熱:在稀溶液中,酸跟鹼發生中和反應而生成1 mol H2O時所釋放出的熱量。△H<0。在熱化學方程式中體現中和熱時,H2O的計量數應為1。
  • 化學平衡常數-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板書〗一、化學平衡常數:在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生成物濃度冪(以其化學計量數為冪)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冪之積的比值是一個常數,這個常數叫做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簡稱平衡常數),用符號K表示。
  • 影響鹽類水解的主要因素-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板書〗三、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1.內因:離子結合H+或OH-的能力——酸鹼越弱越水解。(溶液的酸性或鹼性越強)〖科學探究2〗1.Fe3+ + 3H2OFe(OH)3 + 3H+2.另行設計表格進行探究影響條件實驗操作現象或H+濃度平衡移動方向解釋或結論
  • 化學平衡的圖像-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2.3.4化學平衡的圖像〖教學流程〗講述圖像題的解法 → 分類突破 → 例題強化。〖板書〗一、化學平衡的圖象1.解題思路:(1)看圖像,一看面(橫、縱坐標)、二看線(線的走向和變化趨勢)、三看點(起點、折點、交點、終點)、四看輔助線(等溫線、等壓線、平衡線)、五看量的變化;(2)想規律;(3)作判斷。
  • 等效平衡-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導入)對於一個給定的可逆反應,如果其它條件不變,不論採取體積途徑,即反應是由反應物開始還是從生成物開始,是一次投料還是分多次投料最後都可建立同一化學平衡狀態,此時,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質的百分含量相等。但初始有關物質的量必須符合一定的關係。
  • 熱化學方程式-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人教版)
    〖板書〗二、熱化學方程式(閱讀)課本P3~P4內容了解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板書〗1.定義:表示參加反應物質的量和反應熱的關係的化學方程式。4.反應熱的幾點理解:(1)熱化學方程式中△H的數值只與物質的狀態和計量數有關;(2)△H是熱化學方程式中的一部分,兩者是一個整體;(3)△H的單位是kJ/mol,它並不是指1mol物質反應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多少千焦
  • 反應熱的計算-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人教版)
    1/4 P4O10(s) ΔH ═ —738.5 kJ/mol試寫出白磷轉化為紅磷的熱化學方程式。(解析)根據蓋斯定律,可設計如圖轉化過程:ΔH ═ —2983.2 kJ/mol—(—4×738.5 kJ/mol)═ —29.2 kJ/mol所以白磷轉化為紅磷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2.3.6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教學流程〗複習必修2有關計算 → 例題解析 → 講述轉化率判斷 → 教學評價。nx px qx平衡量 a-mx b-nx px qx關係:反應物的平衡量 = 起始量- 轉化量生成物的平衡量 = 起始量 + 轉化量①轉化量實質是反應掉的量或反應過程中生成的量,與化學計量數成正比
  • 探究鹽溶液的酸鹼性-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實驗並運用歸納法分析鹽類水解的基本規律。2.以電離平衡為基礎,認真分析鹽類電離出的陰陽離子與水電離出的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成弱酸或弱鹼的趨勢,明確不同類型的鹽類水解的本質和規律,從微觀世界看鹽類水解的本質。
  • 焓變 反應熱-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人教版)
    斷開化學鍵吸收的總能量為:436kJ + 243kJ = 679kJ,形成化學鍵放出的總能量為:431kJ + 431kJ = 862kJ,整個反應過程表現為放熱,放出的熱量為862kJ—679kJ = 183kJ。與實驗值184.6 kJ很接近。
  •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4教材實驗!高三複習回歸教材拿高分系列!
    對於理科生來說,掌握高中化學選修4的知識點,對於化學成績的提高有很大幫助。高中化學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這本書是高中化學最難的部分。所以今天學長就和大家一起回顧一下高中化學選修四全部教材實驗!幫助學弟學妹們構建知識系統跟體系,一定要認真看呦!
  • 第34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試題及答案發布!
    2020年第34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於11月15日報導,11月16日上午和下午開啟了兩場考試。和往年略有不同,今年的決賽取消了實驗考試,改為在同一天進行兩場理論考試,理論一共9道題目,總分100分;理論二共8道題目,總分同樣為100分。
  • 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初中化學——《酸鹼中和反應》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初中化學——《酸鹼中和反應》,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初中化學——《酸鹼中和反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酸和鹼之間能發生中和反應
  • 中考化學實驗突破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若用硫代替紅磷,可把水換成NaOH溶液,吸收生成的SO2實驗也能成功。,請參與以下探究活動並回答問題:(1)A裝置是人教版教材設計的「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的實驗裝置,教材實驗所需試劑是水和紅磷(填物質名稱),實驗前向集氣瓶 內加入少量水後將水面上方空間準確分為五等分,該操作中一定要使用的儀器是刻度尺。
  • 運用「酸鹼質子理論」判斷鹽類水解後溶液酸鹼性的方法研究
    一、電離理論和質子理論對比分析鹽類的水解人教版化學教材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中,把鹽與水發生的作用叫做鹽類的水解,即強酸弱鹼鹽和強鹼弱酸鹽溶於水時,電離產生的陽離子、陰離子可分別與水電離產生的 OH-或 H+生成弱電解質——弱酸或弱鹼。
  • 乾貨:高中化學選修4精華歸納,比教材都全,基礎差的同學必看!
    很多同學在複習化學的時候,都有一個錯誤的想法,那就是覺得化學的課本不重要,結果自己做題的時候又做不起,這就很尷尬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呢?其實還是因為同學們沒有取把課本上的知識掌握清楚,特別是那些必考的知識點,同學們都是一定要掌握清楚的。
  • 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人教版必修2化學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自己設計了一套實驗方案,並記錄了有關實驗現象(見下表,表中的「實驗方案」與「實驗現象」前後不一定是對應關係)。(3)實驗內容(請把表中與實驗方案對應的實驗現象的標號和化學方程式補寫完整):實驗方案實驗現象化學方程式①DCl2+2NaBr
  • 河南省實驗中學名師鄭麗峰點評高考理綜化學:比去年難度略有降低...
    7月8日,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三化學備課組長、高級教師、河南省教學標兵鄭麗峰接受大河網記者採訪,為考生送上新鮮出爐的試題分析。35題和36題兩個選修題目難度與去年基本相當,結構題最後一問是一個亮點。客觀題較為經典選擇題難度比去年略有降低,內容上繼續保持對化學與STSE、有機化學基礎知識、化學實驗內容(無機除雜)、反應歷程分析、元素周期律、電化學知識、電解質溶液(酸鹼中和滴定)等主幹知識的考查,從內容上來說比較穩定,考查的知識點也比較傳統,難度也不是很大,充分體現了重點知識重點考查的原則,讓學生能以較好的心態快速進入考試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