餄餎是陝西的經典美食,關中和陝北地區的人們都喜食。餄餎面以蕎面居多,吃法不盡相同,可以涼拌也可輔以熱湯澆灌。於陝西人而言,餄餎自是平常之物,婚喪嫁娶總少不了它的身影,賓客們常常要吃得大快朵頤、酣暢淋漓方才盡興。
作為地道的陝西人,我對餄餎有一種近乎狂熱的喜愛。可以沒有涼皮、沒有肉夾饃,但唯獨不能沒有餄餎。年少時,每逢吃餄餎都會皺起眉頭:「怎麼又是餄餎?」那時的我,總覺得此物過於平常,不是什麼稀罕的吃食。然而當上大學離開故鄉後卻時不時地想念它的味道。在友人的熱情推薦下,我嘗過很多地方的餄餎,西安的、渭南的、鹹陽的,甚至在合肥出差時看到酒店有餄餎我都要搶先來一碗。然而看似一樣的餄餎,味道卻大相逕庭,「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是我當時心情的貼切描述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對於餄餎也是如此。於我而言,我想念的不是平常的餄餎,而是記憶中那獨特的味道———唯有韓城才有的羊肉餄餎的味道。聽老人們說,韓城的羊肉餄餎離開韓城味道就變了,因為韓城水質較硬,做出來的餄餎軟硬適中。所以想吃到正宗的羊肉餄餎唯有一條路———踏入韓城地界。
回鄉對於成年人來說何其不易,上有老下有小,各種事務纏身,唯有逢年過節才有機會回到家鄉,品嘗那想念許久的味道。有次駕車回鄉,剛入韓城地界的芝川鎮,就看到一家羊肉餄餎館,店面不大,裝修也一般,但門口卻停滿了車輛。意念中凡是人滿為患的飯店味道就絕對不會錯,於是我和家人也加入了排隊大軍。進入飯店,竟無一處空位,只好到處瞅著看誰快吃完了,直接在人家身邊站著,靜等著他吃完騰個位置。
終於等到餄餎端上了桌,一股香辣撲鼻的味道瞬間在空氣中瀰漫開來。舌尖輕觸,香辣入味,心頓時為之一顫,就是這個味!瞬間食慾大增,內心慶幸自己的等待是多麼值得。於是,左手拿著韓城特有的芝麻燒餅,右手的筷子則飛快地舞動,嘴裡頓時塞得滿滿的,形象什麼的早已拋之腦後,無暇顧及。
於是一度我認為韓城最好吃、名氣最大的羊肉餄餎店非芝川這家莫屬了。一次放假回去,本欲駕車前往這家店吃羊肉餄餎,不料小姨說:「走,我帶你去一家正宗的店。」我想,難道以前在芝川吃到的不是正宗的?怎麼大家都吃得那般津津有味?「只要是韓城的羊肉餄餎都好吃。」表妹的話讓我茅塞頓開,是我迄今為止聽到的最好的答案。
在外多年,凡是家鄉親朋好友告之有門戶的,尤其是娶媳婦、嫁女兒、孩子滿月之類的喜事,對我而言都是一個回鄉的絕佳理由。這不僅有人情世故在裡面,內心更有羊肉餄餎那個味道的牽引在。即便如此,奈何工作繁忙,依舊鮮少成行。任性地吃一次餄餎,直到心滿意足為止,一度成為我心中的執念。
不料,這個願望不久前實現了。
「波波結婚,日子就放到十一了,我打算婚禮前一天在小區院子裡擺一天席,吃一天羊肉餄餎。」大姨打來電話說。「吃一天?太好了!那有芝麻燒餅沒有?」我追問道。「有,請了兩個師傅,一個壓餄餎,一個打燒餅,一定讓大家吃好吃過癮。」掛了大姨的電話,我瞬間陷入一陣狂喜之中,內心久久難以平靜,不禁掐指算著時間,盼著國慶節早點到來。
吃餄餎的那天,原以為陰雨天氣會阻擋不少來客,但人們的熱情似乎並未受到影響。在臨時搭建的棚子裡,餄餎常常供不應求,很多人乾脆持碗立在餄餎床子前,等待著新鮮壓出的餄餎。
「咦?餄餎床子咋還是電動的?我記得以前是人坐在上面不停軋著的那種啊。」我急忙問大姨。「呀,看你瓷(韓城方言,即笨的意思)的,現在都是這種電動的床子,人工的早都沒人用了。」大姨笑著對我說。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們,看著一張張洋溢著滿足的笑臉,才知道,幸福原來如此簡單,一碗羊肉餄餎足矣。
在余光中的心中,鄉愁是郵票到船票的轉變,然而在我的心中,鄉愁永遠是那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餄餎。(作者單位:農發行陝西省分行)
(原文刊登於2021年1月9日糧油市場報A04版)
來 源丨糧油市場報
總值班丨劉新寰 統籌丨劉超 編輯丨從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