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泰州市姜堰區大倫鎮興馳村500畝苗圃基地裡,金桂、中山杉、銀縷梅、日本晚櫻等苗木長勢喜人。10多位農民頂著烈日,手握農具、剪枝整葉、薅除雜草。不時有載著各種苗木的農用車駛向工地綠化現場。興馳村黨支部副書記符偉說,這塊苗圃基地是「村企聯姻」結出的「幸福果」,不僅富民強村,還惠及企業。
2016年,興馳村是省定經濟薄弱村,泰州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掛鈎該村的幫扶單位之一,先後投資150多萬元建烘乾房、標準化廠房等出租,年增加村集休收入28萬餘元。2018年,泰州市交投公司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同時,發現村裡不少零散的孬地,村民不願種,有的乾脆撂荒。泰州市交投公司想到每年需要大量苗木,外出購買運輸會增加成本。「如果流轉這些土地,建苗圃基地,不僅企業受益,還會增加村集體和農戶的收入。」
泰州市交投公司伸出了「橄欖枝」,與村「聯姻」,註冊成立泰州市鑫通綠化工程有限公司,投入近1000萬元,建成苗圃基地,配套硬質渠,鋪平林中道,增添假山怪石、渠中荷花等景觀。今年又追加投資400萬元,擴大面積,增加品種,形成各具特色的林木觀賞區。泰州市鑫通綠化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繆來喜說,苗圃基地現有20多個苗木品種,其中銀縷梅屬稀有品種,約500棵,每棵價格3000多元,為泰州地區最大的培育基地。苗木基地付給村民的租金每畝850元,年增加村集體收入約18萬元,企業年投資回報率15%以上,還安排了10多位低收入農戶家門口就業。
60多歲的村民曹桂英,丈夫長年服藥,女兒出嫁。去年,曹桂英被村裡安排到苗圃基地工作,每天收入60元。曹桂英說,修枝除草,鬆土施肥,幹得輕鬆,還能照顧生病的丈夫,這樣幹到80歲不成問題。更重要的是,苗圃基地成了村裡的「森林公園」,改變了村裡的居住環境,樹多了、鳥多了,空氣好了,村民們喜歡到這裡,看樹觀鳥,休閒健身,精神越來越好。
泰州市交投公司與興馳村「聯姻」結出「幸福果」僅僅是姜堰眾多「村企聯姻」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姜堰區通過調研發現,在鄉村脫貧振興的路上,一些經濟薄弱村存在沒有激活的資源,一旦嫁接到需求的企業,就會迸發出「滿盤皆活」的能量。為此,泰州市姜堰區搭建有效的活動載體,鼓勵各鎮(街)村企「自由戀愛」。
2016年,白米鎮吳堡村、拜官村、孫舍村本是3個經濟薄弱村。市區兩級扶貧辦和白米鎮相關人員外出「取經」,確定「光伏扶貧」項目。泰州市扶貧辦投資420萬元建設光伏電站,幫助3個村脫貧。當年,白米鎮成立了泰州市朝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可難尋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的地方。當年9月,白米新招引的優質項目——江蘇康普印刷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工程竣工投產,7000多平方米的廠房屋頂成了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的好地方。白米鎮政府牽線搭橋,促成項目落地生效。2018年9月底,康普600KW分布式光伏發電扶貧項目實施併網,年發電量約72萬KWH,年收益41萬元,使得三個村脫貧。
康普公司還融入所在的新華村,無論是企業擴產徵地,還是產品出廠運輸,村裡都當作「自己事」。康普公司不忘回報,每年向村裡捐贈5萬元,建設公共基礎設施,改變村容村貌;每年底還拿出2萬元慰問村裡的30戶貧困家庭。康普印刷公司董事長徐毛清表示,下一步,公司與村將深層次探索「融合共建」之路,抱團發展,提供更多的「扶貧」崗位,增加農戶的收入,為新華等村建設添磚加瓦。
今年6月23日,江蘇省召開「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對接工作部署會。泰州市姜堰區組建工作專班,建立區企村聯建工作群,派出14督查指導組,協助各鎮街排查出176個村企存在資源合作、黨建引領、促進就業等方面關係,建成「鄉村資源庫」「企業項目需求庫」「企村聯建意向庫」,促成姜堰區國投公司與大倫鎮共建企業鄰裡中心項目、泰州溱湖文旅集團與湖南村共建潼享田園鄉村旅遊項目、姜堰區農水投公司和溱潼鎮沙垛村引入正大集團共建生豬養殖項目、姜堰區農商行與淤溪鎮馬莊村合作共建大棚種植項目等。
截至8月底,泰州市姜堰區已有聯建村198個,聯建率達88%,商定合作項目219個,涉及177家企業,總投資額9.5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