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後,滿清貴族改成13個普通的漢姓,您是皇族血統嗎

2021-01-14 觀天下

滿族人的姓氏是其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的反映之一。在滿族共同體形成時期,其姓氏是多音節的,用漢字寫就是二個或二個以上漢字共同組成。1912年,清帝退位後,長期不學無術的八旗子弟沒有其他生存技能,對於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來說,做小商販是唯一的出路。溥傑自傳裡的說法:「時常聽說滿族到處受排斥,皇族改姓金。瓜爾佳氏改關姓,不然就找不到職業。」

清朝滅亡後,滿清貴族改成13個普通的漢姓,您是皇族血統嗎?

愛新覺羅氏 改 金姓/啟姓

愛新覺羅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皇室姓氏,後皇族中有不少人都改姓金,也有改漢姓為趙、肇、羅、艾、姜等氏。據滿洲語之音與譯義,愛新一詞為金,此族應始興於金國。在書法方面:首推溥傑、啟功、啟驤、毓嶦、啟源;在繪畫方面:有溥佐、溥佺、毓峨、毓嵐、啟儒;而年輕的一代有毓崧、崇嘉、文嘉、毓半雲、毓峋、毓嶽、毓震峰和毓紫薇、恆鈦等。

2.鈕祜祿氏 改 郎姓/鈕姓

鈕祜祿是清朝時期滿族姓氏,後來改為漢姓,一般是「郎」或者「鈕」姓。「鈕祜祿」這個姓氏的稱謂曾幾度變化:遼代稱「敵烈氏」,金代稱「女奚列氏」,元代稱「亦氣烈氏」,明代稱「鈕祜祿氏」。滿洲氏族「鈕祜祿」氏,冠以漢字姓稱「鈕」姓,也有的冠以漢字姓稱「郎」姓。「鈕祜祿」氏是典型的「一氏冠兩姓」的滿洲氏族。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長白山區。

3.赫舍裡氏 改 赫姓

大名鼎鼎的康熙輔政大臣索尼就是赫舍裡氏。赫舍裡後裔將此姓氏簡化為赫姓或何姓,亦有如英斂之的後人以名字中第一個字為姓的特例,在北京、遼寧、吉林等廣泛地區有分布。

赫舍裡——金朝時譯為「紇石烈」,清朝有寫為 「黑舍利(黑讀赫)」「赫舍哩」等不同寫法,《八旗氏族通譜》《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統一譯為「赫舍裡」,作為滿洲之統一寫法,世居哈達、輝發、佛阿拉、伯都訥、長白山、多爾濟河、黑龍江色欽及穆理哈村、塔散堡等地。多冠漢字姓何,還有高、康、赫、張、蘆、賀、索、英、郝、黑、普、李、滿。

4.佟佳氏 改 佟姓

康熙爺的親媽佟妃。以及他的第三任媳婦兒都是佟佳氏。漢軍八旗有:兵部尚書佟國正;三等男佟鎮國;兵部尚書,兩廣總督佟養甲,佟拱;副都統佟三略,額駙,總理漢軍事務,二等子佟養性;三等輕車都尉佟學文。

遼東佟佳氏於康熙年間奉命駐防鳳凰城,居住在東湯鄉石橋村的梨樹溝處,始遷祖「那郎阿亦」 葬於此。後人分散居住在鳳山鄉發箭嶺後的新民村、石城鄉的佟家窩棚、靉陽鄉的佟家堡以及大窪鄉的佟家村,鳳城的東湯,石城,草河,岫巖的前營等地。自十世起按輩排字為:「文明承聖治,才德殿應賢。國本境鴻運,和祥保萬年 」。至今傳十一世。

5.富察氏 改 富姓、付姓和傅姓富察氏卻歷經四朝天子榮寵不衰,備受乾隆爺喜愛的大臣傅恆本名就是富察·傅恆

富察氏見於《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女真最古老的姓氏。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蒲察。金舊姓「蒲察」。以部為氏。蒲察,乃遼代女真舊部,勢力強大。金朝時期,為女真黑號之姓第二姓,與皇室世代姻親。金元時,曾冠漢字姓李。又見[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富察,本系地名,因以為氏。「富察氏」起源於[嘉理庫城]。系[蒲察氏]後裔。該姓氏無始祖名諱。該族世居沙濟.葉赫.額宜湖.扎庫塔.蜚悠城.訥殷.額庫倫.吉林烏拉.長白山散居九處。後隨漢習俗是以改寫富.傅.付。富察氏支系繁多,是今天滿族中僅次於關姓的大姓。

6.瓜爾佳氏 改 關姓

瓜爾佳氏被稱作「滿族第一氏族」,歷史上的鰲拜便是瓜爾佳氏。

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康熙大帝為了確保滿族發祥地的安全,特派遣瓜爾佳氏(關氏)的八世祖瓜爾佳·翁窩圖和其弟瓜爾佳·琰布率軍遷駐於丹東鳳凰城卡巴嶺,即寶山一帶(樂善屯,今遼寧丹東鳳凰城紅旗村),其後代便世居於該地。後裔散居於鳳城的草河、白旗、大堡、紅旗、岫巖湯溝等鎮,至今已傳二十二世。

當然,瓜爾佳氏後裔族人所冠的漢姓,還有石氏、鮑氏、汪氏、李氏、高氏、顧氏、白氏、胡氏、郭氏、果氏、蘇氏、葉氏、常氏、喜氏、侯氏等。

7.葉赫那拉氏 改 那姓

著名詞人納蘭容若就是葉赫那拉氏,慈禧太后也是這個姓氏,那拉氏的後人大部分都改成了「那」姓或「南」姓

葉赫那拉氏,亦稱葉赫納喇氏、葉赫納蘭氏,原系明末海西女真扈倫四部之一葉赫部的氏族。葉赫那拉氏族譜與所有滿族族譜一樣,均滲透著漢族傳統的儒家影響,它既是官職承襲的重要憑證,亦為表明身份地位的證明。

葉赫那拉氏族譜的收藏以遼寧省為最多,吉林省次之,還有一些善本族譜收藏於北京等地圖書館中,現存大約十幾部。研究葉赫那拉氏族譜對研究清初歷史及開發葉赫滿族地區旅遊資源都有較大意義。

8.馬佳氏 改 馬姓後多改成了「馬」姓和「麻」姓

馬佳氏,滿族姓氏。後改漢字姓「馬」等。為世傳「滿洲八大姓」之一。世居綏芬(今黑龍江東寧縣境)、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縣境)、輝發(今吉林輝南縣境)、哈達(今遼寧省開原縣境)、長白山等地。清初大學士圖海、康熙帝榮妃、道光時禮部尚書升寅等為該姓著名人物。

9.齊佳氏 改 齊姓

滿族八大姓之一,又作奇氏,見於《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世居葉赫,齊家營等地,以地為姓.後改漢字姓齊.齊佳氏是滿族中特別顯貴的家族,人口不多,是「滿洲八大姓」之一!著名人物有:二等輕車都尉布色赫巴圖魯,一等輕車都尉布三臺.清乾隆以後,河北、河南、山東之齊姓闖關東者甚眾。如今,齊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東北三省和河北、河南為多,上述五省之齊姓約佔全國漢族齊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二。齊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三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

10.索綽羅氏 改 石姓

大學士英和的高祖都圖,曾經管理過國庫,因為一絲不苟,被康熙帝賜「石」姓。故其後裔皆以「石」為姓。理藩院理事官、三等輕車都尉甘珠翰,軍機大臣、大學士寶鈞,左都御史觀保、兵部尚書、協辦大學士麟奎,內務府大臣、廣州將軍景灃。禮部尚書德保,子大學士英和,英和長子禮部尚書奎照,次子通政使奎耀。光緒朝禁菸大臣景星。

11.喜塔臘氏 改 圖姓/奚姓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親媽就是喜塔臘氏,但入關後喜塔臘氏一度不受重視,後改姓多以諧音「奚」字為姓,也有「圖」姓、「祝」姓

喜塔臘氏是滿族姓氏之一,也可翻譯為奇塔爾和喜他拉氏。在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圖家保存的《永陵喜塔臘氏譜書》與《譜單》,乃第十六世孫熊嶽藍翎防守尉依惠於光緒二十三年(1877年)纂修。《譜單》開頭粘有黃色紙籤,上面寫的滿文,漢譯為「喜塔拉氏舅舅之孫家譜」。全書包括序、墳說、後記,主要記載了喜塔臘氏的世系。

清朝官修《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喜塔臘氏散處於尼雅滿山、長白山、蜚悠、瓦爾喀、葉赫等地方,然而並沒有說明其遷徙情況。在《譜書》裡卻記載了:始祖昂武都理巴顏德於明朝中期(按譜書從清初上溯十輩計算應在明初)遷居長白山喜他拉(喜塔臘)地方,指出了明初喜塔拉及女真人的第一次遷徙情況,說明了喜他拉氏最初並不居住在長白山一帶。喜他拉氏原是居住在松花江與黑龍江匯合處,即遼代五國部、金代胡裡改路中部的奚灘氏。

12.舒穆祿氏 改 舒姓改姓方面就改出了十多種姓氏,有「舒」「徐」姓,「花」姓

滿語"珊瑚".女真最古老的姓氏,本金舊姓"石抹",實契丹人種,系契丹族中的回鶻述律氏一族和契丹族審密氏、奚族蕭姓家族。《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舒穆祿氏,是遼、吉兩省歷史上的望族顯姓。有8人在《清史稿》上立傳,他們均系世居琿春虎爾喀部部長郎柱的後人,如官至後金「八大臣」之一的楊吉利,以及官至內大臣、散秩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兵部尚書、刑部尚書等。還有「楊」「鄭」等著名作家老舍,本名舒慶春,就是舒穆祿氏後裔。

遼朝滅亡後,部分族人改姓石抹,比如石抹也先,應該是大部分還是姓蕭.

世居琿春,庫爾喀(待考),朱舍裡(吉林省臨江縣北),佛阿拉,呼蘭,長白山,瀋陽等地.所冠漢字姓多為舒,還有徐,米,宿,鄭,方,關,尚,滿,耿,薩,衡,霍,顏,水,楊,宋,萬,肖,蕭,孫等,康熙帝老師,大學士徐元夢之族姓徐;譚泰之屬姓關. 遼金時期在中國的族人多改蕭姓或者肖姓。

13.烏雅氏 改 吳姓

後來改姓基本上以「吳」或「烏」為姓

滿族姓氏之一。又譯吳雅氏。烏雅氏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見於《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女真最古老的姓氏,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烏延氏,金舊姓「兀顏氏」,又有遼韃靼「烏丸」說。世居哈達、烏喇、德爾吉穆湖(待考)、訥殷、伯都訥(吉林省松原市)、長白山等地。烏雅氏,屬正黃旗。曾經在康熙去世後自殺,但未成功。

歷史名人有一等公額柏根,一等恪慎公內大臣額森,孝恭仁皇后之父威武,都統佛標,協辦大學士兼刑部尚書兆惠,協辦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官保,戶部尚書內大臣海望,工部尚書薩穆哈,湖廣總督碩色,四川總督開泰,吉林副都統長麟,三等男瑚伸布魯,翰林院掌院學士兼禮部侍郎《清文鑑》作者傅達禮,副都統珠勒亨,山西巡撫福崧,河南巡撫穆和藺。

相關焦點

  • 清朝滅亡之後,滿清貴族的八大姓氏分別改成了什麼漢姓?
    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滅亡之後,滿清的貴族們都選擇了將自己的姓給更改了,尤其是皇室宗親更是選擇將自己幾百年老祖宗的姓氏給改掉了,為什麼滿清貴族會紛紛改姓呢
  • 滿清最尊貴的十大姓氏,清朝滅亡後,他們都改成了什么姓氏?
    而滿清最為尊貴的十大姓氏,他們在清朝滅亡以後,亦是失去了昔日的榮光,也都紛紛改了姓氏。一起來看看滿清的十大貴族姓氏都改成了什么姓氏吧?愛新覺羅氏相信這個姓氏很多人都是不陌生的。它是清朝皇室姓氏,雖然在滿族的姓氏中,愛新覺羅只是個小姓,並不在滿族八大姓氏之列。但因其是滿清的國姓,就註定了它的尊貴。
  • 清朝滅亡後,滿清八大貴族姓氏都改成了什么姓?你可能是個貴族
    喜歡看清宮劇的朋友肯定對一些貴族姓氏信手拈來,比如鈕祜祿氏,烏拉那拉,葉赫那拉氏,富察氏,還有一個非常熟悉的愛新覺羅。
  • 滿清八大姓都改成了哪些漢姓?現在明星裡哪些是滿族後人?
    清朝入關後,旗人的地位比漢人地位要高,他們以自己的滿族姓氏為榮,為了顯示旗人的高貴血統,他們的居住都和漢人是隔著距離的。可是到了清朝中期的時候,大概是乾隆年間,為了學習漢文化,他們有不少改用漢姓。後來,隨著清朝的滅亡,他們少了朝廷的庇護,於是紛紛改用了漢姓。
  • 清朝一滅亡,為什麼滿族人趕緊改成漢姓?清朝貴族後代說出了原因
    1912年2月12日,先控溥儀正式退位,統治中國的268年大清王朝滅亡,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混戰的時代。清朝滅亡後,皇室宗親的一票在當地解體,愛新覺羅是中國第一個顯赫的家族,失去了以前的皇室光環,逐漸不被提及,扼殺了眾人。
  • 清朝覆滅後 滿族八大姓氏為避禍 紛紛改成漢姓 都改成什麼了?
    滿族八大姓氏是大清王朝時滿族的八個顯赫的姓氏,與皇室關係密切,分別是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羅氏、赫舍裡氏、富察氏、那拉氏以及鈕祜祿氏。清王朝覆滅後,由於漢族對滿族長期的仇恨,為避禍,滿族八大姓氏紛紛改為漢姓。
  • 清朝一滅亡,滿族人為什麼紛紛改漢姓?清朝貴族後代說出了原因
    來源 | 史料不及此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除元朝以外第二個統一了草原、中原以及西域版塊的大一統帝國,清朝之所以能靠東北一隅而入關取代明朝,靠的就是八旗勁旅彪悍的戰鬥力。就這樣,在清朝布的這個棋局中,滿人和蒙古人站在了利益金字塔的最上層,接下來的中層是漢人中的士子,而大多數的平民百姓則成了金字塔的最底層,是被統治集團剝削和壓制的對象。為了維持這個統治局面的平衡,清朝入關後一方面宣稱「滿漢一體」,另一方面卻又嚴令禁止滿漢通婚,以及旗民通婚,避免過度的民族融合打破了平衡牽制的策略,因此就必須保持八旗軍的組織獨立性和八旗子弟們世代享有的特權。
  • 清朝滅亡後,九大貴族姓氏都改成了什么姓氏?
    因為皇親國戚的姓氏總會帶動本姓成為貴族,在那個時代,人們自然更願意擁有那些王朝大姓,以彰顯自己的身份。每個朝代都會有幾個特別的姓氏,代表著權利和地位。 大清朝也不例外。當時有九大貴姓氏的說法,只是後來隨著大清的滅亡就漸漸地沉寂了,有些為了活命,更是將姓氏改為了漢姓。那麼,隨著大清朝的滅亡,那些貴族姓氏的人都將姓氏改成什麼了呢?
  • 清朝滅亡後,滿族八大貴族姓氏都改成了哪些姓?可能改成你的姓氏
    在古代姓氏尤其重要,特別是封建統治階級,他們的姓氏是代表著自己最尊貴的身份,普通老百姓如果隨便使用,那是殺頭之罪。今天筆者給大家聊聊清朝的貴族姓氏。說起清朝的貴族姓氏,大家很容易想到清朝十二位皇帝的姓氏,愛新覺羅氏。關於滿族姓氏在《滿洲八大貴族之姓》中,這樣記載,「滿洲氏族,以八大家為最貴。
  • 溥儀退位,很多滿清貴族為什麼一夜之間消失無蹤了?其中有個秘密
    其中有個秘密夏商和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列,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之中,封建王朝不斷更替。對於亡國的貴族們來說,他們將要面對的下場往往都很悲慘。
  • 滿清貴族八大姓氏,如今都改成了啥?進來看看,也許你是八旗子弟
    滿清貴族八大姓氏,如今都改成了啥?進來看看,也許你是八旗子弟中國人一直都有認祖歸宗的習慣,很多人想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裡,祖上是哪裡人。而姓氏則是了解一個人家族和血緣的重要切入點。大家都知道上古八大姓氏,如今的姓氏都是祖宗們的姓氏演化而來的。但大家知道滿清也有八大姓氏嗎?
  • 清朝十大貴族姓氏有哪些?它們又分別改成了哪些漢姓?
    來源=公眾號「季我努學社」作者=林小靜滿清十大貴族姓氏分別是完顏氏、馬佳氏、佟佳氏、富察氏、費莫氏、納喇氏(又作那拉氏)、烏雅氏其中馬佳氏、佟佳氏、富察氏、納喇氏、瓜爾佳氏、鈕鈷祿氏又屬於清朝滿洲貴族八大姓氏(其他兩大姓氏是齊佳氏和索綽羅氏)。馬佳氏:世居東北一帶,歷史上馬佳氏的出現是由宗族遭受災難後另撥出一支形成的,起先多為鑲黃旗和正紅旗,入關以後一部分被封為正黃旗。馬佳氏包括了一些被滿族同化了的馬姓漢人,入關以後該氏族少部分人為官,大部分都去經商了。
  • 滿村的皇親國戚,「貴族血統」是命根子,拒絕普通女人的「汙染」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中國的末代皇帝溥儀退位之後,清朝宣布滅亡,而我國的封建社會也從此一去不返。許多人一定好奇一個問題,在清朝滅亡之後,那些皇親貴族都去哪了呢?溥儀的生活經歷很多人都很熟悉,在清朝滅亡之後,他的一生歷經各種坎坷,最終成為了一位普通的百姓,過起了常人一樣的生活。至於其他皇親國戚,有人選擇在北京繼續生活,也有人從北京離開,到各地經商,還有人無法接受清朝滅亡這個事實,選擇帶著自己的家當,到一個人跡罕至的村子中,過著之前的生活。直到現代,仍然有村子保留了最純正的「皇室血脈」,比如說腰站村。
  • 滿族八大姓氏改成漢姓之後,這些高貴的姓氏你還撐得起來嗎?
    中國人是很看重姓氏的,「滿族八大姓氏」到底是哪八姓,你知道嗎?改成漢姓之後分別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滿族八大姓氏改成漢姓之後,這些高貴的姓氏你還撐得起來嗎?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滿族八大姓氏」是指滿清八大貴族,即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羅氏,赫舍裡氏,富察氏,那拉氏,鈕祜祿氏。眾所周知,在滿州八旗除了皇族愛新覺羅以外,這八大姓氏可以說是最高貴的了。去年《延禧攻略》大火,秦嵐飾演的富察皇后就是出自滿清貴族富察家族。《甄嬛傳》中甄嬛復寵回宮,皇帝賜給她的姓氏鈕祜祿氏也是貴族姓氏。
  • 滿洲的8大姓氏,分別都改成了哪些漢姓?這8個姓氏中有你的嗎?
    在清朝建立後,滿清也出現八大姓氏,原本只是東北邊陲的遊牧民族,卻也因建立王朝而成為名滿天下的「大家族」。 話說,當時滿清的八大姓氏包括哪些?在清朝覆滅之後,他們都改成什麼漢姓? 其實,關於滿族八大姓氏的由來和發展,還要從滿族入關,建立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說起。
  • 滿族的八大姓氏後來都分別改成了什麼漢姓?看一有沒有你知道的
    我們都知道的是,在清朝滅亡之後,滿清的許多皇親國戚或者是一些其人滿人,都改了姓。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吧,比如說當時清朝滅亡了,他們害怕被後來者清算。又比如說她們想要更好的融入當時的啊大時代,避免成為異類。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滿清的八大姓後來都改成了啥。
  • 滿清貴族和八旗子弟在新中國成立後下落如何,都改為了其它姓氏?
    但大家知道滿清也有八大姓氏嗎?大清滅亡以後,很多人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貴族身份,於是這些人把自己的滿清姓氏改為常見的漢族姓氏。滿清貴族八大姓氏,如今都改成了啥?進來看看,也許你無意中發現自己是八旗子弟哦。
  • 大清滅亡後,八旗子弟改了漢姓,有你的姓嗎?
    八旗是清朝特有的制度,由努爾哈赤建立,分別為黃、白、紅、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隨後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的編制,合稱八旗,八旗子弟指的就是這些人及其後代。
  • 滿清八大貴族姓氏,現在都改成哪些姓?
    啟功先生不客氣地說,我既然叫啟功,就是姓啟名功,請您別叫錯了。滿清文化,興起於遼寧,自皇太極定都盛京,清文化亦紮根於此,世世代代,血脈相承。在清朝發展的百年時間裡,滿清貴族們以自己的姓氏為榮。大清王朝時滿族有八個顯赫的姓氏: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赫舍裡氏、富察氏、那拉氏、愛新覺羅氏、鈕祜祿氏。
  • 你知道滿族八大姓氏分別改成了什麼漢姓嗎?請看這份詳單
    在1912年溥儀宣布清朝結束以後,開始了民國的亂世之年,但普通百姓對清朝的腐敗無能帶給他們的痛苦卻遠遠沒有結束,清朝雖然亡國了,但以前那些作威作福的貴族後人還在,滿族八大姓氏還在,於是受到他們壓迫的人就把不滿轉移到了這些貴族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