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沈童 實習記者 高揚 濟南報導
12月17日,山東資本市場迎來「雙響炮「。淄博企業山東科匯電力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匯股份」)科創板IPO成功過會,青島百洋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百洋醫藥」)也順利通過創業板IPO審核。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山東企業IPO進程加快,過會家數創歷史之最。
「山東歸國創業第一人」登陸資本市場
資料顯示,科匯股份位於淄博市張店區,公司聚焦電氣自動化領域,是在電力故障監測與保護控制領域具有技術特色的高新技術企業,主營產品分為智能電網故障監測與自動化、開關磁阻電機驅動系統等兩大板塊。
記者了解到,科匯股份是「電力線路故障神探、配電自動化專家、開關磁阻電機先導」,更為引人注目的是,其創始人徐丙垠為「山東歸國創業第一人」。
(科匯股份股權穿透)
據招股書上會稿,徐丙垠出生於1961年,西安交通大學與英國倫敦城市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教授、博士生導師,1993年10月至今擔任科匯股份董事長。
公開資料顯示,徐丙垠是山東滕州人,1991年倫敦大學博士畢業之際,同窗好友紛紛選擇留在國外發展,而徐丙垠卻決定回國創業,就此他有了「山東歸國創業第一人」美稱。
2014年8月4日,山東科匯電力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新三板基礎層;2018年5月,其發布關於公司股票在新三板終止掛牌的公告,退出新三板。
(科匯股份招股說明書)
據招股書上會稿,科匯股份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3474.77萬元、24559.32萬元、29840.59萬元和12771.91萬元,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2724.85萬元、1776.58萬元、4118.85萬元和1915.39萬元。最近三年,公司的銷售收入複合增長率為12.75%,增長率較為平穩,淨利潤存在一定波動。
招股書顯示,科匯股份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617萬股,且不低於發行後總股本25%,本次發行募集資金2.5億元,將投入智能電網故障監測與自動化產品升級項目、現代電氣自動化技術研究院建設項目、基於SRD的智慧工廠管理系統產業化項目、營銷網絡及信息化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募集資金用途)
隨著5G時代的正式到來,萬物互聯成為現實,科匯股份已經涉足的電力系統、鐵路系統、傳統製造業,都將隨著時代發展迸發出巨大的需求。科匯股份表示,將抓住時代賦予的機遇,以國家創新驅動和科技發展戰略為指引,依託技術積累優勢,發展國內市場、打開國際市場,使技術和市場互相帶動、互相促進,努力發展成為在電氣自動化領域有較大影響力的國際化企業。
百洋醫藥三次闖關IPO終圓夢
百洋醫藥的IPO之路可謂一波三折。早在2018年4月,百洋醫藥便完成了招股書首次預披露,明確表態擬掛牌上交所主板,公司亦自此正式拉開衝刺A股上市序幕。期間,公司雖一度中止上市進程,但在完成材料更新後公司又再度重啟A股IPO。捲土重來的百洋醫藥於2019年11月21日首發申請被暫緩表決,第二次闖關失利。2020年3月26日,百洋醫藥在青島證監會進行輔導備案登記,進行第三次IPO徵戰,此次終於闖關成功。
(百洋醫藥生態鏈)
公開資料顯示,百洋醫藥成立於2005年,主營業務是為醫藥產品生產企業提供營銷綜合服務,包括提供醫藥產品的品牌運營、批發配送及零售。
醫藥產品的品牌運營是公司的核心業務。隨著醫藥行業產業鏈的分工不斷細化,品牌運營已成為醫藥產品從研發生產到實現銷售過程的重要環節。通過為醫藥品牌提供全方位的消費者教育、產品學術推廣、營銷策劃、產品分銷、商務接洽、流向跟蹤、供應鏈管理等增值服務,公司可全麵塑造消費者對醫藥品牌及產品的認知,最終將優質的醫藥產品推送給目標人群。經過多年運營,公司逐步形成處方藥、非處方藥、膳食營養補充劑、醫美產品等多品類醫藥品牌矩陣。
(百洋醫藥財務數據)
2017年至2020年前6月,百洋醫藥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0.96億元、36.52億元、48.49億元、24.28億元;同期實現歸屬於母公司的所有者淨利潤分別為2.22億元、2.58億元、2.1億元、1.12億元。品牌運營業務及批發配送業務的收入佔比超過90%,系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
(募集資金用途)
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5,260萬股,擬募資7.02億元,將用於現代物流配送中心建設項目、電子商務運營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三大部分。
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緊密結合百洋醫藥的主營業務,與其現有生產經營規模、財務狀況、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等相適應,對未來百洋醫藥擴大經營規模,提升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市場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