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IPO,增收不增利的百洋醫藥破釜沉舟

2020-12-17 中訪網財經

近期,據證監會官網顯示,第三次闖關IPO的青島百洋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對深交所審核問詢函涉及內容進行了回復,並再度更新招股書。2019年11月,該公司首發申請被暫緩表決;2018年,百洋醫藥就曾謀求上交所上市,最終於當年年底終止上市計劃。

百洋醫藥集團成立於2005年,是一家專注於健康產業投資和運營的企業集團,主要投資健康品牌、企業股權及健康產業相關物業。事實上,百洋醫藥並不是一家真正意義上的醫藥生產企業,而是一家做醫藥代理的企業。

百洋醫藥主營業務是為醫藥產品生產企業提供營銷綜合服務,包括提供醫藥產品的品牌運營、批發配送及零售。最新的招股書顯示,百洋醫藥過去將零售業務作為發展重點,現欲將品牌運營業務作為未來戰略發展的重點。

增收不增利,現金流持續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百洋醫藥自2017年以來總體呈現增收不增利、現金流淨額持續下滑的局面,主營的品牌運營服務其收入佔比、毛利佔比、毛利率也都呈下降趨勢,同時公司約有6成毛利來自關聯方產品。

最新招股書顯示,2017-2020年上半年,百洋醫藥分別實現營收30.96億元、36.52億元、48.49億元和24.28億元,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2.22億元、2.58億元、2.1億元和1.12億元。

可以直觀地發現,2019年公司在營收增長的同時利潤下滑,2020年上半年,公司繼續「增收不增利」,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4.09%,但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3.45%。

核心業務收入佔比持續下滑

百洋醫藥的核心業務醫藥產品的品牌運營業務收入佔比逐年下降。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公司品牌運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5.74億元、16.71億元、19.94億元和9.05億元,收入佔比分別為51.09%、45.94%、41.24%和37.36%。期間,品牌運營業務毛利額佔比也呈下降趨勢,分別為85.64%、80.30%、77.01%和72.56%。

其中,供應商為美國安士的補鈣產品迪巧系列,在公司品牌運營業務收入中佔據半壁江山。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該產品在品牌運營業務收入中的佔比分別為73.66%、75.15%、62.80%和48.84%。

其實,作為一家醫藥代理企業,百洋醫藥不僅面臨品牌運營服務的收入佔比、毛利率呈下降趨勢的問題,而且該公司6成的毛利均來自於迪巧系列產品的收入。伴隨著迪巧產品銷售額下降,公司淨利也隨之下降。

除了增收不增利的經營怪相外,百洋醫藥也面臨經營區域集中風險。長久以來,我國醫藥流通行業呈現較強的地域化特徵,多數企業業務集中在省級區域內。

報告期內公司來自於山東省內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66,043.51萬元、 177,404.63萬元、225,280.10萬元和100,999.98萬元,佔報告期各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3.88%、48.76%、46.60%和41.71%,其中批發配送業務來自於山東省的收入分別為120,363.84萬元、138,784.45萬元、180,777.75萬元及 83,297.75萬元,佔當期批發配送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2.54%、78.81%、 69.18%及60.26%。

零售業務來自山東省的收入分別為22,529.11萬元、20,145.16 萬元、19,624.31 萬元和 9,126.19 萬元,佔當期零售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98.43%、98.07%、86.28%和 67.90%,公司主營業務存在區域集中的風險。一旦山東地區的營收繼續下降,那對於百洋醫藥整體的營收都會造成影響。

此外,關聯方美國安士也不是省油的燈,曾被曝出虛假宣傳迪巧補鈣產品,而且還多次被FDA檢查出問題。

2014年6月3日,美國安士被檢出存在「生產區域的空氣供應缺乏合適的空氣過濾系統」、「藥品沒有在適當的溫溼度條件下貯存」等6項問題。

2015年3月31日,美國安士被FDA檢出存在「沒有完全遵守適用於質量控制部門的職責和程序」的問題。

2017年11月22日,美國安士再次被FDA檢出存在一定問題,主要原因為包括藥品儲存不當,卻被用於商業銷售;儘管在產品中觀察到紅色斑點,沒有合理原因便進行分銷;在多批非處方鈣產品D-Cal和D-Cal兒童中發現了黑色斑點,沒有查明原因便進行分銷等。

作為一款用於母嬰的產品卻被曝出眾多的質量黑幕,百洋醫藥與其美國安士籤訂的合作協議有效期至2068年,讓人不免為其產品質量安全擔憂。最重要的是這一現狀並沒有得到本質改善,看來,此次IPO的前途依然不樂觀。

相關焦點

  • 百洋醫藥IPO,在依賴與自立間掙扎|健康IPO
    2020年3月26日,百洋醫藥在青島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登記,而就在前段時間,上市輔導完成的百洋醫藥衝刺創業板IPO被暫緩表決。 事實上,這不是百洋醫藥第一次IPO。早在2018年4月,百洋醫藥便完成了招股書首次預披露,明確表態擬掛牌上交所主板,公司亦自此正式拉開衝刺A股上市序幕。
  • 科匯股份、百洋醫藥IPO過會
    淄博企業山東科匯電力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匯股份」)科創板IPO成功過會,青島百洋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百洋醫藥」)也順利通過創業板IPO審核。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山東企業IPO進程加快,過會家數創歷史之最。
  • 青島百洋醫藥重啟IPO進程:從主要依賴巧迪到多賽道布局
    本文為IPO早知道整理撰寫 編輯 | C叔 據IPO早知道消息,青島百洋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於近日遞交上市輔導備案,輔導機構為東興證券。 百洋醫藥曾於2018年遞交過招股說明書,但是2019年在上會前夕突然被取消。
  • 百洋醫藥轉向衝刺創業板:巨額銷售費用支出擠壓利潤 關聯企業交叉...
    青島百洋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百洋醫藥」)曾兩度衝刺上交所主板未果,2020年百洋醫藥轉向創業板,7月3日公司首次申報創業板IPO獲受理,目前正處於三輪問詢狀態。此次,百洋醫藥衝刺創業板能否圓夢資本市場?
  • 增收不增利 迪阿股份創業板IPO申請獲受理
    增收不增利 迪阿股份創業板IPO申請獲受理 來源:國際金融報 • 2020-10-19 08:36:59 張國濤、盧依雯夫妻合計間接持有公司98.075%
  • 百洋醫藥初心不改,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作為中國醫師獎10年支持單位,百洋醫藥集團始終堅「醫」路相伴的本願,致力為廣大醫師提供多元化支持,助力健康中國的建設。百洋醫藥集團幾位創始人均是學醫出身,多年從醫經歷讓他們對中國醫療現狀和醫生、患者需求有了更深切的體會,這也讓百洋具備了與生俱來的「醫師基因」,對公司的發展之路產生了深刻影響。
  • 創業板上市委12月17日審議百洋醫藥、倍特藥業、超捷股份IPO與震安...
    (原標題:創業板上市委12月17日審議百洋醫藥、倍特藥業、超捷股份IPO與震安科技可轉債)12月11日,資本邦獲悉,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委員會定於2020年12月17日召開2020年第57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
  • 掘金萬億顏值經濟,日本佐藤製藥牽手百洋醫藥
    4月11日,由百洋醫藥集團主辦的「百洋醫藥與佐藤製藥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艾思諾娜基底膜修護臨床試驗」啟動儀式在青島隆重舉行。近年來中國美業市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成為眾多投資者追逐的新藍海,青島百洋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洋醫藥)旗下的樂葆健康與日本佐藤製藥(以下簡稱佐藤製藥)的深度合作為業內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破局之法。
  • 百洋醫藥與佐藤製藥共建護膚行業全新標準
    摘要:作為專業的醫藥商業化平臺,百洋醫藥一直倡導護膚行業建立規範化標準,打造以營銷概念為核心的商業模式,給消費者提供更加科學的護膚方式。伴隨著百洋醫藥與佐藤製藥株式   作為專業的醫藥商業化平臺,百洋醫藥一直倡導護膚行業建立規範化標準,打造以營銷概念為核心的商業模式,給消費者提供更加科學的護膚方式。伴隨著百洋醫藥與佐藤製藥株式會社的深度合作。
  • 探索品牌升級 百洋醫藥與裡斯戰略定位諮詢籤約
    百洋醫藥介紹,作為中國最專業的醫藥商業化平臺,百洋醫藥股份已建立起覆蓋中國30餘省市、12000家醫院、30餘萬家藥店的經銷網絡。通過數位化營銷、全渠道管理以及多品類協同組成的新分銷平臺,百洋醫藥已與幾十家國內外頂尖的製藥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將優質的產品、技術和服務開拓至更廣闊的市場。
  • 百洋醫藥牽手裡斯戰略定位諮詢,重塑定位實現突破
    10 月 23 日,青島百洋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洋醫藥」)宣布,為全面升級對旗下品牌的打造運營能力,構築更具核心競爭優勢的品牌戰略,公司與裡斯戰略定位諮詢達成戰略合作。未來三年,裡斯戰略定位諮詢將幫助百洋醫藥旗下進口鈣「迪巧」等核心品牌進行產品與品牌的定位重塑,向更大規模的市場目標發起衝擊。
  • 用戶數三年不漲、業績增收不增利「最懂女人」的美柚拿啥上市?
    然而,這家公司在「她經濟」領域卻似乎遭遇了天花板:用戶數三年不漲、業績增收不增利、主業過度依靠單一群體……這也讓不少市場人士擔心,如今更多依靠返利導購和競價廣告賺錢的美柚,能走好它的上市之路嗎?反映到美柚的業績上,則是明顯的「增收不增利」。據公司招股書,2017-2019年,美柚股份分別實現營收4.23億元、5.16億元、6.17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1.12億元、1.48億元、1.24億元。
  • 進軍美業市場 百洋醫藥與佐藤製藥達成戰略合作
    進軍美業市場 百洋醫藥與佐藤製藥達成戰略合作 2019-04-15 21:28:1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百洋醫藥將在醫藥健康、美妝護膚領域的深遠發展
    百洋醫藥集團董事長付鋼先生表示:「作為中國最領先的功效性護膚品商業化平臺,百洋醫藥一直倡導護膚行業建立規範化標準,打造以營銷概念為核心的商業模式,給消費者提供更加科學的護膚方式。」佐藤製藥株式會社社長佐藤誠一先生認為,此次與百洋醫藥集團的深度合作非常有意義。
  • 房企業績觀察|招商蛇口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降58.7%,「增收不增利...
    招商蛇口面臨「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專業人士分析,其在山東省的多個房地產項目的籤約面積不及竣工面積的一半,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利潤表現。相關機構指出,招商蛇口今年受疫情影響,「以價換量」加劇了「增收不增利」。三季度招商蛇口「增收不增利」情況有所好轉,利潤水平小幅提升,但仍處於其歷史低位。
  • 以耐力鞏固基礎、以創新謀求發展——百洋醫藥集團奪得三項大獎
    為挖掘具有創造價值、保持創新活力,並對產業變遷產生積極影響的探索者和踐行者,(中國)食品藥品行業智庫、新浪醫藥共同發起「新智匯·2019醫藥行業年度價值先鋒榜」評選活動。憑藉集團十餘年來在大健康產業的精耕細作,以及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所作出的創新性探索,百洋醫藥集團連斬三項大獎。
  • 百洋醫藥與佐藤製藥共建護膚行業規範化標準
    作為專業的醫藥商業化平臺,百洋醫藥一直倡導護膚行業建立規範化標準,打造以營銷概念為核心的商業模式,給消費者提供更加科學的護膚方式。近期,百洋醫藥與佐藤製藥株式會社達成深度合作。同時,佐藤獨家技術與權威專家團隊共同開啟《Excellula基底膜修護臨床試驗》,致力推動基底膜修護功效型護膚品在中國市場的發展。
  • 百洋醫藥與小林製藥達成「安黛抹肌」中國總代理協議,進軍八百億...
    4月10日,青島百洋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百洋醫藥」)旗下的青島樂葆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青島樂葆」)與小林製藥(中國)有限公司(下稱「小林製藥」)籤署合作協議,成為小林製藥藥用護膚品牌「安黛抹肌EAUDE MUGE」系列產品的中國總代理。   小林製藥(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紀本慎一郎與百洋醫藥新零售總經理李鎮宇代表雙方籤署協議。
  • 創新藥浪潮加劇行業細分,百洋醫藥等專業三方平臺湧現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創新藥的基礎研發和臨床研究,可以通過藥明康德、泰格醫藥等CRO公司來進行,而商業化推廣,亦可以委託像百洋醫藥這樣的醫藥商業化平臺來進行推廣。」青島百洋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付鋼說。
  • 百洋醫藥與傑特貝林達成瑞德人血白蛋白中國零售市場戰略合作
    百洋醫藥股份將通過新分銷模式將傑特貝林旗下武漢中原瑞德生物製品公司(以下簡稱「瑞德」)所生產的人血白蛋白產品覆蓋至全國零售終端,幫助全國患者提供有效、可及的藥物解決方案。這是繼武田、伊藤忠、默沙東後,百洋醫藥新分銷平臺進駐的又一個生物治療行業的全球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