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鳳朝陽盛世起,紫金乍憶大明宮,繁華如夢化雲煙

2021-01-10 陝西法制網

紫禁城的第一場雪,每年總會準時刷屏。紅牆白雪,讓原本庄重威嚴的紫禁城多了幾分溫柔。今昔往昔雪依舊,只是古人已長眠。再多的溫柔也只留下後人唏噓感概,世人只記得秦始皇未建成的阿房宮,只記得當年紫禁城的百年興衰,卻忘了也曾有一座宮殿,遠比紫禁城奢華,遠比紫禁城龐大,遠比紫禁城所承載的夢想要多得多,它所見證的興衰遠遠不止百年,而那個它就是當年著名的大明宮。

「大明」,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中的《大明》篇,按照西漢《毛詩序》所解釋的,所謂「大明」:文王有明德,故天復命武王也。文王,武王相承,其名德日益廣大。亦有釋義,「如日之升,則曰大明」。

只是那一個遠比紫禁城龐大而美麗的地方,逃不過星火,化作煙塵的宿命。

紫禁城

一、大明宮的前世

大明宮,並非如它的名字一般修建於明朝。公元626年唐高祖時期的某個夏夜,當時秦王李世民在太極宮北宮門發動了著名的玄武門政變。那場政變李世民親手射死的太子李建成,等唐高祖李淵得知消息時已是定局。玄武門政變之後,很快李世民被立為太子,又在兩個月後,唐高祖李淵決定禪讓帝位,自己退居太上皇。

登上帝位的李世民勵精圖治,很快便開啟了他的貞觀之治。但退居太上皇的李淵對於這個坐在帝位上的次子,始終無法忘記玄武門政變的心結。晚年的李淵沉迷與琵琶,兩耳不聞窗外事,但這也將他與唐太宗這個兒子之間的感情距離越拉越大。在統治上近乎完美的李世民自然也知曉父子之間的心結所在,如果能讓他與李淵之間的關係能得以緩和,對李世民來說那是求之不得再好不過。

李世民(劇照)

在大明宮未建成之前,從唐高祖李淵到唐高宗統治前期,政治中心一直位於太極宮。但太極宮當年的修建,忽略了地形與氣候的問題,每到夏季,太極宮內既潮溼又燥熱,這讓早年徵戰落下一身傷痛的李世民十分難受。因此,每到入夏唐太宗都必須外出避暑。他本想讓父親李淵一同外出避暑,但沒想到自己被父親果斷拒絕。原本關係緊張的兩父子,矛盾進一步加大,這也讓唐太宗頭疼不已,他成為了聖明的皇帝,但孝子二字成了他心裡的一根刺。

公元634年,時任監察御史的馬周上奏請為太上皇修建一處新的宮殿避暑,而當時的居住於長安城北苑大安宮的李淵也已經年事已高,不再適合長途跋涉。唐太宗一聽,立馬接受了馬周的奏請,為表孝心又立即命人勘測新的宮址。唐太宗最終決定擇址「龍首原」,並開始了新宮建設,這就是大明宮的前身永安宮。

只是可惜,李淵未能等到永安宮建成那日便離世了。隨著李淵的離去,大明宮的修建停止了。

李淵(劇照)

二、如日之升,則曰大明

唐太宗駕崩後,他的兒子李治繼位。說到唐高宗李治,歷史對他的評價其實多年來褒貶不一。在較早之前,在眾多的歷史評價中對他的評價大都帶有貶義性質,認為此人懦弱平庸,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對唐史更進一步的研究,會發現其實唐高宗並非完全像我們所看到的那樣。而大明宮的成功修建,與唐高宗以及他的皇后武則天有著密切而直接的聯繫。

唐高宗李治自登基以來勤於政務,歷史上對他的時期有「貞觀遺風」以及「永徽之治」的評價。這位勤於政務的皇帝,最大的叛逆大概就只有在立後這一件事上多了些任性,當年的他堅持立武則天為皇后。而在公元660年之後高宗經常犯頭暈目眩且有風溼之症,為了能更好修養,擺脫太極宮惡劣的條件,大明宮被提出重新修建。

工程開展十分迅速,不過十個半月的時間,這個龐大的工程便順利完工。史料記載:龍朔三年,移宮隊伍將蓬萊新宮作為含元殿。二十五日,唐高宗開始在紫宸殿聽政,接受百官朝賀。唐高宗李治終於可以帶著自己心愛的皇后離開太極宮來到新宮,並在元日接受百官朝拜。從此,李唐皇室的政治中心由太極宮向大明宮轉移,大明宮將作為新的政治中心重新開始,而這裡正是長安成為當時世界最繁華的中心的新起點。

李治(劇照)

正如大明宮中「大明」二字的釋義,大唐的繁榮如日之升。在唐高宗李治與武后的共同治理下,在這期間先後滅西突厥、百濟、高句麗,中國的版圖不斷擴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至鹹海,北達貝加爾湖一帶,南到越南中部。這一版圖至少維持了三十二年之久,大唐的鐵騎一次又一次穿過沙漠,平定了一次又一次叛亂,絲綢之路前所未有暢通。它不僅為大唐以及當時的長安帶來許多新奇異物,更是加快了人口的流動,文化的輸出與輸入,在這一時期,文化的碰撞與融合空前活躍。

也正是在大明宮這裡,武后武則天一步步向那個當時只有男人才配坐上的帝位靠近,最終在歷史的見證下於公元690年稱帝,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政起開元,治宏貞觀。

大明宮又何止是見證了一代女皇的傳奇,隨後而來登上帝位的唐玄宗李隆基也是在這裡實現了大唐的開元盛世,一時間將大唐推到了頂峰。但,也是這個見證了一個王朝的由盛轉衰。

武則天(劇照)

三、只識紫禁不識「卿」

華清池邊,太液池上,「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故事今日依舊耳熟能詳,當年盛世,也為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添了或輕或重的一筆。只是不知,如果能重新選擇。當年的唐玄宗知道安史之亂將為大唐的興衰埋下禍根,愛情與權力他又會如何選擇?

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使得大唐元氣大傷,儘管曾有過短暫的「元和中興」時期,但依舊無法挽回大唐衰落的命運。《舊唐書》中寫到,公元880年唐僖宗時期,黃巢率軍攻入長安與唐軍交戰三年之久,宮殿、寺院、廟宇、官署幾乎被焚毀,大明宮遭到了第一次極大的破壞。然而平息了黃巢之亂不到五年,李茂貞的岐山軍攻入長安後一把火將正在修復的大明宮進行了二次破壞。而最終的焚毀,則是在當時朱全忠的命令之下徹底廢毀長安城,熊熊的烈火一點點吞噬著這座宏偉的宮殿,同時也在一點一點吞噬著它曾經的輝煌。

王維當年筆下的「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最終都化作瞬間的花火,而後熄滅殆盡,曾經的繁華如同過眼雲煙。今人只記得紫禁城的紅牆,早已忘卻當年大明宮內那一曲《霓裳羽衣曲》了吧。

楊玉環

結語

所有的故事,所有繁華興衰,終是會落幕。新一輪明日又從東方冉冉升起,過去只能落於歷史的長河之中,最終布滿塵埃。它們或許有一日會被人重新記起,也或許再沒有記得它們曾來過。

迷糊之間,恍若回到那個盛世大唐,鼓聲依舊,來往行人絡繹不絕。似乎又看到武帝與高宗又站在那高臺之上,一覽他們的江山,看長安城無盡的繁華。眨眼之間,又到太液池旁,波光粼粼一如令狐楚那句「雪霽長楊苑,冰開太液池。宮中行樂日,天下盛明時。」那般,直讓人嘆歲月靜好。麟德殿內歌舞昇平,葡萄美酒,又嘆,人間,值得!

如此風光,今夕何夕,只顧當下濁酒一杯,當賞曲《霓裳羽衣曲》。

作者/來源:歷史鋭鑑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這就是大明宮!
    貞觀帝都,雄起絲路千宮之殿琉璃瓦,萬邦來朝始御道城闕看盡長安花恍然回望大城之脈 皇都之威如奔騰大江若浩瀚星河湧動起千年歲月的洪波萬象森羅的盛世大唐猶如千百年前一面巨大的銅鑼它渾厚深沉的餘音依然在華夏黃土上迴響讓我們無盡回味它曾經擁有的輝煌
  • 《大明宮》——重現唐朝宏偉壯闊的史詩級紀錄片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這樣一部紀錄片:該紀錄片時間跨度近300年,以唐朝的歷史為主線,通過大明宮的建造、輝煌和最終被毀棄的全過程,講述唐朝曾經的輝煌、奢靡和衰落。片中所有的情節乃至於服裝、道具等完全按照史實資料而來,在劇作上力求凸顯歷史的真實性。唐朝,這個富麗堂皇的時代,最繁榮時它是世界的中心,並不亞於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
  • 「含元盛世 千秋之賀」2020大明宮迎中秋·慶國慶暨開園十周年活動...
    10月1日上午,「含元盛世 千秋之賀」2020大明宮迎中秋·慶國慶暨開園十周年活動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盛裝開幕,本次活動以大明宮獨具特色的盛唐文化為主題,打造全天候沉浸式的盛世遊園會。2020大明宮迎中秋慶國慶暨開園十周年活動從10月1日持續至10月8日。通過「宮裡東西」唐市集、「我們的十年」變遷圖片展、惠民演出及熱氣球歡樂行系列主題活動,為遊客帶來「超現實沉浸、多感知互動、零距離感受」的穿越嘉年華,讓市民遊客領略包容和繁盛的盛唐文化的同時,全方位展示大明宮歷史與現代,傳統與時尚相互交融的區域新形象。
  • 千千萬萬春思起,字字詞詞憶吹簫;淺談詞牌《憶吹簫》填作心得
    後人根據這個浪漫的故事,創作了一個著名的詞牌——《鳳凰臺上憶吹簫》。千千萬萬春思起,字字詞詞憶吹簫。古典君分享五首此詞調,並淺談填作心得,希望對初學者有所幫助。歡迎朋友們互相交流切磋。——皛玊題記鳳凰臺上憶吹簫,詞牌名,又名憶吹簫等。以晁補之詞為正體,雙調97字,前段十句四平韻,後段九句五平韻。
  • 【周年慶爆料】第二彈:一睹大明宮
    1 大明宮歷史溯源 如果說盛唐時期的長安,是當時毫無爭議的東方中心,那麼大明宮則是這個帝國的掌上明珠。 ——王維 大明宮,始建於公元634年,位於唐長安北側的龍首原。大明宮是當時全世界最輝煌壯麗的宮殿群,其建築形制影響了當時東亞地區的多個國家宮殿的建設。
  • 夢回唐朝,尋找「千宮之宮」的東方聖殿大明宮
    「一朝得謁大明宮,歡呼拜舞自論功」 大明宮,大唐帝國的大朝正宮,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佔地面積約3.4 可這座被稱為「天下第一宮」的大明宮只存在了234年,唐昭宗天佑元年,歷經戰火的大明宮遭到毀滅性破壞,徹底淪為廢墟。直至今日,在西安,只能看到一座遍布著殘垣斷壁、斑駁苔痕的文化遺址。
  • 黑撒《醉長安》唱盡大唐盛世
    最近陝西話忒火了,曹軒賓那首《別君嘆》中的「渭城朝雨浥輕塵」猶在耳邊,黑撒樂隊又在《經典詠流傳》上用方言唱了《醉長安》,這次加入的是王維另一首比較冷門的唐詩《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 憶往昔:科比當年是如何成為紫金軍團的一員的?
    憶往昔:科比當年是如何成為紫金軍團的一員的?
  • 《憶金庸》——英雄淚,魂飛傲,劍花雲煙渺,滄海一聲笑……
    十月三十日來臨了,我的耳邊,又響起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話小屋之《憶金庸》英雄淚,魂飛傲,劍花雲煙渺,滄海一聲笑。青松搖,武魂飄,一代英豪,詩酒化碧濤。因為它勾起了我們的青春回憶,想起了綠皮兒的《射鵰英雄傳》,花了五塊錢買的……想起了天天放學後,做完作業吃完飯,眼巴巴地等著看《射鵰英雄傳》,播放的時候,萬人空巷……想起了自己梳起兩根小辮兒,模仿起古裝女孩的樣子……想起了「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
  • 唐玄宗和楊貴妃為何更偏愛興慶宮而不是大明宮?
    開創唐朝「開元盛世」的唐玄宗,人生大起大落,唐玄宗有著不顧世俗非議的一面,如納自己兒媳楊玉環為妃。但帝王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其中之一就是,唐玄宗不喜歡大明宮。其中的原因,也是很有意思:(唐長安大明宮復原圖)其一:唐玄宗時大明宮還不夠繁華唐長安城是隋文帝建的,隋文帝崇尚儉樸,長安城外郭雖然圈的很大,長安其城南四列裡坊,經過隋唐兩代三百多年的時間,始終沒有多少住戶,非常冷落荒涼。
  • 盤點唐朝皇宮三大內:大明宮是紫禁城三倍,玄宗的興慶宮最豪華
    之所以用這個宮殿的名字命名,是因為在高宗朝、武則天朝,皇帝都在大明宮裡起居聽政。這裡就相當於是大唐帝國的心臟。大明宮是唐太宗貞觀八年下令修建的,但是沒有完工,在太宗手上成了"爛尾工程"。到了高宗時,才繼續修建。建成之後,高宗便在這裡起居和辦公。那高宗之前的唐朝皇帝是在哪裡辦公呢?
  • 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打造盛唐燈會 民眾「進宮」過大年
    張遠 攝中新網西安1月13日電 (記者 張遠)記者13日從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獲悉,2020年春節期間民眾可「進宮」過大年,大明宮將以獨有的盛唐文化和精彩故事為核心,打造西安全天候沉浸式遊園會。據介紹,2020大明宮上元狂歡季通過光影科技、動態捕捉、VR技術、互動體驗等方式,讓前沿科技與盛唐歷史碰撞。
  • 終於去了趟大明宮遺址,記錄一下賈至王維岑參杜甫那四首詩
    在西安多年,這次終於找時間去了一趟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大明宮遺址公園位於太華南路,臨近38中,有一個面積極大的停車場,不用擔心沒車位。很多人知道大明宮是因為前些年那部《大明宮詞》電視劇,不過我印象最深的是王維那著名詩句「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早想看看這大唐帝國的大明宮究竟是何等氣派,外面的含元殿、中間的宣政殿、裡邊的紫宸殿這三大殿又是怎樣的氣象。只是,宮闕萬間都做了土,所謂遺址,如今只剩些土堆了。
  • 大明宮,這次真的火了!
    >世界盃「球迷聚會」高逼格「吃貨盛宴」全民的「啤酒狂歡」即日起一直到7月15日盡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主辦: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旅遊文物局/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青島啤酒漢斯集團/陝西華泰陽光科工貿集團有限公司
  • 大明宮10K挑戰賽升級歸來
    2020年元旦,一場「開門紅」的「 2020大明宮10K迎新跑 」,讓4000名跑友在儀式感滿滿的奔跑中喜迎新年,獨一無二的10K賽道讓大家感受到了大明宮的別樣風景,也讓跑友們領略到了世界文化遺產背後厚重的文化韻味
  • 憶長安只在故紙叢中舊詩篇
    有詩為證憶長安正月時,和風喜氣相隨。獻壽彤庭萬國, 燒燈青玉五枝。終南往往殘雪,渭水處處流澌。 忽一陣溫柔風起,吹動玉柳枝斜,隨東風一擺,千條絲絛皆關情!又一陣白雲飄過,引雀鶯燕子性起,嘰喳亂唱,句句歌聲動人心。曲江勝景一片熱鬧,駕者,輿者,騎者,步者,扶杖而行者。有詩為證憶長安二月時,玄鳥初至禖祠。百囀宮鶯繡羽, 千條御柳黃絲。更有曲江勝地,此來寒食佳期。
  •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預約免門票
    從高宗時起,歷朝皇帝多在此聽政,是二百餘年間唐代的政令中樞所在。大明宮平面略呈梯形,面積約3.2平方公裡。始建於公元634年,是太宗李世民在位時期為其父李淵修建的。公元663年,高宗帝將其擴建,是唐代帝王最為顯赫壯麗的建築。宮牆周長約7.6公裡,四面共有11座門,已探明的殿、臺、樓、亭等基址有40餘處。
  • 唐代大明宮修建耗時多久
    看了關於唐代大明宮的紀錄片,覺得大明宮真的好大啊!據說是凡爾賽宮的3倍,北京故宮的4倍,克裡姆林宮的12倍,羅浮宮的13倍,白金漢宮的15倍,擁有50多座殿堂和閣樓,被譽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那麼大的宮殿群肯定要建造好久吧,於是查了查相關資料,卻有了更多疑問。
  • 西安大明宮遺址:從沒落走向重生(圖)
    圖為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西安大明宮案例館。展館以大明宮主殿———含元殿西翼的棲鳳閣為藍本。郭長耀 攝  夯土、打路基、鋪地磚……工人李漢和其他工友正在這3.5平方公裡的區域內忙碌著。  這是5月7日的西安大明宮遺址公園,仍處於工匠的雕琢之中。
  • 大唐大明宮!
    大明宮或許沒有紫薇宮大,沒有紫薇宮豪華,但大明宮卻是大唐正宮。天下第一門,大明宮丹鳳門丹鳳門背面。東西長達六十多米,南北寬二十米大明宮三大正殿,從前到後依次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含元殿是大明宮的大朝正殿,位於丹鳳門以北、龍首原的南沿,是舉行重大慶典和朝會之所,也稱「外朝」。所謂: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