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時間一瞬間,
轉眼過去了一年。
十月三十日來臨了,
我的耳邊,又響起了——
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
話小屋之《憶金庸》
英雄淚,
魂飛傲,
劍花雲煙渺,
滄海一聲笑。
青松搖,
武魂飄,
一代英豪,
詩酒化碧濤。
撫琴射鵰,
天涯海角任逍遙
話小屋之《傷金庸》:
記得去年,
也就是2018年10月30日晚,
得知金庸辭世消息。
當時感覺仿佛世界坍塌了一半,
為什麼會那麼沉重?
因為它勾起了我們的青春回憶,
想起了綠皮兒的《射鵰英雄傳》,
花了五塊錢買的……
想起了天天放學後,
做完作業吃完飯,
眼巴巴地等著看《射鵰英雄傳》,
播放的時候,萬人空巷……
想起了自己梳起兩根小辮兒,
模仿起古裝女孩的樣子……
想起了「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
從喜歡歌詞,
到開始喜歡上了古詩詞……
想起了,
黃蓉給洪七公做的美味佳餚,
自己也開始喜歡上了美食和廚藝……
在我們的青春記憶裡,
金庸的作品,
是我們青春時代的精神食糧。
難過的同時,
找出了射鵰英雄傳等主題曲,
聽了大半夜……
青春,還能回來嗎?
你和我,還有那種情懷嗎?
金庸,本名查良鏞。
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1924年3月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
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
1946年秋,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
1948年,畢業於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並被調往《大公報》香港分社。
1952年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
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
2018年10月30日於香港辭世,享年94歲。
金庸的作品,穿越了上下五千年——
按書中內容的時間排序,大致如下:
一.春秋時期
1.《越女劍》:公元前五世紀前葉
二.北宋後期
2.《天龍八部》:公元1094年前後
三.南宋中後期
3.《射鵰英雄傳》:公元1206年-1227年
理由:郭母懷胎到鐵木真逝世
4.《神鵰俠侶》:公元1239年-1260年
理由:楊過出場到蒙哥歸天
四.元朝末期
5.《倚天屠龍記》:公元1337年-1360年
理由:張三丰90歲到張無忌22歲
五.明朝
6.《笑傲江湖》:估為明朝中期
理由:因內容有武當派,書中所述官職為明朝。書上的插圖中的男子,也都沒有辮子。
另外,在《鹿鼎記》中,澄觀老師侄曾想到:「前朝有一位令狐衝大俠,以無招勝有招」,
故推論為明朝。
7.《俠客行》:明朝
理由:因有武當派,內容所述也沒什麼重大民族矛盾,插圖中的男子也沒有辮子。
8.《碧血劍》:公元1634年-1644年
理由:袁承志從10歲到20歲
六.清朝
9.《鹿鼎記》:公元1670年-1689年
理由:史書記載,鰲拜死於1670年,韋小寶籤訂《尼布楚條約》後歸隱,《尼布楚條約》是1689年。
10.《書劍恩仇錄》:公元1756年前後
理由:因《飛狐外傳》中,趙半山曾對小胡斐說過:福康安在十年前被紅花會抓住過。
11.《飛狐外傳》:公元1766年-1770年
理由:根據《雪山飛狐》推算,從胡斐13歲到17歲。
12.《雪山飛狐》:公元1780年3月15日(陰曆)
理由:書上開頭所述:「這是乾隆四十五年叄月十五」。
13.《鴛鴦刀》:清朝
理由:書中倒數第二段寫道——「滿清皇帝聽說這雙刀之中,有一個能無敵於天下的大秘密」,所以,應該是清朝。
14.《連城訣》:清朝
理由:內容插圖中的男人,都有一條辮子。而且,官職名稱、地名,由此推論是清朝。
15.《白馬嘯西風》:清朝
一代大俠離我們遠去了,
他的武俠世界,
陪伴了六零七零八零後的青春歲月: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金庸的武俠世界,
盡於這十四字中……
緬懷他,
緬懷逝去的青春……
(作品所涉及的年代只是推論,如有不同敬請留言探討。於陰曆十月初一「寒衣節」特發此稿以紀念金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