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3、4個人才能完成的救援工作,現在1個人攜帶智能救生裝備就能完成,而且響應速度更快。」民兵應急分隊骨幹葉維春第一次進行「水上飛」救生擔架床訓練,就被這套水上智能裝備的高效智能所吸引。
參與本次集訓的民兵應急分隊
珠海警備區2020年度珠海市民兵應急分隊集中訓練於近日拉開序幕,來自珠海市各區的50名民兵骨幹成員參加了此次集中訓練。
今年,警備區將民兵應急分隊集訓課堂搬到了香山海洋科技港(國內首個無人船研發測試基地),首次將水上智能救生裝備引入民兵應急分隊訓練。雲洲「水上飛」救生擔架床、「海豚1號」水面救生機器人等智能救生產品均成為本次訓練的重要裝備。
課堂上,技術人員首先對兩款產品進行了具體的介紹。據了解,「水上飛」救生擔架床救助功能強大,可在床身趴伏1人,同時拖拉3—4人,同時還具有在寒冷的水中床身自動升溫的人性化設置,提升有效救援率。
「海豚1號」水面救生機器人則小巧便攜,單手可控,可以代替救援人員快速到達落水者身邊進行救援,易操控、高效率、低風險,完美解決水上應急救援中的痛點問題。
民兵代表練習操作該新裝備
「在應急救援、搶險救災等工作中,響應速度和救援效率是關鍵。水上智能救生裝備能極大縮短救援時間,提高救援質量與水平,而且大大降低了極端天氣、惡劣環境對應急救援工作的影響,值得在應急工作中推廣應用。」珠海警備區戰備建設處處長潘新宇稱。
近年來,珠海警備區在長期的民兵訓練摸索中,不斷提高科技元素,增強應急救援力量,努力打造「平時服務、急時應急、戰時應戰」的民兵應急隊伍。不久前,該警備區已購置了6臺水上智能救生裝備,用於開展水上智能裝備應急救生訓練。下一步,珠海警備區還將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裝備民兵新質力量,助力民兵應急分隊提升裝備水平,提高應急救援行動的時效性、準確性和科學性。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