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孫毅安
一直想去衡山。
中國有五嶽聞名遐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衡山在長沙之南140公裡,靠近衡陽。
我想去衡山,不是為了參觀南嶽大廟,也不是為了拜謁福壽寺和金剛舍利塔,更不是為了登頂遊覽祝融殿。使我朝思暮想的,是衡山的忠烈祠。
小時候上學念書,關於抗日戰爭,只知道八路軍新四軍抗戰打鬼子,國民黨一水兒頑匪投降派,不是當漢奸就是當偽軍。全國人民抗擊日寇浴血沙場,蔣介石躲在重慶苟延殘喘,國民黨軍隊都藏進峨眉山裡養精蓄銳,等到抗日勝利了,就從峨眉山上跑下來奪取勝利果實摘桃子。這樣的宣傳深入人心,所以從小就很鄙視國民黨,電影電視裡的「國軍」形象,都是歪戴帽子,敞胸露懷,賊眉鼠眼的壞傢伙。這個觀念,在很多年裡都沒有改變。
1994年第一次去臺灣,在臺北拜謁抗戰將士忠烈祠,當時的感覺非常震撼,才知道在湖南衡山,還有一個忠烈祠,供奉著當年保家衛國的抗日英靈。從那時起,就很想去湖南看一看。
時光如梭,轉眼二十年過去。這二十年間由於工作的關係,走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去了很多一般人去不了的地方,可是心裡一直惦記著的衡山,卻始終沒有去成,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遺憾。恰好第二十七屆中國電視金鷹獎頒獎典禮在湖南衛視舉行,之前西影投資拍攝的電視劇《聶榮臻》獲優秀電視劇獎,身為製片人要到長沙去領受殊榮,臨行前就暗自打定主意,一定要去衡山看一看。
從長沙出發,沿高速公路驅車兩個小時就到了衡山。雖然時至中午,景區門口卻人流如潮,遊客們多集中在福壽寺和萬壽大鼎、南嶽大廟等景點。向路人詢問忠烈祠,竟然大都不知道。後來到了景區購票處,才被告知要沿著勝利坊盤桓上山約三公裡,方可看到忠烈祠。
按規定,景區不允許車輛進入。偏偏那一日因為遊客太多,遊覽車已經告罄,所以買了門票後,只得步行上山。有工作人員熱心指點,說不必走大路,沿著山谷小道步行,很快就能到忠烈祠。
山谷裡有石階逶迤而上。緩步前行,山風習習林木青翠,甚是愜意。石階沿著一條溪流,時而左岸時而右岸,小橋相連往復盤桓曲徑通幽。只是越走山越高,越走林越密,連人也看不到了。於是就質疑是否走錯了路?再看路標,每個岔路口都分明刻著「忠烈祠」的字樣,說明沒走錯。又累又渴地走了近兩個小時,汗流浹背筋疲力盡,終於走上了公路,一塊石壁上赫然寫著:忠烈祠,前行860M。
又走了大約一公裡,看到騎著摩託車攬客的當地人,問忠烈祠在何處?摩託黨偏了一下腦袋說:後面就是。順著他指的方向看過去,有石牆青瓦掩映在樹叢中。原來不知不覺,已經走到了忠烈祠最高處——享堂的背後,只好逐次往下拜謁。
享堂大殿外的牌匾「忠烈祠」,為蔣中正手書。大殿最中央「抗日將士陣亡總神位」引人注目。總神位兩旁,分列從淞滬抗戰一直到長沙會戰,第十九集團軍、第一戰區、第三戰區,第九戰區凡二十二次戰役為國捐軀的烈士神位,令人肅然起敬。享堂一側,立有胡鶴雲、鄭作民,羅啟疆、趙邵宗、章亮基、伍仲衡、廖齡奇、陳浩烈、陳炳熾、孫明瑾、陳石經、彭士量等殉國將軍生平事跡的石碑。細細讀來,不禁感慨萬千。而印象尤為深刻的,當屬享堂裡鐫刻的《軍人讀訓》,在此抄錄共仰:
第一條:實行三民主義捍衛國家不容有違背怠忽之行為。
第二條:維護國民政府服從長官不容有虛偽背離之行為。
第三條:敬愛袍澤保護人民不容有倨傲粗暴之行為。
第四條:盡忠職守奉行命令不容有延誤怯懦之行為。
第五條:嚴守紀律勇敢果決不容有廢弛敷衍之行為。
第六條:團結精誠協同一致不容有散漫推諉之行為。
第七條:負責知恥崇尚武德不容有侮辱貪鄙之行為。
第八條:刻苦耐勞節儉樸實不容有奢侈浮華之行為。
第九條:注重禮節整肅儀容不容有褻蕩浪漫之行為。
第十條:誠心修身篤守信義不容有卑劣詐偽之行為。
在我瞻仰整個享堂的過程中,進入大殿的遊人屈指可數。沿著臺階往下走,就到了安亭小廣場。安亭之役,是淞滬會戰最後一戰,薛嶽親自督師掩護撤退,「犧牲壯烈」。亭為石構,四柱穹廬頂,中立方碑,碑文為薛嶽親撰。
安亭之下,是紀念堂。木質鎏金堂額為林森手書。堂為三開間,明間正中豎巨碑,上刻《南嶽忠烈紀念堂碑記》,由薛嶽書撰,全文如下: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我中國民族崛起抗倭之神聖戰爭在總裁領導之下,舉國奮袂人人效死。我前線將士莫不忠義憤發,億萬一心,以與強寇相周旋,四載以還,五洲嘡視,三島震駭。最後勝利之必得,已操左券。而我成仁將士,以大無畏之精神保衛國土,以最寶貴之生命換取光榮,開創恆古未有之偉績,尤為萬代所崇敬。餘忝總戎重轉戰北東南各戰場,目擊成仁將士前赴後繼視死如歸之忠勇,未嘗不肅然動容。而一念及浴血糜骨之壯烈,則又未嘗不愴然出涕。不有紀念曷展素誠,乃請準中央,分頒巨帑,即就南嶽闢地,建墓以安忠骸。而祠堂先後落成,永標大節,醵也廼者,名山片石做萬丈之光芒,浩氣雄風歷千秋而不朽。精靈所積蔚為國魂,仰止之餘當起頑懦,又豈止崇德報功已哉!是為記。
中華民國三十年一月,第九戰區司令長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嶽 撰文立石。」
我肅立在巨碑前,默讀薛嶽碑文,好一個真情流露,氣壯山河!又在心裡讀了一遍,遙想當年無數忠烈,槍林彈雨為國捐軀,又是何等的壯烈!觸景生情,不覺潸然淚下。出了紀念堂,抬頭回望忠烈祠,淚眼婆娑之中,只覺肅穆滿懷,於是整頓衣裳,斂容垂首,雙膝跪地,向忠烈們的神位叩首致敬。
拾階而下,七七紀念碑巍然矗立,五顆石制巨型炮彈,呈梅花形直指藍天,寓意全民奮起,武力抗辱。再往下走,就到了牌坊門前,一列拱門三孔,琉璃蓋頂,花崗巖方整石牆體。中拱上方嵌漢白玉豎額:南嶽忠烈祠。路旁立著一根石柱,上書八個大字:「遊人至此,脫帽致敬。」
在拜謁的整個過程中,忠烈祠從牌坊到享堂,諾大的陵園,幾乎沒有見到遊人,稱得上是門可羅雀,和南嶽大廟福壽寺的熙攘人群恰成反照。站在牌坊外空蕩蕩的路上,心裡不由得倍感悽涼。薛嶽撰文立石時所希望的「尤為萬代所崇敬,」只是一廂情願罷了。如果他今天還活著,一定會為此羞憤痛苦。
我的心裡充滿了悲涼。我以為這裡會有很多人來參拜,孩子們會懷著崇敬的心情,向先烈們獻花;成年人會駐足默立,向英雄們致敬。一代一代的中國人,會牢記這些民族英雄,以他們為楷模,當祖國需要挺身而出的時候,毫不猶豫地獻出生命。可是我看到了燒香的人,算命的人,遊山玩水的人,他們喜笑顏開,從忠烈祠前驅車而過,視而不見。
下山的時候,已經是黃昏了。殘陽如血,山上的楓葉正紅,有風吹過,楓葉一片片落下,在地上翻滾,秋天真的來了。
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
………………………………………………………
*昨日精彩互動*
@慧心
沒有想到蒲城居然有這麼多的景點。很喜歡你這種隨意輕鬆的遊記。
………………………………………………………
*加入我們*
星路A——QQ群:
搜索群號碼:152193166,驗證信息請輸入「星光」
星路B——微信群: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進入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往期精彩文章
【快速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