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7時30分,準時坐在家中客廳裡,手拿遙控器,調至東方衛視觀看孫儷主演的74集電視連續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劇中以陝西省涇陽縣安吳堡吳氏家族史實為背景,講述了清末出身民間的陝西女首富周瑩跌宕起伏的人生,引起了我們對歷史人物周瑩,以及吳家東院的好奇心和無盡遐想……
10月3日,儘管秋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但無法擋住驅車探訪「周瑩」前世後生的念頭,冒雨從西安驅車1個多小時,就來到「周瑩」故裡——鹹陽市涇陽縣安吳鎮安吳堡村。當我剛將車子開到安吳堡牌樓門前,就有在此執勤警察同志及時告知:「車子不能進村,可在路邊停放。拿出相機站在安吳堡村牌樓下,依然想像不出吳家東院當年輝煌和「富可敵國」的景象。通往村中的道路兩旁,出售小吃、蔬菜和當地名品的攤販,非常忙碌,遊人與之討價還價。走進村裡,很多農戶正在抓緊修建爐膛,有的已在自己家門口、院落擺出經營讓和、磨豆漿、羊血餄餎、餃子、甄糕等特色小吃,飯桌上坐滿品嘗的遊人。
當我們來到吳家東院——如今《安吳青年訓練班紀念館》所在地,拿到用身份證換取的門票,走進這座關中標準的深宅大院。
吳家東院門朝南,面闊三間,明間為大門,兩側翼門較窄。三架梁,抬梁式結構。後面有望月樓,東側面有迎祥宮等建築。從目前僅留的房屋建造結構來看,依稀可見吳家成為關中著名的大家望族的輝煌。
1937年洛川會議以後,西北青年訓練班從延安遷到涇陽,於1938年春遷至此地,共舉辦了6期訓練班,畢業學員13000多人,培養了大批青年幹部。1940年4月撤回延安。毛澤東為青訓班題詞,朱德親赴視察並作了題為《抗日形勢》的報告,林伯渠經常在此講課。青訓班班部設在安吳寡婦周氏正院。
雖然下著雨,但前來參觀的遊人非常多,據紀念館售票同志講,國慶長假前兩天,每天遊客達到2萬多人。一部熱播電視劇,讓全國許多觀眾利用國慶節慕名來到這裡,一探吳家「周瑩」精明用人,勤於算計,極盡理財聚財之能事,使吳家商業又迅速走向繁榮興旺,締造出吳家商業帝國的輝煌。一部熱播電視劇,又使安吳堡村村民看到鄉村遊帶來了發財致富興旺的機遇,紛紛盤鍋搭臺,推出各式各樣農家樂,使每天遠道而來的遊客,在觀賞吳家東院、周瑩的傳奇故事,領略到《安吳青年訓練班》作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紅色魅力的同時,品嘗到地道、純正的安吳堡美味菜餚,實現遊人、村民雙贏的好事,豈不快哉!豈不美哉!(通訊員袁琛陝西日報記者 袁景智攝)
編輯: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