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陽,你又咋啦!?

2020-12-16 騰訊網

客觀真實、記錄身邊發生的一切

原標題:走,跟我回涇陽!

涇陽,真正的八百裡秦川腹地,中國的正中心,大地原點的所在,那裡也是我的家鄉,我生活了二十多載的故地熱土。

涇陽

你聽過涇陽也許是因為她是《那年花開月正圓》中周瑩的婆家;

也許是因為她是水上樂園樂華城的所在;

又或是聽過她「關中白菜心」、明清時期「西部金融中心」的各種財富神話;

而涇陽人心中的涇陽,卻是最樸素安逸的閒適生活,最美味可口的家鄉飯菜。

涇陽人的童年從文廟市場開始

從我有記憶開始,文廟市場就是早些年涇陽人最愛去的衣物賣場,幾乎每個涇陽人都穿過從這裡買來的鞋襪衣褲,童年的記憶就是聽母親在文廟市場同老闆討價還價,撕磨著價錢給我置辦行頭。

因為市場的緊對面便是古建築文廟,所以文廟二字便冠給了周圍所有的建築街群,文廟街、文廟市場,甚至連附近的小學都被稱為文廟小學,「文廟」不僅是一處古蹟,在涇陽人心中,它更像家的一片區域,臥室、沙發、陽臺,或者其他更溫暖踏實的所在。

最無憂的那幾年,姑娘們在涇幹湖公園滑旱冰,小夥子們在體育場打籃球,晚上再去先鋒大街夜市攤咥上一頓南娃麻辣燙,小城的生活是最滋潤幸福的。

走,去華仔剪頭!

涇陽街頭有無數髮廊,前幾年要說哪幾家人氣最旺,「華仔」必須擁有姓名。

華仔的人氣來源於背後姚家巷裡的姚家巷中學,縣城最好的初中,也是我的母校,數百年前的陝甘味經書院。

同樣承載了三代涇陽人青春的,還有建於抗日烽火中的涇幹中學,在年輕人們都奔向大城市的今天,這幾處緊鄰校園的街邊,就是涇陽充滿青春氣息和美好火種的所在。

涇陽人嗜吃如命

從前只覺得涇陽飯菜可口,離開縣城之後才發現,涇陽人的嘴太叼,吃食從不湊合,美味第一要緊。

杜家葫蘆頭

這樣炒法的豬大腸,涇陽縣城獨一份兒,其他哪都吃不到!

不同於煮葫蘆頭,這樣炒出來的大腸0腥味兒,只有鮮辣,就著烙熱的坨坨饃,我一個姑娘家就能吃三、四個,老涇陽人就好這一口。

從不吃內臟的人嘗上一口杜家炒葫蘆頭也會立馬倒戈,一定要配一碗青菜豆腐湯,解辣清油的黃金搭檔,這家逢外鄉人必安利的館子,吃完反饋0差評!

濤濤小吃

要是你能起個大早,一定要去吃濤濤早點,過了9點,連豆漿渣都剩不下了。

這家開了十幾年的老早點鋪子,早摸透了涇陽人刁鑽的胃,豆漿麻花、油茶胡辣湯、籠籠肉夾饃…十幾樣早飯隨便你挑,每樣都味正料紮實。

吃食上涇陽人最不好糊弄,他們做的實在又美味,街坊四鄰三天兩頭就來光顧。

中心街老朱家肉夾饃

從我爺爺輩就開始吃的正宗百年老店,一直被模仿,從沒人超越,周邊鄰縣也時常有人專程驅車來咥上幾個。

吃過西安無數家臘汁肉夾饃,最香的一口臘汁還是涇陽老朱家,絕不是心中偏私,單看他們做肉夾饃的過程,就百般講究。

兒時的老朱家是碳火爐子上的拍打聲。

巴掌大的面片重重摔打在鐵爐上,肉碼上刀面,往饃裡一擦,再灌上半勺臘汁,師傅手腳利索,肉量紮實,兩塊五一個,好吃再來。

王謀燒烤

涇陽最早的燒烤店之一,縣城裡的人幾乎一大半都吃過王謀烤魚,謀伯的醃魚手藝人盡皆知。

吃完燒烤謀伯還會送大家倍兒鮮香的魚排湯,一送就是十年,如今新的燒烤店一茬又一茬,可王謀燒烤依舊是大家最有感情的夜宵美味。

不僅是烤魚,烤肉、河鮮、餛飩,樣樣拿得出手,每次哥兒幾個回涇陽,第一頓聚餐必定先把王謀燒烤安排上!

三江紅乾鍋會

涇陽的食客難伺候,飯店酒樓一茬又一茬倒閉換新,三江紅卻一直屹立不倒,從前在涇陽吃火鍋,三江紅一定是不二選擇。

乾鍋值得一吃,量大,味兒足,不像海底撈,也不是川渝鍋,就是家鄉火鍋的熟悉味道。

小金花的燙麵油餅、涇武飯莊峨眉川菜、紅菱餃子館、渤海飄香魚、涇陽穰合…說起吃的,涇陽人總是沒完沒了,若有外鄉朋友來,定要壓上你大吃三天才能放走。

文物大縣的稱號不是蓋的

作為陝西的文物大縣,涇陽大大小小的文物古蹟、致美風景,看不完也品不盡。

中國第一點——大地原點

中國第一渠——鄭國渠遺址

中國第一班——安吳青訓班

中國第一磚塔——崇文塔

樣樣都是涇陽人的驕傲

安吳堡

安吳堡正是《那年花開月正圓》中的安吳寡婦、慈禧太后的乾女兒周瑩的婆家,正是這個擁有東西南北五大院的建築中,歷史上的周瑩一家揭開了陝商鹽茶行當中的為人經商之道。

這個透著江南風韻的秦商建築中四處都是精緻的磚雕,內中高臺石階,曲屋連屬,古樸幽靜,秦商盛極一時的輝煌盡顯於此。

崇文塔

中國現存最高的磚塔,距今360年,這座十三層高的塔以它的宏偉和別致的八角形態,外觀上堪媲美大雁塔。

這處全國保存最完好的磚塔,其中蘊含著無窮的古人智慧。

鄭國渠

秦朝最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就是鄭國渠。

被譽為「關中第一大峽谷」的涇河大峽谷、神秘狹長的黑溝、一脈而成的龍鬚、龍涎瀑布、神奇的孔雀灣,盡在鄭國渠。

張家山風景區

張家山,涇陽人的秘密後花園,人少、景美,山水清新,不輸秦嶺密林。

張家山就像避世的涇陽人一樣,閒逸美好,奇石峻岭,峪河飛流,盡在隱秘之處。

茯茶小鎮

來到中國茯茶之都的涇陽,怎麼能不品香濃沁脾的茯茶

茯茶絕不是旅遊產品,涇陽人自己也時常在午後來茯茶鎮休憩品茶,一杯濃鬱的茯茶下肚,化食益氣,滿口留香。

涇陽不僅是我的家鄉故土,更是一片無窮無盡的寶藏土壤,這片溫厚又充滿底蘊的土地,我雖不再長駐,她卻永遠溫熱。

看到她的美,期盼她更好,是每一個涇陽人的衷心夙願。

來源:西安撲通

相關焦點

  • 追《大秦賦》,來涇陽咥一頓面,嫽滴太
    正宗老秦人,尤其是涇陽人愛吃麵。先不說吃,光是提說一下「走走,咥面走」就來神。涇陽人外地回鄉下車第一句話「走,先叫我美美的咥一頓面」。 刺啦一聲,隨著眉頭一皺一皺,眼睛瞪得老大,卻只看著碗裡,筷子只管往裡送,嘴只管往裡吸,吱吱吱!嚼也不嚼一下,只看喉結一上一下地抽動著。
  • 省群眾足球乙級聯賽(涇陽賽區)開賽
    ▼小樣兒,我搶你球,可惜,離球門就差一丟丟right now,一記大腳,進球啦,哇哈哈哈球員們在賽場上激情飛揚,你爭我搶、激烈拼殺,一次次巧妙的過人、一腳腳有力的射門,年輕的活力在運動場上迸發。,在涇陽中學進行共計21場次的激烈比賽。
  • 杏花飄香 涇陽等你
    從西安走西寶高速經過渭河大橋、涇河大橋後,在涇陽永樂處下高速後向西到涇陽縣城,由涇陽縣城北環路一直向西往鹹陽方向走,過涇河大橋後抵達太平鎮。來源:信息辦
  • 特產丨涇陽獨有的特色小吃--涇陽釀餄
    點擊「在涇陽」關注我喲☀ 每天推送涇陽新聞、本土文化,民生資訊,涇陽發展,趣聞軼事,商家優惠等諸多優質內容,涇陽最接地氣、重服務的本地微信平臺!
  • 對不起,我要去涇陽了!
    主編亂彈妞:兩枚少女心爆棚的「女漢子」,愛吃會耍又可愛,賣得了萌,犯得了二,自詡追得上陳偉霆,嫁得了吳亦凡...當然,和你一起吃遍
  • 央視名嘴康輝、王筱磊打CALL涇陽茯茶,你買了嗎?
    站臺打CALL這場直播帶貨讓涇陽茯茶展現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消費者面前短短幾分鐘的直播推介怎能讓你真正了解已有600年歷史的涇陽茯茶>下面就讓小編為你普及一下涇陽茯茶的歷史文化涇陽茯涇陽茯茶工藝複雜,多達29道築茶工藝。涇陽茯茶被譽為古絲綢之路上的「神秘之茶」、「生命之茶」、「絲綢之路上的黑黃金」。涇陽茯茶茶體緊結,其色澤黑褐油潤,金花茂盛,入口清香持久,醇厚回甘綿滑,具有「消惺肉之膩,解青稞之熱」的功效。
  • 涇陽,來了!
    客觀真實、記錄身邊發生的一切 涇陽位於 涇河之北,古以水之北為陽,涇陽由此得名,其名最早見於《詩經》,境內風景名勝主要有:茯茶小鎮、龍泉公社、大地原點、漢陽陵等
  • 涇陽賦2——學者風範
    涇陽不愧是個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的好地方啊,好多文人志士都對涇陽嘖嘖稱讚。你不信?
  • 來涇陽一趟,不美美滴逛一圈怎麼能行?
    所以來到涇陽,不美美的逛一圈怎麼能夠?涇陽的美食,哪一道是你的心頭愛?舌尖上的涇陽▼讓餄讓餄這道地方美味菜餚的,在三秦大地,八百裡關中一帶,只有涇陽一地。「讓餄」,按照諧音即為軟和一意,才上飯桌,熱氣拌著香氣,早已讓頑皮稚童急切地咂吧著嘴巴,吐一下舌頭,大聲疾呼「穰餄上來了」,一邊麻利地伸出筷子,一邊再也忍不住口水呼啦從口角流出。
  • 霍華德,您咋啦?
    霍華德,您咋啦?你的這句話,一般人,大大咧咧,也就是無所謂了。但是恩比德塊兒比誰都大,心眼比誰都小,你猜他怎麼想啊?
  • 涇陽兩所學校正式更名
    9月3日,姚家巷中學正式更名為涇陽味經中學,涇陽中學正式更名為涇陽崇實中學,此次更名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經縣委、縣政府同意,報請市委編制委員會批准。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宣朝,縣委常委、縣政府黨組成員李劍,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苟俊濤,縣政協副主席楊永良先後出席兩校揭牌儀式並揭牌。
  • 出走涇陽多年,歸來仍是縣城青年
    還是老家巷子口的阿姨會說話,前幾年她見了我還說:「你這好看的就跟個姑娘娃一樣,不知道的還想給你說個對象哩。」嘖嘖,怪不得阿姨前些年做生意賺了不少。唉,對門的小嬰兒都長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我還能不老嗎?然而我覺得我家鄉變化比我大,而且越來越有活力,越來越惹人愛。我的家鄉是八百裡秦川腹地、大地原點所在地——涇陽縣。山南水北為陽,顧名思義,涇陽在涇河的北面。
  • 白描:我的家鄉在涇陽——原點之城
    2017年我回鄉寫《天下第一渠》,秦代著名水利工程鄭國渠遺址就在涇陽,這條為秦國統一天下奠定經濟基礎的大渠,有一條支渠就經過我們村口,另一條支渠穿過涇陽縣城,它是自涇陽涇河谷口引水而澤潤關秦的大地之乳。寫作期間,我算是踏踏實實在涇陽住了下來。
  • 涇陽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調整!
    接市委組織部通知(鹹組幹發〔2016〕213號),省委決定張渭同志任中共涇陽縣委書記,
  • 追《大秦賦》:吃秦朝流傳下來的涇陽美食
    也俘獲了眾多的粉絲 追著劇情打卡涇陽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 一道跟秦朝有關的涇陽美食 涇陽特色小吃 讓餄 相傳,戰國時,雲陽蔣村附近有個石門廟,由於這裡人煙稀少
  • 三原、涇陽的陝西經濟中心地位
    所以,當時在全省商業和金融業中具有突出地位的三原、涇陽是陝西的經濟中心。   首先,三原、涇陽是東西部商品物資的集散之地。由於三原地處關中的中部,渭河之北,四周農產品極為豐富,交通亦十分便利,因此成為東西部物資集散地。渭北各縣所產的棉花、西北輸出的藥材和鄂、豫生產的布匹皆以三原為集散地,「故三原實為東南與西北之樞紐」。
  • 瓤餄成就涇陽美食
    瓤餄是涇陽的特色美食,每逢過年過節,或是紅白喜事,瓤餄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它色澤鮮豔,口感綿軟,香味無窮,老少皆宜。
  • 涇陽穰餄起源的四個版本!
    「穰餄」這道地方美味菜餚的,在三秦大地,八百裡關中一帶,只有涇陽一地。涇陽穰餄的起源有四種說法:一種說法與秦公子扶蘇有關。吳周氏為表敬意特意聘請涇陽當地名廚來到西安,為慈禧太后烹飪涇陽地方美食。慈禧太后吃後覺得其中一位名為楊貴財的廚子做的那道菜非常好吃,於是她就問那道菜的菜名。楊師傅就回答到:'這道菜叫讓餄',讓餄就由此得名
  • 涇陽處處有故事--周瑩(吳周氏)與「護國夫人」
    一天午後,慈禧剛休息起來,李蓮英正在給她輕輕捶背,一個小太監急急跑過來稟道:「奴才稟奏老佛爺,陝西涇陽有一民婦吳周氏呈進貢單一份,現在宮門外邊恭候面駕。」   李蓮英不等慈禧開口,便奪過貢單看了起來,接著不禁高聲驚嘆:「嘿嘿,白銀十萬!白銀十萬!」
  • 涇陽史話:陝商奇女—周瑩
    本期涇河地理 帶你走進一個 大家閨秀蛻變大義陝商的傳奇故事! 生於末世運偏消 夫家吳門祖籍江蘇,相傳唐時因祖上有人至涇陽做官,便舉家遷至涇陽縣安吳堡定居。周瑩的公公吳蔚文經商有道,先後捐得湖北候補道臺,山西寧武知府等職。同時辦理淮鹽鹽務,掌握數百鹽引,在揚州設立鹽務總號「裕隆全」,同時各地設立有分號,一年就有數萬兩銀子收入,成為遠近聞名的大鹽商。 至光緒二年(1876),吳蔚文去世,吳家東院生意由其子吳聘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