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踐行者】全國「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提名獎」獲得者趙少輝:讓青春在瑤鄉沃土綻放光芒
金羊網 2020-01-07
在趙少輝的腦海裡,家鄉這兩個字就意味著經濟落後、交通不便。改變家鄉貧窮落後面貌的願望就像一粒種子,種在了趙少輝的心裡。
趙少輝(右)在田間了解貧困戶莊稼收成情況
文/圖 金羊網記者周聰 通訊員粵仁宣
乳源瑤族自治縣是廣東省三個少數民族自治縣之一。33年前,趙少輝就出生在這裡。在他的腦海裡,家鄉這兩個字就意味著經濟落後、交通不便。改變家鄉貧窮落後面貌的願望就像一粒種子,種在了趙少輝的心裡。
2008年,大學畢業的趙少輝通過廣東省「三支一扶」計劃回到家鄉。經過多年的磨練,如今的趙少輝已成為乳源瑤族自治縣必背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可在他看來,一切並沒有變,如今的他一如既往地站在基層,行走在第一線。
兩次義無反顧投身基層
2008年5月,即將大學畢業的趙少輝在面對留在廣州等大城市的誘惑時,腦海裡浮現出家鄉的貧窮落後的場景。經過再三考慮,趙少輝不顧家人朋友的勸阻,堅定地報名參加了廣東省「三支一扶」計劃,為家鄉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2008年7月,他回到了家鄉的必背鎮人民政府從事扶貧工作,開啟了他投身扶貧工作的第一步。
2010年12月,趙少輝考上了離縣城最遠的鄉鎮——大布鎮政府公務員,一待就是四年。2014年2月,由於工作表現突出,他調入了縣直機關部門。待遇上去了,工作環境改善了,可趙少輝的心卻懸起來了,家鄉父老那期望的眼神始終縈繞在他的心裡。
2016年2月,他再次不顧家人的反對,主動提出回到基層工作。在他的堅持下,趙少輝先後在基層工作了9年時間。
致力脫貧攻堅成績斐然
在大橋鎮工作期間,趙少輝負責脫貧攻堅工作,該鎮是全縣村(居)委最多、脫貧任務最重的鄉鎮,貧困人口佔了全縣五分之一。可是大橋鎮無相對貧困村、外力支援相對較弱,且貧困戶分散在21個行政村180多個村小組,難以統籌大型產業項目。
大橋鎮的空氣和水土比較優良,適合發展畜禽養殖。對此,趙少輝與同事經過反覆研究,決定嘗試在全縣探索蛋雞「代養代銷」模式。
政府通過與企業合作,以代養代銷和獎代補的方式,成功帶動了60戶參與項目的貧困戶實現收益。看到辦法可行,趙少輝通過以點帶面,又統籌蛋雞養殖(第二批次)、油茶種植、禾花魚養殖等三個覆蓋全鎮305戶有勞動力貧困戶的「代種代養」項目,通過3-5年的時間,實現長效穩定增收,「代種代養」模式也在全縣進行了推廣。
2016年至2018年,大橋鎮在扶貧攻堅方面傳來了好消息。460戶1278人實現了脫貧,共落實教育資助370人,發放補助227.63萬元;完成危房改造任務227戶,發放補助1028.8萬元;社會保障實現100%全覆蓋。
趙少輝懷著對瑤鄉的熱愛,在多年的基層工作生涯中,贏得了普遍讚譽。他表示,自己的「基層夢」現在僅僅是個開端,他仍將持續走下去。為促進鄉村振興奉獻著自己的青春,讓青春在瑤鄉綻放最美光芒。
編輯: a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