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交響曲》首演現場(廣州交響樂團供圖)
大洋網訊 為謳歌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廣東省委宣傳部和省文化和旅遊廳的支持下,廣州交響樂團委約著名廣東籍作曲家李海鷹創作了一部大型交響樂作品《第一交響曲(珠江)》。昨晚,國際著名指揮家、廣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餘隆執棒樂團,聯袂男高音張學樑、女高音李晶晶及華南師範大學合唱團,在星海音樂廳世界首演這部大型交響樂作品。
首演震撼人心
當晚演出前,《珠江交響曲》首演新聞發布會在星海音樂廳音樂空間舉行,指揮家餘隆和作曲家李海鷹出席了發布會。
創作《珠江交響曲》,李海鷹「閉關半年」,「完全要把自己的腦子清空才行。創作出來後,餘隆大師的加持讓我太高興了,他的經驗非常豐富。我非常欣賞餘隆的處理,他讓作品充滿活力。」
餘隆則表示對李海鷹的作品充滿期待,「這部作品中飽含他對珠江的情懷,非常動人。」
據介紹,《珠江交響曲》分為四個樂章:《珠江驚雷》《春之女神》《激情律動》和《榮耀珠江》。李海鷹用廣東音樂《旱天雷》作為動機之一貫穿整部《珠江交響曲》。他認為,廣東音樂的形成受到江南絲竹、古樂、粵曲小調等多方面的影響,也受到西方音樂的影響,在中國民間音樂發展的歷史中是非常獨特的。而《旱天雷》是廣東音樂名曲。李海鷹藉此向音樂創作前輩及參與改革開放的前輩致敬。
而昨晚的首演震撼人心。全曲在第四樂章「壯哉!美哉!」的歌聲中達到最高潮。
名曲佳作訴說中國故事
這場音樂會除了《珠江交響曲》的首演,還安排了兩首頗具深意的曲目,演出著名作曲家陳其鋼的二胡協奏曲《逝去的時光》及由著名作曲家杜鳴心改編的管弦樂版《春天的故事》。管弦樂版《春天的故事》帶領觀眾回到40年前,《逝去的時光》由青年二胡演奏家陸軼文與廣交合作演出,現場觀眾表示「耳朵聽醉了」。
此外,早在2019年年底,廣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餘隆就和樂團一起向李海鷹發出了邀約,為即將到來的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創作一部大型交響樂作品。這部名為《中國1921》的全新委約作品雖然還在創作當中,但廣州交響樂團在公布2020/21樂季的時候,已定下了該作品的首演日期——2021年6月12日。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素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