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要趁早,出自作家張愛玲的-傳奇。在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是在22歲,身邊的同學同學們都努力地在流水線上奮鬥,混得好的也頂多是個技術員。出名要趁早,否則青春就蹉跎了,時光流逝沒有人能挽回。其實作家張愛玲的意思是:在年輕的時候要努力奮鬥,在屬於自己的時代活出精彩,不要浪費了青春;因為隨著時代的變化,到了後期,一個人想要獲得成功往往是難上加難。後來,我也想早點出名,覺得自己文憑學歷低需要升級,就在三流大學裡讀了三年,這三年青春我不知道是浪費了還是得到了更多,至少到目前,我還是沒有看到價值。
從我個人的成就來說,除了一輛按揭的國產車,還有珍愛的家人愛人子女,就是一無所有。年過35,自己還沒有完全憑自己本事買下一套房子。做了點生意,虧了…還把老婆的錢搭進去了,這是人生最黑暗的底層生活。誰也無法想像我是怎麼熬到現在的。你可以想像,每天充滿負債的生活是怎麼樣的日子。有時候,人被逼瘋了,真的不知道會做出什麼樣超出自己預期的事情,就連自己都不需要去計劃,看到欠錢的就想XXX…出名要趁早,任何人都沒有權力踐踏別人為階梯站出頭出名。為了自己出名而去坑別人,這種人遲早會有該有的下場,只是時間未到。出來混的遲早要還,縱觀千年歷史上每個地方混得好的一方算得上人物的能夠有好的結局的是寥寥無幾的。
出名要趁早,是指出年輕一代要擁有奮鬥的精神,不要在該奮鬥的時候變懶散缺水鬥志迷失了方向,有一天你醒悟過來要奮鬥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已經老了再也回不去了,已經過了該努力的年紀。不是說年紀大了就不能奮鬥了,而是從概率上講,一個是自然衰老身體不允許,一個精神狀態也退化了。不要咿咿呀呀說誰誰60多歲成功了,我想說的是,你只看到了年齡大的100個人裡面成功的那一個,卻忽略了那99個。不能斷章取義,以片面來看全局。所以,很多在校學生,同學們,不要總是以為某中途輟學照樣成了世界富翁創出了世界500強公司芸芸,我還是那句話,同學們只看到了中途綴學100個人裡面成功的那一個,卻忽略了失敗的那99個中途綴學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