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認識冠宇、鵬輝的他們?走出大山改變人生!來到鬥門實現脫貧!

2020-12-16 騰訊網

他們

走出家鄉的大山來到鬥門工作

通過努力,終於脫貧啦!

胡玉忠:

身殘志堅走出大山改變人生

「真的太方便了。」3月16日上午,胡玉忠說起今年春節的返崗之路,有些小小的激動。

胡玉忠現在鬥門區知名企業珠海冠宇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宇電池)上班。今年22歲的胡玉忠,家住福貢縣鹿馬登鄉麻甲底村,初中畢業。年幼頑皮,一次胡玉忠意外地從樹上跌下,傷到胸骨和脊椎,由於當地的醫療條件欠佳,家庭貧窮無錢治療,導致胡玉忠個子矮小、胸部輪廓變形、高低腳。

身殘志堅。胡玉忠堅信依靠自己的能力也能改變人生。2018年3月,胡玉忠和表弟第一次離開群山環繞、怒江奔騰的小山村,進入冠宇電池工作。

今年1月16日,胡玉忠請假回老家過節。疫情突如其來,他被「困」家裡一個多月。

2月20日晚上,胡玉忠接到電話通知,2月21日將有復工專車把他和其他老鄉免費接回鬥門。從出家門開始,到福貢再到麗江,一直回到鬥門,經過近18個小時的行程,胡玉忠免費乘坐區人社部門安排的暖心專車,平安返崗復工

如今,胡玉忠在冠宇電池包裝掃碼車間工作,除去房租、水電和零花,每個月能攢下4000元。這樣的工資收入對於福貢縣年人均收入3900元來說,屬於較高的水平。

潔淨的髮型、時尚的牛仔衣……從鬥門回到小山村的胡玉忠,無論從衣著還是談吐上,都和村裡其他小夥子有了不同。感受到胡玉忠的變化,在了解鬥門的務工環境和待遇後,兩個從小長大的夥伴決定和胡玉忠一起來鬥門務工,靠自己的勞動改變人生。

鬥門的就業環境好,工資待遇高,政府也有幫扶政策。」胡玉忠說,他將會繼續在鬥門務工,多攢一點錢,讓現在上初一的弟弟安心讀書,將來供他讀高中、讀大學,「這些都是有可能的」。

和三才:

老鄉們變得文明有禮貌了

「春節我沒有回福貢,公司有家的感覺。」和三才表示。

和三才,2019年1月份離開老家,來到珠海鵬輝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鵬輝能源)工作。

今年45歲的和三才,老家是福貢縣子里甲鄉臘母甲村委會抗魯一組,家有兩個兒子,一個兒子上高一,另一個上6年級。

扣除各方面費用,我現在每個月拿到手的工資,大概有4500元-5000元左右。」和三才說,福貢老家的鄉親們都非常羨慕這份收入,村裡不少人開始像他一樣外出打工掙錢。鵬輝能源人力資源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內有30位來自與和三才同村的員工。

「工作雖然累點,但我不怕吃苦。」和三才表示,當初他從老家來鬥門上班,專車接送,全程安全便捷、沒花一分錢。工作一年多時間,收穫還是很大的,一是有工資收入;二是老鄉們變得文明有禮貌了。「剛來公司上班的時候,不少老鄉還會跑到外面的花草叢大小便,現在沒有這種現象了。

家鄉群山環繞、怒江奔流

閉塞的環境、陡峭的山地

微薄的收入、簡樸的生活

……

是很多怒江州福貢籍員工

走出大山之前的真實寫照

像胡玉忠、和三才一樣

眾多的福貢老鄉走出家鄉的大山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兩地政府部門的密切協作

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2016年以來,鬥門區開展與福貢縣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按照「中央要求、福貢所需、鬥門所能」原則,鬥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與當地加強協作,成立勞務服務工作站,促進做好福貢勞務輸出等各項工作,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按照鬥門區委區政府的部署,今年1月份,鬥門區人社局就開始與福貢方面多次溝通協調,將鬥門區22家優質企業的招聘簡章發給福貢進行大力宣傳。」鬥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鬥門區免費組織34輛大巴,轉移1430名福貢籍務工人員走出大山,到鬥門區企業就業

今年是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

中央要求、福貢所需、鬥門所能!

讓我們咬定目標加把勁

一起脫貧攻堅奔小康!

來源:今日鬥門

部分內容源於珠海特區報

相關焦點

  • 走出大山 相約夢想四川路橋助力脫貧攻堅主題勵志夏令營圓滿落幕
    作為省鐵投集團、四川路橋的對口幫扶地區,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際,繼實施交通扶貧、產業扶貧相關舉措後,致力助力教育扶貧。8月16日晚,隨著阿布洛哈村和橋壩村的星星之火匯聚成都,由四川路橋主辦,盛通(一分)公司承辦的為期5天的「走出大山 相約夢想——四川路橋助力脫貧攻堅主題勵志夏令營」正式開營,16名遠山的孩子們在四川路橋黨員先鋒服務隊和青年志願者的陪同下,踏上了重塑理想的人生旅途。
  • 如何看待高考時走出了大山,畢業分配時又回到了大山?
    在這個專門設計的宣傳片中,要傳遞的能量也非常積極:只有努力學習,才能走出大山;要從過去的輝煌中跳出來,抬頭看路,一直向前;想成為驕傲的人,就要努力奔跑……首先,我們應該拋棄對宣傳本身的偏見,認識到這對於多數大山裡的孩子都是一種樸素的真實;而對於任何一名進入這個隊伍想要成就自己的年輕人,都是一種提醒、指引和激勵。
  • 5G通信晶片項目落戶珠海鬥門
    50億的通信晶片項目將落戶珠海鬥門。5月26日,珠海市舉行重點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儀式。涉及32個項目,總投資額567億元。其中,鬥門區共有3個籤約項目,分別是中青北鬥sip系統級封裝項目、珠海冠宇軟包聚合物鋰電池新青南擴項目和拓普旺智能製造總部基地項目,投資總額達93.5億元。
  • 走出大山越過大海的呂梁山護工
    搭乘脫貧攻堅的政策東風,成千上萬的「三轉婆姨」走出大山,一技傍身闖天下,實現一次次蛻變,活躍在全國各地的家政大市場。呂梁山護工已發展成為全國知名的家政勞務品牌。脫貧攻堅以來,已有33期6.1萬呂梁山護工接受培訓,實現就業3.3萬人。
  • 張桂梅:創辦1所免費女子高中,讓1804個貧困女孩走出了大山
    或許,這些女孩子中有人曾經苦苦地在心裡哀求,誰能夠幫幫她們?她們不想就這麼一輩子,她們想要讀書,想要改變貧困的命運。但是,要幫助這些貧窮的女孩並不容易。 有這麼一個人,她也是女性,她覺察到了貧困地區女孩的困境,她也用自己的努力,為這些孩子辦起來了全國第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
  • 最新MTV~三個傈僳族男孩為鬥門代言!背後故事很感人……
    這首由鬥門「怒江班」3個傈僳族學生自編自唱的歌曲,曲風樸實優美,感情真摯富有感染力。歌詞融合傈僳語方言和漢語,述說對怒江家鄉親人的思念,描述在「第二故鄉」鬥門求學的快樂生活,表達對結對幫扶地鬥門區的感謝。一句「結對牽手 我們就是一家人」,唱盡珠海鬥門跨越山海,與怒江福貢攜手前行的深情厚誼。
  • 廣東省珠海市鬥門3個重點產業項目集中簽約
    區委副書記、區長馬洪勝分別與深圳中青北鬥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冠宇集團、深圳市拓普旺模具有限公司3家公司籤訂投資協議,區委書記周海金見證項目籤約。城市發展潛力很大,具有充足的拓展空間「鬥門是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地方,城市發展潛力很大,具有充足的拓展空間。」
  • 這首鬥門「怒江班」學生原創歌曲太好聽!背後故事很暖心
    《鬥門傈僳然》太好聽了!這首由鬥門「怒江班」3個傈僳族學生自編自唱的歌曲,歌詞融合傈僳語方言和漢語,朗朗上口;旋律樸實優美,易於傳唱。歌曲表達對怒江家鄉親人的思念,對結對幫扶地珠海市鬥門區的感謝,對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政策的感恩,感情真摯,富有感染力。
  • 2019鬥門成績單:三鎮入選全國綜合實力千強
    數據顯示:2019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7.41億元、同比增長5.0%,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93.10億元、增長0.1%,固定資產投資269.76億元、增長22.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2.44億元、增長13.7%,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萬元、增長10.6%。鬥門鎮、白蕉鎮、乾務鎮3個鎮入選2019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 張桂梅「讓夢想飛越大山」,她徹底改變了1800多名女孩的命運
    一個從黑龍江省來紮根邊疆雲南的外省人,她長期獻身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疾病纏身卻奉獻不止,教書育人,用愛心和智慧點亮大批鄉村孩子的人生夢想,榮譽對於她來說真的算不了什麼?12年前她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讓這些山裡的女孩們讀書,讓她們走出大山……」成為她的誓言,當然她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履行著自己的誓言,1804個可能輟學的貧困女孩,因她走出了大山,改變了人生。俗話講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她這是拯救了多少迷失的靈魂呀!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說它神聖是因為一個好教師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跡。
  • 逐夢新經濟,鬥門智造的「中國芯」要來了
    5月26日,珠海市重點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舉行,其中,鬥門區共有3個籤約項目,分別是中青北鬥SiP系統級封裝項目、珠海冠宇軟包聚合物鋰電池新青南擴項目和拓普旺智能製造總部基地項目,投資總額達93.5億元,達產後產值預計突破140億元。
  • ...張偉:從大山裡走出的數學家,一封自薦信改變命運,現在怎麼樣了?
    數學天才張偉:從大山裡走出的數學家,一封自薦信改變命運,現在怎麼樣了? 張偉的求學經歷:從大山裡的村小到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 貴州學子「走出大山看世界」走進杭州濱江
    貴州學子「走出大山看世界」走進杭州濱江發稿時間:2017-08-04 09:50:00 來源: 中國青年網   這20位同學來杭州是為了參加一個非常特別的夏令營:由貴州黔東南州青鳥助學會發起的「走出大山看世界」夏令營。這個一年一度的夏令營旨在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初高中生提供走出大山的一個機會,希望藉由大學的走訪和各大公司的參觀,增強其學習信心,為其報考大學提供動力。
  • 陽江有位「肥媽」,她讓貴州女孩走出了大山......
    隨後,「肥媽」翻過大山,走了三個小時的山路,來到「大米」家中,也從此走進了「大米」的生活裡。山區環境很艱苦,「大米」是大姐,總是懂事地把不多的食物留給5個弟弟妹妹。每逢周末,她常餓著肚子徒步翻過大山去上學,再翻過大山徒步回家,路上石頭鋒利,往下就是萬丈深淵,而這一來一回,「大米」就要走上六個小時。
  • 青春在大山裡綻放光芒——記中國氣象局支教扶貧青年幹部李抗抗
    助力脫貧攻堅 推開人生另一扇窗支教的本質是扶貧。在來到支教點前,李抗抗深知教育對阻斷貧困傳遞的重要性,因此在工作中,他帶著「扶貧先扶志、治貧先治愚、脫貧抓教育」的思路,在完成教育任務的同時,藉助氣象部門特色和優勢助學助教,在決勝全面脫貧攻堅的戰場上貢獻氣象力量。
  • 走出大山再回到大山 重返家鄉只為書聲琅琅
    「我也是山裡的孩子,知識讓我有了走出大山的能力,更可以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韋君玉是這樣回答的。   這算得上「現身說法」。韋君玉是大瑤山中一名語文教師,也是從大瑤山走出的女大學生,她選擇回到大山,是想為山裡的孩子們教授知識、傳遞希望。
  • 大山裡的海娃希望小學
    面對生活的重壓,陳澤申一度迷信「風水」,兩次找來「風水先生」,希望通過調整家中大門朝向、在院裡砌屏風牆來改變「運勢」。然而,陳澤申家中的光景並未因此改善,日子反而越過越窮。轉變,始於脫貧攻堅這場硬仗。2014年,縣、鄉政府利用互助資金為陳澤申家裡安裝了光伏發電板,每年增收幾千元,又向他傳授養殖技術,幫助他發展黑山羊養殖。
  • 從走出大山到回報大山,這位華理小哥哥獲得「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
    從班級墊底到名列前茅,從落後的大涼山到繁華的大上海,從沒接觸過電腦到保研人工智慧碩博連讀,從走出大山到回報大山。他不僅完成了自身的蛻變和成長,還一直致力於家鄉的「控輟保學」,用扶智助力扶貧。他就是華東理工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19級碩博連讀研究生楊孟平。
  • 「走出大山看世界」為鄉村孩子種下夢想的種子
    他們就像大山的眼睛,將為家鄉的小夥伴們,帶去自己在外面世界的見聞和感受。《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的歷程等。在西昌學院校史館裡,孩子們看到了西昌學院一路的發展歷程,仔細聽聞講解員的介紹,遇到不懂的馬上就問,感受到了豐厚的文化底蘊,透過一面面歷史牆他們認識了許多專家、學者。在觀看《我和我的祖國》和聽取故事講座後,孩子們議論紛紛,激發了向上向善的熱情集和心智,以及改變自身改變家鄉的內生動力。
  • 珠海冠宇應收帳款與營業收入雙升 動力電池虧損驟增
    11月5日,珠海冠宇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珠海冠宇")向上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申請登陸科創板。據悉,公司此次擬發行股份不超過約1.58億股,計劃募集約32.49億元,其中20.9億元用於珠海聚合物鋰電池生產基地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