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份來自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新報告中,澳大利亞黑色夏季的森林大火造成了毀滅性的損失。該報告發現,超過六萬隻考拉遭受到了這一前所未有的危機的影響。
在7月份發表的一項中期研究中,野生動物基金會發現,包括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和青蛙在內的近30億本土動物在毀滅性大火的蔓延路徑上。
這份題為《前所未有的2019-2020年森林大火對澳大利亞動物的影響(Impacts of the unprecedented 2019-2020 bushfires on Australian animals)》的報告現已完成,並進一步估計了對個別動物物種的影響。
研究發現,大約有1.43億隻哺乳動物、24.6億隻爬行動物、1.81億隻鳥類和5100萬隻青蛙生活在火災地區。
全澳共發生1.5萬多起火災,影響面積達1900萬公頃。
考拉已經承受著清理土地、乾旱和汽車帶來的壓力,這場大火對它們的打擊尤為嚴重。
據報導,大火影響了南澳袋鼠島超過41000隻的考拉,維州超過11000隻考拉受到影響,新州近8000隻以及昆士蘭州近900隻考拉也受到了影響。
死亡、受傷、創傷、吸入煙霧、熱應激、脫水、棲息地喪失、食物供應減少、捕食風險增加,以及在逃往未被燒毀的森林後與其他動物發生衝突,這些只是原生有袋類動物面臨的部分威脅。
世界自然基金會澳大利亞分會執行長奧戈爾曼(Dermot O'Gorman)說,這個數字令人擔憂。
「六萬隻考拉受到影響,對於一個已經陷入困境的物種來說,這是一個非常令人不安的數字,」他說。
「世界自然基金會決心幫助恢復野生動物和它們的棲息地,重振受森林大火影響的社區,促進可持續農業發展,為我們國家的未來做準備。」
來自雪梨大學的伊登(Lily Van Eeden)博士和迪克曼(Chris Dickman)教授監督了這項研究。
他們的建議包括對未來最可能發生火災地區的動植物進行測繪和監測,並制定策略在火災期間保護這些地區。
「我們沒有很多關於某些動物的數據。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了解到底有多少動物存在,以及它們在不同程度的火災強度下生存的能力。我們需要了解這一點,才能更有效地保護物種。」
迪克曼教授同時也是世界自然基金會澳大利亞分會的成員,他說:「人們對我們的研究感到震驚,並對我說『我們不能讓這樣的災難在未來繼續下去。』」
「有了長期的監控,我們就能更好地知道在何時何地採取行動,以及需要什麼資源來拯救瀕危物種。」
一個大膽的計劃,澳東部考拉的數量翻倍
奧戈爾曼先生還宣布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到2050年,澳大利亞東部考拉的數量將翻一番。
他解釋說:「『永遠的考拉(Koalas Forever)』項目包括用無人機播撒種子來創建考拉走廊的試驗,以及建立一個基金來鼓勵土地所有者創建考拉安全港。」
這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再生澳大利亞計劃(Regenerate Australia plan)」的一部分,該計劃是澳大利亞歷史上規模最大、最具創意的野生動物和景觀再生項目。
「近30億隻動物受到影響,這個數字超出了圖表,這也說明了為什麼需要這麼大規模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