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問答:密宗會供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意義嗎?

2021-01-07 每日一首佛歌

問上師:說格魯派道場在每個月初八都要舉行會供,請問這個會供是有什麼意義?上師答:這個會供就是供養。修行要注重於供養,一切功德福德都從供養上而來,從布施、施捨而來,所以我們在密宗任何一個教派當中,都很注重會供這個供養。這個會供是在上師本尊的壇城當中舉行無上供養輪,對十方諸佛菩薩、無量本尊、護法聖眾、輪圍聖眾作供養。

通過供養以後,使我們無始以來的業障消除乾淨,福和慧的兩種功德漸漸生起,乃至不斷增長。福慧兩種功德增長了,世出世間一切享受和快樂才由此而生。所以這個會供輪就是在諸佛菩薩、本尊聖眾的壇城當中舉行無上供養輪,內心和外界完全圓滿地布施與供養。所以這個薈供功德不可思議,不但能把我們無始以來的這些由身口意三業所造的惡業懺悔乾淨。

特別是世出世間一切功德所需要的這些資糧都能夠慢慢地具足,漸漸地生起,乃至增長;並且在現生當中,由身口意所造的殺、盜、淫、妄、酒、兩舌、惡口、妄言、綺語也能夠制止,不再造作;特別是在灌頂壇城當中,在金剛上師前受的三昧耶戒若有違背的。

我們若經常薈供,也能消除違背三昧耶戒的過失,所以在密宗的教義當中若要現生成就,要具備這些特殊的方法。還有火供,火供也是這樣。會供輪這些,都能夠把我們在這一生當中乃至無始以來所作的惡業消除乾淨,特別在灌頂壇城上違背三昧耶戒的那些惡業,也能夠消除乾淨。

這樣子的話,在我們這一生當中,以普賢七支的精神認真好好修行,現生就能夠成就。所以這個薈供輪就是供養,對諸佛菩薩海會聖眾舉行無上的供養。這個供養使我們福慧兩種資糧不斷地增長。這樣子,人天善道,或者往生淨土,乃至成佛的的功德,都能夠慢慢地積聚,所以這個薈供非常重要。

我們不懂得修行,好像我就念個佛行了,實際在念佛當中也是這樣,也要「多福德因緣」才能夠「生彼淨土」!所以密宗就是用各種方式來積聚「多福德因緣」。這個「多福德因緣」具足了,以正知正念回向眾生及佛道,這些條件都具足了,「十方盡佛剎,隨願定往生」!何況一個極樂世界怎不能生?所以十方一切佛的淨土都是這個道理,都是清淨的淨土,都必須要福慧兩種資糧圓滿具足了,才能夠生淨土。

那這些條件都具足了,東方、南方、西方、北方,四圍上下居,想到哪個淨土就可以到哪個淨土去,所以要「多福德因緣生彼淨土」!所以宗喀巴大師說,以我《菩提道次廣論》修行,那麼在此生當中修行就如囊中取物,也叫《掌中解脫》。這個解脫如手掌當中的庵摩羅果一樣,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並且有一定的自在。

相關焦點

  • 煙供具有什麼功德?煙供問答
    有供養和布施,還有懺悔和超度的功能;供養,是供養顯宗密宗的一切上師三寶三根本、空行護法;布施,是布施六道輪迴中一切的眾生。2、歷代大德對煙供的功德有什麼開示?麥彭仁波切:「煙供儀軌,是圓滿施波羅蜜多和息諸障礙之殊勝方便。
  • 真正的追隨者【 學佛的目的是什麼?】
    (點擊圖片分享精彩內容)學佛的目的是什麼?愚者以幻為真,智者知幻即離。我們要了解,世間為我所用,非我所有,學佛就是為了令本性顯露;本性顯露,你就能解脫一切的痛苦、煩惱,如果能夠令我們的智慧大開,圓滿的清淨心顯現,恢復佛性的原態,那麼,就是我們學佛的目的,我們便能入於不生不滅的涅槃的境界,更有能力就要救眾生,這個就是我們學佛的目的。
  • 學佛如何開悟?佛教裡的開光是什麼意思?
    什麼叫「開悟」?明心見性,能時時觀照好自己的心,觀照好自己的每一個起心動念。念念清淨,如如不動,境隨心轉,活在當下。一念覺,你就是佛;一念迷,你就是魔。開悟的人能於一切時處觀自在,不被煩惱妄想所障蔽,不生分別、不生對立。開悟的人的心性和佛性是相應的,具有佛菩薩的精神——慈悲、智慧、圓融、無礙。智慧不生煩惱,慈悲沒有敵人。信佛不如學佛,學佛不如成佛。
  • 學佛問答:「勝妙獨處」是什麼意思?是一個佛教法門嗎?
    若有如是人,安住於正念,晝夜無間斷,聖者遂稱彼,了知勝獨處。」「勝妙獨處」如何觀?上師答:這個問題是一個無常偈,就是佛說的無常偈,因為我們凡夫對世間的五欲看不破,對人生宇宙的真相認不清,總認為是「常」的、「一」的、「自在」的、「有我」的,所以佛就給我們說「無常偈」,讓我們了知無常,這個宇宙萬物的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的,都在生、住、異、滅當中變化,剎那都在生住異滅當中變化,沒有真實的快樂和真實的自性。
  • 【密宗】佛教密宗是什麼?密宗手印圖解
    唐印果長老時,將密宗傳於日本空海。日本密宗,分為東密與臺密。包含真言宗、金剛頂宗、毗盧遮那宗、秘密乘、金剛乘等宗派。佛教密宗綜合了各國家地區密宗的傳承。密宗起先是有融合了中國道教內容的印度密教,八世紀時印度密教,由善無畏上師、金剛智上師、不空法師等宗派祖師傳入中國,並傳唐僧一行。僧一行從此修習傳授形成密宗,被稱為密宗領袖,並著有《大日經疏》,為《大日經》的註解。
  • 學佛人身邊有「三寶」,你知道是什麼嗎?
    如果你對佛法稍有了解,肯定聽過「三寶」這個詞,假如你身邊有人學佛,他們也常稱自己是「三寶」弟子。那麼,究竟什麼是三寶呢?三寶又是因何種稀有功德, 而被稱為「寶」呢?本文中,小編就為你一一解答。通俗來講,三寶就是佛法僧,它們是僧俗兩眾弟子所皈依的對象,所以才有「皈依三寶」、「三寶弟子」之類的說法。三寶中的第一寶是「佛寶」,所謂佛,即梵文buhha的音譯簡稱,全稱為佛陀。佛不是民間信仰中的神,而是覺悟宇宙人生實相的聖人,人人皆具佛性,佛是過去人,人是未來佛,區別僅在迷悟之間。佛之所以被稱作寶,是因為其具足佛身和佛德兩個條件。
  • 什麼是「饒益」,佛教說的饒益眾生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饒益」,佛教說的饒益眾生是什麼意思文·自在佛文化饒益這個詞,很多人都是沒有聽過的,不僅僅是剛剛接觸佛教的人,就連一些皈依了很久的在家居士,很有可能不明白什麼是饒益。因為這個詞,不像是「超度,往生」等,在佛教出現的次數比較多,饒益很少會用到,導致很多人都不會聚的這個詞語是佛家用語,那麼什麼是饒益呢?饒益是指,你布施給他人,讓他人能夠獲得利益,或者好處的一種布施的形態,是佛法修行的一種體現。當我們發心布施的時候,若是能夠有一顆真誠的心,一副慈悲心腸來面對婆娑世界的一切有情眾生,這樣做就能夠饒益很多的眾生。
  • 什麼叫根本上師?怎樣才稱得上是佛教密宗的上師?
    什麼叫根本上師?自己有控制不住的、特別的信心出現,以這樣的信心依靠這位上師,這位上師關注弟子,一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一直關注這個弟子,這就是根本上師。知道嗎?這樣才是根本上師。
  • 寺廟內供花、果、燃燈、香有何意義?
  • 「投稿」發心的重要性-請問你是學佛的嗎?
    這是什麼問題來著?我是學佛的嗎?那當然是啊!我皈依三寶了呀!我是居士,我家裡供著西方三聖啊!我常常去聽經聞法,還有還有,我每天都打坐念咒、拜佛供僧呢!諸君且慢,對於「你是學佛的嗎?」這個問題,我想我們很多很多人都需要靜下心來,再問問自己。
  • 什麼是佛教「三寶」?「皈依三寶」又是什麼意思?不學佛不知道
    導語我們都知道在佛教裡面有許多知識和道理,需要是人們去理解和修煉的。而且許多修佛者對於佛教三寶也做出了比較詳細的含義。佛教三寶其實就是佛、法、僧三寶。在佛經《六祖壇經》裡面就提到過:"善知識的眾生是皈依覺悟,就能夠兩足尊;皈依正法就能夠離欲尊;皈依淨土就能夠眾中尊"。
  • 《心經》最後的咒語是什麼意思?能翻譯嗎
    《心經》是學佛人都熟悉的經典,因為文字少,很適合背誦。《心經》最後,觀音菩薩說了一句咒語做總結: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這句話什麼意思呢?有一種說法,說咒就只能譯音,不能譯意,知道是什麼意思就不靈了,這個說法是個誤解。為什麼呢?
  • 佛教裡的「三寶」是什麼?學佛就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三寶」是佛教的根本,信仰佛教必須要三寶具足,那麼「三寶」究竟是指的什麼?學佛就一定要皈依三寶嗎?「三寶」其實就是指的佛、法、僧。佛就是指佛陀,是已經證得無上智慧的人,是我們所皈敬,依附的對象。他悟道成佛了,也要幫助我們這個世間的一切眾生成佛,救拔我們脫離苦海。佛陀早就在兩千多年以前就滅度了,什麼依靠什麼來救度眾生呢?那就是佛法,和僧人了。
  • 閻子龍老師淺談密宗
    持咒簡單通俗地講,有幾個特點:第一,咒是由成就者心裡自然流露而出的音聲,所以說在持咒的時候就不是完全靠自力,而是有它力,它立就是成就者的力量。自它二立相互感通,有一種感應加持,這樣易於成就。其二,密咒沒有意思,不到那個境界,不知道這個咒是說什麼,所以按照儀軌持咒就可以了。持咒還不是念咒,持是二六時中一直綿綿密密地持,那才叫持咒。
  • 【慧燈之光】素食的意義
    為什麼在密宗的會供中,會有酒有肉呢?其實,這與平時的吃肉喝酒是截然不同的。對此,下面再作分析。既然凡是大乘佛教都反對吃肉,那麼西藏的修行人中為什麼有人吃肉呢?這並非經典開許,而是另有其因。有一種情況實在令人擔憂:一些在內地原本吃素的修行人,在入藏修學密宗後,沒有學到藏傳佛教的精髓,卻將吃肉的惡習繼承得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們認為這就是真正的密宗,作為密宗的瑜伽行者,吃肉是理所當然之事。有些漢僧從藏地回到內地後,披個袈裟自稱是學密者,會供時買一大堆酒肉,對著酒肉念個儀軌就開始吃肉喝酒,自認為這就是會供。很多無知的居士也這樣認為,酒是甘露,吃肉也沒有問題。
  • 50分鑽戒是什麼意思?50分鑽戒多少錢?有什麼意義?
    520即將到來,你了解50分鑽戒是什麼意思嗎?50分鑽戒多少錢?有什麼意義?50分鑽戒是什麼意思?「分」和「克拉」一樣,是鑽石的重量單位,100分等於1克拉,50分的鑽戒就是0.5克拉的鑽戒。50分的鑽戒從外觀上來看,直徑為5.2毫米,高度是3.1毫米,大概有半粒黃豆的大小。
  • 八面玲瓏是什麼意思最初形容窗戶還是玉器 最近的知識問答還可以...
    八面玲瓏是什麼意思最初形容窗戶還是玉器 最近的知識問答還可以免費送飼料時間:2021-01-05 12:12   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八面玲瓏是什麼意思最初形容窗戶還是玉器 最近的知識問答還可以免費送飼料 成語八面玲瓏最初是形容什麼?
  • 供什麼水?有什麼意義?
    我們對諸佛所作的供養,可以有很多種,例如水、花、燃香、塗香、食品、明燈等等。其實佛前所有的供品都是表法的,都有一定的教育含義,是高度的藝術的教育方法。佛前供品最重要的是:供品的來源清淨及供養時的心清淨。「供養清淨」是說不要在供養時生慳吝心或在供上貴重供品後又後悔。
  • 明心見性沒有見性就不會明白心的實相,看看密宗對明心的論述。下
    傻子這個詞或語言,從別人嘴裡出來也算是外吧,畢竟它不是從你自己嘴裡說出來的,傻子這個詞有屬性嗎?好多人可能會說有,因為它代表智慧不夠是貶義詞。它有屬性是代表壞的意思,可是你聽到那兩人互罵對方傻子這個詞時,你並沒有生氣啊。如果有屬性你當時應該生氣啊,因為這個詞是有壞的屬性啊,可是你當時並沒有生氣,而是衝向你後才生氣。所以傻子這個詞沒有屬性,只是你的分別心分別出我和這個詞壞的含義,所以會生氣。
  • 學佛有問必答:專心念佛和有妄想雜念念佛,效果有什麼不同?
    問:雜念會影響我們什麼?學佛有問必答:不影響彌陀救度你,所以安心念佛。譬喻坐船過海,乘客有雜念無妨,因為靠船過海,南無阿彌陀佛。問:雜念和雜修什麼區別?學佛有問必答:雜修是指不專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是從淨土法門來講。雜念是指念佛過程中,有一些妄想雜念,這很正常,不影響念佛效果。比如地下有一張100元的鈔票,你專心去撿是100元,你有雜念去撿還是100元,因為錢的價值沒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