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駙馬|公主與駙馬不曾謀面,幸福盡斷送在太監、嬤嬤手裡

2021-02-13 民間故事

  沾「皇氣」的門路

  明朝萬曆年間,皇城北京下轄的大興城中,首富要數梁老爺。他家生意興隆,日進鬥金,卻受盡官紳的欺辱。無奈梁家四個兒子沒一個能考上功名,入仕為官,梁老爺也只能「忍」字當頭,因此得了個綽號「梁老龜」。

  這天,梁老龜在家中正唉聲嘆氣,有個朋友登門拜訪。此人人稱「刀兒黃」,是個閹匠,專給附近要進宮當太監的小孩淨身。過些天刀兒黃就要五十大壽,今兒是來送請柬的。見梁老龜如此頹喪,他呵呵一笑道:「兄弟給你指條道兒!過兩天就是我五十大壽,那些在我手裡『贖升』的太監們不少會來上門賀壽。」

  所謂的「贖升」梁老龜略有耳聞,全因刀兒黃是個有心人:小太監們淨身後,他不像別人把那東西隨手便扔了,而是用石灰罨了,放在升形大櫃裡精心保管,等太監年老或發達後好贖回去,骨肉還家,謂之「贖升」。

  只聽刀兒黃又得意道:「這一次,馮保馮公公也會賞臉。」馮保可是權傾天下的司禮監總管,連當今萬曆小皇上都要呼他一聲「大伴」呢。梁老龜明白了,刀兒黃這是要把自己引薦給馮保,求他給自己想個沾功名的辦法呢。刀兒黃見梁老龜會了意,又交代了幾句,才得意地離開。

  到了刀兒黃過壽那天,馮保果然來了!酒宴過後,刀兒黃趕緊把馮保引進一間密室,只見裡頭八仙桌旁放著滿滿三箱白花花的銀子!馮保看得兩眼發直,順勢往太師椅上一躺,端起了茶杯問:「怎麼回事?說吧。」刀兒黃便將銀子主人梁老龜的事兒來了個竹筒倒豆粒。

  馮保呷了一口茶,想了想道:「眼下還真有一條門路呢。近日宮中要為永寧公主選駙馬,你就讓梁老龜從他家的小烏龜裡挑出一個當駙馬得了。」

  刀兒黃吃驚得舌頭都轉不過彎了,結巴道:「這、這、這怎麼能成?梁老龜可是一介布衣啊。」

  馮保眼看著銀子,冷哼一聲道:「怎麼不成?按我大明祖制,選駙馬還就愛從沒權沒勢的布衣百姓家選;候選的只要應了相貌『八不』即可:不禿不瞎,不豁不麻,不聾不啞,不瘸不痴。」

  接著,他又壓低聲音道:「到時候送到宮裡給皇上親自定奪的會有三人,至於誰選出這三個人,那還不是我們司禮監說了算?只要你們打點得夠數,本公公敢保證他梁老龜的銀子不白花!」

  受「皇氣」的駙馬

  再說刀兒黃將馮保的話對梁老龜一說,梁老龜大喜過望,將老大、老二和老四叫到了廳堂,讓他們抓鬮當駙馬。

  誰知三個兒子你望望我,我望望他,竟然沒有一個願意抓!老大還埋怨道:「爹,您一天到晚只曉得做生意,哪知坊間都說,做駙馬受氣哩。」

  梁老龜摸不著頭腦了,問:「受誰的氣?」

  只聽老大道來:「首先受皇家的氣。你想想,皇家規矩有多少,非整得平頭老百姓腰都直不起!就拿磕頭來說吧,大事小事駙馬都要請聖旨,要謝恩磕頭;四時八節要入宮朝賀,皇上、皇太后、三宮六院七十二殿都要把頭實實在在、三叩九拜磕個遍,不磕個鼻青臉腫才怪。若是少磕一個頭、或磕輕了,讓一旁的太監說缺了禮數,輕則打板子,重則施大杖。前朝就有個趙駙馬生生被他們打癱了!」

  「第二,要受公主的氣,駙馬見了公主的面也要叩頭,公主賜你平身,你才能起來站著——還得把腰彎得像蝦米,哪裡有夫妻之樂可言……」

  「就是嘛。」老二也大著膽子接上了口,「哪個公主不是醋罈子,做了駙馬想納個小妾門也沒有。另外,要受大臣們的氣哩。那些大臣都是科班出身,中過狀元進士,頂瞧不起白丁出身的駙馬,見了面連招呼都懶得打一個。頂頂要命的是,當了駙馬還要受那兩個半男半女、不人不鬼的老東西的氣……」

  梁老龜終於明白了兄弟仨肚子裡的花花腸子,越聽越氣,忍不住一聲大喝:「給老子住口!老子不管你們哥幾個受不受氣,反正你們總得有一個人出來做駙馬。不然,我們老梁家永無出頭之日!」

  這時平常鬼點子最多的老四走上前試探道:「老爹,既然非要選一個,那麼就叫我三哥去做駙馬,如何?」

  梁老龜差點兒又被氣昏:這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四個兒子中,數老三最蠢笨,脾氣又死倔,自小便被人稱為「呆霸王」,十來歲時又患上癆病,瘦得一陣風能吹倒,一說話就兩頰赤紅,一見風就咳嗽,一咳嗽就吐血,梁老龜早已把這個兒子看作「活死人」,這回他壓根兒都沒有想起這個老三來!

  可其他三個兒子卻理直氣壯道:「老爹,馮公公總不能只收銀子不辦事!我三哥他不禿不瞎,不豁不麻,不聾不啞,不瘸不痴,怕什麼?」

  梁老龜終於扛不過三個兒子,一拍大腿撒了紙閹,嘆道:「這閹不抓了,駙馬就是我梁家老三了。」

  照「半面」的內選

  只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沒多久,梁老三果然過五關斬六將,同另外兩個小夥子一起給選進了前三甲,三人由小太監引領著,來到壽安宮臺階下,等候皇家召見。

  而萬曆皇帝也早早來到壽安宮,正襟危坐在龍椅上。說來萬曆皇帝和永寧公主雖說同父異母,卻手足情深!萬曆早就暗下決心,要讓她過上永遠康寧的日子。

  不多時,太后在馮保和太監宮女的簇擁下也到了,儀態萬方地坐在了萬曆旁側的寬敞暖座上,而屏風後的水晶簾內,一陣環佩之聲叮叮作響,原來永寧公主也被叫來了,她想偷偷看一眼自己未來的駙馬。

  馮保瞟了瞟少年皇上,在李太后的示意下,乾咳一聲,拂塵一甩,一個宣旨的小太監便操著公鴨嗓門,將三個候選人依次宣進壽安宮。

  第一個進殿的是個穿紅衫的小夥子,利索地長袖一撩,跪倒在地,向高高在上的太后和皇上行參拜大禮。不成想他一個頭磕下去,李太后和萬曆都忍不住連連用袍袖捂住鼻子——一股狐臭撲面而來,燻得人幾乎喘不過氣來。馮保見李太后皺著眉頭揮了兩下鳳袖,便毫不客氣地將紅衫小夥子趕出了殿外。第二個進殿的是個藍衫小夥子,這小夥子身姿魁梧,落落大方地三叩九拜後,李太后和萬曆不由臉泛微笑。誰知小夥子剛站起身,突然一個勁地亂搖晃,不由自主地捂摸小腹,最後竟忍不住連放了幾個響屁。這下,李太后和萬曆的臉都拉長了!

  第三個進殿的是個灰衫小夥子,他就是梁家老三。臺上的萬曆發現他身子骨好像挺單薄,幾個頭磕得搖搖晃晃,額頭上布滿虛汗珠子。萬曆正要盤問,身後的馮保對太后開了腔:「太后娘娘,老奴看這小夥子還不錯,臉兒紅撲撲怪俊秀的,只是乍進宮殿太緊張,兩腿有點哆嗦,臉冒熱汗,好實誠!如今公主又出落得那麼標緻,和當年她母妃一模一樣。正應了民間有句老話,郎才女貌啊……」

  一聞此言,太后立刻不耐煩地說道:「頭一個穿紅衫的有體臭,不合適;第二個當庭失儀,傳出去貽笑大方。只有這一個穿灰衫的看來還湊合,駙馬就是他了。」說完鳳袖一甩退了殿。

  太后一錘定音,萬曆哪敢怠慢,抓起御筆在梁老三的簿冊上硃筆一勾,跟著退了殿。馮保又是一聲乾咳,小太監便對梁老三一聲吆喝:「快快謝主隆恩!」水晶簾後單等著未來夫君的永寧公主再也顧不上嬌羞,急忙一掀水晶簾,從屏風後探出頭來,卻只看到梁老三謝恩後側轉身子離去的背影……

  這時,馮保的臉上浮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原來,當今太后本是個普通宮女,偶爾得到了先皇明穆宗的臨幸才生下萬曆皇帝,但明穆宗最為寵愛的卻是永寧公主的親生母親。

  如今太后聽馮保提到永寧公主的母親,自然不願久留。至於之前小夥子的失態,也全是馮保指使手下太監搗的鬼——之前小憩時,太監們悄悄往紅衫小夥子腰間系了一個小布囊,小布囊裡盛滿了特製的狐臭味藥料;又在藍衫小夥子喝的香茶摻了致人腹脹的巴豆汁……

  難「謀面」的夫妻

  選定駙馬後,萬曆在京城最繁華之地為永寧公主蓋了一座富麗堂皇的駙馬府。一年後,永寧公主隆重下嫁。從宮中出發送嫁的隊伍足有十裡長,箱箱籠籠的嫁妝寶物都被抬往了駙馬府,圍觀的京師士民擠滿街道。這回梁老龜家算是沾足了皇氣,掙足了臉面。

  良辰吉時,禮炮齊響、鳴鑼開道,鳳輦駕到,永寧公主由一個老太監和一個老宮女引領著下了輦轎。老太監姓高,長著一張皮笑肉不笑的冬瓜臉;老宮女姓陳,人稱陳嬤嬤,一張馬臉總是陰沉沉的。兩人受皇家委派,今後一外一內,全權管理駙馬府的大小事務。

  到了夫妻對拜的時辰,梁老三剛向端坐在大紅椅子上的公主行完拜禮,便已累得氣喘籲籲,呆望著鳳冠霞帔的公主在陳嬤嬤的攙扶下向洞房走去。只見永寧公主婀娜多姿,碎步點點,果不愧是金枝玉葉,想來容貌更是國色天香!

  梁老三不由激動得手舞足蹈,面色紅潮直泛,忽覺胸中一陣翻湧,一股腥羶之氣衝向喉嚨,他不由自主地捂住了胸口,咬緊嘴唇,「噗」地一口紫血吐了出來。這下全場大驚,幾個宮女太監竊竊私語:看梁駙馬這樣子,莫非是個癆病鬼?

  正忙亂,高公公走了過來,望望梁老三,一聲乾笑,拖長嗓音道:「合大禮結束了,梁駙馬您可以回去了。本公公現把皇家規矩對你言明,今後你可以隨時來駙馬府,但須先告知本公公和陳嬤嬤,再由陳嬤嬤稟告公主,公主下了令旨你才可入府!」

  梁家人正巴不得呢,得了高公公這話,急將梁老三塞進一頂小轎,如飛一般抬回到了梁府!

  一個月後,梁老三自覺得身子骨調養得差不多了,便瞞著家人,獨自搖搖晃晃僱了輛馬車,徑直去了駙馬府。等他到了,恰值傍晚,高公公和陳嬤嬤正在前堂對座飲酒呢。聽梁老三要去見後院深房裡的公主,陳嬤嬤的馬臉一耷拉:「你可有公主的令旨?」「沒有,本駙馬正要你去傳!」梁老三興衝衝地說道。

  「嗬,駙馬爺你的口氣不小啊!」高公公一聲冷笑,「今天晚了,公主已經歇息了,老奴不敢打擾。你明天再來吧。」 梁老三聽了,氣呼呼道:「什麼?明天再來?本駙馬今天就是來府裡過夜的!」

  卻聽高公公陰陽怪氣地說:「嘿嘿,過夜?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情?都說你們梁家銀子多,可本公公卻不曾見過一兩啊。」這下,梁老三的「呆霸王」脾氣上來了,不再與兩人嗦,想推開兩人直往裡闖。高公公一跺腳,公鴨嗓子高叫起來:「梁老三,你眼裡還有沒有王法?來人,把這個不知好歹的打出去!」

  話音一落,只見耳房裡躥出好幾個太監,七手八腳按住梁老三,棍棒拳腳一頓暴打,最後搡小雞似的將他扔在大街上。等梁家人聞訊後趕來,可憐梁老三趴在地上已一動不動了,抬回去沒幾天,便一命嗚呼!

  聽說梁老三死了,馮保吃了一驚,急忙找來幾個御醫,編造了個「病酒暴卒」的病案,奏報後宮。太后看後只淡淡說了聲:「知道了。」萬曆卻哭得不能自控:可憐的妹妹太不幸了,下嫁不到兩個月便守了寡!

  刻半面的石人

  後來,萬曆終於親政,有人便暗中商議扳倒馮保。搜集馮保的罪證時,有知情人將永寧公主下嫁癆病鬼梁老三一事寫入了密折中。萬曆看了密折,震驚不已,立即下旨命錦衣衛核查此事——從傳旨小太監查起,一直查到馮保。

  很快真相大白,萬曆雷霆大怒,一道聖旨將馮保一貶到底,發配到南京皇陵去餵馬,幾個月後又賜給他一道白綾。

  對永寧公主,萬曆愧疚萬分,但令他深感奇怪的是,只是看家奴的高公公和陳嬤嬤怎麼敢隨便毆打駙馬?一問之下,才有知情的老太監告訴他——大明皇祖有規,公主下嫁,駙馬府雖冠以「駙馬」之名,但駙馬並不能常住,要見公主必須通過管家婆和管家公之手討來公主的「令旨」。由於有了這項權力,管家婆和管家公便從中作梗,外欺內瞞,百般刁難駙馬,不掏光駙馬兜中的銀子不罷休。

  萬曆自然不敢妄動皇規,只得先將高公公和陳嬤嬤下了大獄,為永寧公主另換了兩個管家,又不斷賞賜永寧公主金銀珠寶。

  可每次永寧公主並不謝恩,只對宮使淡淡說聲「知道了。」便轉身去了繡房……

  幾年後,年紀輕輕的永寧公主便抑鬱成疾,一病而亡。宮中女官前來檢點遺物,發現當年萬曆皇帝賞賜的嫁妝和金銀珠寶都原封未動,只在繡房裡多出了一張公主自繡的繡像,繡的是一個灰衫男子,頭戴展腳幞頭,側轉身子,露出半邊紅線繡的面孔,欲走還回頭的樣子……繡像下還繡有一首小詩:珠簾咫尺隔萬重,繡線摹得君半容,從今不信三生石,門閉帷掩伴熒燈。

  萬曆見了繡像,一切全明白了,忍不住又是潸然淚下。殯葬永寧公主時,在墓門前,除了石馬石羊之外,石匠還奉旨雕刻了一尊石人,可怪的是那石人只雕刻著半張面孔。人們見了後,都說瞧這半張面孔,多像梁駙馬啊!

相關焦點

  • 關於《辭婚表》:公主、駙馬那點事
    豈料梁盈女惡人先告狀,已在鄭貴妃面前說了公主許多壞話,故此鄭貴妃拒見女兒。冉興讓受辱之後,寫好奏章準備參奏管家婆,誰知梁盈女的相好太監早已料到這一著,糾集了幾十個大小太監在內庭等候。他們一見駙馬走來,便把他團團圍住,劈頭蓋臉就打,直打得駙馬爺衣帽破碎,傷痕累累,好不容易才逃出重圍。回家後,冉興讓打算再寫奏章,聖旨卻到了。
  • 為何清朝公主嫁到蒙古族後,大多都無法生育?
    說到公主,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高貴,金枝玉葉,但是在古代,皇帝的女兒是沒有權利決定命運,她們大多被當成政治工具,成為與外族聯姻的對象,遠嫁他國。但是因為習慣不同,這些公主往往過的都不好,據歷史記載,被嫁到蒙古的公主大都無法生育,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有人說,聯姻是滿清為了拉攏蒙古的重要手段,但是清朝公主出嫁,一般不會像平常的夫妻那樣跟夫君生活在一起,而是居住在專門的,公主府邸中。
  • 駙馬打死公主後…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講的歷史是真的嗎| 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遊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本文短到非常啊~從一個駙馬打死公主的設定開始~當然現實中的公主都是下面這樣的
  • 駙馬在外練兵,公主卻懷孕了,皇帝要殺了公主,駙馬卻說:是我的
    當時道光皇帝有9個皇子和10位公主,其中四公主壽安公主備受道光帝寵愛,為了加強民族之間的凝聚,也為了讓自己的統治更加穩固,道光皇帝給自己的女兒許了一門婚事,而對象就是蒙古的奈曼部郡王的兒子,在蒙古也是家世顯赫的大戶,可以說這是一場門當戶對的婚姻。
  • 史上第一個被駙馬殺死的公主,是什麼原因讓駙馬痛下殺手
    自古以來,王公大臣如果能夠得到皇上的賜婚,將公主下嫁門庭,那將是無上的榮耀。公主在夫家也享有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多駙馬都會對公主百依百順,皇帝的女兒,誰敢得罪呀,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公主,不光不被駙馬待見,還將她殺了,是什麼原因讓附馬痛下殺手?
  • 古代駙馬,迎娶公主之後,還能納妾麼?
    駙馬的稱呼,最早出自漢代的官職駙馬都尉。當時,擔任此職的不一定就是公主的丈夫,大多數是皇室、諸侯、外戚,或者世家大族的子弟。到了魏晉時期,擔任駙馬都尉之職者,有相當一部分是公主的丈夫。南北朝時期,所有娶公主者,全部拜駙馬都尉。只是,這時候,擔任駙馬都尉得也不一定都是公主的丈夫。
  • 皇帝的女兒真可怕——盤點歷史上那些倒黴的駙馬
    然而,歷史上記載,他們並非個個都是美滿幸福的。說到這「駙馬」,「駙」指的是馬,三匹馬拉一輛車,左右兩邊的馬稱為「駙」。「駙馬」則是掌管皇帝之「駙」的人,漢武帝時開始有「駙馬都尉」這種官職,掌管皇帝輿車之「駙」。
  • 磚瓦廠開山,公主墓險遭毀,揭秘朱元璋幼女,駙馬疑似西門慶原型
    最近大火的古裝電視劇《清平樂》中,宋仁宗的女兒徽柔公主的不幸婚姻,引發了大家的廣泛議論。其實,徽柔公主的不幸,並不是公主中的個例。明朝時期的寶慶公主,有著更加不幸的婚姻。這位寶慶公主直到近年來,才走進人們的視野。
  • 明朝公主只嫁普通百姓,屢次遭受騙婚,原來是宦官把她們「賣」了
    但是這也會造成很多問題,比如公主就被騙婚。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古代社會民間有騙婚現象,可是讓大家吃驚的是這件事居然發生在明朝公主身上,皇室嫁女兒本應該準備得滴水不漏,可是公主還是跟普通百姓一樣在婚姻上遭到欺騙,比如德清公主和永寧公主。明孝宗第一次為妹妹德清公主選駙馬時,就是富民袁相賄賂太監李廣的結果。
  • 公主貞潔被疑,丈夫外出打仗卻懷有身孕,駙馬:孩子是我的!
    壽安公主生的美貌而且聰明伶俐,和這個駙馬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璧人,兩人的婚禮辦得十分隆重,可見皇上對這段婚姻的看重以及對這個女兒的寵愛。在這偌大的皇宮裡,雖說是政治婚姻可是兩個人也過得甜蜜幸福。駙馬出徵夫妻倆甜蜜日子沒過多久,駙馬文武雙全由於外部戰亂時常要奔赴戰場,年輕的夫妻就這樣被迫分居兩地,相見之日一年之中屈指可數。而且當時繁文縟節又頗多,駙馬回京見公主要通過層層的諭旨,非常浪費時間。
  • |趣讀|漫談「駙馬」
    之後晉朝杜預娶晉宣帝之女安陸公主,王濟娶文帝(司馬昭)之女常山公主,都依例被授駙馬都尉。至南北朝時期,凡是娶了皇帝女兒的人都會按慣例被封為駙馬都尉,簡稱「駙馬」。隋煬帝時曾廢除駙馬一職,到唐代又恢復設置駙馬都尉,為從五品下階,皆由公主夫婿擔任。這樣一來,在之後的很長歷史時期都把公主的夫婿稱為駙馬了。
  • 遼代陳國公主及駙馬合葬墓中出土的文物欣賞
    陳國公主和駙馬隨葬玉器位置圖實際的樣子 在墓葬中,公主和駙馬的臉上都戴著純金面具。純金面具是使用薄金片,按照死者生前的樣貌打制。這是駙馬的金面具,看起還好。帶了一個銀絲網這是18歲的陳國公主的面具!傳說中的面似金盆!頓時覺得36歲的舅舅吃虧了。我們從墓葬的照片可以看到,陳國公主和駙馬都穿了漁網絲襪一樣的東西。
  • 歷史上的福康公主為何不願接受駙馬李瑋?說出來你也許不信
    歷史上的福康公主為何不願接受駙馬李瑋?說出來你也許不信 俗話都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但是宋朝的公主卻大多婚姻不幸福,因為宋朝為防止外戚專權,於是根本不會給駙馬實權,所以就算駙馬本人多有才能都不會受到重用,因此公主在朝堂的地位略等於無,很多駙馬還會把這樣的懷才不遇遷怒給公主,所以結婚後大多數公主的日子都不太好過,縱然是金枝玉葉依然如此不幸。
  • 清平樂:從天之驕女到被駙馬虐待死,包辦婚姻的犧牲品福康公主
    神宗皇帝去福康公主宅祭奠姑姑,回宮後召見自己的愛臣、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王安石,悲痛大哭:駙馬李瑋有負仁宗大恩,居然虐待長公主,長公主缺衣少食,生病了看醫生都被駙馬阻擋,被褥上都是蟣蝨,長公主自己生火取暖,還被炭火燒傷,朕要——貶斥李瑋!
  • 在正史上,宋仁宗長女福康公主與駙馬李瑋不合,公族的結局如何?
    有一次,福康公主與梁懷吉夜間獨處對飲。楊氏就去偷看,結果被公主發現。福康公主見楊氏監視自己,大怒,就毆打了楊氏,然後深夜離家,叩開皇城門到父親仁宗那裡哭訴。之後,福康公主甚至開始動用朝堂的力量迫害李瑋。而有些大臣為了討好福康公主,也附和公主,開始構陷駙馬李瑋。好在,宋仁宗一朝,有很多正直的諫官,李瑋算是躲過一劫。
  • 定安公主先後嫁與三個駙馬,她死後的安葬,讓唐玄宗坐蠟了
    武周朝長安年間,到定安公主到了待嫁的年齡時,皇家開始為她張羅起來。 太子的女兒要出嫁,自然要千挑萬選才可,後來終於選中了世家子弟王同皎。 這個王同皎的曾祖王寬,在南朝陳任侍中、駙馬都尉,怎麼說也是官家子弟了。
  • 明宣宗朱瞻基女婿石璟:親歷過土木堡之變和曹吉祥之亂的傳奇駙馬
    薛祿當年在真定親手擒獲了太祖皇帝的女婿李堅,恐怕沒想到多年之後自己的兒子也會成為駙馬。行文至此,可能有人會有疑問。為何同為宣宗的女兒,常德公主駙馬是勳貴之後,順德公主駙馬只是一個小小的千戶之子呢?原因也很簡單,常德公主的生母,是當今的皇太后孫氏。而順德公主的生母,則是當年被宣宗廢去皇后之位的胡氏。這樣一解釋,兩位駙馬家庭出身之懸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 鉅鹿榮愍侯井源:明仁宗朱高熾長婿,大明第一位戰死沙場的駙馬
    馬皇后嫡女寧國公主的駙馬,是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梅殷。在朱元璋晚年,雖然為了皇太孫朱允炆的順利登基清洗了大批勳貴,但對於駙馬的人選,還是偏向於功臣之子。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已故皇太子朱標的女兒江都郡主,嫁給了碩果僅存的開國功臣長興侯耿炳文之子耿璇。朱允炆登基之後,江都郡主進封為江都公主,耿璇自然也進封為駙馬。到了朱棣靖難之後,對於女婿的選擇,延續了他老爹的思路。
  • 爾康的歷史原型,娶了一位異於常人的公主,婚後兩人十分幸福
    但是歷史上真正的爾康,的確娶了一位身患殘疾的公主,但是這位公主並不是眼睛看不見,而是身體上有些異於常人的地方。這位公主就是和碩和嘉公主,和碩和嘉公主的母親是宮中的一位宮女,因為受到了乾隆的寵愛,才生下了她。本以為宮女生出來的孩子,會遭到了乾隆的乾隆的嫌棄,結果令人沒想到的是,乾隆十分喜歡這個女兒。
  • 駙馬:我爹若想稱帝易如反掌,公主偷偷去告密,皇帝:駙馬沒說錯
    不僅如此,前期唐朝還政治清明、百姓富裕、人民安居樂業,是歷史上少有的武力與幸福生活並舉的盛世,大詩人杜甫這樣寫到:「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意思是,在開元盛世的時候,即使是小城市也有數萬戶人口,老百姓和國庫裡面的糧食都滿滿的,大家過的日子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