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代稱「九州」,指的到底是哪九州?看看你家鄉在哪個州

2021-01-09 網易

2020-12-28 20:01:29 來源: 劉家說歷史S

舉報

  「昔在黃帝,作舟車以濟不通,旁行天下,方制萬裡,畫壄分州,得百裡之國萬區。是故易稱「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書雲「協和萬國」,此之謂也。堯遭洪水,褱山襄陵,天下分絕,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漢書·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

  

  荊州

  對於荊州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在史書中多有出現,荊州在古代有「中原腹地」的稱謂,是最九州中最富饒的地區之一。熟悉三國的便知道,荊州是各方勢力的必爭之地,蜀國得到荊州後才真正有了爭奪天下的資格,可惜被關羽大意所失,蜀國也註定再無望光復漢室。

  《漢書·地理志下》所描繪的荊州範圍大體相當於湖南、湖北全境及河南南部地區可謂是相當的遼闊了。

  

  冀州

  《尚書·禹貢》記載,在唐堯時,洪水為害,淹沒大地。大禹治水之後,分天下為九州,而冀州則位列九州之首。在中國數以千年的歷史上,都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冀州的範圍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北部、及遼寧省部分地區。

  兗州

  兗州是一個地理範圍,一般來說不是特指某地,大體位置包括古黃河和濟水之間,也就是相當於山東省西部、河南省東北部、河北省東南部。

  

  揚州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大家對於揚州的印象應該具體都是指某個具體的地名。但在更遙遠的上古時期,揚州乃是一個「大州」,範圍包括了淮河以南、長江流域及嶺南地區,非常之遼闊。

  徐州

  自古以來,徐州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商賈雲集中心。徐州有超過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雖然相比較而言,管轄的範圍並不是那麼的遼闊,但卻是淮海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更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

  

  青州

  《尚書·禹貢》云:「海岱惟青州」在上古時期,青州是東夷之地。至夏商間,先後為爽鳩氏、季則氏、逄伯陵氏所據,而設立治所是從東漢末年開始的。

  豫州

  在古代,豫州的別稱為中州,管轄範圍非常之廣。現如今河南省大部分的地區。大禹分天下時,便以河南地區為中心起了東接山東安徽,北接河北、山西,南臨湖北的豫州。

  

  梁州

  《尚書·禹貢》記載:「華陽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藝,沱潛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績。」梁州的面積也相當之大,大概範圍包括陝西、巴蜀,以及雲南等在內,相當之遼闊。

  雍州

  《禹貢》云:「黑水西河惟雍州 孔穎達疏:計雍州之境,被荒服之外,東不越河 ,而西逾黑水 。」雍州的範圍包括了寧夏、青海以及內蒙古高原等地區,不過在古代開放的少,因此歷史少有記載,大家也比較的陌生了。

  

  這便是古代的「九州」,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是有義務要去了解這些基本的歷史和地理常識的。不知道你的家鄉在其中的哪個州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分為「九州」,分別指哪些地方?看看你的家鄉是哪個州
    導語:中國古代分為「九州」,分別指哪些地方?看看你的家鄉是哪個州相傳大禹治水後把中國大地劃分為九州,並以九州為素材打造了九鼎,以此來象徵著中華大地。很多人就好奇了,古代所謂的九州分別指的是哪幾個州呢?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據《尚書》記載,九州分別是豫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翼州、兗州,這九州大致包含了當時中華大地的地理範圍,如今地形地貌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不過比對當時的地理位置,大致也能看出這九州分別是對應了哪個位置。
  • 中國古代的「九州」,分別是哪九個州?看看可有您的家鄉?
    導語:中國古代的「九州」,分別是哪九個州?看看可有您的家鄉?九州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禹貢》當中,當時禹治水的時候,把天下劃分為9州。自從戰國以後,九州就是古代中國的代稱。那麼,中國古代又稱「九州」,分別指哪九個州?
  • 中國古代「天下九州」是怎麼來的?你的老家在哪個州?
    中國自古有著「九州」之稱,「天下九州」是將中國劃分為九個區域,自戰國以來九州就成為古代中國的代稱,後來也成為漢族地區的代稱,也有著「漢地九州」的稱呼。「九州」是怎麼由來的呢?其實「九州」的來歷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上古時期,中原地區洪水泛濫,導致人民流離失所、背井離鄉,還損失了很多財物和生命。在這種災難面前,當時的堯帝決定消滅水患,為人民解決水患。經過推選,鯀被大家推舉出來,堯帝當然覺得鯀不一定可靠,但又沒有合適人選所以只能委任鯀去治水。
  • 大禹把天下分為九州,到底是哪九州?你知道你是哪個州的嗎?
    自古以來,我們習慣上把華夏大地稱之為漢地九州,也有稱十二州、中土、神州等。但很多人對九州的概念還是很模糊,總是傻傻地分不清到底是哪九州?更弄不清自己是哪個州的人?,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原腹地,為四戰之地,歷史上曾數度達到鼎盛時期,自夏朝至宋朝長久成為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 中國古代俗稱九州,說的是哪幾個州?你的家鄉又是在哪個州呢?
    據說大禹治水之後將全國劃分為了九個州,簡稱「九州」,這九個州位於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文化,那麼這九州到底是哪些呢?有著什麼樣子的名字呢?又有什麼文化呢?你的家鄉又是在哪個州呢?第一個州是荊州,荊州又叫荊國,或者也叫荊楚,之所以會叫荊楚呢,是因為當時有一個貴婦,她與荊有關,那麼另外一個就是荊州當時的地方差不多都與楚國的地方是重合的,所以也叫荊楚。然後當時的荊州包括了湖南湖北等地,範圍較廣,而且發展得也很快,可以說是當時九大州的佼佼者之一。
  • 中國代稱「九州」,指的是哪9個州?如今還有哪些州被保留至今?
    眾所周知,中國現在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其實中國這兩個字有史記載最早出現在西周時期,西周的青銅器何尊有記載:餘其宅茲中國,自之闢民。以前的中國跟現在的中國是不一樣的,西周時期中國指的是京畿地區,京畿也就是國都以及其附近。
  • 中國古代「九州」是哪九州?名字都聽過,但位置卻超出很多人認知
    前言眾所周知,古代中國有很多別稱,比如「大地神州」、「中原大地」、「華夏」等,這些稱呼總的來說,都涵蓋了我們中華民族對於祖國大地的熱愛,但是古中國還有一個別稱
  • 中國古稱「九州」,分別是哪九州?如今6個被保留,可能是你家鄉
    ,我們提起九州、華夏、中華、海內、神州等詞,意思依然是中國,外國人對此可能會感到一頭霧水。在眾多的代稱裡,「九州」這個詞顯得很特別,中國人似乎自古就有以數字劃定天下區域的愛好,比如隨著某部仙俠劇而走紅的「四海八荒」就是如此。
  • 中國代稱「九州」,指的是哪九州?如今哪些州被保留,有你家鄉嗎
    中國在古代有許多個稱呼,像中國這個名字早在最早在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上邊就已經可以看見了。還有一些像華夏之類的稱呼,九州也是以前中國的一個代稱。史書記載: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事實上,九州這個詞,在先秦時期的典籍《尚書·禹貢》中就已經出現了。
  • 華夏民族的九州都是哪裡,來看看你的家鄉在哪個州,這州經濟最強
    九州的概念來自大禹時期,相傳大禹治水時,為了方便,特地將神州大地漢族居民居住地分成九州,並要求九州之地都獻上青銅,用來鑄造九鼎,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說明大禹一統江山,開始了神州大地的統一步伐。這九州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當時的冀州範圍較大,於是將冀州之北分為并州,燕地區分為幽州,齊地區分為營州,所以後來也有十二州之說。
  • 中國古代九州是哪幾個 山東省至今還有兩個名字
    中國人經常成中國的土地為神州大地,因為在先秦時期中國人就自稱九州了。九州這個概念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很多地方都頻繁出現。不過網友們知道九州都是哪九州嗎?中國古代省、縣都喜歡以州命名,所以叫州的地方實在太多,至今也有不少。
  • 「州」和「洲」啥區別,九州是哪九州?簡單兩個字,很多人分不清
    比如,「州」和「洲」就是字音相同,字形相近的常用漢字。 很多學生都曾在考試中,因為錯用了這兩個字而遺憾扣分。那麼「州」和「洲」有什麼區別?九州又是哪九州呢?簡單兩個字,很多人分不清。 第一、「州」和「洲」的區別 從這兩個字的外形上來看,除了差一個「氵」偏旁之外,其他部分的寫法、筆順都一樣。
  • 中國古稱九州大地,具體是哪九州?名字熟悉,所轄地區不一定知道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與「九州」有關的詩句,比如:曹植的「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岑參的「萬裡江海通,九州天地寬」;李商隱的「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陸遊的「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黃遵憲的「兩帝東西爭戰國,九州大小混方書」……這些詩句中的九州所代指的正是那些詩詞大家生活的古代中國
  • 「九州」,你們知道是哪九個州嗎?知道自己家鄉是屬於哪個州嗎?
    漢族先民自古就將漢族原居地劃分為九個區域,即所謂的「九州」。根據《尚書·禹貢》的記載,九州順序分別是:到了現代,全國被劃分成了省、市、縣,稱謂變了,但地域不變,那麼你知道「九州」是哪九個州嗎?你現在居住的地方在哪一個州呢?
  • 中國以前叫九州,指的是哪9個州?還有哪些州的地名被保留至今?
    中國過去有著悠久的歷史,而古代對於華夏文明的稱呼,也有多種說法,比如周朝時期,「中國」除了周天子,內臣和外臣的領土外,其餘東夷、南蠻、北狄和西戎都稱之為四夷,而中原大地,有一個更加籠廣泛的稱呼,那就是「九州」。
  • 中國古代有九州,是哪九州?
    」九州「一詞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的一些典籍中,當時的九州是華夏大地所劃分的九個區域,只不過到了戰國以後,九州中的」九「變成了一個概數,後有十二州、十三州之說,再後來州數就更多了,而所謂的九州也就成了古代中國的一個代名詞,所謂九州大地就是這個意思。
  • 古代中國為什麼又被稱作「九州」?
    後來就以九州代表中國。 陸遊《示兒》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難過的只是沒看見中國統一! 後來洪水退了,陸地都露出來了,這州就不好分割了,就經常變動。
  • 中國九州是指哪九個州,至今還有幾個州名保留呢?
    中國又稱華夏,同時也稱九州,也稱神州,故有神州大地之稱。電視劇《軍師聯盟》中曹操有一段自我讀白:這世上豈有萬壽無疆之人,卻有澤被萬民之功業,今日酒宴與十二年前孤官渡前之宴,何等相似,二十年來,孤平黃巾、定河北、徵烏桓、收荊州、天下九州得其六,方有今日中原之一統,四海之內英雄,可有誰能勝孤一籌。
  • 九州是古代中國的代稱,那九州具體是怎麼劃分的?現在對應什麼地方?
    傳說大禹治水的時候勘察了全國的地理,根據山川河流的分布走向將全國分為九個州,並鑄造了九個鼎作為象徵,九州也從此成為了中國的一個別稱。
  • 天下九州,到底是哪幾個州?
    九州,是中國漢族先民在先秦時期典籍《尚書·禹貢》中所記載的地域區劃。自戰國以來九州即成為古代中國的代稱,至晉朝起成為漢族地區的代稱,又稱為「漢地九州」。根據《尚書·禹貢》的記載,九州順序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而在周代時徐梁二州分別被併入青州與雍州,故而沒有徐州和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