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地圖產品分析報告

2020-12-15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高德地圖致力於成為用戶「出行」的首選APP,從各種交通方式的導航、延伸到出行過程中的具體問題的解決。本文是關於高德地圖的產品分析報告,enjoy~

目錄:

  • 一、市場規模及現狀
  • 二、產品功能結構
  • 三、競品分析
  • 四、用戶分析與調研
  • 五、功能分析與優化方案
  • 六、總結

一、地圖app市場規模及現狀

國內地圖應用經過多年的發展,市場已基本穩定,數據呈現出如下三個典型特點:

1)中國地圖應用市場用戶基數大,用戶規模增速減緩:據易觀千帆的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中旬,中國地圖應用活動用戶數已接近8億,且增速減緩,中國地圖應用行業步入成熟期。

數據來源於:易觀千帆

2)中國地圖應用在網際網路民中覆蓋率高:據統計,19年中旬,中國網民規模約8.5億,地圖應用的覆蓋率約達90%左右。

數據來源於:CNNIC:第44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3)國內地圖應用市場被百度和高德兩個寡頭瓜分:高德和百度地圖活躍人數之和約佔地圖應用活躍人數的90%,而兩者分別為阿里和百度兩個網際網路巨頭旗下應用。騰訊地圖位居第三,但從活躍人數上看,與前兩位相差較遠。

數據來源於:易觀千帆

在國際地圖方面,使用量較多的主要為谷歌地圖和蘋果地圖,因受制於數據隱私等條件,谷歌和蘋果地圖沒能進入國內市場,同樣國內地圖在進入國際市場也受阻。

19年華為開發者大會上宣布即將推出自己的地圖服務:Map Kit,主打國際出行服務,這給國外出行帶來了新的選擇。同時華為推出的3D地圖和虛擬實境技術融合等一系列體驗和技術的創新,或成為未來國內外地圖突破創新的新方向。

二、產品功能結構

根據高德APP的結構層框架,產品功能結構圖如下:

三、競品分析

3.1 競品選擇

選擇國內排名前三的地圖APP對比分析,分別為:高德地圖、百度地圖、騰訊地圖。

部分數據來源於易觀千帆和App Store,筆者整理。

3.2 產品迭代信息

1)高德地圖版本迭代記錄

基礎數據來源於七麥數據,筆者整理

2)百度地圖版本迭代記錄

基礎數據來源於七麥數據,筆者整理

3)騰訊地圖版本迭代記錄

基礎數據來源於七麥數據,筆者整理

4)小結

共性:

  • 重視核心功能的體驗優化:三者均著力優化多種出行方式的導航體驗,包括駕車、步行、公交、騎行等交通出行方式及多交通方式結合的出行解決方案,旨在解決核心的出行導航需求;
  • 從工具到平臺:三者均從地圖導航工具性產品逐漸向集打車、共享單車、美食、景點、住宿等為一體的出行平臺發展。

特性:

  1. 高德地圖平臺化發展:高德地圖重點布局出行平臺,開放商家入駐入口,集吃買住行為一體,旨在發展為出行解決方案平臺;
  2. 百度地圖AI智能化發展:AI應用在景區講解、語音助手、圖像識別、路況預測等方面,百度旨在通過AI提升出行智能化;
  3. 騰訊地圖巧借騰訊基因:公交路線查詢+刷碼乘車一步到位,王者榮耀語音、QQ微信帳號互通與一鍵分享行程等,騰訊地圖藉助騰訊原生功能、ip和強大的網際網路社交圈,深耕用戶體驗的同時提升用戶粘性。
  4. 景區講解業務:高德地圖的景區隨聲聽請多位大咖講解景區歷史人文,更具特色和溫度;百度採用AI技術支持講解和問答,科技驅動景區服務;騰訊地圖尚未涉及這一塊;
  5. 導航語音包:導航語音包最先由高德地圖做起來並吸引大量用戶,後百度地圖也跟進,目前兩家均陸續與多名娛樂圈明星合作。騰訊地圖主要採用虛擬人物語音包,如王者榮耀人物等,吸引年輕用戶。

3.3 競品數據表現

數據來源於易觀千帆

從日活、日均啟動次數和日均使用時長看,均表現為高德地圖>百度地圖>騰訊地圖。

3.4 用戶分析

從以下三個地圖APP的年齡分布來看,百度地圖女性佔比最高,騰訊地圖在男性用戶佔比上相較其他兩個app有明顯優勢。原因可能為百度地圖更智能(如智行等),操作簡單,受女性用戶青睞,騰訊地圖因騰訊遊戲的背書,加之王者榮耀的語音包,吸引更多男性遊戲愛好者,男性用戶佔比更多。(以上分析僅為筆者猜測,未進行詳細用戶調研,若有不實,還望指正)。

高德地圖用戶年齡分布:

百度地圖用戶年齡分布:

騰訊地圖用戶年齡分布:

用戶年齡分布:

數據來源於TalkingData移動觀象臺

3.5 功能結構分析

3.5.1 基本功能對比(範圍層)

  • 高德地圖在出行方式上覆蓋全,運營型功能最多;
  • 百度地圖在出行方面特有智行,多種組合算路,推薦最優方案,在車主服務如二手車買賣、4S店保養、汽車用戶購買等方面為三個地圖APP中特有;
  • 騰訊地圖功能覆蓋率較低,以核心出行導航功能為主。

3.5.2 產品結構對比(結構層)

  • 首頁結構:高德地圖通過「首頁」tab將出行相關的工具/功能前置在首頁,首頁信息多但增加複雜性;百度地圖和騰訊地圖均將詳細工具功能摺疊在二級頁面,首頁簡單明了,「路線」這一核心功能更突顯;
  • 工具/功能結構:高德地圖出行相關功能在首頁展開,低頻需求在更多工具中可展開,支持首頁展示功能/工具的自定義(參考支付寶);百度地圖將其摺疊在首頁的「出行助手」tab中,表意明確,展開內容豐富(功能頁也有內容相關推薦,交叉引流,滿足用戶預期);騰訊地圖的出行工具在路線中對應的出行方式下面展開排布,因騰訊地圖出行工具較少,此種以用戶視角來設計的結構,更符合用戶操作習慣,功能查找步長更多(詳細可進一步研究用戶行為路徑)。

四、用戶分析與調研

4.1 用戶角色地圖

4.2 用戶調研

4.2.1 用戶反饋分析

從禪大師導出蘋果App Store上2020年2月10-16日的用戶反饋,共162條,經過梳理清洗後,得到48條有用評論,其中功能優化建議44條,期望新功能4條。

導出的原始表格及基本清洗部分截圖如下:

數據來源於禪大師

從評分分值來看,5分評價佔72.22%,同期百度地圖5分評價佔比為58.82%。

梳理出的功能優化建議佔比圖如下:

4.2.2 用戶訪談

用戶訪談記錄如下:

在用戶訪談階段共邀請5名用戶,4名男生1名女生,年齡分布在21-49歲。從事行業有學生、有車白領、無車白領、專職滴滴司機,覆蓋多用戶群。

以下是通過調研得出的一些結論:

結論1:高德地圖在被調研者中的評價普遍較高,使用時長也較久,說明高德地圖的用戶體驗和黏性較高;

結論2:用戶訪談過程中,用戶提到的優化建議或體驗不佳的地方與用戶反饋重合度較高,說明問題:具有普遍性,主要有:

  1. 商場內導航不準確、難用;
  2. 實時公交覆蓋不全;
  3. 酒店預訂需跳轉到APP,且價格更新不及時;
  4. 分叉路口等場景提醒不及時;
  5. 堵車是預估時間不準確;

結論3:用戶最高頻使用的導航功能,步長較長,首頁的路線按鈕用戶普遍感知弱,需優化;

4.2.4 小結

通過用戶反饋,發散性的收集到用戶對於產品的綜合評價及優化建議,通過用戶訪談,聚焦深入的了解用戶對於產品的認知及使用過程中的感受。用戶的反饋和建議是產品需求優化的重要來源,後續需求池部分會根據收集到的部分需求進行排優先級及總結初步解決思路。

五、功能分析與優化方案

5.1 需求池與優先級排序

5.1.1 需求來源

需求來源主要有如下5個渠道,其中戰略規劃此處不做妄議。因數據隱私,數據分析挖掘需求也無法開戰,接下來聚焦競品分析、用戶反饋、用戶調研三個渠道和手段來搭建需求池。

5.1.2 需求池

根據競品分析、用戶反饋、用戶調研內容,分別列舉出部分需求納入需求池(挑選部分具有代表性內容展示在下圖,未涵蓋所有內容)。

優先級確定規則說明:

1)通過清洗處理用戶反饋得到的需求,先按照影響面進行優先級排序(影響面定義:該問題影響的人數佔比,此次用戶反饋總數為161條,其中有效反饋48條,假設處理反饋數足夠大,影響面可作為優先級重要參考指標);

2)各渠道收集到的用戶反饋,按照BUG>用戶提出的核心功能需求>用戶提出的影響面高的優化建議>競品分析得出的需求>團隊發現的優化建議。

(PS:因高德地圖是國內行業第一,時刻關注並跟進競品動向,有利於保障第一地位,避免其彎道超車,不過具體是否跟進還需另行分析價值和宏觀規劃。而若作為行業第二第三,則主要思路是另闢蹊徑,扎進暴風雨中,第一因體量大不敢跟進,衝出暴風雨就有可能彎道超車。——以上思路受到產品經理大會嘉賓分享內容的啟發)。

3)實際工作場景中,針對需求池會設計並投放調研問卷,結合參考KANO模型,以用戶為中心進行需求排序。

5.1.3 需求分析及優化建議方案

根據需求池,從中挑選出目的地搜索功能分析做相應的優化建議方案,如下:

功能目的:幫助用戶以最低成本完成目的地輸入;

衡量指標:用戶平均輸入時長、用戶輸入步長;(因輸入時長受網絡環境、機型等不可控因素影響,故選擇用戶輸入步長作為功能的核心衡量指標)

場景分析:

場景1:首頁推薦(上下班路線)即可滿足需求,無需輸入

用戶操作步長:2步

用戶操作路徑:點擊首頁上/下班路線→點擊出發,即完成路線導航

功能分析:

1)「上下班」作為上班一族高頻剛需的事件,高德地圖通過上下班地址設置、定製路線、交通工具選擇等模塊功能的用戶預設置,在首頁/新建快捷功能推薦此功能,使用戶在上下班場景下僅通過2步即可開啟導航,提升用戶體驗。

2)為防止該功能打擾用戶,可設置僅在某時段內展示路線推薦入口;

3)為進一步縮短該場景下的導航,可將上下班模塊在手機桌面創建快捷入口;

4)上下班路線推薦在首頁停留一段時間無交互或產生無跳轉交互時出現。

優化建議:

1)基於當前位置的推薦:當識別到當前位置為「家」或「公司」時,首頁推薦上班路線/下班路線;

2)基於時間的推薦:優先按照用戶設置的上下班路線推薦時間,若用戶無設置,按照用戶上下班時間記錄推薦;

3)針對駕車上下班用戶,根據用戶歷史上下班導航時間、耗時等,通過APP推送個性化定時提醒用戶出發時間,推送路況等,做智能上下班出行管家,解決用戶因路況遲到等問題;

4)針對公交/地鐵上下班用戶,展示實時公交,預計耗時等,通過APP推送個性化定時提醒用戶出發時間,推送路況等,做智能上下班出行管家,解決用戶因路況遲到等問題;

5)與音頻類APP合作,導航過程中推薦音頻類內容直達入口,為音頻類產品引流,滿足用戶預期的同時實現流量變現。

場景2:歷史記錄滿足需求,直接選擇記錄

用戶操作步長:3步或4步

不考慮導航路線選擇,影響搜索步長的因素在於未輸入時,搜索框下方的推薦及排序是否滿足預期,若首屏無目標地點,可能點擊「查看更多歷史記錄」或者輸入搜索內容。

用戶操作路徑:

1)點擊首頁搜索框→選擇歷史記錄,並點擊路線→點擊開始導航

2)點擊首頁搜索框→選擇並點擊歷史記錄→點擊導航

3)點擊首頁搜索框→選擇並點擊歷史記錄→點擊路線→點擊開始導航

4)點擊首頁搜索框→點擊更多歷史記錄→選擇並點擊歷史記錄……

功能分析:

1)搜索頁面展示歷史搜索記錄,用戶可選擇歷史記錄搜索目的地,減少步長,提升用戶體驗;

2)搜索頁上方有類別選項(如美食、酒店等),點擊後跳轉至相應列表,可篩選和自定義排序,用於行為明確但目標模糊的場景(如明確要吃飯,但對去哪家餐廳吃不明確);

3)歷史記錄列表按照搜索時間順序排序,最新在最上;

4)歷史記錄列表分為兩類內容:明確地點類(如某小區)和地點類型類(如4S店)。

優化建議:

1)【用戶體驗】當無歷史記錄(被清空或新用戶未產生搜索記錄)或歷史記錄過少時,搜索框下方為空,優化建議:可展示附近推薦地點、熱門地點、用戶設定內容(如家/公司)等,幫助用戶更快完成目標地址查找;

2)【商業化】搜索框建議內容,可按需加入少量廣告、新功能入口等(慎用,可能會分流或影響用戶體驗的流暢性等);

3)該場景用戶直接點擊首頁的「路線」按鈕,步長僅2-3步。但通過調研發現,用戶幾乎都不直接點擊「路線」按鈕,路線按鈕表意不明,需優化。

另首頁上方消息和圖層按鈕也表意不明,整體優化原型如下:

  1. 保留「消息」和「圖層」按鈕,並在原圖標基礎上加上文字;
  2. 新增「上報」功能入口,對應信息更新不及時需求(需求編號2020022033),方便廣大用戶隨時上報信息,核實後及時更新在地圖上;
  3. 新增「打車」功能入口,用戶調研中發現,打車功能是用戶驚喜型功能,可前置入口便於更多用戶發現。(此處也可換成支付寶乘車碼,或根據用戶使用習慣分群配置,以用戶體驗及平臺戰略來確定)。

場景3:輸入內容搜索

用戶操作步長:4步或5步

影響操作步長的主要因素在於搜索sug的目標命中率和排序,命中且排序靠前時輸入內容越短,說明策略越優,用戶體驗越好。

用戶操作路徑:

1)點擊首頁搜索框→開始輸入→選擇並點擊搜索sug→點擊開始導航。

2)點擊首頁搜索框→開始輸入→點擊查看更多搜索結果→選擇並點擊搜索sug→點擊開始導航。

3)點擊首頁搜索框→開始輸入→點擊「搜索」按鈕→點擊搜索結果→點擊開始導航。

4)點擊首頁搜索框→開始輸入→點擊「搜索」按鈕→點擊搜索結果→點擊開始導航。

功能分析:

1)輸入過程中展示搜索sug;

2)當輸入內容較少時,展示當地地點;輸入內容較多時(2個字),分城市展示,城市下展示相關內容,並增加「更多」進入二級頁面列表展示。

3)語義智能解析,如輸入「吃飯」,可搜索到餐廳列表。

優化建議:

1)當搜索結果無命中時,無提示語或其他推薦,優化建議:說明輸入內容無命中,滿足用戶預期,另可放寬命中率,展示相關性不那麼高的內容或熱門內容等;

2)活動/功能搜索直達,如輸入app內的活動和功能時,可展示活動/功能搜索結果,為活動/功能引流。

場景4:語音搜索

用戶操作步長:3步,影響操作步長的主要因素是語義解析的準確率及路線搜索的目標命中率。

用戶操作路徑:語音喚醒→說出目的地→選擇路線/開始導航。

功能分析:

1)首頁語音喚醒「你好,小德」,語音輸入目的地,適用於駕車時不用手動操作,提升用戶體驗;

2)當手機有其他音頻app打開時,首頁提示「其他音頻開放,無法語音喚醒小德」,滿足用戶預期;

3)在其他頁面喚起小德時,語音提示該頁暫時無法喚起,滿足用戶預期;

4)喚起後語音輸入前,展示語音輸入示例,你可以說「去***」。

六、總結

高德地圖致力於成為用戶「出行」的首選APP。從各種交通方式的導航、延伸到出行過程中的具體問題的解決,如限行、電子眼的提醒、打車、公交乘車碼等,豐富用戶出行場景。

另外還具備酒店、美食等附近地點的查找和推薦,進一步解決用戶只有需求(如吃飯)無明確地點場景下的出行問題。滿足各年齡段不同用戶的不同出行需求,也因此成為了用戶活躍量最大的地圖app。

在用戶訪談和反饋調研中發現,用戶期望提升的仍是導航出行場景的體驗問題,如地圖更新的及時性、關鍵場景提醒的提示性和清晰度等。

由此在產品迭代和資源分配上有如下建議:

1)著力優化核心導航功能的體驗,提升用戶滿意度。一方面鼓勵用戶及時上報,通過用戶上報來補充信息採集的不及時性;針對用戶反饋的提醒不及時不清晰等問題,統一做可用性測試,定向優化體驗;

2)用戶反饋中較少提及附近、景區隨聲聽等增值性功能,預估日活較少,用戶覆蓋率低,且百度地圖上具有汽車保養耗材更換模塊,目前高德地圖尚且確實。增值功能具有較大想像空間,可加大此類功能的宣傳推廣,挖掘用戶需求線索,找準契機推薦。

本文由@阿狸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競品分析報告:百度地圖VS高德地圖
    編輯導讀:對於經常出門的人來說,地圖是必備工具之一。而如今的地圖產品,不單單只有基礎的導航功能,還有尋找美食、停車位、酒店等等功能,考慮到出門的人的方方面面。本文作者以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為例,對兩者進行深度的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 產品體驗報告:高德地圖——地圖軟體中的行業黑馬
    編輯導語:如今的地圖軟體不僅僅只是一個找路線的導航,它涵蓋了美食、娛樂、停車場等等板塊,用起來十分方便,高德地圖的語音包也一直是大家談論的一個話題;本文是高德地圖的產品體驗報告,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競品分析報告 | 高德地圖 vs 百度地圖 vs 騰訊地圖
    本文從行業背景出發,選取高德地圖、百度地圖和騰訊地圖作競品分析,基於用戶體驗的5個維度分析三者之間的差異性,對比它們的基礎結構和功能特點。如:騰訊地圖與京東等公司合作,百度地圖與鏈家等公司合作,為第三方開發者提供地圖API服務。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已經開始實現從流量產品到利益相關者,再到盈利產品的轉化,其所開展的一系列附加服務在增加盈利的同時彌補了單純的地圖和導航沒辦法直接變現的缺點,而騰訊地圖目前仍是一個流量產品。未來還需藉助人工智慧技術實現更多的變現方式。
  • 百度地圖APP產品分析報告
    筆者以百度地圖app為分析對象,從產品功能結構圖、用戶調研、優化建議等方面做出深入分析,進而更加全面地了解這款產品。二、產品功能結構圖對百度地圖及競品高德地圖兩款app進行結構拆解:百度地圖slogan:精準智能導航和公交出行;版本10.23.4高德地圖
  • 盤點2019地圖出行市場:高德百度戰略方向分叉
    雖然無關大局,但高德地圖的快速反應、銳意創新,仍然讓人印象深刻。而這一戰也是雙方2019全年對決的一個縮影。在剛過去的2019年,地圖與出行市場的格局未有改變,只是雙方差距在加劇拉大。據權威數據平臺QuestMobile發布的《2019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秋季大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9月,高德地圖月活躍用戶(MAU)超過4.8億,位居全網第八,不僅領先於百度地圖,還超過了百度App。
  • 高德地圖VS百度地圖互撕五回合,你們考慮過用戶的感受麼?!
    俞永福拿出的證據是,十一前夕,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指導下,高德聯合全國多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發布的第五次《中國主要城市節假日出行預測報告(2016年國慶節)》。節日之後,根據交通運輸部路網中心10月1日至10月8日的全國高速監測數據,發現高德的預測報告結果基本吻合實際出行情況。
  • 高德地圖VS百度地圖互撕五回合,你們考慮過用戶的感受麼?!
    俞永福拿出的證據是,十一前夕,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指導下,高德聯合全國多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發布的第五次《中國主要城市節假日出行預測報告(2016年國慶節)》。節日之後,根據交通運輸部路網中心10月1日至10月8日的全國高速監測數據,發現高德的預測報告結果基本吻合實際出行情況。
  • 高德地圖公布Q1中國十大堵城:第一名意外
    4月17日消息,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 等機構共同聯合發布了《2020年Q1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報告中公布了Q1中國十大堵城排行榜,一季度的「十大堵城」中,濟南、西安等作為區域經濟中心省會級城市集中上榜
  • 滴滴地圖和高德地圖哪個好用 滴滴與高德哪個準確對比介紹
    滴滴出行APP之前都是由高德地圖提供地圖服務,現在滴滴出行APP推出了滴滴地圖導航,是屬於滴滴自研的地圖,那麼滴滴地圖和高德地圖哪個好用?滴滴地圖和高德地圖哪個準確?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滴滴地圖滴滴地圖和高德地圖哪個好用  經過對比,滴滴地圖目前在功能上還不太完善,其在各街道的顯示數量上明顯要比高德地圖少,有些地方甚至還沒有顯示道路,而高德地圖中的道路不僅顯示的更加完整,還可以精確到小區道路。
  • 高德繼續位列地圖導航領域第一 進移動應用總榜單TOP2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在2016年和2017年交接的時候,高德地圖成功超越百度地圖後
  • 高德地圖上線全新三維地圖 地圖開啟3D時代
    高德地圖首家推出的全域三維地圖即將上線,相較過去的平面地圖,全域三維地圖能夠在複雜路口和立交橋區給予用戶更加清晰的三維場景還原,更準確地描繪指引行駛的路線。徹底解決了傳統平面地圖在複雜立交橋、上下橋等道路區域產生的遮蓋、視覺錯誤等問題而導致的路線行駛錯誤,為用戶帶來更加清晰的導航指引新體驗,全面開啟手機地圖的3D時代。
  • 高德地圖大數據告訴你2017年春運的真實形態
    同時高德地圖宣布,2017年高德地圖用戶春運實際駕車導航次數同比2016年春運增長283%,超過9億次,實際駕車導航總裡程達到130億公裡,相當於往返地球與太陽之間43次。春運期間,高德地圖躲避擁堵功能為全國用戶節省時間約等於3500年。
  • 地圖導航業下半場,高德與百度的廝殺
    一位使用了三年百度地圖的用戶向 InfoQ 表示,之後他再也沒用過高德。而高德地圖的一位深度用戶表示,多年沒換軟體的原因是當年有次被百度導錯了。 根據艾瑞數據,今年 8 月份,高德地圖 App 的獨立設備數為 50217 萬臺,而百度地圖 App 的獨立設備數為 32217 萬臺,為高德的 64.15%;排名第三位的騰訊地圖 App 的獨立設備數僅為 2346 萬臺,還不到百度地圖的十分之一。高德、百度仍遙遙領先第三名的騰訊地圖。
  • 高德地圖三種方式免費標註商戶 收費均為假冒
    近日,有部分網友反映,有人冒充高德地圖工作人員聯繫商戶,稱可在高德地圖上以收費方式有償標註或增加商戶信息,價格從幾百到幾千不等。對此,高德地圖方面表示,目前高德地圖的商戶信息標註完全免費,高德地圖的工作人員不會以任何形式向商戶收取標註費用,還請各位商戶千萬不要上當。同時該行為已對高德地圖的名譽造成了不良影響,高德地圖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 百度和高德的AI地圖對壘
    據艾媒諮詢《2019Q1中國手機地圖行業市場監測報告》,2019年手機地圖的整體用戶規模已經達到7.55億,並且,隨著AI技術在手機地圖上的應用逐漸成熟,這個數字還將繼續擴大。高德地圖作為百度地圖最大的競爭對手,也一樣把人工智慧作為高德地圖發展的重點,背靠阿里生態的高德地圖在智慧出行上頻頻發力,通過在「手機+汽車」雙中心模式的布局,已經幫助高德地圖的AI引擎打通智能硬體終端的互通壁壘,能夠最大化的滿足用戶需求,與百度在汽車戰略上的差距越來越小。
  • 高德地圖上線新功能「ETC對帳助手」
    高德地圖上線新功能「ETC對帳助手」2020-01-21 18:03出處/作者:Techweb整合編輯:吃薄荷的貓責任編輯:zhaoyongyu1 1月21日消息,針對廣大車主當前面臨的高速ETC收費困惑,高德地圖今日緊急發布v10.25.3新版本,首家上線了新功能「ETC對帳助手」。
  • vankri數字貨幣交易所平臺:高德如何走到地圖外
    ——高德只是一個地圖工具類產品。  據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發布的《2018年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顯示,在那兩年網約車市場中滴滴出行以63%的份額佔據領先位置,但也有一個數據值得注意,那就是還有將近12.3%的「其他」存在,這也意味著在滴滴傲視群雄時,依然有其他網約車平臺存活著。
  • 高德家人地圖什麼意思 高德地圖新功能引爭熱議
    高德家人地圖什麼意思1、首先打開高德地圖APP,進入高德地圖首頁,點擊右下角的「我的」進入相應頁面;下滑頁面、找到並點擊「家人地圖」,進入家人地圖頁面;2、入家人地圖頁面、如果目前我們的家人地圖只有自己一個人在,就會默認創建家人。
  • 阿里巴巴大數據在高德地圖上的應用
    內容來源:https://yq.aliyun.com/articles/689240以下內容根據演講視頻以及PPT整理而成一、高德的業務和數據地圖描繪需要很多支撐數據,包括現實中的道路信息、路形以及路況等。下面的軌跡熱力圖展示了高德地圖顯示的北京聯合大學的周邊路況,描繪了點、線和面三種信息。通過地圖信息和軌跡數據疊加形成區域熱力。
  • 百度地圖PK高德地圖 春節導航誰與爭鋒
    左側百度地圖,右側高德地圖小4妹兒發現,百度和高德在路線規劃頁面的右側都有途徑市、途徑路、服務區的按鈕,不過兩者還是有所區別。,右下角的雙屏導航也比高德地圖的進度條更清晰。此時,由於高德地圖最初未定位到玉河商場,小4妹兒便退出導航,我們根據百度地圖的指引在麗江市內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