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科研人員 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升級版」來了

2021-01-10 瀟湘晨報

支持科研人員「合理合法富起來」,科技成果也能進行信用貸款......沒錯,這些都將成為現實。為了讓科研人員對科技轉化項目更有「話語權」,鼓勵科研人員走向科技成果轉化「主戰場」,成都再度「加碼」。

1月8日,記者從成都市科技局獲悉,日前,成都市科技局等11部門正式印發《成都市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促進科技成果在蓉轉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了十項改革舉措共30條具體內容,以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造積極性,加快職務科技成果在蓉轉移轉化,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實施方案》以產權促進創新,賦予高校院所和科研人員更多自主權,對落地成都的科技成果給予進一步激勵政策。同時,在健全改革容錯糾錯免責機制、技術類國有資產差別化管理、完善知識價值導向的分配製度、成果轉化載體發展模式和資金投入管理方式等方面全面創新改革。

成都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實施方案》中,不僅有多個創新舉措走在全國前列,還進一步拓展了改革範圍,是我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政策的「升級版」。

具體來說,《實施方案》重點提出了六個方面的創新。

在職務科技成果產權制度改革上——

《實施方案》深化和完善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內容,除國家明確「通過分割確權、約定權屬比例的方式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外,提出對不宜確權分割的科技成果,可以通過「先賦權、後轉化」模式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長期使用權;對準備申請或申請中的專利,可共同申請、共同所有;對非專利形式的科技成果,可約定共享。

「這將進一步釋放科研人員創新活力,打破科技成果轉化『瓶頸』,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在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看來,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更多創新成果將從「書架」搬上「貨架」。

在優化國有資產管理上——

《實施方案》在貫徹國家明確的高校院所自主決定對其科技成果處置基礎上,提出建立技術類國有無形資產差別化管理制度,對科技成果轉化形成的國有股權,以股權資產整體作為績效考核對象,不對單一項目做增值保值要求。

一直以來,國有投資機構是支持科創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以股權資產整體作為績效考核對象,可以充分發揮國有創投機構的資本力量,讓機構「放手投」,「這將鼓勵國有投資機構更加關注早期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支持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相關負責人說道。

在完善收益分配機制上——

《實施方案》除貫徹落實國家相關獎勵規定外,提出允許科研人員按規定兼職創新、離崗創辦企業,取得合法報酬,讓科研人員「合理合法富起來」;鼓勵對科研人員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項目工資等靈活薪酬政策。這將突出業績貢獻,使科研人員收入與其創造的科學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緊密聯繫。

《實施方案》還特別提出支持在科技成果轉化中實施「同股不同權」,保障科研人員決策權。

據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成都在學習、借鑑了先發城市經驗的基礎上,提出在科技成果轉化中「同股不同權」。「具體來說,『同股不同權』」可以切實保障科研人員的『表決權』。既保護了科研人員的權益,也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活力。」該負責人進一步解釋道。

在中試基地與產業化載體發展模式上——

《實施方案》提出在產業功能區、科創空間建設眾創空間、孵化器、硬核科技「二次開發」實驗室、城市場景實驗室、中試共享生產線等載體,為成果轉化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務。

「當下,成都正在66個產業功能區中統籌布局高品質科創空間,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務和高品質生活配套。」相關負責人表示,《實施方案》探索科技成果中試基地與產業化載體運營新模式,將加快建立「研發在高校、轉化在城市」的協同合作、互利共贏模式。

在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投入管理方式上——

《實施方案》提出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放大、信用等作用,與社會化、市場化資本共建成果轉化的股權、債權融資通道;建立政府創投引導基金獎勵機制、創投機構跟投機制;對國有創投企業、技術轉移機構等實行差異化、周期性的滾動考核,在計算經濟效益指標時,可將投資成果轉化平臺和科技成果「二次開發」的研發投入,視同利潤加回。

同時,《實施方案》還特別提出,做大「科創貸」規模,探索與金融機構共同設立「成果貸」「人才貸」。

「資金對科研人員科技創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創新科技金融產品,推出『成果貸』『人才貸』,可以為科研人員增信,提供無抵押、無擔保、低利率、期限靈活的純信用貸款,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讓科技創新沒有「後顧之憂」。

在發展服務機構和培育轉化人才上——

《實施方案》除落實國家要求外,提出支持從事科技服務業的企業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深化技術經紀人職稱評定改革,推動納入高級職稱評定。

「2019年,成都在全國率先出臺專門針對技術經紀人的中(初)級職稱評定辦法。」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此基礎上,推動納入高級職稱評定,進一步完善了相關專業人才評價體系,對壯大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四川觀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支持科研人員「合理合法富起來」成都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升級版...
    支持科研人員「合理合法富起來」科技成果也能進行信用貸款科研人員對科技轉化項目將更有「話語權」……鼓勵科研人員走向科技成果轉化「主戰場」成都再度「加碼」日前,市科技局等11部門正式印發《成都市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促進科技成果在蓉轉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以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造積極性
  • 科技成果也能進行信用貸款,成都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升級版」來了!
    鼓勵科研人員走向科技成果轉化「主戰場」,成都再度「加碼」。據了解,《實施方案》提出了十項改革舉措共30條具體內容,以產權促進創新,賦予高校院所和科研人員更多自主權,對落地成都的科技成果給予進一步激勵政策。同時,在健全改革容錯糾錯免責機制、技術類國有資產差別化管理、完善知識價值導向的分配製度、成果轉化載體發展模式和資金投入管理方式等方面全面創新改革。
  • 成都「升級」科技成果轉化政策:支持科研人員「合理合法富起來」
    中新網成都1月8日電 (記者 賀劭清)記者8日從成都市科學技術局獲悉,成都市科學技術局等11部門近日正式印發《成都市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促進科技成果在蓉轉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以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造積極性,加快職務科技成果在蓉轉移轉化,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 政策再升級 成都鼓勵科研人員走向科技成果轉化「主戰場」
    近年來,成都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向產業功能區匯聚各類科技創新要素。2019年,「探索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打通科技與經濟結合通道」的「成都經驗」在國務院第六次大督查中作為典型經驗做法受到通報表揚。此次《實施方案》與成都市近年來出臺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成都十條」進行了有效銜接。
  • 深圳: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70%以上歸屬科研人員
    原標題: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70%以上歸屬科研人員   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70%以上歸屬完成人,企業資助基礎研究支出可享受公益捐贈政策,在深註冊的科技企業可實施「同股不同權」……   《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條例》近日經市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並將於今年11月1日起實施。
  • 2019上海科技成果轉化白皮書Unit2:上海科技成果轉化實踐
    「科改25條」中涉及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意見上海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機構按照改革要求,結合單位實際,制定了相應的落實政策。上海海事大學發布了《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增強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實施細則》,明晰成果轉移轉化流程;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修訂和制定了《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科技成果轉化實施細則(試行)》等系列辦法,明確了成果轉化類型與範圍、轉化形式、科技人員收益獎勵等內容。
  •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出爐!
    大額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頻出,中國科學院工程物理研究所的「中儲國能(北京)技術有限公司」成果轉化項目合同金額達17.5億元,上海科技大學的「基於配體導向的蛋白質降解技術平臺的小分子抗腫瘤藥物的開發許可」合同金額達8.2億元。  (三)科技成果轉化獎勵顯著增長。2018年,現金和股權獎勵科研人員6.8萬人次。科研人員獲得的現金和股權獎勵金額達67.6億元,同比增長44.9%。
  • 河北:多措並舉促科技成果轉化
    科技日報記者 劉廉君  3日,記者從河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河北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由河北省科技廳、教育廳、財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共同制定的《關於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若干措施》出臺,多措並舉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 努力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高質量發展
    高校要堅持與區域崛起同休共戚、與國家興盛同頻共振、與世界進步同向共行,努力擴大科技成果的源頭供給,加快探索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途徑,不斷縮短從「0到1」「1到N」「N到100」的突破進程,著力以卓越的全面創新貫穿科技成果轉化全鏈條。一要始終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高質量發展作為高校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使命。
  • 賦予科研人員成果所有權的重要意義
    ■王梓佩5月18日,科技部、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實施方案》,在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領域向前邁進一步,有助於破除科研成果轉化障礙,激發科研人員積極性。
  • 誰妨礙了科技成果轉化 三份提案背後故事
    從前期科研資金投入方式、高校估體系;中期的中試、產業化開發投入,市場需求對接,價格評估、產權明晰;到後期的稅收優惠,種種環節均被認為尚有優化空間。「科技成果轉化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一個系統性的工程」,程靜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科研人員:改進科技成果轉化手續2015年,易建強有關無人機系統和視覺識別的技術被深圳一家科技企業所青睞。
  • 詳解:科技成果轉化5種主流形式,3個實施難題
    也就是說,國有企業進行科技成果自主實施,可以將這個成果轉化過程進行獨立核算,全成本、全口徑計量投入和產出。在此基礎上,從盈利開始的三到五年,提取一個利潤的比例,直接激勵科研人員。政策當中寫到不低於5%,在實踐中,一些企業通常選用5%—30%之間的獎勵比例。
  • 福建力促臺籍教師科研成果轉化
    福建省科技部門人士10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福建重視兩岸科技合作與交流,這是福建先行先試,力促高校臺籍教師科研成果轉化的具體體現。自2019年開始,福建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在立項上給予在閩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臺胞政策傾斜,設立臺胞專項扶持項目,每年擬立項10項。
  • 哈爾濱培訓技術經紀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本次培訓活動由黑龍江省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指導,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技術市場管理辦公室主辦,哈爾濱市科技服務業協會承辦。  培訓活動旨在貫徹落實《關於推廣第二批支持創新相關改革舉措的通知》(國辦發〔2018〕126號)、《黑龍江省技術轉移體系建設實施方案》(黑政發[2017]16號)精神,加強哈爾濱市技術轉移人才培養,提升技術轉移專業人才從業能力,促進技術經理人(技術經紀人)全程參與科技成果轉化,激發科技成果轉化活力。
  • 同濟大學發布「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 將全力推進優秀科研...
    作為同濟大學加速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又一實際行動,今年7月,同濟大學2020年度「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的科技成果」評選活動正式啟動,面向各學院、附屬醫院及學校控股所屬公司的科研團隊或人員開展。11月,來自政府、行業、投資、專業技術等領域的40餘位專家和學者,對科技成果進行了初次評選,25項成果脫穎而出。
  • 擴大高校「朋友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佛山舉辦技術經理人培訓...
    12月10-12日,在2020年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大會期間,2020年廣東高校科技成果技術經理人培訓(第八期)在千燈湖創投小鎮舉行。該培訓由廣東省教育廳指導,廣東高校科技轉化中心組織開展,吸引了不少高校、科研院所科研處及技術轉移中心等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積極參與。
  • 同濟大學發布「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全力推進優秀科研成果...
    作為同濟大學加速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又一實際行動,今年7月,同濟大學2020年度「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的科技成果」評選活動正式啟動,面向各學院、附屬醫院及學校控股所屬公司的科研團隊或人員開展。
  • 【科技日報】激發成果轉化「弘光」力量---中國科學院
    11月5日至6日,中國科學院組織「走進中國科學院·記者行——弘光專項·科技助力先進位造」專題採訪活動,記者在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西光所)看到,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點專項(弘光專項)在助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上做出了諸多有益嘗試。
  • 「貴陽·貴安創新創業及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舉辦
    12月31日,「學政策用政策提能力促發展」貴陽·貴安創新創業及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在貴安新區舉辦。本次活動聚焦貴安新區「五大產業、六大集群」的總體布局,以市場需求引領技術研究、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及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為核心,面向轄區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供給側」科技成果轉化需求,面向全省各行業「需求側」,旨在把「學政策、用政策」普及起來;把科研成果與市場需求對接起來;把創新創業氛圍激發起來。據悉,貴安新區作為國家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擁有獨特的「大學城+大數據」兩大優勢。
  • 校企合作加速直播領域科技成果轉化,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
    11月23日,由武漢市科學技術局、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局主辦,武漢鬥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武漢東湖高新區國家大學科技園有限公司協辦,海聚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的「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鬥魚專場」,將在武漢東湖高新區大學科技園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