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之道——看浙江如何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管委會 供圖

中新網杭州12月17日電 題:均衡之道——看浙江如何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

趙曄嬌 張斌 胡丁於

今年春天,浙江被賦予「重要窗口」的目標定位。「建設一支高素質強大人才隊伍,打造高水平創新型省份」被該省視為未來具有「中國氣派」和「浙江辨識度」的重大標誌性成果之一。

2019年,浙江11地市全部實現人才淨流入。其中杭州人口淨增超五十萬人、成為中國人口淨增長最多城市之一。在此背景下,浙江提出要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

蕭山智能工廠。 蕭山區委宣傳部 供圖

如何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賡續前行?循「均衡之道」,這一東部強省正融通創新鏈與產業鏈,助力「縣域經濟」發展,不斷找尋到都市區平衡人才資源的新路徑,打破固有思維,以期實現全球人才「為我所用」。

融通創新鏈產業鏈:補「縣域經濟」創新短板

杭州蕭山,浙江傳統工業強區。鼎盛時期,該區工業產值佔杭州全市三分之一。隨著製造業轉型升級,產業鏈缺乏高層次人才賦能的矛盾日益凸顯。

2019年,北京大學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下稱北大信息技術研究院)落戶蕭山,試圖解決傳統製造企業「招才難」「轉型難」。

「我們在數位化轉型方面有需求,但靠自身力量很難招攬足夠的人才。」蕭山區包裝製造企業——勝達集團聯合實驗室負責人彭軍民說。

2019年7月,勝達集團聯合北大信息技術研究院共建智能包裝聯合實驗室,實現產品生產全流程數位化改造。「通過企業與北大信息技術研究院的合作,創新鏈與產業鏈被逐漸聯結。」蕭山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當地已引進4名院士全職創新創業,孵化院士項目10個,兌付項目啟動資金共計6600萬元。蕭山以人才隊伍建設補足「縣域經濟」的做法,浙江其他地區亦有類似實踐。

今年以來,湖州德清成立「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與科研院所及浙江大學合作,助力涉航空產業「關鍵技術」的研發;台州溫嶺成立「機電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整合了國家水泵產品質檢中心、台州第一技師學院等聯手清華大學,促進機電產品科技創新……

6月,《中共浙江省委關於建設高素質強大人才隊伍打造高水平創新型省份的決定》發布,其中提出要強化創新鏈產業鏈精準對接,加快產業鏈關鍵環節和協同創新項目建設。

甬舟專家工作室籤約儀式現場。 林波 攝

通過連結「創新鏈」與「產業鏈」,均衡化的人才資源將為浙江「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消弭城際體制機制壁壘:平衡城際人才資源

創新鏈與產業鏈的隔閡會阻滯縣域經濟發展,而城際體制壁壘,則會阻礙城際間人才資源平衡。消弭這一壁壘,是浙江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的理念,亦是該省大都市區建設的助推器。

其間,寧波與舟山率先垂範。「2019年,寧波製造業人才淨流入率居全國第一,同年8月,《寧波市推進甬舟一體化發展行動方案》發布。」寧波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人才辦副主任黃榮程說,甬舟一體化發展,人才先行,人才也是最關鍵的,「寧波有製造業人才,舟山有海洋資源、石化等產業發展空間。甬舟一體化正是優勢、資源互補的產物。」

與此同時,今年前三季度,舟山GDP同比增長12.6%(按可比價格計算),增幅高於浙江全省。舟山市委組織部負責人曾公開表示,人才是舟山最為需要、最為緊缺的戰略資源,也是發展短板。

兩地通過人才的互動,擦出交流「火花」。如在5年前,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王立平科研團隊就與舟山企業浙江科鑫重工有限公司(下稱科鑫重工)共建聯合實驗室,探索甬舟人才資源共享之路。

「我們有技術,也需要試驗場地。通過聯合實驗室,人才得以與科鑫重工一同破解鋼跨海大橋深水鋼結構長壽命防腐重大技術難題。」王立平說,自己團隊的兩位高級工程師一年中近40%的時間入駐企業園區內,在生產一線開展技術研究及指導。2019年,該聯合實驗室解決世界性腐蝕防護難題,大幅提升鋼管柱壽命,滿足未來跨海鐵路和隧道工程的建設需求。

在更寬廣視野下,浙江人才服務一體化已初嘗甜頭:2016年衢州海創園落戶杭州未來科技城,實現入駐企業「同城同待遇」,同時還將入駐企業、個人所繳納稅收全額返還衢州。

城際間人才的自由流動,創新氛圍共享,其背後是體制機制的革新,也是浙江對「全球人才蓄水池」的詮釋。

擊破思想藩籬: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

建設「全球人才蓄水池」,更需要擊破思想藩籬。對人才「一視同仁」,方能實現全球人才「為我所用」。

在以「立足杭州,服務浙江」為口號的浙江人才大廈,其通過人才服務共享等方式,對全球人才「一視同仁」。「未來科技城成立以來,一直以人才引領創新驅動。」未來科技城管委會人才和金融服務中心主任徐來瑩說,當地引進的人才只要通過統一認定,可享受均等化服務。

近日,來自非洲喀麥隆的外籍人才聶金便向浙江人才大廈提出了子女入學需求。「通過認定,聶金可以與杭州居民一樣,就近選擇小學使子女獲得教育機會。」浙江人才大廈運營主管羅海蓉說。

浙江人才大廈。 浙江人才大廈 供圖

浙江還在實踐中謀求突破,推動全球人才「為我所用」。今年6月,浙江省人才服務平臺發布首批「揭榜掛帥」省級榜單,針對浙江省28家重點企業提出的29項「卡脖子」技術需求,面向全球人才和團隊發出「英雄帖」,總榜額超億元,人才有能力即可「揭榜」。

浙江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委人才辦常務副主任溫暖表示,人才價值是比出來、幹出來的,浙江要探索建立「揭榜掛帥」的人才使用體制機制,不拘一格用人才。

數據顯示,目前浙江人才資源總量已達1361.1萬人。平衡不同層級間人才需求;擊破阻滯充分利用人才資源的思想「藩籬」;以「均衡之道」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或是一條具有「浙江特色」的人才隊伍建設之路。(完)

相關焦點

  • 《浙江日報》頭版:助力浙江加快建設全球人才蓄水池 浙大全力打造...
    助力浙江加快建設全球人才蓄水池浙大全力打造卓越青年人才隊伍 浙大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積極探索青年人才隊伍建設新途徑,加快建設更有理想、更受尊敬的卓越青年人才隊伍,助力浙江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浙大現有國家級青年人才505人,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積極謀劃青年人才發展大局,將更多青年人才緊密團結在黨的事業周圍。
  • 中共浙江省委關於建設高素質強大人才隊伍打造高水平創新型省份的...
    取得五項標誌性成果:三大科創高地全面建成,國際化創新平臺、領軍企業、頂尖人才有力支撐全球先進位造業基地,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在若干戰略領域實現從跟跑、並跑到領跑;涵養全球創新人才的蓄水池基本建成,重點領域形成人才高峰,成為最具影響力吸引力的國際人才流入地之一;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域創新體系全面形成,高峰高原與特色基礎有機結合,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鍊深度融合,創新的系統效應和整體效能全面提高
  • 浙大全力打造卓越青年人才隊伍
    在浙江省「鯤鵬行動」計劃首批7位專家中,最年輕的一位年僅34歲,他就是浙江大學光電學院博士生導師狄大衛。在浙大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狄大衛帶領團隊研發有機與鈣鈦礦發光二極體,這是未來高清顯示技術的核心部件,有望在新材料和「網際網路+」等領域催生重要原始創新成果。
  • 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召開 絡繹人才大數據研究院正式揭牌
    12月 10日,絡繹人才大數據研究院於浙江省紹興市舉辦的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上正式揭牌。該研究院由中共浙江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為指導單位並與 DeepTech共同發起,浙江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溫暖為絡繹人才大數據研究院揭牌。
  • 浙江日報整版報導|現代產業集群如何打造?且看龍遊特種紙產業的...
    《現代產業集群如何打造?聚變 高速發展期如何搶佔先機特種紙在造紙行業屬於小而精的產品,近年來,在全球積極推廣以紙代塑的大背景下迎來了高速發展階段。數據顯示,近10年來,我國特種紙產量實現了17.31%的年均增長率,遠高於同期普通紙3.24%的年均增長率。前景看好,未來可期。如何抓住這一機遇,做大做強?
  • 《華為人才管理之道》:華為是如何以奮鬥者為本的
    任正非最新的講話內容,其實都是和人才的管理和使用相關的。而新近出版的《華為人才管理之道》,恰好就是對華為公司人才管理的系統性梳理。《華為人才管理之道》的作者陳雨點女士在華為公司任職14年,從事人力資源管理與組織變革工作。可以說,作為華為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的親歷者,她的觀察是既深刻又全面的。
  • 「線上+線下」相結合 「海外學子浙江行」在寧波啟動
    他說,浙江發展勢頭很好、環境很好、機遇很好,是一個能幹事、幹大事、成大事的地方,是包括海歸學子在內的各類人才創新創業的一方沃土。當前,浙江正著力建設「網際網路+」、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創高地,打造涵養全球創新人才的蓄水池,這一切都為海外學子在浙發展提供了更大舞臺。希望海外學子抓住機遇、順勢而為,積極投入浙江創業創新熱潮,尋求更多合作機會,實現更大發展。
  • 【「領」賦能之旅,「鷹」發展未來】「領鷹計劃」打造職業經理人才...
    【「領」賦能之旅,「鷹」發展未來】「領鷹計劃」打造職業經理人才蓄水池 2020-12-17 2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踐行「八八戰略」,打造「重要窗口」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浙江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開啟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新徵程。  錢江潮起好揚帆。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浙江將如何找準自己定位,如何發力開新局?如何以浙江的「穩」和「進」為全國大局多作貢獻?新華社記者近日採訪了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
  • ...向全球電氣人才伸出「橄欖枝」誠邀專家人才為高質量發展獻智獻策
    6月9日晚,中國·樂清「樂音清揚 鳳棲雁山」全球專項招才活動通過網絡面向全球直播。市委書記方暉宣布儀式啟動。智能電氣企業聯盟代表南存輝通過視頻向全球智能電氣領域人才發出倡議,誠邀專家人才為樂清高質量發展獻智獻策。
  • 崑山花橋:打造人才科創「新高地」
    另一方面,以「生態、業態、形態、神態」有機融合,堅持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水平治理並重,以國際化、都市型標準謀劃四大「城市客廳」建設,全力打造一批體現花橋未來城市形象的優質工程。 7月4日,2020中國崑山創業周花橋專場活動暨浙江大學上海校友會創新創業大賽在花橋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辦。
  • 浙江亞特公司打造「人才強企」工程
    近年來,我縣高度重視新時代浦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成立產改工作協調小組,出臺《新時代浦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確定了鄭宅鎮和浙江亞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兩家試點單位,經過前期的努力,取得初步經驗,探索出了新時代浦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路徑。
  • 連小敏應邀出席中國市長高峰論壇暨2020第五屆杭州全球企業家論壇...
    在隨後的主題分享中,連小敏著重圍繞如何重估新時代浙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僑務資源優勢,廣大浙籍僑胞如何在大變局與新格局中發揮自身的獨特作用,僑聯如何攜手地方共同做好「服務大局、服務僑胞」文章等三方面,同與會包括僑商在內的企業家和地方政府有關負責人作了交流分享:一是貴在情懷。
  • 浙江吳興的綠色發展之路:點綠成金 打造長三角之心
    中新網湖州10月10日電(胡豐盛 施紫楠)這是一座山水之城,也是「長三角之心」,2019年GDP接近千億大關。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如何成為真正的「長三角之心」?  「保持發展定力,進一步聚焦高質量趕超發展。」吳興區委書記吳炳芳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給出了答案。
  • 崔永紅:數字人才培養與發展之道
    本文系我能能聘事業部總經理崔永紅女士於11月26日在"2020智慧中國年會"分論壇"新基建賦能數字社會--數字經濟篇"上的演講,演講主題為"數字人才培養與發展之道",內容通過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核。
  • 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
    來源:人民日報2020年,浙江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在大戰大考中交出了亮麗的答卷。今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浙江將如何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開好局?記者採訪了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
  • 向江來 創未來⑤丨海外人才緣何踏浪而來 江幹亮招國際化
    讓人才噴薄而出、紮根城市,杭州市江幹區持續優化軟硬環境,做好精英人才的「娘家人」,當好服務人才的「店小二」,將「陽光雨露」灑在人才最需處,讓人才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錢塘江畔金江幹,人才正匯集成奔流江海,踏浪而來。為此,浙江日報杭州分社聯合江幹區委宣傳部推出「向江來 創未來」欄目,看江幹如何破題人才,高水平打造「重要窗口」的一流示範樣本。
  • 浙江自貿區杭州片區按下「快進鍵」,背後有戰略深意
    對於杭州片區建設的重大意義,周江勇在會上進行了深入闡述:建設浙江自貿區杭州片區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為我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提供實踐素材的使命擔當,是厚植特色優勢、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重大機遇,是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提升城市綜合能級的重要抓手。
  • 探浙江自貿區三周年:打破體制藩籬 釋放人才「強磁」
    海員技能大比武現場。舟山組織部供圖  產業布局和戰略定位已然清晰,但浙江自貿區建設面臨的現實挑戰堪稱嚴峻。至2020年,浙江自貿區已成立三周年,舟山從「邊緣海島地區」變為「對外開放戰略門戶」。如何承接起國家戰略的主陣地?全新的建設格局又由誰來探索實踐?  「人才是最為需要、最為緊缺的戰略資源。
  • 浙江省委書記提出:建立浙江快遞物流指數,打造全球航運物流風向標
    近日,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推進大會召開,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在會上明確指出:「建立浙江快遞物流指數,打造全球航運物流風向標。」省長鄭柵潔主持會議。其中杭州蕭山機場要對標美國孟菲斯機場,打造全球航空貨運標杆。會議指出,要打造先進位造業集聚區,推動優勢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大力推動產業鏈、創新鏈深入融合,積極融入國際高端製造業全球供應鏈、創新鏈和價值鏈,到2035年,力爭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達到4個,集聚製造業世界500強企業超過133家,規模以上製造業工業增加值增速超過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