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管委會 供圖
中新網杭州12月17日電 題:均衡之道——看浙江如何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
趙曄嬌 張斌 胡丁於
今年春天,浙江被賦予「重要窗口」的目標定位。「建設一支高素質強大人才隊伍,打造高水平創新型省份」被該省視為未來具有「中國氣派」和「浙江辨識度」的重大標誌性成果之一。
2019年,浙江11地市全部實現人才淨流入。其中杭州人口淨增超五十萬人、成為中國人口淨增長最多城市之一。在此背景下,浙江提出要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
蕭山智能工廠。 蕭山區委宣傳部 供圖
如何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賡續前行?循「均衡之道」,這一東部強省正融通創新鏈與產業鏈,助力「縣域經濟」發展,不斷找尋到都市區平衡人才資源的新路徑,打破固有思維,以期實現全球人才「為我所用」。
融通創新鏈產業鏈:補「縣域經濟」創新短板
杭州蕭山,浙江傳統工業強區。鼎盛時期,該區工業產值佔杭州全市三分之一。隨著製造業轉型升級,產業鏈缺乏高層次人才賦能的矛盾日益凸顯。
2019年,北京大學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下稱北大信息技術研究院)落戶蕭山,試圖解決傳統製造企業「招才難」「轉型難」。
「我們在數位化轉型方面有需求,但靠自身力量很難招攬足夠的人才。」蕭山區包裝製造企業——勝達集團聯合實驗室負責人彭軍民說。
2019年7月,勝達集團聯合北大信息技術研究院共建智能包裝聯合實驗室,實現產品生產全流程數位化改造。「通過企業與北大信息技術研究院的合作,創新鏈與產業鏈被逐漸聯結。」蕭山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當地已引進4名院士全職創新創業,孵化院士項目10個,兌付項目啟動資金共計6600萬元。蕭山以人才隊伍建設補足「縣域經濟」的做法,浙江其他地區亦有類似實踐。
今年以來,湖州德清成立「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與科研院所及浙江大學合作,助力涉航空產業「關鍵技術」的研發;台州溫嶺成立「機電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整合了國家水泵產品質檢中心、台州第一技師學院等聯手清華大學,促進機電產品科技創新……
6月,《中共浙江省委關於建設高素質強大人才隊伍打造高水平創新型省份的決定》發布,其中提出要強化創新鏈產業鏈精準對接,加快產業鏈關鍵環節和協同創新項目建設。
甬舟專家工作室籤約儀式現場。 林波 攝
通過連結「創新鏈」與「產業鏈」,均衡化的人才資源將為浙江「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消弭城際體制機制壁壘:平衡城際人才資源
創新鏈與產業鏈的隔閡會阻滯縣域經濟發展,而城際體制壁壘,則會阻礙城際間人才資源平衡。消弭這一壁壘,是浙江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的理念,亦是該省大都市區建設的助推器。
其間,寧波與舟山率先垂範。「2019年,寧波製造業人才淨流入率居全國第一,同年8月,《寧波市推進甬舟一體化發展行動方案》發布。」寧波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人才辦副主任黃榮程說,甬舟一體化發展,人才先行,人才也是最關鍵的,「寧波有製造業人才,舟山有海洋資源、石化等產業發展空間。甬舟一體化正是優勢、資源互補的產物。」
與此同時,今年前三季度,舟山GDP同比增長12.6%(按可比價格計算),增幅高於浙江全省。舟山市委組織部負責人曾公開表示,人才是舟山最為需要、最為緊缺的戰略資源,也是發展短板。
兩地通過人才的互動,擦出交流「火花」。如在5年前,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王立平科研團隊就與舟山企業浙江科鑫重工有限公司(下稱科鑫重工)共建聯合實驗室,探索甬舟人才資源共享之路。
「我們有技術,也需要試驗場地。通過聯合實驗室,人才得以與科鑫重工一同破解鋼跨海大橋深水鋼結構長壽命防腐重大技術難題。」王立平說,自己團隊的兩位高級工程師一年中近40%的時間入駐企業園區內,在生產一線開展技術研究及指導。2019年,該聯合實驗室解決世界性腐蝕防護難題,大幅提升鋼管柱壽命,滿足未來跨海鐵路和隧道工程的建設需求。
在更寬廣視野下,浙江人才服務一體化已初嘗甜頭:2016年衢州海創園落戶杭州未來科技城,實現入駐企業「同城同待遇」,同時還將入駐企業、個人所繳納稅收全額返還衢州。
城際間人才的自由流動,創新氛圍共享,其背後是體制機制的革新,也是浙江對「全球人才蓄水池」的詮釋。
擊破思想藩籬: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
建設「全球人才蓄水池」,更需要擊破思想藩籬。對人才「一視同仁」,方能實現全球人才「為我所用」。
在以「立足杭州,服務浙江」為口號的浙江人才大廈,其通過人才服務共享等方式,對全球人才「一視同仁」。「未來科技城成立以來,一直以人才引領創新驅動。」未來科技城管委會人才和金融服務中心主任徐來瑩說,當地引進的人才只要通過統一認定,可享受均等化服務。
近日,來自非洲喀麥隆的外籍人才聶金便向浙江人才大廈提出了子女入學需求。「通過認定,聶金可以與杭州居民一樣,就近選擇小學使子女獲得教育機會。」浙江人才大廈運營主管羅海蓉說。
浙江人才大廈。 浙江人才大廈 供圖
浙江還在實踐中謀求突破,推動全球人才「為我所用」。今年6月,浙江省人才服務平臺發布首批「揭榜掛帥」省級榜單,針對浙江省28家重點企業提出的29項「卡脖子」技術需求,面向全球人才和團隊發出「英雄帖」,總榜額超億元,人才有能力即可「揭榜」。
浙江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委人才辦常務副主任溫暖表示,人才價值是比出來、幹出來的,浙江要探索建立「揭榜掛帥」的人才使用體制機制,不拘一格用人才。
數據顯示,目前浙江人才資源總量已達1361.1萬人。平衡不同層級間人才需求;擊破阻滯充分利用人才資源的思想「藩籬」;以「均衡之道」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或是一條具有「浙江特色」的人才隊伍建設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