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大一統的王朝也不在少數,秦、漢、唐、宋、元、明、清都是耳熟能詳的統一王朝。其中的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強漢盛唐也是我們所熟知的,元、明、清都是領土達到鼎盛的王朝,其中的宋可謂是一個十分特殊的王朝。
強漢盛唐弱宋。
漢唐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剛柔並濟,統治者的懷柔也是應用得遊刃有餘,反觀宋明這兩個朝代,我們可知,明亡可謂是十分慘烈,「天子守國門」的悲壯無一不透露出明朝的剛硬,然而宋朝亡國恰恰相反,過於「軟弱」成為亡國禍因。
宋朝也是存在爭議最大的朝代之一,後人無法準確評論出個好壞,可知的是宋朝並沒有想像中弱,這個朝代的政治以及經濟都達到十分鼎盛的地步,其中的文化以及科技更是百花齊放,百姓們的生活水平也是其他朝代無法比擬的。
宋朝並不弱,但為何對外戰爭被後世人所詬病?有以下三個因素
招兵制度上出現很大問題。
封建王朝對於招兵的制度有兩種:徵兵制度以及募兵制度,自唐朝以來徵兵制度被漸漸取代,國家不再強制招兵,而是出錢僱傭來招安。宋朝完全用此制度取代徵兵制度,募兵制度帶來的軍餉是一筆巨大的支出。
即使富得「流油」的宋朝,長期以往也是根本招架不住這個開支,但是朝廷在那個時期正在大力的改制土地兼併問題。
這個問題歷來都是朝代滅亡的根本,但是面對越來越多的流民問題,朝廷所想到的辦法就是靠著募兵制度,來消耗這些過剩的人口,這背後所面臨的開支是不可計數的,朝廷被掏空也是遲早的問題,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問題,也是因為此才引發第二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軍隊對保家衛國沒有絲毫的概念。
前文中我們可知,北宋軍隊招兵的費用是十分高昂的,面對如此高的軍餉,他們也根本沒有退役這一說法,被朝廷所養著的軍隊,從來沒有憂患意識,甚至保家衛國這種必須的職責也被完全的拋之腦後。
關於北宋軍隊的管理制度也是一團糟糕,不僅是管理制度,軍隊也是長期的缺乏統一性,大敵來襲之後對於這樣的軍隊也是一擊即潰。
在這個積貧積弱的時期,宋軍的實力其實並不弱,朝廷也是出重金進行著招兵,面對實力並不弱的宋軍,為什麼外敵能夠輕易的大獲全勝呢?因為宋軍是幾乎沒有任何戰鬥力的存在,當然,軍隊積弱的原因不僅僅如此,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
宋朝重文抑武是其根本的原因。
我們可知,宋朝是繼唐朝之後建立的大一統的王朝,這個時期的文化以及經濟都達到封建王朝的鼎盛,但是對外戰爭卻是一再面臨著慘敗,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宋朝「重文抑武」的機制,朝廷對文官的看重可見一斑,實權都是掌握在這些人的手中。
而武將相較來說就比較的處於弱勢,宋朝的統治者們都是一些「文人墨客」,沒有能夠帶兵打仗的主。
因為他們怕這些武將反,唐朝之所以亡,就是因為武將所掌握的兵權過多,宋為了吸取這個前車之鑑,對於武將也是各種剝削,所以又造成另外一個慘狀,就是軍隊對外戰爭過於弱,之後才有靖康之恥。
總結:宋朝的軍隊看似實力並不弱,但是對外戰爭確實是一塌糊塗,也可以形容為:宋朝的軍隊並不是打仗用的,但是軍隊所存在的意義從古至今都是為了維護本國的國土安全。
宋朝的矛盾在今看來也是值得深思的,國力強大軍力也就強大,國家也就富裕,但是宋朝完全將這兩者分開,國家富裕但是軍力不一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