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漢盛唐弱宋,宋朝軍事實力並不弱,但對外戰爭為何屢屢落敗?

2020-12-22 一翻歷史答案

中華上下五千年,大一統的王朝也不在少數,秦、漢、唐、宋、元、明、清都是耳熟能詳的統一王朝。其中的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強漢盛唐也是我們所熟知的,元、明、清都是領土達到鼎盛的王朝,其中的宋可謂是一個十分特殊的王朝。

強漢盛唐弱宋。

漢唐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剛柔並濟,統治者的懷柔也是應用得遊刃有餘,反觀宋明這兩個朝代,我們可知,明亡可謂是十分慘烈,「天子守國門」的悲壯無一不透露出明朝的剛硬,然而宋朝亡國恰恰相反,過於「軟弱」成為亡國禍因。

宋朝也是存在爭議最大的朝代之一,後人無法準確評論出個好壞,可知的是宋朝並沒有想像中弱,這個朝代的政治以及經濟都達到十分鼎盛的地步,其中的文化以及科技更是百花齊放,百姓們的生活水平也是其他朝代無法比擬的。

宋朝並不弱,但為何對外戰爭被後世人所詬病?有以下三個因素

招兵制度上出現很大問題。

封建王朝對於招兵的制度有兩種:徵兵制度以及募兵制度,自唐朝以來徵兵制度被漸漸取代,國家不再強制招兵,而是出錢僱傭來招安。宋朝完全用此制度取代徵兵制度,募兵制度帶來的軍餉是一筆巨大的支出。

即使富得「流油」的宋朝,長期以往也是根本招架不住這個開支,但是朝廷在那個時期正在大力的改制土地兼併問題。

這個問題歷來都是朝代滅亡的根本,但是面對越來越多的流民問題,朝廷所想到的辦法就是靠著募兵制度,來消耗這些過剩的人口,這背後所面臨的開支是不可計數的,朝廷被掏空也是遲早的問題,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問題,也是因為此才引發第二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軍隊對保家衛國沒有絲毫的概念。

前文中我們可知,北宋軍隊招兵的費用是十分高昂的,面對如此高的軍餉,他們也根本沒有退役這一說法,被朝廷所養著的軍隊,從來沒有憂患意識,甚至保家衛國這種必須的職責也被完全的拋之腦後。

關於北宋軍隊的管理制度也是一團糟糕,不僅是管理制度,軍隊也是長期的缺乏統一性,大敵來襲之後對於這樣的軍隊也是一擊即潰。

在這個積貧積弱的時期,宋軍的實力其實並不弱,朝廷也是出重金進行著招兵,面對實力並不弱的宋軍,為什麼外敵能夠輕易的大獲全勝呢?因為宋軍是幾乎沒有任何戰鬥力的存在,當然,軍隊積弱的原因不僅僅如此,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

宋朝重文抑武是其根本的原因。

我們可知,宋朝是繼唐朝之後建立的大一統的王朝,這個時期的文化以及經濟都達到封建王朝的鼎盛,但是對外戰爭卻是一再面臨著慘敗,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宋朝「重文抑武」的機制,朝廷對文官的看重可見一斑,實權都是掌握在這些人的手中。

而武將相較來說就比較的處於弱勢,宋朝的統治者們都是一些「文人墨客」,沒有能夠帶兵打仗的主。

因為他們怕這些武將反,唐朝之所以亡,就是因為武將所掌握的兵權過多,宋為了吸取這個前車之鑑,對於武將也是各種剝削,所以又造成另外一個慘狀,就是軍隊對外戰爭過於弱,之後才有靖康之恥

總結:宋朝的軍隊看似實力並不弱,但是對外戰爭確實是一塌糊塗,也可以形容為:宋朝的軍隊並不是打仗用的,但是軍隊所存在的意義從古至今都是為了維護本國的國土安全。

宋朝的矛盾在今看來也是值得深思的,國力強大軍力也就強大,國家也就富裕,但是宋朝完全將這兩者分開,國家富裕但是軍力不一定強。

相關焦點

  • 宋朝作為中國封建王朝的發展頂峰,為何被許多人認為是「弱宋」
    一直以來,自秦朝以後就有強漢、盛唐、弱宋、剛明的說法。認為漢朝是強大的,打敗了匈奴;唐朝是盛世,萬國來朝;明朝很有骨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割地不賠款不議親。這幾個朝代都是比較正面積極的評價,唯獨宋朝被評為了弱宋,認為兩宋的軍事和外交上很弱軟,是最沒有血性和骨氣的朝代。
  • 因「重文輕武」被稱為「弱宋」的宋朝,軍事實力真的羸弱不堪嗎?
    因「重文輕武」被稱為「弱宋」的宋朝,軍事實力真的羸弱不堪嗎?熟知中國的歷史人們都知道,北宋一直是以經濟和文學稱著,而宋朝的軍事一直被史學家所詬病,因此也有人感慨,如果宋朝的軍事力量能夠像唐朝一樣強大,宋朝就會非常的完美,可是歷史上的宋朝真的就像史學家認為的那麼孱弱不堪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雖然宋朝重文輕武,但是軍隊的真實裝備和軍人的素質還是非常優良的。
  • 宋代對外戰爭勝率超過7成,為什麼還被戲稱為「弱宋」?
    儘管宋朝在政治、經濟以及科技文化方面都有著極高的水平,但在大家眼中,宋朝就是歷史上最弱的朝代,沒有之一。「國恆以弱亡,漢獨以強亡」,漢朝在人們心中一直是雄姿英發的「強漢」形象。宋朝時期的戰爭次數和漢朝也有一拼,但卻一直被大家嘲笑為「弱宋」。但根據數據統計,宋朝對外戰爭的勝率已經超過了七成。為什麼還是被大家稱為是「弱宋」呢?
  • 與強漢盛唐相比,宋朝為啥富而不強?不是由於經濟軍事,而是精神
    強漢盛唐,這兩個朝代是古代中原王朝文治武功的巔峰,時至今日,仍讓無數華夏兒女為之驕傲。但其後的宋朝則頗具爭議,一方面,它的技術、文化等成就讓任何朝代難以望其項背;但在國防及軍事上,則處於持續數百年的被動挨打之中,完全顛覆了「富→強」的思維概念。
  • 強漢、盛唐、富宋、剛明、「強、盛、富、剛」當之無愧
    我們比較熟悉的便是強漢、盛唐、富宋、剛明、懦清。那為什麼其他的王朝都是用的褒義詞形容,唯獨清朝用貶義詞來形容呢?我們一個個看。強漢公元前202年,漢高祖皇帝劉邦在楚漢之爭中勝出,同年高祖皇帝定都長安,國號漢,享國四百零七年的大漢就此建立。
  • 日本對強大的唐和明都敢開戰,為何不敢攻「弱宋」?有一致命原因
    事實上,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後發生的侵華戰爭,並不是中日兩國第一次對戰,也不是清朝與日本的甲午海戰。從唐朝到明朝,中日兩國曾經爆發過戰爭,這是最早的侵略計劃。66和66兩年間,唐朝聯合新羅滅百濟和高句麗,分別設熊津都督府、安東都護府。
  • 宋朝,一個無法爭取主動的王朝,繁華必然如過眼雲煙
    (繁華如過眼雲煙)宋朝,一個無法爭取主動的王朝,繁華必然如過眼雲煙談及中國歷史,總會對強漢朝盛唐津津樂道,一說北宋,就會嗤之以鼻,面帶鄙夷的說一句,弱宋!也因此弱宋之名深入中國人骨髓,成為所有人對宋朝的刻板印象。當刻板印象成為習慣進而延申到認知中,無論宋朝真相如何,都不在重要。反而是拿恥辱被人津津樂道。宋朝之所以為弱宋,原因就出來他真的無法去「爭取主動」,對主動是需要去爭取的,這需要國家實力也需要國家意識形態,於君主的素質。可惜的是,這三點宋朝都沒有!
  • 兩宋在對外戰爭上為何總是失敗?有一致命原因,不敗才不科學
    話說宋朝是一個比較畸形的朝代,比如說宋朝的經濟十分強大,文化也很強盛,但是,在對外戰爭的時候卻不斷失敗,而這其中存在一個致命的原因,因為這個原因,宋朝的敗亡已經成為了定局,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圖片:出海的商船劇照2、兩宋的文化兩宋的文化對周圍的影響也很大,在宋朝以前,漢唐都曾對外發動過戰爭,漢朝用武力打殘了匈奴,唐朝也用絕對實力碾壓了突厥,但是,這些僅僅是武力上的徵服。
  • 「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強漢為何而亡,你知道原因嗎?
    「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這是王夫之的一句評論,可謂是一針見血,他所說的國強或國弱,指的是相對於周邊敵國而言。歷史上的王朝,基本上都是國力衰弱,被外敵或國內起義軍給滅了。而漢朝卻比較特殊,它的滅亡並非國家的軍事力量衰弱,那麼強漢為何而亡,你知道原因嗎?
  • 強漢盛唐:中國最出彩的兩個朝代,什麼決定他們不同的對外政策?
    作為歷史的重要參與者,強漢盛唐,是大家所關注的朝代,它們也是中國古代最出彩的兩個朝代,但二者在對外政策上存在很大的不同,究竟是什麼客觀原因決定了這樣的差異呢?讓我們從兩個朝代的不同社會發展背景來說起吧!
  • 為何宋朝被稱為弱宋?看看士大夫都做了什麼
    在歷史上,每一個朝代可以用一個字對其特點進行高度概括,秦朝被稱為暴秦,漢朝被稱為強漢,唐朝被稱為大唐,唯獨只有宋朝被稱為弱宋。宋朝,在很多的文人眼中是一個對文人最好的時代。歷朝歷代也只有在宋朝,皇權被文人集團壓制了。導致弱宋的無外乎眾所周知的原因「冗費、冗兵、冗官」。
  • 漢朝之後,中華帝國的軍事實力為何越來越弱
    大家知道,漢朝經常和北方的遊牧民族政權爆發戰爭,但是漢朝的軍事實力相對北方的遊牧民族政權,具有明顯的優勢,雖然是長途跋涉北擊匈奴,深入敵人的腹地,但是最後都是戰果輝煌,動輒殲滅敵人萬人以上,硬生生的把匈奴給趕到了歐洲。
  • 武力值最被低估的朝代,明明湧現戰神無數,為何還被譏諷為羸弱?
    宋朝從建國起,為了防止出現強勢軍人集團導致政權不穩,在其政治體制中明顯提出並實施了重文輕武的管理體制。在宋朝的南宋和北宋兩個階段,雖然一般人印象當中宋朝重文輕武,導致軍事力量不強,並失去了北方大部分國土。但就是這樣,依然享國319年。
  • 宋朝軍事為什麼這麼弱?從宋遼兩國第一年戰爭就看出來了
    滿城之戰是宋遼戰史上遼軍首次主動侵入宋境的一場戰爭。如果不是各種因素陰差陽錯全部對宋軍有利,僅靠趙光義蹩腳的指揮和軍事政策,宋軍將萬劫不復,河北防線也將不復存在,這對宋政權的打擊將是致命的。我們可以從滿城之戰管中窺豹,總結宋代初期的一些軍事政策。
  • 盛唐強漢,破局高端市場力作!
    盛唐強漢,不言而喻,曾經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兩個朝代。時間線拉回到當前,盛唐強漢,對於比亞迪來說也是一個劃時代的產品,從第一代唐的發布,比亞迪就將自主品牌SUV市場天花板直接拉到30萬市場級別。而且在整個自主品牌發展歷程中,比亞迪唐家族也是首款成交均價超20萬、最快達成20萬銷量的中國品牌車型,實力可見一斑!除了唐家族之外,比亞迪最新力作漢,同樣將自主品牌新能源轎車市場直接提升到30萬區間,與特斯拉這樣的國際巨頭完全平行競爭。可以說,當下的盛唐強漢,對於整個比亞迪品牌乃至汽車市場來說,都是一次歷史性的突破。而好車君也在福州體驗到了,盛唐強漢這兩款標杆級的產品。
  • 三部架空大宋的小說,鐵馬金戈,碧血黃沙,再無「弱宋」的恥辱
    大家好,我是佛門射手,第一時間給您帶來小說力推、作家趣聞和IP改編的介紹,希望喜歡的讀者關注點讚評論來一波,今天跟大家說的是穿越到宋朝的小說。 對於很多喜歡歷史的小夥伴來說,唐朝是繁榮昌盛的,因此有「盛唐」之稱,而宋朝是比較弱勢的,不僅有「靖康之恥」,還有南北宋的區別,所以穿越到宋朝就是要改變這段歷史,讓被稱為「弱宋」的朝代重新振作起來。
  • 唐朝與南詔戰爭頻頻,為何宋朝和大理卻能相安無事?
    從上述兩場戰爭的結果來看,南詔簡直就是唐軍的天然剋星,事實上這個以今天雲南省為主要統治區域的奴隸制王國在公元八世紀的確是與大唐、吐蕃、回鶻並列的東亞四大軍事強國之一。    與大唐和南詔這對生死冤家格局相仿的還有宋朝與大理,然而無論北宋還是南宋都鮮與大理有過衝突,前後對比之下我們不禁疑惑:為何宋朝與大理能夠始終和睦如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