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曬英國科幻作家的「科技三定律」 引發造句熱潮

2021-01-11 中國科學技術館

  「1)任何在我出生時已經有的科技都是稀鬆平常的世界本來秩序的一部分。2)任何在我15-35歲之間誕生的科技都是將會改變世界的革命性產物。3)任何在我35歲之後誕生的科技都是違反自然規律要遭天譴的。」

  據果殼網編輯、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博士生@Ent_evo 今天(15日)在微博介紹,這是英國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的科技三定律。道格拉斯·亞當斯以《銀河系漫遊指南》(又譯:《銀河系搭車客指南》)著稱,他的作品充滿英式幽默,被科幻迷奉為聖經。而上面這三句話也體現了這種調侃的智慧,引得網友紛紛技癢難耐,保持隊形留言造句。

道格拉斯·亞當斯

  科幻作家@寶樹 的反諷造句,就深得原文神髓三昧:

  「1)大多數我出生時已經有的流行文化都是陳舊老土不值一提的。2)大多數在我10-30歲之間誕生的流行文化都是無法複製的經典。3)大多數在我30歲之後誕生的流行文化都是愚蠢膚淺,幼稚可笑的。」

  對此,著名作家@馬伯庸 唱和:「人心不古,世風日下」。著名博主@英式沒品笑話百科 則坦言:「揭穿得太殘忍」。

  有網友的造句乾脆給出一個實例:

  「1)任何在我出生時已經有的國產動漫都是稀鬆平常的探路者。2)任何在我10-25歲之間製作的國產動漫都是無可比擬的經典。3)任何在我25歲之後製作的國產動漫都是垃圾。」

  如果說@寶樹 的造句是「流行文化三定律」,網友@live2life 則給出自己的「社會三定律」:

  「1)任何在我出生時已經發生的苦難都只是人類歷史發展必然階段的一部分。2)任何在我15-35歲之間經歷的苦難都是永不磨滅的記憶和人間慘劇。3)任何在我35歲之後的社會發生的苦難都只是無病呻吟。」

  也有網友從不同角度來造句

  據觀察者網小編查證,「科技三定律」出自道格拉斯·亞當斯的遺作《懷疑的鮭魚》。這本書收錄了道格拉斯·亞當斯的訪談、為雜誌寫的專欄、給孩子們的詭異小故事……直到最後的悼詞,書名出自愛爾蘭神話。

  在科幻領域,最著名的「三定律」是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其創意和句型曾經也引來許多模仿者:

  1)機器人不得傷害人,也不得見人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2)機器人應服從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違反第一定律。3)機器人應保護自身的安全,但不得違反第一、第二定律。

  「歷史退化論」則不僅是人類青春期的症狀,也是自古以來不少中外思想家的重要觀點。古希臘詩人赫西俄德就在《工作與時日》中把人類歷史分為「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英雄時代、黑鐵時代」,在中國古代,道家否定人類社會文明,儒家稱頌堯舜、謳歌「三代」,都體現了這種觀念。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科普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其它相關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科幻 | 阿西莫夫與「機器人三定律」
    更早之前就預見了人工智慧與人類之間對抗的,還應是世界科幻大師艾薩克·阿西莫夫,他的作品《我,機器人》《鋼穴》《裸陽》《曙光中的機器人》《機器人與帝國》早在60年前就設想了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出現,以及人類如何應對的策略。當然,在小說中寫出機器人這個詞不是阿西莫夫,而是捷克科幻作家卡爾恰佩克,他於1921年在名為《羅素姆萬能機器人》的戲劇作品中創造了「robot」(機器人)這個名詞。
  • 日本科幻作家:《三體》在日本引發熱潮,日文版比英文版更傳神
    10月25-27日,第十屆華語科幻星雲獎超級盛典在重慶舉行。大會除邀請到了國內的科幻作者,還有來自日本的著名科幻作家參與其中,日本作家如何看待中國科幻呢?日本科幻作家、日本科幻協會前任會長藤井太洋講述了《三體》今年春天在日本發行後引起的風潮。
  • 克拉克三定律
    來源 | 大腦早操(gh_d00b1f7aa854)文 | 老喻在加克拉克基本定律(英語:Clarke's three laws)
  • 阿西莫夫三定律漏洞百出,遵循三定律需要強大的計算力
    【新智元導讀】75年前,阿西莫夫在短篇小說《環舞》中首次提出了三定律,這成為人機關係互動中人類的保護傘。然而,三定律本身就存在著矛盾和模糊。同時,鑑於機器人領域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且將繼續變化,我們確實需要更新這三定律,來適應21世紀的人工智慧發展。
  • 「前浪」作家挑戰人工智慧 72歲英國「國民作家」麥克尤恩推出科幻...
    和他們相比,1948年出生的英國當代作家伊恩·麥克尤恩,依然稱得上年輕。 麥克尤恩 2019年,麥克尤恩推出最新長篇小說《Machines Like Me》,用科幻的形式,表達他作為一名當代作家
  • 世界公認的3大科幻小說家,他們的作品大家都看過嗎?
    科幻小說是一種起源於近代西方的文學體裁,在全球有著非常廣泛的讀者,歷史至今也誕生了不少優秀的科幻小說家,我國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劉慈欣。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世界公認的3大科幻小說家,他們的科幻小說大家都有看過吧?
  • 應採兒曬jasper作業,用「浪費」造句腦洞很大,網友:童言無忌
    01應採兒曬jasper作業,用「浪費」造句腦洞很大,網友:童言無忌因親子綜藝節目受到大眾喜愛的萌娃Jasper,近日被親媽應採兒神吐槽,將就Jasper語文作業曬上網,好笑程度引發一票網友圍觀調侃。Jasper遭調侃的作業是一道造句題,題目是任選上一題拿來填空的2個詞語來造句,他選擇了「幫助」和「浪費」。Jasper用「幫助」來造的句子,還比較中規中矩,不過也透露日常母子的親子互動,即「不時要幫媽媽拍照」,有愛畫面仿佛就在眼前。
  • 科幻史話09 美國科幻黃金時代的作家們
    黃金時代之所以為黃金時代,正是因為有大批優秀的科幻作家孜孜不倦地寫作,譜寫出一曲又一曲科學與幻想交織的歌,不但成就了他們自己,也使得整個時代熠熠生輝,令後人無限追思與嚮往。顯然,僅僅靠前面介紹過的科幻四大才子支撐不起黃金時代。
  • 殺人機器人:危險不科幻
    科幻作家沒有料想到,如今的科技已經可以製造出這樣的機器人:它們一旦被授予使命後,會自發地做出殺人甚至暴動的決定。  這些機器人殺手在國際軍備討論中有一個恰如其分的名字:LAWS(Lethal Autonomous Weapons Systems,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統)。這種機器人已經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將它們帶到戰場上會引起各種各樣的爭議:如何定義這些機器人?它們到底能做什麼?
  • 英國科幻小說最高獎亞瑟·克拉克獎公布,尚比亞作家處女作獲獎
    Clarke Award) 成立於1987年,由英國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資助,頒發給過去一年在英國出版的最好的科幻小說。該獎項為「英國最負盛名的科幻小說獎」。上一屆獲獎作家塔德·湯普森 (Tade Thompson) 稱這部作品為「21世紀最偉大的非洲小說之一」,「終於能有一部小說,展現出非洲人生活其中的夢幻與平凡。」
  • 「沈從文體」引造句熱潮 網友調侃可做婚禮開場白
    近日,沈從文《邊城》裡面的經典名言,經韓寒微博引用之後爆紅網絡,引發新一輪「沈從文體」造句熱潮。  網友紛紛以「我……,過……,過……,卻只……」的格式造句,學生、上班族、文藝範兒、苦逼青年等紛紛撰文,仿若沈從文附體,網友們在發揮想像力的同時,也玩了一把自嘲式的幽默。
  • 「舌尖體」掀唯美造句潮 湖北網友創熱乾麵神作
    如果沒有參與當下流行的「舌尖體」造句狂歡 ,很少有人明白,這段文字是在描述「洗碗」。近日,隨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熱播,眾多觀眾和網友在欣賞各種美食之餘,對其華麗的解說詞也爭相模仿,使「舌尖體」在網上迅速躥紅,某論壇甚至發起了「舌尖體」造句大賽,網友們直呼「完全停不下來」。
  • 作家星河帶你入門科幻創作,細講科幻文本類型
    星河,北京作家協會專業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科幻小說和科普作品創作,著有科幻作品《網路遊戲聯軍》《殘缺的磁痕》等數十部,著有科幻電影評述「視覺的衝擊」叢書,主編《中國科幻新生代精品集》、「年度科幻小說」(灕江版)等作品集,已出版和發表作品數百萬字。曾獲「五個一工程」獎、宋慶齡獎、冰心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銀河獎等諸多獎勵。
  • 明年有15部科幻片待上映,又要掀起科幻電影熱潮?
    隨著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的熱映,2019年被稱為中國科幻元年,掀起了一股國產科幻電影熱潮。據介紹,目前這15部待上映的科幻片中,多部作品都集結了高水準的創作班底,其中有陳思誠導演的《外太空的莫扎特》,寧浩、張一白監製、劉慈欣策劃的《時間之外》、張小北執導的《拓星者》《明日戰記》、雨果獎獲獎科幻小說改編的《摺疊城市》、翻拍科幻喜劇《機器人大爺》、科幻元素動畫《深海》,還有合拍片《月球隕落》《希望島》等,從多維度對科幻題材進行探索。
  • 網友模仿"沈從文體"造句 吐槽減肥引網友共鳴
    網友模仿"沈從文體"造句 吐槽減肥引網友共鳴   (記者 龔力 實習生 唐文培 3月20日11:10報導)「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19日,沈從文《邊城》裡面經典的名言,經韓寒微博引用之後爆紅網絡,引發了新一輪「沈從文體」造句熱潮。
  • 《星際穿越》創影院復工單日票房紀錄 宇宙奇觀重現引發觀影熱潮
    電影《星際穿越》劇照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經典科幻燒腦巨製《星際穿越》8月2日重映,引爆觀影熱潮,單日票房突破1970萬元,創影院復工以來單日票房最高紀錄。而影片評分也伴隨重映一路高漲,目前憑藉超高評分成為當之無愧的科幻高分神作,同時也令觀眾對諾蘭導演的新作《信條》更加期待。此次《星際穿越》重映引爆觀影熱潮,很多觀眾都藉助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走進影院,感受大銀幕上穿越時空的震撼。
  • 新書速遞|實力科幻作家羅隆翔「閉關」數年推出《星艦聯盟》系列
    多次獲得銀河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冷湖獎的青年科幻實力作家羅隆翔「閉關」數年,創作了一系列格局宏大、內容精彩紛呈的科幻著作,組成一套五本的《星艦聯盟》,近日由博峰文化、微像文化與萬榮出版社合作強勢推出。 《星艦聯盟》系列圖書由《偃師千乘》《莉莉絲的夜歌》《在他鄉》《以前的黃昏》《星濤流年》等多部作品組成。
  • 克拉克「三定律」-虎嗅網
    一克拉克基本定律,是英國著名科幻作家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積累有關科學文化方面的經驗提出的:定律一:如果一個年高德劭的傑出科學家說,某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幾乎就是正確的;但如果他說三另外一位科幻作家,《銀河系漫遊指南》的作者道格拉斯·亞當斯,在《懷疑的鮭魚》中也提出過一個科技三定律:這就更狠了,把對老科學家的嘲諷,直接擴大到35歲以上的「老人家」。
  • 世界科幻「三巨頭」,是怎樣煉成的?
    文/賀培峰從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被稱為科幻小說的「黃金時代」,三位偉大人物,美國的羅伯特·海因萊因、艾薩克·阿西莫夫和英國的阿瑟·克拉克,被稱為世界科幻「三巨頭」。自小對科幻的追求、紮實的科學基礎,以及親身的經歷,造就了他們,讓我們不妨看看這三位巨頭是如何煉成的?不僅僅是科幻家,也是科學家、未來學家!
  • 「嫦娥奔月」激勵中國創作者:科技進步推動科幻作品前進
    第74屆雨果獎得主、科幻作家郝景芳分享了自己此前與各國科學界、科幻創作界人士交流的感受。 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組委會供圖中新網南京12月6日電(記者 申冉)「今天,是一個地球與太空離得更近的日子。」6日,在南京牛首山舉行的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上,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為這場科幻盛會帶來了多條重磅科技消息,給參會的科學界人士和科幻作品創作者提供了更多振奮人心的新靈感。本屆電影周主競賽單元評審團主席、著名導演陸川表達了對科幻作品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