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戰風波」發展至今,三個多月的時間,排除「職黑」的從中作梗和粉絲的「過濾鏡」,路人對此依舊是各執己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有人說肖戰粉絲做錯了事,所以肖戰活該;也有人說肖戰粉絲沒有做錯,肖戰更是無辜。
究竟誰對誰錯?伴隨著《光明日報》的再次發聲,終於給出了答案。
我們先來看一看目前的形勢:肖戰低調工作,粉絲低調「做家務」,「職黑」依舊在努力。
對於肖戰的粉絲「小飛俠」而言,她們雖然心有委屈,但是卻並不想去追究到底是誰在背後搞鬼,因為那樣對肖戰無利。
越來做多的粉絲都很乖的做好自己,在保證認真生活的前提下,去喜歡、去支持肖戰。以至於時間久了,很多人都忘了整場風波的起因了。
這是一個很好的勢頭,說明「小飛俠」成長了,卻也不是一件完完全全的好事,因為真相其實很重要。究竟是誰錯了?
思緒回到三個月前,「肖戰風波」的導火索是:粉絲舉報了《下墜》這部同人文作品。這個舉動惹到了另一個圈子的不滿,接二連三帶動了更多的圈子對肖戰發起抵制。
這個點,是一直以來大家最糾結的問題。有人認為《下墜》沒問題,有人認為《下墜》的內容太過了。
所以說「肖戰風波」誰對誰錯,取決於舉報《下墜》這個舉動是否正確,再進一步說就是:《下墜》的內容是否有問題。
這樣一來,看起來複雜的風波就簡單了很多。而剛好《光明日報》再次發聲,就對這個問題展開了深入的討論。
在《光明日報》的長文中,明確指出這樣一個觀點:有責任感的網絡創作者需要不忘初心,不會為所欲為。
不僅如此,《光明日報》還用最通俗的話闡述觀點:網絡創作者最基礎的標準,是寫出來的東西要敢給自己的孩子看。
《光明日報》的整篇報導,圍繞著「網絡創作」這個話題展開,從多方維度進行剖析考量,客觀公正,有理有據,既通俗易懂,又有高度和內涵。
創作一直都是自由的,但卻並不是無底線的。任何一個領域都會有它的規矩與原則,碰了紅線就不要怪讀者和更多人的不滿。
不愧是一代官媒,字字句句總能讓人眼前一亮。看過整篇報導,其實對「肖戰風波」就有了答案。
那部同人文——《下墜》,雖然說作者還沒有生兒育女,但是任何一個做父母的人,看到這樣的內容,都不敢給自己的孩子看。
甚至自己都看不下去眼兒,更想像不到如果自己的孩子看著這樣的作品,會有怎樣的影響。
距離《光明日報》上一次發聲,不過幾天的間隔。上次發聲雖然之後刪除了,但是擺明了態度。如今再次發聲,又為更多人解惑。
很明顯,《下墜》的內容有問題,讀者舉報也沒有錯,那麼「肖戰風波」究竟誰對誰錯?相信大家的心中一定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