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記憶】曹庭棟致沈又彭信札考

2021-02-07 嘉善檔案

  接下來,我想對收信人作一點考證。曹庭棟寫的這通信札,原為秀水張廷濟舊藏。張廷濟(1768~1848),清代金石學家、書法家。原名汝林,字順安,號叔未,一字說舟,又字作田,又號海嶽庵門下弟子,晚號眉壽老人,浙江嘉興新篁人。嘉慶三年(一七九八)解元。工詩詞, 風格樸質,善用典故,精金石考據之學,尤擅長文物鑑賞,一碑一器都能辨其真偽,別其源流。 喜收藏各類古器文物,收藏鼎彝、碑版及書、畫甚多。張廷濟與嘉善頗有淵源。他的太嶽父就是清代嘉善名醫沈又彭。而他最小的女兒張常熹,則嫁給了嘉善查世璜。

  據《光緒嘉善縣誌》卷二十六人物誌藝術類,有沈又彭條:

  沈又彭,字堯峰,孝讓敦行,少習舉子業……尤粹於醫。年三十以國子生三躓浙闈……又彭性曠達,工吟詠,與曹庭棟交,所酬和俊絕一時。著有《醫經讀》、《傷寒論讀》、《女科讀》、《治哮證讀》、《治雜病讀》諸書,能發前人所未發。

  另據1995年《嘉善縣誌》載,沈又彭著有詩集《竹影吟 • 雪影吟》等。

  嘉善古語「堯」、「遙」同音。所以信札上款「遙峰」很可能是沈又彭字「堯峰」的另一 種寫法。從《光緒嘉善縣誌》引文中得知,沈又彭「與曹庭棟交」,兩人詩詞倡和,「俊絕一時」,可見當時兩人是極要好的朋友。

  信札中,曹庭棟稱對方為「遙峰老兄社長史席」。古代文人有結社之好,「社長史席」是對同社中有著作垂史的同輩文士的尊稱,沈又彭著術頗豐,無愧「史席」二字。還有,曹庭棟在信札中自稱「同學弟」,「同學弟」在清代有多種解釋。首先,是同朝為官的自謙之辭。但曹、沈都不是做官的。其次,是同社文人間的謙稱。還有就是在同一學校就讀的人之間的稱呼。《光緒嘉善縣誌》曹庭棟條:有「廩貢生。乾隆元年舉孝廉方正,辭不就。」這裡點明曹氏的功名是廩貢生。廩貢生是科舉制度中生員名目之一,名額有定數,經歲、科兩試一等前列者,方能取得廩名義。每月都給廩膳,補助生活。但曹庭棟無意為官,在「乾隆元年舉孝廉方正,辭不就。」 這位沈又彭呢,如上所說「少習舉子業……以國子生……」。由此可見,曹、沈都曾是縣學的 學生,而且兩人又是同社的文人,所以曹自稱「同學弟」,既有文人間的謙虛,還因為兩人是同一個縣學的學生,而且沈又彭確實比曹氏年長。

  曹庭棟沒有做官,但他的滿腹經綸,總該有用武之地呀。所以曹氏開始醉心於養生之術, 著有《老老恆言》等。而沈又彭「三躓浙闈」,心灰意冷,也無意於功名,於是精研岐黃,成清代名醫。養生與醫道異曲同工,且兩人年齡相仿,都工於詩,所以成為摯友。由此推斷,這通信札應該是曹庭棟寫給好友沈又彭,沈去世,信札由其子留給張廷濟這位喜歡收藏的女婿, 這也是情理之中的。

  綜上所述,將此通手札的受信人「遙峰」,定為沈又彭應無疑問了。

相關焦點

  • 谷卿丨《李慈銘致潘祖蔭信札》整理後記
    《李慈銘致潘祖蔭信札》整理後記李慈銘是晚清頗具文聲的名士,他最為人熟知也被視為最重要的作品,即是積四十年心力所成數百萬言之《越縵堂日記》,所記不唯個人經歷、家道亨困,兼載國典朝章、舊聞掌故,據之可窺學術人心與時局世風之變,不可等閒相視。
  • 康生書法手跡《致魏文伯信札五通》欣賞
    康生書法手跡《致魏文伯信札五通》,來源:2019西泠秋拍。 康生(1898~1975)原名張宗可,字少卿,筆名魯赤水,山東膠南縣(今屬山東青島市黃島區)人。擅長中國傳統書法、中國畫及文物鑑賞。尤善章草。
  • 錢鍾書16幅書法信札欣賞:筆致舒展、俊逸遒勁!學養深厚的好字
    若還要無知妄言自詡為大師,豈不可笑……接下來一起欣賞錢鍾書先生的書法信札——這個字體真是少見,很有符篆的味道下圖為錢鍾書致傅璇琮有關《圍城》《管錐編》《幹校六記》等名作的信札▼識文:琮兄著席:奉書並《學林》,謝謝。拙書甚劣,寫時矜持過甚,新開一筆,遂益獰惡。
  • 齊白石再傳弟子-湯發周趣談:罕見齋東瀛書畫舊藏及信札重現江湖
    Lot 2243蒲華山林休憩圖清繪本1軸 絹本32.7×80.5 cmLot 2260端硯及硯盒舊制3件尺寸不一文懷沙、蔡若虹、劉知白、梁思禮、唐德剛等名流致範敬宜書信與題贈墨寶為本季另一大看點Lot 2310蔡若虹致範敬宜信札及詩稿近現代寫本3頁 紙本尺寸不一Lot 2311劉知白致範敬宜信札近現代寫本1通6頁 紙本13×19 cm 收錄:《名人信札的收藏與鑑賞》
  • 引入長三角文化資源 嘉善傾力打造「好戲在嘉善」品牌
    在「十一」長假期間,由嘉善縣文化旅遊體育局主辦,嘉善縣文化館、嘉善縣文化活動服務中心(嘉善影劇院)承辦的』2020嘉善縣全民文化藝術節「好戲在嘉善」國慶系列活動之長三角地方戲曲展演周舉行,活動以免費贈票形式,給市民送上一道家門口的公益文化大餐。
  • 西泠網拍 · 十月月拍 | 才郎真孝子,慈母亦良師——卞孝萱上款書畫及信札精選
    忽然通尺素,詞意致拳拳。」  卞孝萱《劉禹錫年譜》用功深厚,考校精當,頗多新見。卞孝萱從北朝民族融合的背景入手,考出劉禹錫為匈奴族後裔,其祖先隨北魏孝文帝遷都,加入洛陽籍。又從唐朝安史之亂時北方人口南遷的背景,考出劉禹錫出生於蘇州地區。《劉禹錫叢考》的交遊考,鉤稽佚事,抉發隱情,揭示四百餘人與劉禹錫的親疏關係。
  • 梁啓超與袁世凱——信札見證中國近代史
    梁啓超宣統三年十月初六日信札國家博物館藏梁啓超一件信札原件,正是此時身在日本的他,通過友人與袁世凱討論這項政治任命的。何人受書莫衷一是此信札作於宣統三年十月初六日(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所用為「開化紙」類方形信箋,縱高二十六釐米、橫闊二十四釐米,印製紅欄,縱向十一行,中心部分浮水印漢隸背景文字四行:「遠道相思,所白不既,惟萬萬為國善攝。」是說尺素有限,千言萬語難盡衷腸,惟盼受書人為國家保重貴體。
  • 嘉善記憶 | 從繁華的城市到質樸的鄉村,橋是這座城市最平凡的點綴
    晉賢橋(嘉善幹窯鎮幹窯村東朱浜)俗呼靜源塘橋,今呼亭子。萬曆元年(1573年)朱東建,乾隆三十年(1765年),裡人顧南洲等及僧徹山重建。橋高8米,南北各34級石階,是嘉善最高大的古橋。橋兩側各有楹聯,東側為:"百步成漊近接範涇煙月,利濟功成口口口口。"西側為:"一虹跨水還迎魏裡風光,施興德厚麟趾呈祥。"
  • 中貿聖佳2019秋拍 | 古籍善本專場 — 名人信札專題及無錫榮德生家族相關書札
    此次秋拍,信札部分收錄了榮氏家族相關信札六十件,另有王闓運、嚴復、黃侃、劉半農、胡適、沈尹默、饒宗頤等名家手稿、書札數十件。提要:此信為1942年抗戰期間,無錫國學專修學校(今蘇州大學)在上海複課,因戰亂中「物力艱鉅」,「不易維持」,校長唐文治請校董榮德生「惠捐五百元」撥助,尾署「弟唐文治謹啟,卅一年三月一日」,並鈐印。
  • 嘉善評選出十大善人善事 普通人卻做出了不平凡事
    9月26日下午,在嘉善,這個浙江東北部的小縣城,上演了一場平凡人的收穫和感動。評選了7個多月的「感動嘉善——十大善人善事」最終塵埃落定。保潔員、普通農婦、志願者、社區醫生、退伍軍人……普通、平凡的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對「善」的具體註解,將善意化成涓涓細流溫暖人心。  他們,是嘉善「善文化」最純樸、最有人情味的一面。
  • 浙大二院在嘉善開設一家分院,4位資深專家常駐嘉善
    浙江大學副校長、醫學院黨委書記周天華和嘉興市委常委、嘉善縣委書記洪湖鵬共同為浙大二院嘉善分院揭牌。按照協議,此次浙大二院將與嘉善縣展開深度合作,著重扶持嘉善縣第一人民醫院。據了解,浙大二院已選派急救醫學科主任醫師沈偉鋒為嘉善分院特聘副院長,呼吸科、消化內科、血管外科、內分泌科等4位資深專家常駐嘉善擔任執行主任。
  • 嘉善表彰十大善人善事
    「助人為樂模範」芮兆康,年逾古稀仍不辭辛勞為新居民及其「小候鳥」們服務;「敬業奉獻模範」唐海榮,近30年來默默紮根社區警務,無怨無悔;「感動嘉善善事」的嘉木頭茶點,數年來自發為環衛工人提供茶水……昨天下午,2014感動嘉善——十大善人善事暨第四屆道德模範頒獎典禮在嘉善舉行。道德模範們高尚的品質和道德情操,贏得了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
  • 2020嘉善姚莊碧桂園營銷中心房價——嘉善句容資訊
    2020嘉善姚莊碧桂園營銷中心房價——嘉善句容資訊碧桂園楓景尚院王者歸來 當紅不讓喜迎雙節:特惠92折長三角示範區 建面約67-89-98㎡連續蟬聯嘉善姚莊板塊示範區網紅盤,強勢歸來建面約:67/89/98㎡總價:約90-140
  • 嘉善學子的黑板報 喚起你童年的回憶了嗎?
    2020-12-12 06:08 |共享聯盟嘉善站 記者 奚嘉瑤 編輯 沈宇昕
  • 上海周邊買房,為什麼首選嘉善?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嘉興嘉善東倚上海,西接杭州,北靠蘇州,南鄰寧波,處 於長三角「滬杭蘇甬」黃金十字軸線中樞位置。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讓嘉善成為上海及周邊城市的交通樞紐。從嘉善南站乘坐高鐵,到上海松江僅需13分鐘,到上海虹橋23分鐘。此外,申嘉滬高速、滬杭高速、亭楓高速貫穿嘉善境內,自駕30分鐘到達上海,1小時可達杭州、蘇州、寧波等地。
  • 戰疫·嘉善丨築牢防疫心理防線 嘉善建起「知心人」隊伍
    對此,嘉善建立起一支「知心人」隊伍,分為抗擊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幹預專業、一線醫護人員撫慰、「同病相憐心理」疏導三批人員深入一線,實施分級心理危機幹預,為各級人群定期開展心理疏導,並針對不同人群制定相應心理防護指南,目前,已分發1萬份折頁到各個醫學觀察點、村(社區)、卡點處。專業幹預更「知心」。
  • 論壇|佳日春秋共放船——居廉致楊永衍信札
    信札書寫在人物畫箋紙上,烏絲欄,畫箋題識曰:「玉壺月朗詠梅花,子柳畫,十二樓制。」鈐白文圓印「十二樓」。鑑藏印有朱文長方印「鄧又同藏書畫」和朱文方印「鄧又同」。 鄧又同為廣東順德人,長期寓居香港,從事教學、學術研究及書畫收藏,出版有《學海書樓藏書目錄》《陳湛銓先生講學集》《清代廣東翰林考》《鄧和簡公奏議》等,曾將所藏書畫及鄉邦文獻捐贈給廣州博物館。此信札即是其捐贈文物之一。
  • 嘉善恆利國貿廣場買了的人都賺了--嘉善扎蘭屯頭條
    嘉善恆利國貿廣場買了的人都賺了--嘉善扎蘭屯頭條嘉善恆利國貿廣場項目區位: 項目位於嘉善城區的核.心位置。以恆利為中心,項目南面是一個大的中央公園,項目北面是解放西路匯聚了數碼電子產品和中.國4大銀.行。
  • 吳大澂信札 欣賞
    其他雖未註明,但根據信札的內容還是可以推斷出一些具體時日,例如:第六通尾注「棘人吳大澂稽顙」,只有居父母喪時,才自稱棘人,《清史稿》載吳大澂於光緒十五年(1889)母喪曾歸故裡,據此推定此札應寫於光緒十五年(1889)。又如:第四通云:「鄭工定期十七八日合攏,河勢平穩,別無可慮。」第八通云:「鄭工蕆事(完事),幸得免於罪戾,實皆群策群力之功,鄙人浪得虛名,益滋愧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