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李山泉、林園、王漢鋒、李曉西、韓廣斌共話牛年投資機遇——2021紅周刊投資峰會成功舉行
李山泉:「中國股市現在處於十分有利的地位」。
林園:「堅持牛年牛市判斷,說和嘴巴相關的個股PE太高了,是太嫩了。」
王漢鋒:「明年A股和港股公司的估值大概率將回歸歷史均值附近。」
韓廣斌:「高度看好手機產業鏈,而永遠不要去做消費降級的股票。」
李曉西:「買公司,就要買真成長。」
上述判斷得益於中國成功控制住新冠疫情,率先實現經濟復甦,並成為全球惟一正增長的大型經濟體。疊加更高的收益率,這些都提升了中國資產對於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
《紅周刊》名譽顧問、深圳市林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園,堅持來年牛市的判斷,並重申了其「賺泡沫錢」的理論,但是認為行情將是結構性的,「嘴巴」依然是行情主線之一。
回看A股,2020年,延續了2019年的結構性行情。股市行情恰如其分的反映了中國的經濟結構性轉型,新經濟崛起,消費、醫藥、科技成為股市的寵兒。國內投資者對於A股市場也更增多了一份期待。
12月20日,以「價值·新思」為主題的2021紅周刊投資峰會在北京亞洲大酒店隆重舉行。
峰會上,美國景順基金高級基金經理李山泉;《紅周刊》名譽顧問、深圳市林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園;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策略師王漢鋒;華泰柏瑞基金副總經理、基金經理李曉西;深圳市新思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韓廣斌五位嘉賓與到場觀眾共話牛年的投資機會。
李山泉:強烈看好中國市場
近幾年A股的結構性牛市中,外資的話語權越來越大。那麼外資當下如何看待中國的資本市場?李山泉強烈看好中國市場。「中國股票和債券(對外資)的吸引力非常高。」
他以國債為例分析:中國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達3.2%,而歐美發達國家同期國債的收益率僅約0甚至負利率。巴西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也比較高、但經濟基本面遜於中國。這也是中國股債資產備受歐美投資機構追捧的原因所在。李山泉也提示,目前ESG(環保、社會、公司治理)要素對歐美投資界的影響越來越大,但多目標又會使得決策過程複雜化、缺乏最優解,A股投資者也要對ESG的影響有所準備。
牛市行情下,哪些板塊和個股又能「執牛耳」?談及具體板塊,李山泉談到,華爾街的機構投資者相對更看好中國的消費、教育、網際網路和高科技上市公司。這也是中概股中教育類和網際網路類標的估值能維持高位的主要原因。
林園:市場存在很多彎腰撿錢的機會
林園則明確表示,牛市是一種趨勢,毫無疑問,目前A股趨勢是向上的,「我們正處在牛市初期,上漲的趨勢形成後就很難改變。就像美股,長牛十多年,儘管有調整,但總方向是向上的」。
在牛市判斷的基礎上,林園再次重申了「賺泡沫錢」的理念。同時也指出,市場存在很多可以「彎腰撿錢」的短期機會,比如可轉債,目前的確定性很強。「我過去12個月中,有幾隻可轉債來來回回做了3、4波,每次賺30%」,林園表示。但他也坦言,長期持股違反人性,只有在盈利的基礎上,才能堅定持有的信心。
「投資就要投壟斷。」林園說,「如果一家企業研究2、3個小時得不出結論,就不值得投資」。
「我每天要去兩次菜市場」,「要多鍛鍊身體」。林園笑言,在生活方式中發現和捕捉投資機會堪稱一舉兩得。
王漢鋒:明年A股、港股大概率將回歸歷史均值
作為中金公司的首席策略師,王漢鋒表示,過去十年,中國經濟的驅動從投資拉動向消費和服務業轉變,特別是今年的疫情衝擊、A股分化更加嚴重,消費、醫藥、科技大幅跑贏市場,未來,新經濟行業在A股的佔比仍會提高,有望佔到總市值的7成。
2021年A股將如何演繹?王漢鋒坦言,2019-2020年的結構性牛市已經走了兩年,2021年可能不是牛市,呈現周期性波動疊加結構性行情演繹趨勢,特別是2020年寬鬆政策的退出節奏正在加快,市場會進入拐點,但也不必太過悲觀,預計明年A股和港股公司的估值大概率將回歸歷史均值附近,大幅增長的概率不大。
韓廣斌:特別看好手機產業鏈
深圳市新思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韓廣斌透露,在其持倉中、科技股佔比較高,建議用看消費股的思路去看科技股。儘管目前其持有的消費類標的倉位已經調低,但還是會密切關注消費行業、特別是高度看好手機產業鏈,「而永遠不要去做消費降級的股票」。
韓廣斌還表示,目前A股的個股數量已經超過4000隻,但真正有人氣、受關注、有投資價值的個股不超過100隻。
李曉西:我們想賺業績的錢
作為公募投資者的代表,華泰柏瑞基金副總經理、基金經理李曉西透露,目前投資的重點領域仍是食品飲料。至於科技股,李曉西認為,關鍵在於業績增長至是否具備可持續和生態系統。「很多電子股波動性很大,更多是賺交易的錢,但我們想賺業績的錢。」
李曉西亦就此表示:投資高質量的公司,首看是否有定價權、其次看護城河,比如高端白酒就有很強的定價權,才能持續的獲取複利,而大宗商品板塊就沒有定價能力、也沒有護城河,下跌長於上漲,因此必須迴避。
「有些公司步科替代活替代成本太高,有些公司估值很便宜,要研究便宜的是不是要被替代的行業?買公司就要買真成長「李曉西說。
更多峰會的報導,請您關注近期的《紅周刊》和《紅周刊》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