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擁有簡稱的城市,北京是京,上海是滬,你的家鄉是什麼

2020-12-10 每日旅遊精彩

隨著我國歷史時代的變遷,絕大多數城市的名稱都是改過的,很多地方的名字也和古代的名字不一樣了,其實很多地方還有自己的簡稱,一般只有幾個省級城市有自己的簡稱,接下來大家一起去調查幾個事情。

北京簡稱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名義上可以說是城市,但實際水平可以和一個省相提並論,所以,這裡也是我國少數的城市,上海簡稱為上海,除了北京以外,我國地位最高的城市基本上都是上海,這是一個有直轄市頭銜的國際城市,上海之所以有這樣的簡稱是因為歷史悠久,以前建造這裡的被稱為上海,重慶的簡稱是渝或巴,這裡在我國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並且重慶還擁有很多頭銜,甚至這些頭銜已經足以取代了這個城市的原名。

天津簡稱天津,這裡也是我國四大直轄市之一,與我國首都相鄰,北京醫院也採用了名字後面的一個字,其中的意思是天子住過的地方,別名津沽、津門等,歷史上,這裡的發展也是從隋朝大運河的開通開始的,到現在為止已經600年以上了。

看了小編的這篇文章,是不是心動了呢?你對此有什麼想法?

相關焦點

  • 我國擁有簡稱的城市,北京叫做京上海叫做滬,各有特色
    中國幅員遼闊,有很多城市,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名字,一般的話只有省份會有簡稱,但是你知道我國擁有簡稱的城市嗎?比如,我們一般把北京稱為北京上海,把北京稱為我國首都,是城市,但實際上可以達到和一個省同等的水平, 上海在我國的地位可以說僅次於首都北京,現在也成為了國際大都市,上海很早就被稱為上海。
  • 同樣是歷朝古都,北京如今簡稱京,西安的簡稱卻沒幾個人知道
    在過去幾百年,北京一直都是我國的首都、京城,所以現在北京直接簡稱「京」了,歸屬北京市的車牌都是京字開頭。我們中國絕大部分地名都有簡稱,這是一個長期的歷史人文積澱的結果,比如山西簡稱晉,就是因為春秋戰國時期,山西這塊地方是晉國,之後這個簡稱就喊了兩千多年了。回到我們的標題上,西安的簡稱是什麼呢?
  • 中國的省份簡稱是怎麼來的?你的家鄉是什麼?
    一省之簡稱,蘊含著太多的歷史文化底蘊,自然鄉土情懷,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簡稱的由來吧。| 北京 |先說首都北京,早在戰國時,北京就是燕國的都城,人稱燕都。唐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稱應天皇帝,國號大燕,建元順天,改範陽為燕京,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從此北京有了「燕京」的稱呼。
  • 我國各省份簡稱的由來
    前幾天整理了一個小文,介紹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名稱的由來,推送出去後,反響挺好。今天,咱們就再了解一下,每個省份簡稱的來歷。對於我國各個省份的簡稱,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尤其是經常留意車牌號的人,會對這個簡稱更為熟悉。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都有專屬的簡稱。每個簡稱,極大地便利我們識別每個省份。
  • 【文化必備】上海為什麼叫「滬」?各省簡稱的由來!
    1 北京:戰國時期稱薊,是「戰國七雄」之一燕國的京城。遼國稱燕京。金國改稱京都。元朝稱大都。明朝朱元璋改稱北平,永樂帝朱棣改北平為北京。簡稱京。為紀念在這裡渡河起兵,所以稱「天津」,意即天子經過的渡口,簡稱津。3 上海:北宋初期,這裡已形成居民點,從這裡上海洋,所以稱上海。上海原來是捕魚的地方,當時漁民創造了一種捕魚工具,叫「邕」(它是由竹子編成,插在水中),後來邕改為滬,所以上海簡稱滬。
  • 西安舉世聞名,但西安的簡稱叫什麼?估計90%的人都回答不上來
    西安是陝西省的省會,同時也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城市。西安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歷史古蹟眾多,還是我國的「四大古都」之首。西安不僅在中國國內,甚至在全世界知名度都非常高,每年都會吸引大量遊客來到西安旅遊。尤其隨著最近幾年西安經濟的快速發展,西安已經成為我國最炙手可熱的「新一線城市」之一,再加上網際網路宣傳的成功,西安越來越吸引大家的關注,常常在網上被刷屏,成為許多人心目中的典型「網紅」城市。不過,西安如此舉世聞名,來過西安旅遊的朋友也特別多,但如果問到西安這座城市的簡稱,卻幾乎沒有什麼人知道,這就讓人有些意外了。
  • 我國這幾個省份擁有兩個簡稱,太特殊了,有你的家鄉嗎
    而我國有34個下行省級行政區,在這34個行政區裡有23個省份。相信很多朋友仔細想一想,都可以說出這些省份的名字。也熟悉每個省份的簡稱,畢竟在我們日常出行時比如在車牌上就會看到車牌上的第一個字,就是所屬省份的簡稱。
  • 我國有兩個簡稱「漢」的城市,一個是川陝樞紐,另一個是中部龍頭
    我國歷史文化悠久,地大物博,城市眾多,每個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簡稱,比如北京簡稱京,上海簡稱滬,廣州簡稱穗,深圳簡稱深,南京簡稱寧,成都簡稱蓉,重慶簡稱渝,天津簡稱津,西安簡稱鎬,杭州簡稱杭,蘇州簡稱蘇,鄭州簡稱鄭,武漢簡稱漢。
  • 34個省級行政區記憶口訣、省份簡稱和省會城市表
    我國現有4個直轄市,兩個特別行政區,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和23個省,共計34個省級行政區。省份、簡稱和省會城市是地理常識,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比較難於全部記憶,往往只能記住其中的大部份。第一步 先觀察省份、簡稱和省會城市表,找出其中的規律。
  • 我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人口超過北京上海,是你的家鄉嗎
    我們知道我國是人口最多的國家,你知道哪個城市的人口最多嗎?那當然是重慶,亞洲第二,人口超過北京上海, 重慶有兩個名字叫江城, 霧都是我國的直轄市,國際大都市,國家中心城市, 另外,一帶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接點和內陸的開放高地, 重慶位於中國西南部,東鄰湖北,湖南,南位於貴州,西位於四川,北位於陝西, 屬於亞熱帶季節性溼潤氣候,著名的景點有洪崖洞、大足石刻等。
  • 繼北京和上海之後,我國第三個擁有雙機場的城市,將會有大發展
    旅行要學會隨遇而安,淡然一點,走走停停,不要害怕錯過什麼,因為在路上你就已經收穫了自由自在的好心情,切忌貪婪,恨不得一次玩遍所有傳說中的好景點,累死累活不說,走馬觀花反而少了真實體驗,要知道,當你一直在擔心錯過了什麼的時候,其實你已經錯過了旅行的意義!
  • 【看過來】你知道你家鄉所在省份的簡稱,但你知道它的由來嗎?
    下面先從首都北京開始吧。明成祖朱棣從南京遷都於此,改稱「北京」。中華民國時期稱為北平,後復稱北京。1949年設為直轄市。取全稱中的「京」字作為簡稱。上海市簡稱:滬或申由來:上海之稱始於宋代,當時上海已成為我國的一個新興貿易港口,那時的上海地區有十八大浦
  • 為什麼環京樓市涼涼,環滬樓市卻蒸蒸日上?
    2017年以後,環京樓市逐漸冷淡,不少區域的房價至少跌了30%,就連GDP也都漲不起來。與之相反的是環滬樓市,市場非常火熱,尤其是上海北出門戶的南通。有數據顯示,南通房價漲幅和成交量連續11個月位列江蘇第一,年漲幅達到15%。為什麼環京樓市涼涼,環滬樓市卻蒸蒸日上呢?
  • 我國各省簡稱及省會
    我國各省簡稱及省會1.黑龍江,簡稱「黑」,省會「冰城」哈爾濱。2.吉林省,簡稱「吉」,省會「北國春城」長春。3.遼寧省,簡稱「遼」,省會「共和國長子」瀋陽。4.河北省,簡稱「冀」,省會「新中國的搖籃」石家莊。5.甘肅省,簡稱「甘」,省會「金城」蘭州。6.青海省,簡稱「青」,省會「三江源頭」西寧。7.陝西省,簡稱「陝」,省會「千年古都」西安。8.河南省,簡稱「豫」,省會「火車拉來的城市」鄭州。
  • 我國四個一線城市高鐵站,廣州客運量最多,深圳佔地規模最大
    北、廣、深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也是外國人最嚮往的大都市,在高鐵站,四大一線城市,每天都有人來來往往,有些人來到這個城市,有些人離開這個城市,他們繼續前進,這些城市有很多人去過高鐵站,我給你看我以前沒見過的,北京南站是北京第三大火車站,位於北京市崇文區,高5層,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就車站規模而言,是北京最大的高鐵站,停靠站數最多,北京南站是設計標準較高的高鐵站
  • 我國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GDP超3萬億,這是你的家鄉嗎?
    願你有夢,有詩,有坦蕩蕩的遠方。願你能做自己的太陽,與山川湖海為伴,自信勇敢,保持善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眾所周知,現在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好了, 而且,這樣的發展還是全方位的,在很多方面我們的發展成績走在了世界的前端, 我們國家很多城市的發展也不甘人後,2019年14個城市的GDP超過了萬億, 其中上海就是其中之一,也獨佔鰲頭,是我國唯一的GDP超過3兆的城市。
  • 看我國沿海城市的分布,哪個省份最多,有你的家鄉嗎
    說起沿海城市,我們都知道是靠海的城市。我國位於太平洋的西海岸,所以有很多城池靠海。我們今天看一下那些靠海的城市,哪個省份最多。看一下有沒有你的家鄉。這個地方是北京的門戶,名字來源於「渡天子之津」。說白了就是天子從這裡去北京。山東:七個山東省靠海的城市有東營、濱州、濰坊、日照、青島、威海、煙臺七個城市。山東之所以有這麼多城市靠海,是因為山東半島大部分都深入到海裡去了。
  • 臺灣大專學生參訪團滬京行
    2003年2月10日星期一播出  主持人 李紅:近日,來自臺灣大學、東吳大學等數十所臺灣高等院校的「臺灣大專學生滬京參訪團」一行300餘人,在上海、北京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參觀訪問。在上海,他們感受到了這座大都市的繁華和現代氣息,而在北京,他們為這座古都的悠久歷史和文化感到自豪。
  • 江浙兩個城市簡稱有意思,外地人容易分不清,滬寧高速到底是哪裡
    如果你到各地旅遊,來到一個陌生城市的時候,往往會發現這些地方,除了通常所說的名字之外,還會有一些簡稱。比較典型的是車牌,每個省份的車牌都是以簡稱開頭,例如粵A是指廣東的廣州。同樣地,城市也會如此,很多人都會把廣州叫做「穗」,深圳叫做「鵬」。
  • 我國已有45個城市建地鐵,部分三線城市計劃建,有你家鄉嗎?
    地鐵是城市發展的產物,城市規模越大,人口越多,地面交通難以滿足交通出行的需要,地鐵就應運而生了。在有地鐵的城市,搭地鐵出行還是很方便的,對比地面交通的堵塞帶來的不確定性,地鐵就沒有堵車的煩惱,耗時短而且時間有保障。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內地共有45個城市已經開通和正在修建地鐵,包括4個一線城市,15個新一線城市,部分二線城市,以及個別的三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