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企轉型紮根社區 打造「生活館」提升便民服務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新媒體

28日,「京工1961」社區生活館在北京亞運村社區開業,可為周邊居民提供60多項便民服務。圖為工作人員正在剪裁附近居民送過來的衣服。 來靜儀 攝

中新網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 曾鼐)「你們這店是賣衣服啊?」「修改剪裁,熨燙洗都行!」28日,一個社區生活館在北京亞運村社區開業,它由京工集團打造,可為周邊居民提供60多項便民服務。

北京近年來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如何在業態調整中保障便民服務?北京國企在轉型中將目光投向社區。28日開業的「京工1961」社區生活館,已是在北京運營的第三家。京工集團擁有50多年歷史,是北京著名的國有服裝品牌,旗下擁有雷蒙等諸多「老字號」。

「京工1961」社區生活館,與傳統衣服店頗為不同。生活館內專門開闢出獨立空間,打造了一個「小木屋」,在這裡既有專業的駐店技師,可提供修衣、改衣、熨燙等服務,還可與專業的設計師、量體師溝通,定製個性化的服裝。 來靜儀 攝

28日,「京工1961」社區生活館在北京亞運村社區開業,可為周邊居民提供60多項便民服務。 來靜儀 攝

「社區居民很需要衣服裁剪這些服務的。」京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耀東說,隨著社會發展,百姓消費需求更多元化,國企也在優化轉型;推動品牌走進社區,希望探索「零售+服務+網際網路」社區服務的全新模式,不僅更好傳承與發展老字號品牌,同時為市民的生活需求提供便利。

走進新開業的社區生活館,與傳統的衣服店相比頗為不同。120多平米的生活館,專門開闢出獨立空間,打造了一個「小木屋」,在這裡既有專業的駐店技師,可提供修衣、改衣、熨燙等服務,還可與專業的設計師、量體師溝通,定製個性化的服裝。店內還設有吧檯和沙發區。

「要以服務為中心。」李耀東說,一方面要保證優質品質,為市民提供專業的、標準的修衣、改衣、定製服務。另一方面,要更「生活化」,如計劃引入「京繡」,讓父母與孩子可以一起學習剪裁衣服,既傳承傳統手工藝,還增加了樂趣。他說,將提供更豐富的居家便民服務,如增加洗衣、窗簾布藝加工等。

同時,社區生活館還將成為一個居民休閒交流的空間,定期舉辦特色活動,包括舉行服裝搭配專業講座,推出舊衣改造或布藝製品製作培訓,免費為社區老年人服務等公益性活動。

老國企也在轉型中謀求創新和時尚。李耀東說,除了自有品牌的男裝和童裝外,目前補充了時尚女裝系列產品;將充分發揮北京老品牌的效應,開展多元的服裝定製業務,豐富產品品類,滿足社區居民一站式購物需求。

28日,「京工1961」社區生活館在北京亞運村社區開業,可為周邊居民提供60多項便民服務。圖為操作臺。 來靜儀 攝

他透露,正在與諸多的北京知名品牌、「老字號」進行洽談,未來更多的優質品牌將落戶社區生活館。

該社區生活館所在樓宇物業公司總經理馮浩兵對記者說,附近社區密集,近年引進了便民餐飲、超市等,但是服裝修剪服務等比較缺乏。「希望這樣有品質、貼近生活的企業多進駐社區。」(完)

相關焦點

  • 社區與餐飲店聯手打造社區生活館,為居家養老開闢新路徑
    為尋找全新的解決方案,揚州東園小館與三元裡社區聯手,打造社區生活館,為居家養老作了有益嘗試。據了解,生活館開始試營業後,很快受到了三元橋社區居民的歡迎,除了少部分老年人嘗試敬老餐服務,到了中午,這裡還有不少居民前來用餐。有了這個店,他們不需要出小區門就能吃上飯,環境也不錯。
  • 市人大常委會:打造社區便民服務中心
    今年以來,市人大常委會悉心傾聽民聲、匯聚民意、回應民盼,按照市委決策部署,以破解社區居民「一老一小」民生難題為目標,積極探索城市社區發展新模式,加快推進「1+5+X」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打造家門口的「綜合體」。
  • 紮根社區,解密社區生活館創新商業模式
    為進一步了解「社區化」商業模式,記者走進了西安市未央區鳳城七路的歸真源社區生活館。    快遞收發區  為社區居民提供現碾鮮米、豆製品、土特產等生鮮食材,還提供房產中介、家政保潔、衣物乾洗、開修換鎖、代收快遞、淨水鮮奶、業務代辦等生活配套服務。 現碾鮮米真空包裝
  • 河南鄭州市二七區福華街街道:創新打造區域性「黨員政治生活館」
    為解決好這些問題,福華街街道因勢而動、順勢而為,通過赴北京、上海等先進地區學習,決定打造一處集學習、活動、交流、展示、服務等功能「五位一體」的黨員政治生活館,充分發揮其在城市基層黨建中的陣地作用,以街道黨工委為「圓心」、以各類黨組織為「半徑」、以聯繫和服務黨員群眾為「周長」,凝聚各方力量,擰成「一股繩」,盤活「一盤棋」,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格局。
  • 勞動者風採|她紮根社區,想方設法服務居民
    幾年來,她一直紮根基層,研究社區治理新思路,開展「社區吹哨、社會力量報到」,探索「回天有我」「便民服務聯盟」等新載體,著力打造「淨社區」黨建品牌。為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她發揮社區黨建協調委員會的作用,積極聯繫轄區及周邊資源,成立了由10家服務商參與的便民服務聯盟,每月第一個星期五為便民服務日,為居民義診、量血壓、測血糖、免費理髮、磨刀、換紗窗、手機貼膜、美食匯等,受到居民的歡迎。
  • 一站式社區生活館成市場新寵
    日前,北京樂清商會常務副會長、匯保通聯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豪在該公司北京旗艦店開業典禮上說:買名品可以送服務,買服務也可以送名品。通過跨界整合各個行業的品牌資源,精心打造「一站式社區生活館」,將成為市場新寵。據介紹,成立於2016年的匯保通聯合股份有限公司,是經國家工商總局核准的無區域集團公司。
  • 提升便民惠民 工行打造信用卡服務新生態
    近年來,中國工商銀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理念,不斷優化升級個人金融服務,通過建立多元化產品體系、打造「e商助夢計劃」、布局智慧化風控等措施,構建信用卡服務新生態,持續提升客戶服務體驗。截至2020年末,工行信用卡發卡量達1.6億張,服務客戶突破1億,穩居全球發卡量最大、客戶數最多的信用卡經營銀行。
  • 吉家發布九大社區便民服務,盼國盛家吉
    l 熱心公益的吉家人作為房產服務行業極具影響力的企業之一,吉家一直致力於為廣大居民提供專業且有保障的房產交易服務。與此同時,吉家也在不斷加強與居民的交流互動,積極投身於社區公益事業的有益探索,與社區居民共同打造美好社區。
  • 國美舒適家生活館業務,打造高品質家居生活
    據國美零售最新年報顯示,國美非傳統家電業務增速向好,其中舒適家生活館業務變現向好,同比提升了14倍。作為一家在中國有三十多年歷史的老牌連鎖家電零售商,為什麼會做舒適家這樣一個新業務?舒適家最早興起於歐美國家,尊崇健康、舒適、生態、節能的生活理念。近幾年進入中國市場。
  • 錨定主攻方向 提升便民服務水平 ——訪縣行政服務中心主任葉傑成
    ,著力提升基層便民服務水平。」縣行政服務中心主任葉傑成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據了解,縣行政服務中心制定《推進「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向基層延伸實施方案》,明確示範型和標準型兩類基層便民服務中心(代辦點)建設標準,分類建設、整體推進,全面提升便民利民服務水平。
  • 石玉華:優服務,真便民,高標準打造好群眾溫馨之家
    :要進一步加大對社區工作的重視,提升眼界與格局,找準關鍵抓手,做群眾的暖心人、有心人、貼心人與熱心人,全面推進我縣社區工作再上一個臺階。  在迎賓社區建設現場,石玉華詳細了解了社區的規劃設計和目前進展情況,並實地觀摩指導,石玉華指出,社區選址要堅持便民利民的原則,設置在沿街沿路等方便地帶,讓群眾辦事有方向、少跑路。
  • 社區救援站 為民便民利萬家
    北京富邦智慧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攜手艾威九州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預計於2019年8月啟動石家莊金鋪苑社區建設「社區應急救援站」。該社區為富邦社區應急救援站石家莊首站。社區應急救援站是在社區內旨在承擔著防災減災、防災科普與便民服務三大職能的微型救援機構,站內儲存著應對突發事件的工具、應急救援警示用品、防火滅火工具、防汛救援設備以及醫療救援用品等多種應急救援物資。
  • 民生銀行海口分行長濱四路社區支行為客戶提供身邊的便民服務
    社區是城市社會最基礎的「細胞」,也是與居民聯繫最緊密的單位。為更好地服務社區,滿足社區居民的生活需要,提供全面且個性化的金融服務,許多銀行都將金融服務機構開到了社區裡,民生銀行海口分行正是其中之一。
  • 早餐店、菜店……海澱584個社區將實現8項便民服務全覆蓋
    隨著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的開展,一些不合規、不安全的小攤小店沒了,居民感到生活不便。為此,海澱區計劃用三年時間,為全區約584個社區、2000個小區配建規範、安全、便利的8項基礎便民服務設施,包括早餐店、菜店、理髮店、超市、家政服務,洗染店等。
  • 北京這些老裁縫鋪加了新服務:一攬子滿足改衣修鞋等生活需求
    自從便民服務中心「匠心工坊」進駐超市後,劉女士再也沒有因為衣服不合身煩惱過,就算是穿舊的鞋子,在這兒加個鞋底、換個鞋跟,看起來就像新的一樣。這樣的規範化、連鎖化便民服務中心,正在越開越多。近日,老國企京工集團的連鎖便民店「京工1961」開進了通州,各式便民服務來到居民家門口。以前到街頭角落尋找裁縫鋪、修理鋪的居民,通過一家小店,就能一站式解決各類生活服務需求。
  • 北京椿萱茂•和園長者社區打造養老社區新模式
    中國消費者報訊(記者孫蔚)11月26日,由遠洋集團、首創置業、椿萱茂共同主辦的共享幸福生活創新養老社區發展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首創肩負國企責任,和遠洋一起,在椿萱茂多年的品牌運營積澱上,打造這樣一個範本級作品,深入契合長者需求,力求讓長者生活更美滿。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會長馮曉麗女士,認可了在養老服務發展中社會力量參與的重要性,特別是像遠洋和首創這樣肩負社會責任的大型企業,精心耕耘了「椿萱茂」這樣的品牌模式,極大推動了中國養老服務的發展。
  • 「十個一」打造基層便民服務代辦點
    今年,大武口區審批局在轄區62個社區(村)按照「十個一」標準,建成標準化基層便民服務代辦點,區級政務大廳通過市級標準化驗收。大武口區嚴格落實文件精神,所有社區(村)按一部電話、一臺電腦、一本臺帳、一名代辦員、一個公示欄、一個代辦服務臺、一張便民服務卡、一套辦事指南、一塊牌子、一個專網建設,並制定了《大武口區便民服務代辦工作方案》《代辦制度》《代辦員職責》等,擺放在各個便民服務點的醒目位置;在代辦服務臺公布街道紀檢監察電話,暢通投訴渠道。
  • 華潤悅年華健康生活館真容曝光,簡直是南寧人理想的養老社區!
    數據顯示,中國城鄉空巢家庭超過50%,部分大中城市達到70%,導致中國老年人生活、健康、精神均不得已滿足,然而社會上現有的養老機構存在居住環境簡陋,沒有家的氛圍、服務模式單一、護理員文化層次低等問題。華潤置地悅年華頤養社區將從居住環境、服務水準、社群氛圍三方面,打造中國長者理想的康養產品。
  • 國企連鎖「京工1961」最大社區店開進城市副中心
    11月25日,國企連鎖裁縫鋪「京工1961」朗清園社區店正式營業,是這一連鎖品牌全市最大規模、服務內容最全的社區店。該店位於城市副中心朗清園一區12號樓A-1-09,距地鐵6號線東夏園站和潞城站均不足2公裡,南鄰城市綠心森林公園。
  • 府谷縣河濱路便民服務中心 「智慧」服務 便民到家
    河濱路便民服務大廳「家門口的查詢繳費、代購代辦服務,『最多跑一次』的便民政務服務,一鍵式黨員學習教育管理,一網通綜合惠民服務……」近年來,府谷縣河濱路便民服務中心結合轄區特點、街區老、人口密、老齡化嚴重、居民流動性大等問題,從創新服務載體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