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京工1961」社區生活館在北京亞運村社區開業,可為周邊居民提供60多項便民服務。圖為工作人員正在剪裁附近居民送過來的衣服。 來靜儀 攝
中新網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 曾鼐)「你們這店是賣衣服啊?」「修改剪裁,熨燙洗都行!」28日,一個社區生活館在北京亞運村社區開業,它由京工集團打造,可為周邊居民提供60多項便民服務。
北京近年來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如何在業態調整中保障便民服務?北京國企在轉型中將目光投向社區。28日開業的「京工1961」社區生活館,已是在北京運營的第三家。京工集團擁有50多年歷史,是北京著名的國有服裝品牌,旗下擁有雷蒙等諸多「老字號」。
「京工1961」社區生活館,與傳統衣服店頗為不同。生活館內專門開闢出獨立空間,打造了一個「小木屋」,在這裡既有專業的駐店技師,可提供修衣、改衣、熨燙等服務,還可與專業的設計師、量體師溝通,定製個性化的服裝。 來靜儀 攝
28日,「京工1961」社區生活館在北京亞運村社區開業,可為周邊居民提供60多項便民服務。 來靜儀 攝
「社區居民很需要衣服裁剪這些服務的。」京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耀東說,隨著社會發展,百姓消費需求更多元化,國企也在優化轉型;推動品牌走進社區,希望探索「零售+服務+網際網路」社區服務的全新模式,不僅更好傳承與發展老字號品牌,同時為市民的生活需求提供便利。
走進新開業的社區生活館,與傳統的衣服店相比頗為不同。120多平米的生活館,專門開闢出獨立空間,打造了一個「小木屋」,在這裡既有專業的駐店技師,可提供修衣、改衣、熨燙等服務,還可與專業的設計師、量體師溝通,定製個性化的服裝。店內還設有吧檯和沙發區。
「要以服務為中心。」李耀東說,一方面要保證優質品質,為市民提供專業的、標準的修衣、改衣、定製服務。另一方面,要更「生活化」,如計劃引入「京繡」,讓父母與孩子可以一起學習剪裁衣服,既傳承傳統手工藝,還增加了樂趣。他說,將提供更豐富的居家便民服務,如增加洗衣、窗簾布藝加工等。
同時,社區生活館還將成為一個居民休閒交流的空間,定期舉辦特色活動,包括舉行服裝搭配專業講座,推出舊衣改造或布藝製品製作培訓,免費為社區老年人服務等公益性活動。
老國企也在轉型中謀求創新和時尚。李耀東說,除了自有品牌的男裝和童裝外,目前補充了時尚女裝系列產品;將充分發揮北京老品牌的效應,開展多元的服裝定製業務,豐富產品品類,滿足社區居民一站式購物需求。
28日,「京工1961」社區生活館在北京亞運村社區開業,可為周邊居民提供60多項便民服務。圖為操作臺。 來靜儀 攝
他透露,正在與諸多的北京知名品牌、「老字號」進行洽談,未來更多的優質品牌將落戶社區生活館。
該社區生活館所在樓宇物業公司總經理馮浩兵對記者說,附近社區密集,近年引進了便民餐飲、超市等,但是服裝修剪服務等比較缺乏。「希望這樣有品質、貼近生活的企業多進駐社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