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寵知道科技獲戰略融資背後:直營店擴張速度遠低於加盟店
不知何時起,「貓狗雙全」已成為現代年輕人定義幸福生活的標準之一。這也進一步推動了寵物市場的發展。亞洲寵物展和狗民網共同調研的《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預計到2023年中國寵物消費市場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
天眼查APP顯示,1月12日,寵物連鎖品牌萌它及萌小它母公司「寵知道科技」完成千萬元級人民幣戰略融資,投資方為元昆創投。據了解,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萌它」和「萌小它」品牌的擴張,提升總部對加盟門店的賦能力度。
記者1月13日致電寵知道科技但無人接聽,發送郵件詢問後續擴張計劃,截至發稿前未收到公司回應。
優秀門店月營業額可達20萬元?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北京寵知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截至2021年1月12日,公司已完成4輪融資。旗下包括知名寵物連鎖品牌「萌它」「萌小它」及寵物美容培訓機構「萌它學院」。
資料顯示,萌它品牌2年多時間已開設30餘家寵物門店,面積介於100平方米-300平方米,客單價在200元以上,有的門店在表現良好的情況下月營業額可達40萬元。另一個品牌萌小它於2020年10月正式開放加盟,已籤約300餘家,覆蓋全國17個省市,萌小它門店的標準店型為80平方米-140平方米,以社區為主,客單價同樣在200元以上,經營優秀的店鋪營業額可以達到每月20萬元。
一家寵物店月營業額如果達到20萬元和40萬元,在行業中處於怎樣的水平?東北證券的行業研報指出,僅以社區寵物店為標準,月收入5萬元-6萬元是正常偏好的狀態,而在消費能力強的社區,好的情況能做到10萬元,但突破20萬元大關很難。
按此標準,如果萌小它做到月營業額穩定在20萬元以上,就算行業的「佼佼者」了。但情況是否真是如此?
1月14日,《證券日報》記者撥通萌小它北京地區加盟經理電話,對方告訴記者,僅以北京地區30多家加盟店為例,前兩個月的門店平均流水在5萬元左右,後期會逐漸上漲,月流水從8萬元—9萬元上升到10萬元-12萬。但《證券日報》記者也從一位加盟萌小它的北京店主口中得知,該店前兩個月的營收只有2萬元-3萬元,對方告訴記者,加盟店都自負盈虧,後續效果是好是壞主要看店主自己經營水平。
直營店淨利潤不如加盟店?
此外,記者從萌小它北京地區一位加盟經理處了解到,寵物店行業的營收主要集中在洗澡、美容、寄養、零售服務上。
據寵知道創始人兼CEO高茂翔介紹,傳統寵物門店中,洗澡、美容等服務確實會佔到營收的70%,零售只佔到30%;而在萌它門店裡,服務排滿的情況下,零售佔比超過70%,這是萌它和其它寵物店的最大差異。
但記者從公開資料了解到,目前寵物消費領域,寵物店在洗澡、美容、寄養、零售四大服務上,不同的店的營收佔比也都不同,行業沒有固定的營收佔比。此外,萌小它的加盟經理也向記者表示,萌它作為寵知道旗下的直營店,如果從淨利潤來計算是不如加盟店的。據其介紹,直營店由於規模相對較大,僱傭人員較多,成本上會大於加盟店。
從萌它兩年時間30餘家店的數量,也能看出擴張速度弱於萌小它開放加盟後的300家籤約店。根據創始人兼CEO高茂翔介紹,預計2021年萌小它品牌門店將突破千家,萌它品牌門店將進駐5個核心城市。
此外,《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隨著養寵數量的增長,寵物門店開始逐步向商圈零售類門店演化,有利於寵物門店連鎖化。這也進一步加速品牌對資本的吸引力。
HHC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劉兆瑞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投資連鎖寵物店的動力主要來自幾個方面。「其一,毛利率比較高,客單價普遍較高,經營得好的公司明面上的綜合毛利率都在50%以上,具備產生規模效應的條件;其二,流量優質。這是重要的線下流量入口之一,屬於單店強運營模式且客戶黏性高。」
東北證券發布的行業研報指出,中國的寵物主光顧線下店鋪的比例較高,達到87.7%,大部分寵物主進店頻率在每季度1-2次以上,能帶給線下寵物店流量保證。寵物主一般光顧社區周邊店的比例較高,達到62.5%。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網)
(責任編輯:DF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