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王朝的神秘部門「欽天監」,能人眾多,並非神棍遍布
欽天監這個詞,你聽過嗎?愛看古裝劇的小夥伴應該經常能夠聽到這個名字,這是古代的一個官職,而且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官職,因為它充滿了神秘氣息。
預測天氣、佔卜兇吉、識人斷命、解釋異象,幾乎沒有什麼是欽天監不會的,這個官職似乎很玄乎,所以談起這個職位時,很多人覺得這是一個遍布神棍的場所。
1、 歷史發展
欽天監的主要職責是觀看天象、總結節氣、演算曆法等,稍微有點像現在的國家天文臺和氣象局的工作,但也不完全一樣。
而且欽天監這個名字,一直到明朝才確定下來,之前它並不叫這個,這名字還經歷了數次變更。
據傳,在夏商時期就已經有了太史這個官職,《呂氏春秋·先識覽》:「夏太史令終古,出其圖法,執而泣之」。
而周朝的太史同時還承擔史官、秘書和掌管典籍的職責,屬於一個實權官職。
太史這個名字從西周開始,一直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一直被朝廷沿用。秦漢的時候還在用,不過秦漢的時候這個官職的職責已經發生了變化,沒有實權,只是負責掌管天文曆法。
後來到了隋代,改了個名字,叫太史監,宋代的時候叫天文院,終於到了元代,有了欽天監這個名字,到了明朝才被確定下來,這就是欽天監的來歷。
2、職能變化
在欽天監的歷史發展中,變化的不僅是名稱,還有職能。
春秋之前,欽天監的職責主要是負責起草文書,編寫史書,掌管珍貴的古代典籍。秦漢時期,他管的就沒有這麼多了,基本上只負責編寫史書,推算天象,此後,它的職能基本上就被局限在了這一塊。
3、歷任大佬
西漢時期的史學家司馬遷,曾任太史令,以一部巨著《史記》傳世,今人只知司馬遷是著名的史學家,卻不知司馬遷也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天文學家。
北宋時期有一位太史令叫沈括,他是繼張衡之後的又一全才,精通天文學和數學,他發明的隙積術讓中國古代數學達到了高階等差級數求和的新階段,做出了卓越貢獻。
元代的太史令郭守敬除了天文學和數學外,也是一位著名的水利專家,還創造性地提出了海拔的概念。
明代的欽天監,最出名的當屬劉伯溫,到了清朝,欽天監監正多為外國人,出名的有湯若望、南懷仁等人。
綜上所述,縱觀歷史,在欽天監這個職位上作出成績的人可真是不少,這個職位可不僅僅是什麼神棍,而且是古代科技的一個重要部門我,為很多科學的萌芽打下了基礎,而且對當時的思想有很大的啟發作用。相當於古代的科學家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