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營中常委:民進黨硬要砍掉兩岸關係 這個黨也差不多完蛋了

2021-01-10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第10屆海峽論壇大會將於6日在廈門舉行開幕式,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將出席。臺灣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公開喊話,認為海峽論壇是大陸對臺灣「進行分化」、「統戰」作為之平臺,禁止「中央部會」的政務人員赴大陸出席或參加相關活動,對於地方縣市政府人員參加論壇,「不鼓勵、也不禁止」。對此,國民黨中常委沈智慧感嘆,民進黨硬要砍掉兩岸關係,這個黨也快完蛋了!

據香港中評社6月5日報導,赴廈門參與海峽論壇的國民黨中常委沈智慧受訪時表示,民進黨眼中只有政黨利益,海峽論壇是否「統戰平臺」?大家心中有數,還有人相信蔡英文的話嗎?民進黨竭盡所能砍掉兩岸關係,殊不知砍掉政治,也砍掉經濟,「笨蛋!當經濟都沒有了,臺灣也快呼吸窒息」,這個政黨也差不多(完蛋)了。

沈智慧4日提前搭機從桃園機場飛抵廈門,她在機場受訪時表示,海峽論壇與國共論壇,都是兩岸重要溝通平臺。臺胞、臺商、臺生在大陸遭遇問題,論壇成為溝通渠道,畢竟兩岸尚未建立解決問題的溝通平臺,國民黨與共產黨的國共論壇更顯重要。

她又表示,遺憾的是,民進黨不只是搞「臺獨」,弄亂也搞壞了兩岸關係,還不讓國民黨主席去參加兩岸論壇,政黨交流本來就很正常,民進黨太惡劣,期待能不能突破,是否指派副主席代理?國共論壇現在也是困難重重,但目前全力看海峽論壇,大陸能否讓「31項惠臺」政策更具體落實。

對於海峽論壇被臺當局視為「統戰平臺」,沈智慧重申,「大家心中有數」,臺灣老百姓不太容易因為蔡當局說什麼,而不去做(參加),她又反問,現在還有人相信蔡英文的話是真的?是對的?

令沈智慧最無奈的是,臺灣老百姓來大陸參加海峽論壇,被說成「統戰」,陸客陸團來臺灣,不只嚴審甚至拒絕。她感嘆,這是怎樣的兩岸現況?臺灣中南部看不到陸客陸團,連桃園機場搭機也看不到陸客陸團,臺灣一下子少了幾百萬陸客,等於少了幾千億元新臺幣的收入。

沈智慧表示,這些流失的結果,就是造成臺灣經濟變差,農民收入變差,大陸不買鳳梨酥、不買土鳳梨,養殖漁業、農民種植水果也沒有銷路,飯店藝品店旅館飯店倒了,導遊司機也失業,民進黨還要「鎖臺」,造成兩岸背離,臺灣經濟更快崩壞,更讓人想到大陸發展。

她最後說,民進黨硬要砍掉兩岸,不只是砍掉政治,也砍掉經濟,笨蛋!當經濟沒有,臺灣也快呼吸窒息了,這個政黨也差不多了。

在參會的臺灣嘉賓方面,臺北市政府由副市長鄧家基、公務人員訓練處長曲兆祥與會,新北市府由副市長呂衛青率團,花蓮縣長傅崐萁也將依例參加本屆海峽論壇。而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率領的國民黨訪問團參會,成員共有48人。

相關焦點

  • 臺一基金會元旦邀藍營大咖健走,共同為兩岸和平與民眾健康祈福
    據臺媒報導 抗議萊豬將於明年元旦叩關來臺,「民生建設基金會」將在2021年第一天,在碧潭舉辦祈福健走,升起偽旗氣球,為全臺人民健康「集氣」,邀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率領「全民健康」大隊打頭陣,馬英九、吳敦義、洪秀柱、朱立倫、王金平等藍營要角接力率領民眾向前進。
  • 僅三成民眾認同國民黨 臺媒:藍營拱手讓出兩岸優勢
    文章稱,從海峽論壇風波到「臺美『復交』」提案,藍軍「拱手讓出國民黨最具優勢的兩岸對話能力」。不只綠營譏諷連連,藍營內部都一片罵聲,部分藍營支持者離心離德。 文章強調,多數臺灣民眾不願衝突打仗,希望能妥善處理兩岸關係,這是國民黨的機會。
  • 專家:民進黨「政治獵巫」再秀下限 兩岸關係面臨新挑戰
    民進黨來勢洶洶,該如何解讀?對島內政治生態及兩岸關係將會產生什麼樣的不利影響?民進黨強行通過「反滲透法」首要目標是製造「寒蟬效應」,短期可影響選舉行情,長期意圖打擊「非綠陣營」。民進黨通過這一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可達到稀釋藍營票源的作用。同時,通過所謂的「反滲透法」,強力渲染「抗陸」氛圍,加碼製造兩岸對立。民進黨可在較大程度上進行意識形態的族群動員,實現凝聚深綠基本盤支持,鞏固綠色票源的功效。除了為選舉服務外,倘若民進黨在此次選舉中敗北,他們依舊可利用接下來的政務交接期開啟「末日狂飆」模式,最大限度地打擊異己和「非綠陣營」。
  • 臺媒:國民黨中常委林榮德代理黨主席
    而剛剛敗選的韓國瑜則稱,黨主席不是自己「心之所向」,意味著他不會參選。張亞中表示,若能當選,將努力和大陸談判籤署「國共兩黨創造兩岸和平備忘錄」。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13日宣布將參選國民黨主席。
  • 民進黨確定2020「大選」提名日程 國民黨還在各自努力「喬規則」
    月16日第二波「立委」補選後的一個月內(即4月中旬),確定民進黨提名的2020候選人。相較於民進黨對2020「大選」提早部署,國民黨則可能四、五月才啟動提名程序。挺吳派「中常委」出錢出力幫吳敦義拉臺商的關係,這讓早就宣布要參選2020的朱立倫作何感想?對此,朱立倫28日出席「大成集團北區聯合尾牙」後受訪表示,吳敦義是現任的黨主席,當然有立場歡迎臺商回臺,他也很歡迎臺商回臺過年,更希望臺商投資臺灣,讓臺灣的經濟更好。
  • 臺海觀瀾|愛恨就在一瞬間,民進黨何時愛上了兩岸ECFA
    第一個階段,是2010年ECFA剛剛籤署的時候,這個時候民進黨對國民黨的恨更多一些;第二個階段是2014年的反服貿協議時期,這個時候的民進黨,更多的是懼怕,是真的怕了ECFA了。2008年國民黨重新奪回執政權,兩岸交流提速,當年實現三通,接著開始經貿談判,2010年談出成果ECFA。民進黨急了。
  • 臺媒:民進黨當局趕走大陸記者,怎一個蠢字了得
    首先,是對言論自由的傷害,第二,再次暴露民進黨「柿子撿軟的捏」的本性,第三,這個動作是「小鼻子小眼睛」的伎倆,觀感極差,第四,在兩岸關係及中美關係最惡劣時刻,給大陸民粹勢力「敵對」的訊號,有必要嗎?言論自由是所謂「臺灣價值」的核心,也是大陸許多人認同「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的主要原因,民進黨卻因為對藍營名嘴常上東南衛視節目不爽,而一刀刺進新聞自由的心臟,值得嗎?民進黨當局面對大陸強硬舉動,如斷交、軍演等,總是揚言「報復」,但最後經常對大陸無傷,卻傷了自己人。
  • 民進黨視臺灣民眾黨為「眼中釘」,開始對其進行打壓
    民進黨還對「立委」選舉期間的7名民進黨籍人士受民眾黨提名參加不分區「立委」進行除籍處分,認定這些原民進黨人士是「叛黨」。這實際也是警告黨內人士不要和民眾黨走得太近。最近民進黨一系列動作反映了其對民眾黨力量的崛起產生憂慮,將其視為民進黨長期執政的一大威脅,尤其在兩年後的地方「九合一」選舉中,一旦民眾党進一步通過選舉增加地方勢力,勢必提升柯文哲的政治聲勢,也做大民眾黨,屆時民進黨執政不僅受到國民黨的反擊,還將面臨民眾黨牽制,可能使其遭到兩面夾擊。
  • 傅崐萁在國民黨最落魄的時刻恢復黨籍,藍營戰力增強
    傅崐萁昨表示,「我一直以來都是藍營的正藍戰將」,不論國民黨「執政」或者「在野」,他始終不離不棄,此時在國民黨最落魄時回復國民黨籍,就是希望帶給國民黨希望;藍營沒有分裂的本錢,只有團結才能監督制衡民進黨,才有機會重返「執政」,贏回人民信賴。
  • 不敢反對民進黨又丟了兩岸優勢,國民黨恐被臺灣民眾黨取代
    「臺灣民意基金會」公布2月份最新民調,國民黨支持度只剩下12.5%,跟居冠的民進黨41.1%相比差距很大,只領先第三名的臺灣民眾黨9.3%一點點。國民黨諸多政策若都走在民進黨後面,反對力道微弱,連兩岸優勢都放棄,臺灣民眾黨未來取代國民黨有不小的可能性。
  • 國民黨推「臺美復交」等公決案引譁然,藍營議員辯解
    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臺中市議員冉齡軒在接受中評社採訪時稱,提案均符合藍營一貫主張,過去為了維持兩岸和平,藍營執政採取等距策略,而民進黨執政,既然選擇兩岸交惡,押寶單邊,藍營就順水推舟,要求綠營展現態度,假如蔡政府自踩煞車,就表示打假球,人民自有公斷。
  • ...兩岸年度漢字揭曉,民進黨當局不斷秀下限,「悶」了多少臺灣人...
    一年來,民進黨當局借疫謀「獨」,倚美謀「獨」,肆意破壞兩岸關係,更在島內實行高壓統治,隻手遮天,為所欲為,「綠色恐怖」瀰漫全臺,反對者或敢怒不敢言,或伸冤無處,或發聲即遭打壓,或抗議而毫無效用,怎不叫人悶煞?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伊始,民進黨當局就秀出下限,以「禁止口罩出口大陸」這種反人類的起手式,自曝將兩岸關係破壞到底的暗黑心思。
  • 獨家專訪民進黨創黨元老林正杰:搞「臺獨」只會討打 兩岸必然統一
    他說,「現在的民進黨,把幾代人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初級民主倒退100年,比白色恐怖還恐怖100倍。這一個法西斯政黨,應該人道毀滅!」有「街頭小霸王」之稱林正杰,上世紀70年代就投入「黨外運動」反對國民黨獨裁,與陳水扁、謝長廷並稱「黨外三劍客」。昨天,居住在臺東的林正杰接受導報記者電話專訪,暢談他對民進黨當局以及兩岸關係的看法。
  • 藍營學者:迴避兩岸議題必輸無疑
    對此,國民黨智庫前副執行長、「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兩岸交流委員會副召集人孫揚明接表示,因侯現在不碰政治議題,尤其是爭議性兩岸議題,閃躲得比誰都快,所以「罩門」還沒有出來。孫揚明表示,長久以來國民黨根本沒有培養意識形態上的支持者,都是利益交換的支持者,所以現在才會變成這個樣子。民進黨是好歹私下偷偷摸摸還在搞「臺獨」,意識形態上有一個「忠貞性」,但國民黨從李 登 輝 中期以後開始就完全沒有了。談到國民黨目前領頭的政治人物包括主席江啟臣,前主席朱立倫和新北市長侯友宜,似乎都想走「中間路線」?
  • 廈大教授唐永紅:未來四年兩岸關係不樂觀,臺海和平有可能生變
    只要中國大陸依然維持著經濟全球化的中心地位,而臺灣不能處理好兩岸關係並與大陸整合發展,臺灣就將繼續邊緣化,「悶經濟」就將繼續「悶」下去。將來會有更多的庶民,包括今天那些尚可「小確幸」的年輕世代,都將會「經濟覺醒」,並將會從「經濟覺醒」走向「政治覺醒」。但這個過程會比較漫長,可能還需要20年左右的時間。唐永紅對中評社說,國民黨以及藍營的其他政黨在兩岸關係方面現在面臨著路線取向問題。
  • 藍營學者:民進黨趕盡殺絕的做法激起選民反感
    很大原因還是民進黨執政的好壞,當民進黨「趕盡殺絕」的做法太超過,會激起「討厭民進黨」,藍營各種力量也會開始集結,當然也包括韓粉,最後會把國民黨給撐起來。她的夫婿是前國民黨「立委」高思博,國民黨中常委。  「秋鬥」遊行22日登場,吸引超過5萬人走上街頭,向執政黨表達「反萊豬、反雙標」等訴求;此次遊行因《中天新聞臺》換照風波,民眾反應更加熱烈,國民黨氣勢是否拉起來?
  • 民進黨欲趁亂搞「分裂」!美日加為臺灣發聲,藍營也站隊蔡英文?
    民進黨欲趁亂搞「分裂」!美日加為臺灣發聲,藍營也站隊蔡英文?如今新型肺炎疫情比較嚴重,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關注,對此世界衛生組織還專門召開會議,並且提出看法,認可了中國在這一次應對疫情時所採取的種種行動,同時也對中國沒有隱瞞疫情表示讚揚。
  • 藍營人士:國民黨應不排除跟大陸未來談統一,而不是迎合年輕人
    針對中國國民黨兩岸路線該怎麼走,臺灣海基會前副秘書長國民黨改革委員會兩岸論述小組委員高文誠表示,國民黨討論九二共識存廢或要新增加涵義等,是搞錯對象,九二共識是歷史事實,和一國兩制完全無關,也允許雙方有各表空間,跟兩岸終局的分合沒有關係,是個暫行性的處置方式。
  • 國民黨「中常委」改選 青壯世代上榜
    國民黨2016年丟掉政權後,許多基層黨員期盼通過此次「中常委」改選,增加新的面孔來改造國民黨。然而,選舉結果出爐後,許多黨員質疑,「中常委」表面上看似換血三分之一,但實際上,現任爭取連任的中常委還是有86%的勝率,有黨員質疑,「中常會」依舊是老面孔把持,恐難擺脫「萬年中常委」、「職業中常委」的稱號,恐怕還是難脫黨意與民意脫節的質疑。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2020上海臺北雙城論壇
    不知道這樣的「三好」箴言,民進黨當局能否聽到耳中?  「雙城論壇」對兩岸關係一定會產生蝴蝶效應  兩岸應不應持續、深入交流?臺灣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有島內輿論認為,「雙城論壇」對兩岸關係一定會產生蝴蝶效應,兩岸一定會恢復正常和持續、深入交流。  這種交流是突破障礙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