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顫器納入第二批集採清單,業內預計部分產品降價幅度達70%

2020-12-12 第一財經

隨著冠脈支架國家集中採購塵埃落定,第二批高值醫用耗材的集採工作已經啟動。第二批醫用耗材清單中除了關節等骨科材料外,還納入了封堵器、除顫器等心血管類耗材,總計超過1萬條產品。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第二批集採清單中的「除顫器」不同於人們所熟悉的醫療設備「體外除顫儀」(MED/AED),它是一種植入患者體內的類似於心臟起搏器的「植入型心律轉復除顫器」(ICD),這種心臟節律管理(CRM)產品用於治療和復甦患者的心律。

儘管在中國已經有邁瑞醫療、魚躍醫療等開發出「體外除顫儀」,但是到目前為止,國內尚無廠商開發出獲得藥監局批准的ICD產品。第一財經記者在國家藥監局網站查詢獲悉,目前涉及ICD的數十款產品均為進口器械。

降價幅度預期可達70%

對於很多因室性心律失常而有猝死危險的患者,置入ICD是首選治療方法。將ICD植入於胸腔,通過除顫導線經靜脈與心臟相連接,能夠監測心臟的活動,當出現致命性心律失常時給予及時治療。與藥物治療相比,ICD裝置能明顯降低SCD(心臟猝死)高危患者的死亡率。

針對第二批高值醫用耗材集採中涉及的除顫器,臨床醫生稱「很有必要」。一位國內某三甲醫院心內科主任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ICD是用來救命的,尤其是對於預防猝死。但是現在價格太高,我們一年做的病例也就只有兩位數。」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ICD裝置對進口依賴度較高, 國內供應能力不足,且售價高昂,一般的ICD產品售價在6萬至8萬元,部分產品價格高達10萬至15萬元。

早在1980年,全球就已經完成了第一臺ICD植入手術,但因其技術門檻高,系統集成複雜,目前全球ICD技術和市場被美敦力、雅培、波士頓科學、百多力和LivaNova(前身為索林集團Sorin)五家公司長期壟斷;國內ICD市場主要由波士頓科學、美敦力、百多力、聖猶達等歐美企業佔據。

上述心內科主任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預期集採後部分ICD產品的價格降幅可以至少達到70%,這有望提升ICD在國內的普及率以及國內患者的治療率。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壓力變大,猝死呈年輕化趨勢,這引起了人們對心臟節律管理的重視。SCD患者從發病到死亡,時間極其短暫且無法預測性,導致死亡率極高,即便在歐美等發達國家,SCD的搶救成功率也不到5%;在我國,這一比例不足1%。

中國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也在逐年升高,心臟猝死也呈現上升趨勢,並且成為我國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國家心血管中心2018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有54萬人發生心臟猝死,平均每天約1500人因心臟猝死死亡,居全球首位。

國產ICD能否實現零突破?

據國家衛健委網上註冊系統資料統計,國內ICD植入量近年來也開始呈現持續增長趨勢,近兩年來都在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長。

ICD在高端醫療器械產業中一直發揮著領軍作用,也被稱為「心臟全科器械皇冠上的明珠」。一位國內知名心血管介入領域專家在談到相關產品能否有望國產時感嘆道:「太難了!中國目前還不具備完全自主研發製造起搏器的能力。」

ICD可以看成是帶有除顫功能的起搏器,製造工藝比起博器更為複雜。ICD技術集合了心臟電生理、生物醫學工程、生物醫學材料、精密機械加工、集成電路、體內外無線通訊、高能電池電容、心電算法等高科技技術於一身,被公認為是行業中技術門檻最高、系統集成最複雜、也是研發風險最高的三類有源植入醫療器械之一,對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要求極為苛刻。

已經有中國公司對國外廠商發起收購。早在2017年,微創醫療就宣布以1.9億美元現金收購LivaNova的心律管理業務,後者的主要產品包括除顫器、心臟再同步治療裝置和起搏器,在截至2017年的40年間已在全球範圍內植入超過100萬例。雙方還在中國組建了一個名為「創領心律醫療」的合資公司,並已成功研發出一款起搏器。

然而國產ICD市場目前仍然是空白。為了實現零的突破,蘇州一家名為「無雙醫療」的企業正在推動其ICD產品的研發及臨床試驗。該公司今年3月宣布完成千萬美元規模的A輪融資,由啟明創投領投,原股東北極光創投、遠毅資本和蘇高新創投跟投,將主要用於ICD的小批量生產與早期臨床以及多個CRM產品的研發。

相關焦點

  • 第二批高值耗材集採清單出來了,哪些企業會受影響?
    第一批高值耗材冠脈支架國家集中採購剛剛塵埃落定,第二批隨之而來。近日,醫保局發布的《關於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採購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檢測的通知》。今天和投資達人們一起來看看 第二批高值耗材集採都有哪些變化,又有哪些公司會受到影響?
  • 不過20天,高值耗材第二批集採磨刀霍霍!骨科還是好賽道?
    心臟支架大降價不過20天,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帶量採購就已開始籌劃...近日,醫保局紅頭文件下發,集採確定六大品類,涉及心血管類與骨科耗材類兩大板塊。品類擴大6倍,涉及產品信息1萬餘條第一批高值耗材集採僅涉及冠脈支架一個品種,第二批醫用耗材清單主要包括: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大品類。涉及產品信息1萬餘條,具體到規格型號約32萬條。
  • 第二批高值耗材採集數據 春立、愛康等醫械股暴跌
    文 | Linan11月24日晚間,一份《關於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採購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監測的通知》在業內流出。文件顯示,第二批醫用耗材清單主要包括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種高值耗材。涉及產品信息1萬餘條,具體到規格型號約32萬條。
  • 最高降價94%!集採指向骨科耗材,這些企業風聲鶴唳
    11月20日,淄博市醫保局發布《淄博-青島-東營-煙臺-威海-濱州-德州七市採購聯盟關於部分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現場議價中選結果的公示(四)》,正式公布7市採購聯盟部分醫用耗材帶量採購中選企業。此次聯盟採購覆蓋7市 600餘家醫療機構,產品覆蓋93家企業的10大類骨科創傷產品和8大類血液透析產品。
  • 省級掛網調整,107個品種主動降價,恆瑞、科倫降幅最高
    而此次在江蘇省宣布降價幅度最高的兩個產品則是碳酸氫鈉林格注射液,恆瑞500ml容量的碳酸氫鈉林格注射液,由280元降至98元,降幅達65%;而四川科倫的同品規產品由
  • 「降價風暴」洗牌藥械行業:三批集採落地實行,藥品競爭格局重構
    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公司創始人史立臣這樣評價集採給藥企帶來的震動。截至目前,第四批國家集採已經啟動,仍以化藥為主。此前已有三批集採落地實行,分別納入25、32、55個通過國家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品種,平均降價幅度達到59%、53%、53%,覆蓋糖尿病、高血壓、精神、腫瘤等常用藥。除了藥品集採常態化,高值耗材的集採也在2020年邁出了第一步。
  • 醫療器械集採指向骨科耗材 大博醫療等龍頭企業風聲鶴唳
    來源:華夏時報最高降價94%!集採指向骨科耗材,這些企業風聲鶴唳華夏時報記者王瑜 于娜 北京報導醫療器械集採開始指向骨科耗材生產企業。11月20日,淄博市醫保局發布《淄博-青島-東營-煙臺-威海-濱州-德州七市採購聯盟關於部分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現場議價中選結果的公示(四)》,正式公布7市採購聯盟部分醫用耗材帶量採購中選企業。此次聯盟採購覆蓋7市 600餘家醫療機構,產品覆蓋93家企業的10大類骨科創傷產品和8大類血液透析產品。
  • 第四批藥品國家集採拉開序幕 部分公司火速公告提示降價風險
    有的公司因競品納入集採,火速公告預警,提示產品降價風險。一位藥企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比較關注高端仿製藥的降價幅度,這對公司未來的產品布局至關重要。某上市藥企負責人表示,不少注射劑品種已出現在此前三批集採的名單中,都是大品種,此次納入集採的注射劑品種相對之前範圍有所擴大。注射劑在臨床上屬於第一品類,使用量很大,佔臨床市場規模一半以上。涉及多個重點品種上述藥企負責人表示,集採已經實施到第四批,藥廠心理準備都已經非常充分。「無非就是看產品的降價幅度。
  • 第二批集採藥品中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藥落地東莞
    就在今年4月27日,第二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政策正式落地東莞。第二批國家集採中選藥品共有32個藥品通用名,如高血壓用藥坎地沙坦酯價格從原來的每盒55.3元降至3.69元,降幅達93.33%。非醫保藥品價格也大幅下降,如乳腺癌用藥注射用紫杉醇,價格從原來的每支2500元降至747元,降幅達70.12%,大大減輕百姓藥費負擔。
  • 化學藥被「靈魂砍價」後,中成藥也要集採!相關藥企打寒顫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李永華|湖南長沙報導隨著第三批全國醫藥集採在各地逐步進入執行階段,預計明年啟動的第四批全國集採也開始受到市場關注,其中中成藥或將進入第四批集採引發不少討論。市場上人人都知道,一旦全國集採納入中成藥,一輪「靈魂砍價」不可避免,這也就意味著中成藥企業現有生存與發展模式將有大變化。
  • 第二批高值耗材帶量採購開啟
    最近幾日,一份名為《關於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採購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監測的通知》的紅頭文件在醫療圈流轉。該文件表示,將開展第二批醫用耗材清單集中採購數據的快速採集與價格監測,並列出產品清單,包括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等六大類。
  • 耗材集採衝擊波
    其後不久,國家醫保局《關於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採購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監測的通知》接踵而至,第二批高值醫用耗材集採箭在弦上,範圍瞄準骨科領域等六大品類。無論耗材集採還是藥品集採,均劍指流通環節虛高的價格水分。最終通過以價換量,耗材生產企業節省流通成本,代理商的角色向配送商轉變並實現集約化,醫療機構回歸醫療服務本身的價值。行業變革的前奏已經吹響。
  • 上市公司發出預警 第四批藥品集採啟動 首次納入...
    根據通知,此次集採涉及44個產品、90個品規,仍以化藥為主,同時涉及多個抗糖藥物、抗腫瘤用藥以及大品種注射劑,並未涉及中藥或生物藥。  一位藥企負責人對中證君表示,比較關注納入此次集採中高端仿製藥的降價幅度,對公司未來的產品布局至關重要。  業內人士認為,化學藥國家集採已然制度化、常態化, 對二級市場而言已從外部衝擊演變為內生假設。
  • 第二批集採明天競標,競爭格局提前曉!
    2019年12月29日,踩著舊年的油門,聯合採購辦公室給全國送來了《全國藥品集中採購文件(GY-YD2019-2)》,宣布將開展第二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工作。2020年1月17日,也就是明天,第2批集採在上海競標!
  • 第二輪全國耗材集採,來了!
    》的紅頭文件顯示,前期已完成第一批醫用耗材清單數據的快速採集,現在決定開展第二批醫用耗材清單集中採購數據的快速採集和價格監測。 第二批醫用耗材清單主要包括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大類,涉及產品信息1萬餘條,具體到規格型號約32萬條。 同時還將對第一批血管介入類、非血管介入類、起搏器類、眼科類產品進行增補。
  • 第二批國家集中採購藥100個產品中選,常用藥價格降一半
    糖尿病患者常用的拜糖平、高血壓患者常用的吲達帕胺片、感冒發熱用的對乙醯氨基酚等常用藥,降價一半多!1月17日,在國家醫保局等部門指導下,全國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組成採購聯盟,在上海開展了第二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工作,產生擬中選結果。32個品種採購成功,與聯盟地區2018年最低採購價相比,擬中選價平均降幅53%。
  • 下一輪國家集採最多可6家中選!揭秘「35清單」品種競爭格局
    若按目前的規則,由於是3家競爭,按照3家中標的規則,顯然原研產品參與集採的積極性會高,原研藥無需降價就可以獲得市場,葛蘭素原研產品將大概率入圍。但若按此次會議上傳出的n-1中標原則,情況又會生變。他達拉非片有禮來、齊魯、正大天晴、長春海悅4家上市,價格戰情況會比5家以上的好一些。他達拉非片也有治療肺動脈高壓的適應症,是否因此進入集採尚不明確。
  • 第四批藥品國家集採拉開序幕:涉多重點品種 大幅降價概率大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第四批藥品國家集採拉開序幕 部分公司火速公告提示降價風險□本報記者 傅蘇穎 近日,山西省藥械集中競價採購網和四川藥械採購監管網發布了關於報送第四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品種範圍相關通知
  • 康基醫療:MISIA龍頭能否走出高值耗材集採「陰霾」?
    來源:新浪財經文/理邏 李雲舒(實習生)冠脈支架國採剛剛落幕,第二批耗材集採便接踵而至,康基醫療作為中國MISIA(微創外科手術器械)的細分龍頭,又該何去何從?2020年10月16日聯採辦發布《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文件》,從冠脈支架開刀,正式開啟了高值耗材集採的序幕。一批方定,二批即來。11月2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出第二批紅頭文件,清單包括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等六大類。對此,平安證券認為,我國老齡化加劇帶來醫保支出大幅增長,控費為醫藥政策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