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邢萌
9月2日,由矩陣元與陀螺研究院撰寫《隱私計算技術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該報告由新浪財經、《證券日報》社、深圳市信息服務業區塊鏈協會聯合推出。報告從市場與技術兩方面對隱私計算進行深入的解析,並從隱私計算發展、主流隱私計算技術介紹、技術項目簡介、隱私計算應用場景等多維度展現隱私計算全景,詳解隱私計算在數字時代背景下的機遇與挑戰。
報告指出,伴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作為新一代生產要素,數據蘊含的巨大價值得到逐步釋放,與此同時,數據隱私問題卻日益凸顯,用戶數據隱私如何保護的問題亟待解決,隱私計算則被視為解決此問題的「關鍵之鑰」。
隱私計算與高新科技融合帶來「四大優勢」
市場前景遼闊
在數位化社會漸行漸近的背景下,隱私計算技術的關鍵作用正在顯現。根據Statista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大數據市場收入規模將達到560億美元,是2016年的兩倍,未來大數據市場將呈現穩步發展的態勢,預期增速將達到14%左右。而在2018-2020年的收入預測期,Statista預測每年將保持約70億美元的增長,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15.33%。
而從隱私計算的主要應用數字身份分析,隱私計算市場規模仍不可小覷。根據情報和市場研究平臺MarketsandMarkets最新報告中指出,2019年全球數字身份解決方案市場規模達到137億美元,2024年,該市場預計將增長至305億美元,2019-2024年預測期內的年複合增長率(CAGR)為17.3%。
報告指出,隱私計算可與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等高新技術相結合,依據具體的應用場景來進行技術選型從而解決實際問題。其帶來四大非常顯著的優勢。
在使用上,提升個人數據所有權,實現授權機制下的數據使用;在安全上,降低企業數據洩漏風險,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由於直接收集用戶信息導致數據洩漏的問題;在變現上,驅動用戶數據變現,滿足隱私保護前提下的數據多方共享,並獲得相應的經濟激勵;在流動上,促進機構數據流動,打破「數據孤島」,最大化企業和機構數據的價值。
數據隱私保護法律日益健全
技術規範是行業發展的必要前提
報告中提到,隱私計算作為一種針對於數據安全的技術,技術複雜度較高,涉及行業較廣,數據的治理與規範標準程度是技術的長遠發展的關鍵。
近年來,隨著大眾對於隱私的重視程度的增強,全球均針對數據隱私保護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法律體系呈現日益健全化與規範化。在國際方面,除了大名鼎鼎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之外,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已經發布了一系列相關的標準和規範,包括ISO/IEC29100《隱私保護框架》、ISO/IEC29101《隱私體系架構》、ISO/IEC29190《隱私能力評估模型》、ISO/IEC29134《隱私影響評估》、ISO/IEC29151《個人可識別信息保護指南》。
國內方面,2017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強調了對基礎設施及個人信息的保護。2018年實施的《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範》,從國家標準層面,明確了企業收集、使用、分享個人信息的合規要求。2020年7月,深圳市司法局出臺《深圳特權數字條例(徵求意見稿)》,作為落實將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第一部政府文件,具有極強的標誌性意義和極高的價值。而近日,數據安全法草案結束徵求意見,草案中明確開展數據活動的組織、個人的數據安全保護義務,落實了數據安全保護責任規定支持促進的具體措施。
此外,信通院、電標院等單位也相繼主導隱私計算相關標準的制定,包括《基於多方安全計算的數據流通產品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區塊鏈隱私計算服務指南》等。
目前,與隱私計算有關的法律法規仍在不斷完善中,可以預見,不斷優化的頂層設計,逐步規範的技術標準,都將促使隱私計算行業迸發新的活力。
隱私計算產品逐漸進入市場角逐
商業應用是關鍵
報告指出,目前當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許多知名的隱私計算類產品或者技術框架,包括矩陣元推出的面向廣大AI開發者的隱私機器學習開源框架——Rosetta;螞蟻金服推出的螞蟻鏈摩斯多方安全計算平臺;百度推出的基於可信執行環境的通用計算架構——MesaTEE等。
而商業應用是檢驗產品力的「唯一標準」隱私計算可在保證原始數據安全隱私性的同時,實現對數據的計算和分析,由於其在多數據流通融合中保護隱私安全的顯著效果,隱私計算在政務、金融、醫療、交通、安防等多個行業中均存在廣泛的應用場景。
以報告中的醫療健康領域應用為例,通過安全多方計算等隱私保護手段,可以在數據不離開私有域的前提下,完成高效地數據統計分析甚至機器學習。事實上,在生物醫療領域,隱私計算已經逐步落地。在數據聯合分析方面,基因組學數據、醫學影像數據和臨床學數據開始在一些創新項目裡被安全可靠地分享和計算。此外,利用隱私計算技術(安全多方計算、代理重加密等)實現病人電子病歷的跨域共享,也是目前解決醫院數據孤島痛點的有效方案。
可以預見的是,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要素和數據要素一起互相聯繫並且深度融合,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未來,隨著新的隱私相關業務需求的持續引爆,市場不斷反饋和表達,隱私信息共享和流通的法律法規體系逐步構建,隱私計算和密碼學,將會獲得新的推動力,繼續演進。
(編輯 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