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徐來歲月香2020-12-15 10:50:08
原創 江卉娟 六尺巷文化
讀書的時候,老師們為了激勵貪玩的我們,總是拿那些有毅力的名人事例不厭其煩地教導我們,以此期待我們能夠「天天如一日」的堅持勤奮學習。
儘管收效甚微,但是老師們周而復始堅持這樣的說教,我們還是牢牢記住了諸如大詩人李白與「鐵棒磨成針」的傳說,書聖王羲之與「墨池」的故事,名畫家達文西畫蛋的事例以及大發明家愛迪生踐行了的名言「天才來自於勤奮」等。
多數學生的智商從來不會不夠,他們缺乏的恰巧就是「多年如一日」的堅持抑或毅力。我也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逃不出平凡人的窠臼——毅力總是不夠用。但我讀書的時候,也稍稍用心注意了教材裡提到的那些有強大毅力的歷史名人。
我記得歷史教材上,有意無意間都提到一些史學家、科學家等名人花了多長時間完成了他們的巨著。司馬遷用了十多年完成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李時珍花了27年完成了醫藥巨著《本草綱目》;徐光啟用了26年寫成《農政全書》云云。還有賈思勰寫《齊民要術》,沈括寫作《夢溪筆談》,王禎寫《農書》,宋應星寫作《天工開物》等等。儘管教材對他們的寫作過程和具體時長語焉不詳,但每每想到他們的作品寫作可能存在的艱難之處及其作品的歷史地位,我還是可以想像得到,他們為了自己作品的盡善盡美,一定傾注了大量的心血,花費了很長的時間。而在他們創作其間,不可能遇不到差點被迫中斷的時候。這時候,才最能見到他們的「堅韌不拔」之志,也最能體現出他們強大的毅力!
事實上,歷史教材對他們完成作品的時間,有時候還打了折扣。比如,我後來上網查找,發現司馬遷完成《史記》,是歷時「18」年。如果把他20歲後收集史料、實地採訪等工作加在一起,可以說,《史記》這部書實際上可能花費了他整整40年的時間!
可見,一個人要想完成一部皇皇巨著,是的確需要長時間的辛苦工作。其間出現那些數不勝數的困難險阻,也只有他們自己能夠深刻體會。如果沒有「堅韌不拔」之毅力,他們是不可能走到勝利的最後一步的。而這些,後人都只能從零星的文字記錄中發現極小的一部分。
因此,古人的毅力,遠比我們從文字中看到的要頑強得多,強悍得多。他們的成功,萬萬少不了「毅力」這一因素。
其實,完成一部作品固然需要時間和強大毅力,做其他任何事,如果想做成功,進而讓世人矚目,甚至流芳後世,同樣也離不開投入時間和精力,離不開超出常人的強大毅力。
前幾年翻閱《曾國藩家書》,也有這樣真切的體會。如果不是長期堅持,如果缺少毅力,在戎馬倥傯期間,這位湘軍領導人,是如何能夠把多讀書、練書法和寫家信這些小事做得令人稱道不已呢?「我欲為孔孟,則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學,人誰得而御我哉?」曾國藩諄諄告誡弟弟們。在家書裡,他還說過這樣一段話:「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則無一日間斷。每日臨帖百字,抄書百字,看書少亦須滿二十頁,多則不論。自七月起,至今已看過《王荊公文集》百卷,《歸震川文集》四十卷,《詩經大全》二十卷,《後漢書》百卷,皆硃筆加圈批。雖極忙,亦須了本日功課,不以昨日耽擱而今日補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預作。」可見,成為一代國學鴻儒,沒有強大的毅力,是不可能想像的事。
近來讀徐霞客的遊記,再次強烈的體會到,凡是功成名就的人,強大的毅力必然是他們身上的共性。在每一篇遊記裡,徐霞客都是直奔目標,從不為任何其它的事情而耽擱前行的腳步。有時候飯可以推遲了吃,僧人挽留泡的茶可以不喝,使者可以不等,甚至瘴癘之地也阻擋不住他遊山賞水的堅毅步伐。他幾乎每一日都不虛度,白天遊歷祖國的大好河山,晚上記錄當天走過的行程和所見所聞。即使遇上大雨不能出去,他不是研究僧人給他的碑文、詩詞文章等,就是堅持不懈寫日記。
徐霞客憑著堅韌不拔的毅力,天天如一日,多年如一日,才終於有了《徐霞客遊記》的流芳後世,我們後人才有福氣循著他的步伐欣賞祖國的大好風光,感受他頑強的毅力,並從中領略到人生的價值之所在。
成功之人,身上必然散發著毅力的光芒。古代人是這樣,現代人也是這樣。
遠的不說,就說說微信裡見到的人與事。
有一位本地微友,從我幾年前和他成為微信好友開始,他每天都在他建立的微信群裡轉發「每日一文」,天天如此,從沒有間斷。這令我非常驚訝與佩服。後來,我才慢慢深入了解到,這位微友,不僅僅是文學愛好者,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身份:企業家。而且,他著力打造文化型企業,培養員工讀書的習慣。現在,他早已由當初的打工族一躍成為身價上億的董事長了。
他的成功,當然與「每日一文」沒有多少關係,但一定與「天天如一日」堅持做同一件事情有關。因為,天天堅持做好一件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事,也彰顯了此人身上不可小覷的強大毅力。一個有毅力的人,獲得成功是意料之中的事。
另一位陝西的文友,在一個文學愛好者的微信群裡,他堅持每天寫作「早安寄語」,從不間斷。雖然每天只是寫作一條感悟,但是堅持下來,就積少成多,集腋成裘了。如果把他這些年來每天的「早安寄語」整理出來,應該比《論語》厚很多了。這份毅力深深打動了我。後來,我進一步了解到,他是高中老師,但桌球打得漂亮;散文寫得好;有自己的公共號,影響不小;而且,他居然為那些全國性的著名人物寫過「頒獎詞」!
原來,一個人的成功,從他堅持的小事裡就可見端倪了。
還有一位微友,初次見面,他就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感覺他與眾不同,儒雅挺拔而精神抖擻。他顯得特別年輕,估計四十多歲,穩重成熟。後來,我才了解到,他已經六十多歲,退休好幾年了,一邊打理自己的事業,一邊開始寫作之路。他在圈子裡的口碑相當不錯。而他之所以看上去顯年輕精神,源於他幾十年如一日的健身。
原來,每一樣很有毅力的付出,都算數,連光陰也偏愛這樣的人。
而所謂的毅力,說穿了,無非就是擁有一顆恆久做事的心啊。
你想成功嗎?那麼,請做一個有毅力有恆心的人吧。